【晋陕之旅】之二:走西口

树琪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808080">贺新郎 • 西口、杀虎口随想</font></h1><h3 style="text-align: left;"></h3><h3><font color="#808080"><br></font></h3><font color="#808080"> 烽火连天路。更西风、连营鼓角,马蹄声怒。鏖战边关敌情故,破阵英雄何处?叹壮士、黄沙复土。千载笳音浮月影,便残阳、夕照空烟雨。追往事,向谁诉!<br> 目归鸿雁排云去。伴驼铃、短歌长调,别情相予。西口断桥伤驿道,多少凄凉寒暑。拭泪眼、孤床夜语。我见长城怀今古,料长城、见我应如许。且莫忘,戍商旅!</font><br> <h3 style="text-align: left;"> ——题记<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h3><br></h3><h3> <font color="#39b54a"> 【新修建的杀虎口长城城楼。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是古代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是通向蒙古草原万里茶道的重要关口和明清时期的重要税卡,也是晋陕商人和创业人走西口的出关之地。】</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手拉着那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紧紧地拉着哥哥的袖,</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汪汪的泪水肚里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恨妹妹我不能跟你一起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盼哥你早回家门口……”</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这是一首现在大家耳熟能详、据说传唱于两百年前晋陕走西口汉子们中间的民歌《走西口》。</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39b54a"><br></font><font color="#39b54a"> 【距离杀虎口城楼关内右侧200多米处的西口古道遗址。现存西口古道遗迹,自通顺桥南端起,到杀虎口堡南梁止,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约1500米,宽5.5至7米。</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39b54a"> 这是一条见证晋商发展、感悟西口文化的历史走廊。】</font></h3>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它那缠绵凄婉、柔美深情的旋律,道出了一对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也映射出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 【古道全部用块石铺砌,部分块石上还留有深约0.05米的车辙痕迹。据史料记载,杀虎堡修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74年),西口古道也是随之而修筑。</font></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古道出关端的通顺桥,象征着家人对走西口亲人“通畅顺利平安”的寄托。】</span></div> <h3><br></h3><h3> 歌声也把我带进了两百年前那条荒凉悲壮、风沙弥漫的出关驿道。</h3><div> 当然,从歌的名字也让人们知道了一个苍凉而又心酸的地名——西口。</div><div> 西口,它在哪儿?</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自明嘉靖二十四年起至民国止,这条古道一直是走西口的人和晋商去口外内蒙古地区、乌兰巴托和俄罗斯经商的必经之路。</font></div><div><font color="#39b54a"> 这古老而又沧桑的西口古道,那一块块印满岁月足迹、轮痕、蹄印的石头,静静地述说着那一段绵延了三百多年的历史。】</font></div> <h3>  </h3><h3> 阴云密布,秋风萧瑟,天就要下雨了。</h3><div> 汽车奔驰在通往山西右玉县的高速公路上。</div><div> 我循着那穿越百年历史、印刻在心底的歌声,去寻找飘落在西口古道上的历史烟尘,看看还能不能体会到“长城外、古道旁”的那种思乡感觉。</div><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与新建杀虎口长城烽火台相连接的残留城垣。新旧对比,才更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和沧桑感。】</font></div> <h3><br></h3><div> 在山西省右玉县与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凉城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名叫“杀虎口”的地方。</div><div> 杀虎口,这个历经了两千年风雨曾经巍然雄伟、如今不再辉煌的长城关隘,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参合陉",到隋唐时的"白狼关",又到宋朝的“牙狼关”,再到明清时的“杀胡口”,直至民国时期的“杀虎口”,它真实记录了汉伐匈奴、唐战突厥、宋驱契丹、明御瓦刺、清靖满蒙一跃千年的金戈铁马、烽火狼烟;也演绎着多元文化的历史,孕育着晋商诚实守信、艰苦创业的传奇故事。</div><div><br></div><div><br></div><h3><font color="#39b54a"> 【陕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长城示意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地内拱神京,外控大漠,实三晋之要冲,北门之痌钥也。”