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观书 (明)于谦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div></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我对“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一句情有独钟。书,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h1><h1 style="text-align: left;"> <b>读书不倦、乐在其中!</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开学第一天,群诗学习</b></h1><h1> 孩子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背诵过大量古诗词,本学期第1课《古诗词三首》也在其中。学习不能从零起点开始了,“教什么、怎么教”,才能在第一节课抓住学生?思来想去,尝试一下群诗学习――</h1> <h1> 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br>学习“三步走”:<br>知作者,解诗题;<br>抓字眼,明诗意;<br>多诵读,体诗情。</h1> <h1>学生汇报交流:<br> “李白是孤独的、寂寞的”<br> “李白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苦闷”<br> “众鸟、孤云指的是生活中不理解、不会赏识他的人”<br> “李白的心情很复杂,既有苦闷,又看到了希望,因为他还有敬亭山相伴”<br> “我还知道有几句诗也写了他的孤独,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br> …… ……<br> </h1><h1> 顺势而学李白的几首诗,并简单讲讲当时李白的经历、处境,品味李白的孤独。</h1> <h1> 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借着《山中问答》《渡荆别送门》两首诗,谈谈那个意气风发、“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大唐”的李白。</h1><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过这样的学习,我希望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因一(几)首诗而爱上一个诗人,因一个诗人而对一个时代的文学、历史感兴趣……</span></h3> <h1> 群诗学习效果不错,打消种种顾虑,坚定信念,本学期将大胆整合课程,带着孩子们开启群文学习之旅!</h1><h1> 人生不止眼前的分数,还有诗与远方,要用书香为孩子们的生命打上底色!<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开学第二天读书课</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继续读《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h1><h1><br> 上学期用了三四周的时间,带着孩子们共读了《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系列之《丰子恺读本》,这学期继续读其他几本。<br> 不同的书不一样的读。《巴金读本》中的文章选自作家的小说,有极强的年代感,这对学生而言,读起来难度很大。读书策略要改变,利用好一周固定的两节读书课指导读书,课间、回家继续读,把整本书读一遍。</h1> <h1> 第二周的读书课,借鉴王乐芬老师的读书策略,精读部分篇章,上好读书交流课(两节课)。</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第一节课</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巴金初印象”</b></h1><h1> 带着孩子们走近巴金,对于不懂的词句,不作解释,告诉他们只要反复读书,还是能找到答案的,促使他们带着疑惑再次走进书中,读进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巴金再印象”</b></h1><h1> 只读书,不训练点儿什么,这不是我的风格😜️给孩子们使个小计策: </h1><h1> 先上图――拾鸡蛋,引出“鸡司令”和他的鸡军队,请脑补故事。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上了。问他们为什么讲得如此有趣,他们说他们也是孩子,有过类似生活体验。<br></h1><h1> 再上图,请描述此时巴金的状态。孩子们从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描述了巴金的焦急和伤心――“觉得手中的书也成了累赘,弃之不顾”、“真恨父母当初少给他生了几条腿”、“初闻消息,脑中一片空白”…………</h1><h1> 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又被老师套路了――人物描写练笔😜️</h1> <h1> 再上图,读文中节选的几句话。有了前面的铺垫,对人物的解读水到渠成。(小张同学说:如果知道她们的板书会被拍照,一定好好写写)</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第二节读书交流课――巴金三印象</b></h1> <h1> 相比较上次共读,这次算是粗读了。先在孩子们心中埋颗种子,随年龄、阅历增长,有机缘再发芽生长。</h1><h1> 下一本共读书是什么,怎么读?暂时保密😜️</h1><h1> 爱读书的孩子,不一定有多么平坦的人生。但是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有五彩斑斓、有温度的人生!</h1><h1> <b>阅读,我们一直在路上!</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