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我的老家座处于三面环山的村庄,完全一个簸箕型,村庄的出口在村东面,从那里可以走出整个山区,村里的好多人为了过上富裕的生活再也没有踏上这条入山的路。我家的老房屋在当时那个年代,算起来还是好一点的房子了,什么样子、什么质地我当时也不懂,只听老人们常什么八间瓦房什么的念叨。小时候还真就一间间数来着,除了房后的两面窑洞外还真对的上数。</b></p><p class="ql-block"><b> 这是我家在村子里当时看来还算大气的入户门了,如今被装在了后院子。老房子入得门来,右前方供奉着土地公公他老人家,他的房子是用青砖砌成的,高大上档次。左边靠近门边是水窖,平常用一个厚实的水泥盖子盖着,一怕动物们不慎掉入;二怕我们这些小孩子好奇贪玩;窖上是打水的铁皮咕噜,这算是最先进的辅助的打水工具了,当时村子里好多还是沉重的木咕噜呢。就这咕噜在童年里让我们姐弟三个也为大人减轻了不少劳动量。一米远的地方是当时家里的鸡房。两只公鸡,三只母鸡,每天中午都会收到三枚鸡蛋。春季的时候家里的母鸡都会领着鸡宝宝们在家里肆无忌惮的转悠,但是碰到大人回家的时候,它们就只会在鸡窝周围玩耍了。挨着鸡窝旁边是家里的旱厕了,为得是家里女人和孩子的安全而建。</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前门距二门大约有五米远。进得二门后左边是两间大的所谓现在的客厅吧,东边放着农具,为了孩子的安全和省点地方将好多危险的、季节性的农具都放在了空中。最大一个就是编制的竹囤了。这里面填满了家里牲畜一年的粮食。西边靠南墙角是个砖囤,存放了一年的家里的收成。旁边放着一个大方桌子,方桌旁边有两个靠背椅子,是所谓的会客、吃饭的地方了。大方桌下常放着一个黑色的小方桌,这是给我们小孩子吃饭用的。大厅对面是两间的套房,以前是七爷住里面,七爷那时候在合作社上班,很少在家待,和我们这些小孩子也不大亲近,由于大姑家的表哥因上学原因和他住在一起,每天要复习功课。因此他在这里住的时候我也没有去过几次,不记得里面是什么样子了。后来他搬走了,这里就一直是用来放杂物的。外间距套房门边靠墙的地方是个小砖囤,靠窗子的地方放着缝纫机子,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第一套粉色的西装就是母亲在这里完成的。眼瞅着那一片片面料在母亲的手里变成了漂亮的衣服,有时候也想学学母亲缝衣服的样子,偷偷的在缝纫机上去用脚踩踩、用手转转,转坏了不少缝纫机上的专用针呢......进得套房里面我的记忆就有点模糊了,因为家里的好吃的都在这里,比如:家里做的柿栟、自家买的或别人送的点心、麻花、花生、核桃、白糖、大米小米、干菜什么的。奶奶管得紧,我们这些孩子每次都是偷偷趁着家里大人不在的时候进去过过嘴瘾。好多时候都是来不急还原当初的样子而被责罚。因此也就从来没有仔细看过它的摆设了。</b></p> <p class="ql-block"><b> 挨着套房的是爷爷奶奶的房间。这里除了这台电视机外都是以前的样子。地柜墙上有相框,里面有着爷爷奶奶认为有纪念意义的黑白照片;旁边窑窝上挂着当年的挂历,挂历上记载着当年的一些重大事宜的日子等;炕柜中间插着手摇扇,炕上的窑窝上挂着好看的遮帘,窗子上贴着喜庆的窗花(这是每个年三十我们姐弟三个最喜欢的事情了)。</b></p> <p class="ql-block"><b> 紧挨着的是叔叔婶婶的住房,这在家里算是新式的样子,从双扇门到单扇门的转化。从木窗子贴纸质的窗花变为好看透亮的暗花玻璃窗,每当春节奶奶还忘不了在玻璃上再贴上红色的窗花。漂亮而喜庆。小时候我常和妹妹爬在窗子上瞧着大人们忙忙碌碌的样子,很是嘚瑟呢。</b></p><p class="ql-block"><b> 对面是家里的厨房,除了算是当时新式的锅台样子外,其它的都还是原来的摆设,包括这黑烟囱。在这里,我学会了生火、做面条、包饺子包子、捏花馍、切各种菜样等简单的厨活。</b></p> <p class="ql-block"><b> 大厅和厨房的中间是我父母亲的住房,大概的摆设和爷爷奶奶的差不多,只不过样子能新颖一些而已,唯一多的一个就是当时算得上最好看的一个炕桌子了,橙黄色的面上漆有好看的花色,都是手工作品哟!小时候的冬天最是寒冷,每天都是围着炕桌吃饭、写作业、玩扑克等。</b></p> <p class="ql-block"><b> 挨着厨房的就是后门了,进得后门,右面是牛房,在这里住过有几头牛我不记得了,但是这些牛除了耕作外都卖掉供我上学的事情我却记忆犹新。牛房西面是羊房,最多的一次住了四只羊,放假的时候每天的上午、下午,约上几个伙伴去南山放羊。这应该就是当时的小孩子最喜欢的事情了。