(网络下载图)】</font></h3> <h3><br></h3><h3> 三百多年前,当这里成为清朝大军西征的后勤供应基地之一的同时,也是山西人继明代中期开始、现在又大规模背井离乡“口外”谋生和经商的起点。</h3><h3> 山西人习惯地把这里叫做"西口"。</h3><div><br></div><h3><font color="#39b54a"><br> 【新复建的长城杀虎口,遭到众多古长城“专家”和文物保护专业人士的诟病。】</font></h3> <h3><br></h3><h3> 杀虎口,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变迁史,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千年遗迹。</h3><div> 西口,展现了关外垦田与创业的辛酸史,留下的不仅仅是那条一行行沧桑的古道足迹,还有百年讲不衰的苦乐故事。</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新修建的杀虎口关城烽火台。】</font></div> <h3><br></h3><h3> 杀虎口地处天然战略要地,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形成了开阔的苍头河谷地,是千百年来南北交通重要通道。</h3><h3> 清《朔平府志》记载:“杀虎口乃直北之要冲也,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h3><h3><br></h3><h5><br></h5><h3><font color="#39b54a"> 【战国七雄时古长城分布示意图。杀虎口长城位于赵国国界内。千百年来,北方民族南进中原,中原人民北归王庭,皆经此而往。(网络下载图形)】</font></h3> <h3><br></h3><h3> 杀虎口又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清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h3><div><br></div><div><br></div><h3><font color="#39b54a"> 【古“草原丝绸之路(走西口)”示意图。是古代的兵驿之道、万里茶道、移民之道、通商之道。图片为网络下载。】</font></h3> <h3><br></h3><h3> 作为古代的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这里留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雄伟壮观的古长城,保存完整的杀虎堡,栉比鳞次的烽火台,苍凉古朴的古战场,全国罕见的古道敞路坡,工艺精湛的古乐楼等等,似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块叫做“杀虎口”的晋北大地上。</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保存基本完好的右玉古城,这是重新修建过的东城门楼。】</font></h3> <div><br></div><div> 这里又是名符其实的“西口”,是内地通往西部的重要关隘。</div><div> “走西口”不仅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成长与艰辛,更铭写了晋地西口移民谋生的辛酸悲情。</div><div> 西口——杀虎口,从一个侧面看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div><div><br></div><div><br></div><h3><font color="#39b54a"> 【通顺桥,西口古道尽头的小桥。跨过这座高不过两米、宽不过三米、长不过三米的小桥,就踏上了出关的寻荒之路。】</font></h3> <h3><br></h3><h3> 据史料记载,杀虎口关城是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土筑,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砖包,城周为1公里,高11.7米。 “杀虎口”在明朝时叫做“杀胡口”,是抵御蒙古军队(胡人)的军事要塞。</h3><h3> 自明隆庆五年开始,蒙汉“互市”,化干戈为玉帛,军事要塞逐渐被经济口岸所替代。</h3><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与杀虎口关城相接的残留内长城土夯城墙。】</font></div> <h3><br></h3><h3> 1925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进驻“杀胡口”。是年,冯玉祥任命韩多峰为杀胡关镇守使。 韩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中原地区与塞外的贸易,遂沿袭自清朝以来的俗称,正式改名为“杀虎关”。</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绵延于右玉县塘子山塬上的杀虎口明长城。】</font></h3> <div><br></div> 正是由于明代中期开始的“蒙汉互市”政策的影响,才吸引了晋商冒险到口外去内蒙古做生意,发展贸易;<div> 也正是由于清朝初期连年的天灾人祸,导致民不聊生才迫使得山陕甘的大批农民越过长城向北谋求生路。</div><div> 由此,形成后来广为人知的走西口高潮,从明末清末一直绵延了三百多年。<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新修建的杀虎口关城与残留的杀虎口土夯城墙对接,形成了新旧强烈的反差和不协调。】</font></div></div> <h3><br></h3><div> 然而,从历史资料中分析走西口的原因,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延续三百年的走西口现象的出现以及形成高潮,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背景。</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游人们行走在新建成的杀虎口关城的马道上。】</font></div> <h3><br></h3><h3> 首先,晋商的走西口是从明代“开中制”的实施开始的。也就是,朝廷授权一部分山西商人,把粮食等物资运往边关,然后换取朝廷颁发的盐引,将盐销售到全国各地。这是最初走西口的主要内容。</h3><h3> 明代中期之后,随着政策的变化,盐业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下降了,晋商从盐业转向多种经营,走西口就变成了在北部边境从事多种商品的贸易活动,相应地也开发这些地区的经营市场。</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塘子山上的明长城遗址与远处山顶上现代的风力发电机相映成辉。】</font></h3> <h3><br></h3><h3> 其次,明朝庭与蒙古人既有对立、冲突和战争的一面,也有双方贸易需求的另一面。蒙古经济落后,需要各种生活用品;明朝也需要蒙古人的马、牛、羊及皮毛,双方之间商机巨大。</h3><h3> 明穆宗时(公元1567-1572年),蒙古族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约,在边境互立交易市场,拉开了明朝与蒙古正常贸易的序幕,也开启了山西人走西口的始端。</h3><div> <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残留的荒凉而又真实的西口古道。】</font></div> <div><br></div><div> 其三,清朝初期,清政府长期镇压农民起义和抗清的战争,造成北方长城以内生产极大破坏,各地田地荒芜,屋宇残破,人丁流亡。大批山西、陕西、甘肃和部分河北的破产农民、战败的农民起义军,或携儿带女或孤身一人,千百成群,背井离乡,从杀虎口等地冒禁私越长城,去内蒙古西部各地,或向蒙民租地垦种,或入大漠私垦,形成了大规模流民“走西口”的迁徙群体。</div><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出关后,踏上连接关内西口古道的关外荒野与小道。】</font></div> <h3><br></h3><div> 其四,是蒙古开放政策的吸引。当时统治口外的阿拉坦汗为发展口外经济,积极主张改善与明朝的关系,实现通货互市,并多次派使者与明朝谈判。隆庆五年(公元1751年),明廷与阿拉坦汗在大同签订了“隆庆和议”,实现了北元与明朝间的通货互市。这给晋陕冀边民打通了另一条生存通道。</div><div> 阿拉坦汗接纳了那些越过长城来口外谋生的山陕边民,给他们提供土地、毡帐、耕畜和牛羊,让他们从事农牧业生产或铁匠、木匠、毛匠等手工业劳动。由此揭开了晋陕冀边民“走西口”的序幕,也实现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河套地区有机融合的一次飞跃。</div><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杀虎口明长城遗址,土夯墙,遗址墙上端约两米多宽,在山陕境内断断续续、绵延几百公里。】</font></div> <h3><br></h3><div> 其五,从历史上看,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内地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农耕文明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及至明清时代,因地狭人稠,加上天灾频临,不少农民生存困难。从地理环境看,晋、陕北部与内蒙古南部为传统上的农牧分界线,口外蒙地地广人稀,当地人出于各种需要,主动招募内地民人垦种,而清朝政府则出于移民实边等诸多方面的考虑,也逐渐放宽政策,鼓励放垦蒙地、发展农业。</div><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杀虎口残长城城墙上杂草丛生,两侧林木葱葱,却仍能看出城墙的厚度和城墙上部的平整。】</font></div> <h3><br></h3><h3> 其六,清朝中后期,清政府出于移民实边等诸多方面的考虑,逐渐放宽政策,鼓励放垦蒙地、发展农业。于是,吸引了晋、陕等地的民成帮结队,前往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到了后来,便催生了晋商。 </h3><h3> 上述诸种因素的合力,遂导致了清初至民国时期,“走西口”之风愈煽愈炽。</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残存的古长城烽火台。】</font></h3> <h3><br></h3><div> 为什么走西口的群体中山西人为主体?这是因为相比较其它省份来说,山西地贫人多,天灾人祸,又与内蒙相对富庶的地区接壤,引起人口外迁。</div><div>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山西人一直很穷,其穷困的原因并非因为懒惰,而是因为山西的自然条件实在太恶劣。即使拼命地干,田里产出的粮食仍不够糊口。</div><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这是塘子山、大堡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杀虎口长城关城就位于这片开阔的谷地上。】</font></div> <h3>  </h3><h3> 山西不但土地贫瘠,而且自然灾害频繁。在清朝三百年里,全省性的灾害就达一百多次,平均三年一次。其中最长的一次旱灾长达十一年,据官方统计,死于这次灾荒的山西人超过了三百万。</h3><div> 与其眼睁睁挨饿坐以待毙,不如走出去,也许能闯出条活路来。于是便有了山西人走西口。</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山西右玉古城城墙边的土地,种植的玉米开始收割。】</font></div> <h3><br></h3><h3> 走西口的路上充满了血泪与艰辛。它更像是一种赌博,和命运、和老天爷的一种赌博。赌注就是自己的一条生命。</h3><h3> 一两百年前,走西口的山西人为了能在春天到达草原,必须在数九寒天就开始跋涉。对最初走口外的山西人来说,蒙古草原是模糊的。在那里他们到底能做什么?结果又会怎样?谁也不清楚。</h3><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横亘在山西和内蒙间的古长城遗址。】</font></div> <h3><br></h3><h3> 走西口出关后的路上,危险重重。冬天结冰,气温零下40摄氏度;夏天酷暑,气温零上40多度。