赶着羊,挎着竹笼(用来挖一些药材或着帮家里摘些豆呀什么的)玩着耍着就到了收工的时候了。每天满载而归,无忧无虑,真是怀念呀!靠南边有一棵花椒树、一棵香椿树、一棵苹果树。平常母亲做饭需要的新鲜的叶子都是随时摘下,这就不用再跑很远去自家地里采摘而浪费时间了。</b></p> <h3><b> 苹果树旁边一米远有个干窖(没有水的窖),冬天的时候用来放那些红薯呀等怕冻的吃食;记得每次父亲下窖取东西的时候都会叫上我们几个在上面拽绳提东西,当然重一点的就得大人帮忙了。在窖的斜对面距羊房四五米远的地方是猪圈,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年末就会有好多外来收猪的,这家看了那家挑,商商量量的猪就被买走了。不卖的那些人家都是年底在村子里杀猪卖肉,为过年留点荤腥招待客人,也解解我们这些小屁孩的馋瘾;在羊房和猪圈中间,有两棵大桑树,我们姐弟三个都不会爬树,桑树果实成熟的时候,只有用长夹子夹一些来解馋了。上学那会,中午午休都是在家里的,我们的那些不睡觉的玩伴们都会到我家里来吃桑解馋,每每这时候,母亲和爷爷都会让他们在吃饱解馋后给我姐弟三个摘点留给我们午休起床后吃。每当他们来的时候家里的大人们都有陪在旁边,最怕孩子们贪吃不小心摔下树来。再后面就到院底了,在这里有两面窑洞,听爷爷说那时候是南面的住人,北面的当厨房用,最初的家里只有这两面窑洞子。我们家里人口多,住房不够,姐姐和爷爷奶奶住,弟弟和父母亲住,小时候我算是家里最富有的人了,因为我一人就住南面的窑洞里,这里就是我的整个世界。晚上睡觉可以听到村子里的任何声音,我这比较有编故事的技能可能就是那时候晚上不睡觉想象来的吧,哈哈。窑洞的炕对面一列放了几个小醋缸,家里一年吃的醋都在这里。我除了每天在这睡觉外,还要每天记得去把吃着的那缸醋去搅一搅,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是大人安排小人干呗。窑洞的最大好处是冬暖夏凉,任何时候我都不会饿肚子。因为炕头后面还有一点空间,那里就放着家里冬天最怕冬了、夏天最怕热了的吃食了。我在窑洞的墙面上贴着好多自认为好看的画,还在进门处的墙面上挂了一面从母亲那里讨来的镜子,女孩子嘛,臭美下下的也是应该的。</b></h3> <p class="ql-block"><b> 至此,我记忆中老家的房子就是这个样子,在那里我过完了整整十八个春秋,后来也踏上了村东头的那条路去了外处上学,也就是寒暑假回来待待;再后来上班,几乎都没有什么假期。但是农忙时节还是可以住几天的;结婚后,婆家的这事那事、孩子的牵绊使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几乎就是当天回当天走,这就真真的把那句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表现的淋漓尽致了。我想小时候每个冬季的早上,母亲拍拍我身上的被喊我起床,从脚头的被子下拿出我的小棉衣,给赖着不起床的我套在身上,嘴里还念叨着今天早上做了什么好吃的来诱惑我;我想小时候周末起床后,爷爷喊着我去灶台前烤火,锅台下不是埋着烤熟的土豆就是红薯、玉米等了。搬个小凳坐在火前烤着吃着、听着爷爷讲着的老故事、大哲理等,偶尔还能帮着做饭的母亲找个东西抬个水......别提有多幸福了;我想小时候穿着新衣,追着父亲去拜年,吃着别人家的饭,捧着人家给的压岁钱那个窃喜的样子,睡着觉都会笑出声来;我想小时候围坐在炕头玩扑克,弟弟和姐姐在被窝里偷偷换扑克成功的嘚瑟样子;我想小时候姐弟三个为写作业争炕桌子的样子;还想我们吵架、打架的样子......</b></p><p class="ql-block"><b> 老房子里的回忆太多太多了,如今老房子也没有了当初的样子,老房子里的人也渐渐地都越来越少了,打打闹闹、吵吵嚷嚷的热闹场面再也没有了,现在这偌大的房子里面只有父母亲居住了,他们依然忙着农活、每天拌个嘴、商量着下顿吃什么饭,偶尔听到叮叮的电话铃声,高高兴兴的去接听每一个希望,叮嘱着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讲述着他们每一天里最高兴的经历。时光呀你慢些走,慢些走,别一秒秒一分分地催人老,你悄悄地催走了老房子、晃晃悠悠地就催走了几十年;求你慢一点,慢一点,让年迈的父母亲在这新时代的号角下多享受些好的生活吧、让忙碌的我们多多陪伴他们看看这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吧、让我们再多多看看这陪伴我们成长的老房子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