不仅如此,关里关外完全是两个世界。关内风光无限,但出得关去,往前一步就是风沙。所以,走西口的路上,到处都能看到累累白骨。而更令人防不胜防的是土匪,许多人就是在去往内蒙的路上被抢劫,命丧荒漠。</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越过长城,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绵绵群山;走出群山,前面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和沙漠。一路风沙弥漫,荒无人烟,土匪出没,困难重重,哪里才是他们企盼的绿洲?】</font></h3> <h3><br></h3><h3> 那么,走西口到底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呢?研究人员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h3><div> 一、“走西口”大大加强了口外边地与内地的联系,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这些地区渐渐地与内地经济一体化。</div><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站在杀虎口关城的烽火台上四下张望,看到的是四野苍苍,天地茫茫。】</font></div> <h3><br></h3><h3> 从地理环境上看,山西的一些地方对于口外经济有着极大的依存度。而对口外蒙古地区而言,内地大批移民的到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口外农业的发展。移民的辛勤耘作,将传统的农耕界线向北推移,使得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农牧并举、蒙汉共居之乡。而大批经商务工者的纷至沓来,则刺激了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h3><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右玉古城一角。】</font></div> <h3><br></h3><h3>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到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已开马市十三处;仅万历十一年(1583年),就交易马匹达4.5万匹。</h3><h3> 开放官市的同时,民市也得到迅速发展。山西人用缎、绸、布、绢、棉花、针线、米、盐、糖、果等交换蒙古人的马、牛、羊、骡、驴、羊皮、皮袄等。互市获利甚丰,吸引了许多山西人走西口。</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斑驳沧桑的古城墙。】</font></h3> <h3><br></h3><h3> 这种贸易在清代之后仍非常繁荣。在这一过程中,晋商实现了经营的多元化,包括粮食、棉布、棉花、丝绸、菜、绒货、颜料、煤炭、铁货、木材、烟草、马尾、人参、油、纸张、干果、杂货、铜、锡等,同时也发展起作为经纪人的牙行。晋商商业活动范围之广,为其他商帮所不及。</h3><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古右玉城南城门。】</font></div> <h3><br></h3><h3> 在走西口过程中,这些地区的人口也快速增长,形成了商业中心,山西也形成了一批富晋大户。</h3><h3> “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先有曹家,后有朝阳”(“复盛公”是山西乔姓商人的商号之名), 都说的是山西商人对包头城市兴起的贡献。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山西王家、张家、乔家、渠家、曹家、史家大院等富商都是走西口而致富的。他们对于口外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凸显了昔日晋商与边塞城镇繁荣的密切关系,也表明了晋商对这些地区开发的推动作用。</h3><div> </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现在的古右玉城,整洁的街道,新旧交汇的民居。】</font></div> <h3><br></h3><h3> 二、“走西口”加强了蒙、汉人民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h3><h3> 譬如,蛮汉调(又称蒙汉调或漫瀚调),就是蒙汉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逐渐融合了信天游、山歌、蒙古歌曲的艺术风格,相互交流而催生的一种新民歌。而广泛流传于晋北、陕北、河北以及内蒙西部的地方小戏“二人台”,更是内地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产物。</h3><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从“口外”山坡上,俯瞰杀虎口关城。】</font></div> <h3><br></h3><div> 最具代表性的是二人抬剧目《走西口》和民歌《走西口》,其朴实的语言,细腻的风格和荡气回肠的唱腔,高亢、真切的词曲,反映了当年走西口的怆然、缠绵与悲壮,道出了一对新婚夫妇生离死别的悲苦与近代山西人出外谋生的艰辛。同时,也反映出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原因;揭示出走西口是对命运的挑战、是对新环境的开拓、是对人们创新精神的颂扬。</div><div> 走西口这一自发行为深刻地改变了山西与蒙古地区的发展进程。</div><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古右玉城城墙和城墙外墙根下的民居。】</font></div> <h3><br></h3><h3> 在此基础上,这些年来又创作了小说《走西口》、同名电视剧《走西口》、音乐剧《走西口》、京剧交响剧《走西口》和电影《走西口》。都是以爱情为主线,描述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艰辛与悲凉,表达了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h3><h3><br></h3><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古右玉城中,东北隅的民居和田地。】</font></div> <h3><br></h3><h3> 这些作品的问世,打开了《西口》这扇风尘厚重的历史大门,展开了中国晋商和山西人走出关内创业的文化长卷,从中展示了晋商主流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表现出他们以义制利、开拓创新的思想精髓,歌颂了他们在面对信誉危机时所表现出让世人赞叹的胆识,同时也将晋商崇尚诚实守信的核心价值观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古右玉城内现在还保留了一部分耕地。】</font></h3> <h3><br></h3><div>附录:山西人走西口的另一种记载</div><div><br></div><div> 站在整个中国的角度打量山西,就会发现,山西北邻蒙古草原,南边紧挨着中原腹地,是连通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最短的一条通道。草原上的牧民需要农民种的茶、纺的布,中原的农民种地也少不了牧民放的牛、养的马。这种相互的需要,必然会造成商业往来,如果商业往来被人为阻断,就只能以战争的方式来解决。</div><div><br></div><div><br></div><div> <font color="#39b54a"> 【残长城旁的打谷场。】</font></div> <h3><br></h3><h3> 所以,明朝为了防止蒙古骑兵南下,在杀虎口驻扎了大量的军队。而清兵入关之前,在制定他们经营中原的战略时,就把山西作为必须控制的地区之一。 清兵一入关,顺治皇帝马上召见了当时最有名的八位山西商人,又是请客,又是送礼,还把这些商人编入了由内务府管理的“御用皇商”的行列。顺冶皇帝超规格的礼遇,为清朝后几任统治者换来了极大的回报。</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山坡隐于丛树林中的残长城。】</font></h3> <h3><br></h3><h3> 雍正年间,朝廷调集九省大军,平定青海叛乱。清军进入草原深处之后,由于补给线过长,军粮供应发生困难。正当朝廷上下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叫范毓宾的山西商人站出说:“这件事就交给我做吧!”范毓宾的爷爷,正是参加过顺治皇帝赐宴的八位商人之一。</h3><div> 一个国家都很难做成的事,一个商人做起来就更加艰难。有一次,范毓宾运往前线的13万担军粮被叛军劫走,他几乎耗尽家产,凑足144万两白银,买粮补运。 不过,范家“毁家纾难”的做法,赢得了朝廷的信任。</div><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脚下是杂草丛生的古长城顶,距离地面大约三米多高,顶端平均宽约两米。】</font></div> <h3><br></h3><h3> 在《清史稿·列传》中,范毓宾的名字和朝廷的封疆大吏、王公贵戚并列。作为回报,朝廷还慷慨地把与西北游牧民族贸易的特权交给了范家。这一下对范毓宾家族来说,实在是天大的商机,因为此前,朝廷是严禁汉人进入草原和牧民进行贸易的。走西口的路,就这样被打通了。从此,山西人群体出外谋生有了方向。</h3><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远望杀虎口关城。】</font></div> <h3><br></h3><h3> 后来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先后出兵平定西北叛乱,杀虎口又成了供应大军粮草的后勤基地。所以这一带来往的客商很多,最终造成了这个地方一度的商业繁荣。一部分人走西口,就是为了适应这种要求,到口外去发展商业,发展贸易,以至于后来的票号建立。所以,西口之外的异地他乡,反倒成了晋商的发祥地。</h3><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蜿蜒于山顶丛林中的土夯残长城。】</font></div> <h3><br></h3><h3> “走西口”人的成份极为复杂,不能简单地与旅蒙晋商等同视之。根据历史学界的研究,“走西口”之人,既有来自晋中的贸易商贩(其中当然有部分巨腹商贾,但更有下层的提篮小卖),也有营谋开垦的丁壮,还有一些为逃避兵役和官司的社会闲杂。</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古右玉城墙旁的农耕便道。】</font></h3> <h3><br></h3><h3> 一般说来,“走西口”之人,开始是春去秋回的“雁行人”,主要是些揽长打短的青壮年男子,后来逐渐发展为携家带眷永久性的移民定居。 走西口的主要是山西人,陕西、河北也有流民涌入走西口的大潮。</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残长城与层林尽染的秋景。】</font></h3> <h3><br></h3><h3>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随着晋商衰落和内蒙贸易的停顿,以及政府对此地失去控制,走西口以一种无序的状态进行。而西口之外的地区政局动荡不安、灾患频仍不断、基层控制能力薄弱,走出西口的移民仍然和口内一样生存无着,大多走上了匪盗之路。走西口又从财富之路变成了从匪之路。走西口的规模也渐渐变小,走西口从此走向衰落。</h3><div><br></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 【紧挨着古右玉城城墙搭建的农舍。】</font></div> <h3><br></h3><h3> 欣逢盛世,走西口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走西口的文化内涵却传承了下来,那就是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一笔精神财富。</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39b54a"> 【孤独的烽火台。】</font></h3><h5><font color="#39b54a">(文中大部分介绍性资料编辑于网络素材,致谢原作者。)</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