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重庆道原属于天津英租界,以河北路(原名威灵顿路)为界,东段原名剑桥道(Cambridge Road),西段原名爱丁堡道(Edinborgh Road)。重庆道所在地域原是一片沼泽洼地,英租界工部局在1903年获得这片土地后,于1919年~1926年结合海河清淤工程,进行填筑,使之成为适合城市建设的用地。1922年修建此路,此后,两侧迅速形成大片高级住宅区,绿化良好,建筑风格属于各种不同的欧洲式样。 重庆道全长1919米,南北两侧分别与常德道、成都道平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拥有“半部近代史”的庆王府,拥有两座著名的公寓大楼,紧邻著名的旧英国文法学校与民园,名人荟萃,欧陆风情各异,是五大道中颇具特色之道。</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原英国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的主教学楼,现在属于天津二十中学所有。</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英国文法学校为英国子弟学校,由在津英侨捐办,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即毕业于该校。该楼建于1928年,由英商永固工程司库克和安德森设计,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局部三层,带地下室),平面布局对称,呈飞机形,红瓦坡顶,混水墙面。</h1><p class="ql-block"><br></p><h1>主入口为仿希腊“神庙”式开放前廊,虚实变化强烈,颇有气势。</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近年立的铜塑像,表现了当年英侨子弟玩耍的情景。</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4号是张作相旧居。张作相(1881~1949)字辅臣,是张作霖的把兄弟,曾任吉林省边防副司令兼吉林省主席。</h1><p class="ql-block"><br></p><h1>1933年3月8日,张作相辞职来津后在英租界剑桥道(今重庆道4号)购得此楼房。之后多数时间即居住于此,直到去世。在天津寓所里,他面对日伪当局的一次次威逼利诱,严词拒绝出任任何伪职,从而保全了晚节。</h1><p class="ql-block"><br></p><h1>张作相生于盛京义州(今辽宁义县)杂木林子村。绿林出身,1903年与结拜兄弟张作霖等受清政府招安,任奉天巡防队第一营管带。1911年,东北讲武堂毕业。1915年后,历任陆军第二十七师炮兵团团长、旅长、代理师长。1919年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谋长。1924年起为吉林督军并几次出任吉林省省长,其间曾创办吉林大学,修筑吉海铁路,创办自来水厂等。1927年任奉系“安国军”第五军团长。1928年“东北易帜”后,改任吉林省政府主席,又兼任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官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及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华北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六军团总指挥。1933年辞职到津寓居。抗战胜利后任东北行辕政治委员会委员等。1949年5月7日在天津病逝。</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张作相旧居是法国建筑师1913年设计建造的。这是一座法式风格、典雅别致的花园住宅,楼房三层带半地下室,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红筒瓦,坡屋顶。</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该建筑墙面凹凸多变,镶有西式雕花,立面呈白色,楼两侧设有青石条阶进入正厅。底层六间,中央南侧为大客厅,内有雕饰精致的护墙板,厅前有大平台,其它房间作书房、接待室用。二层七间,为卧室、卫生间。阁楼为贮藏室。地下室作锅炉房及佣人住用。楼前原有花园。</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23号是孟恩远旧居。孟恩远(1856~1933),又作树村、树春,天津市南郊区西泥沽村人。前半生穷苦潦倒,靠卖鱼虾为生。1895年,袁世凯创立新军,39岁的孟恩远开始入伍,从此步步高升,至民国初年竟当上了吉林督军。他拥有今汉沽区境内三个村及清河农场的大片土地,还在天津投资经营面粉、棉纱等工商企业。当时,可称得上天津东南有钱有势的第一家。</h1><h1><br></h1><h1>但孟恩远的发迹颇为“蹊跷”。1896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轰动京城,慈禧太后闻知即由袁世凯陪同到小站巡视。袁世凯为了显功,让新军全部在操场列队,让慈禧观阵和检阅。慈棱由太监搀扶,袁世凯尾随其后,绕场一周。当时盂恩远仅是一骑兵营队官,作为护卫紧跟袁世凯后面。慈禧在京城哪里见过这种阵式,不免左顾右盼,竞将一只镶着宝石的簪子从头上掉下来。</h1><h1><br></h1><h1>太监在慈禧左右没看见,袁世凯诸大巨,看见了也不敢去拣,迷信说法掉簪不吉祥,拣了怕扫了慈禧的兴。这时,孟恩远走近簪子顺手拣了起来。绕场完毕,慈禧要回房休息了,孟恩远三步并做二步跑上前去,双手捧簪跪在慈禧脚下。</h1><h1><br></h1><h1>慈禧先是一愣,刚要发话,只听孟恩远禀道:“凤簪落地,重返佛山。”慈禧爱听人们称她“老佛爷”,听了孟恩远这乖巧的话,不但没因掉簪败兴,反而越发高兴。等孟走后,慈禧问袁世凯:“刚才这捧簪子的是谁?”哀如实回答。慈禧说:“如今新军连一个队官都如此精明,足见袁大人练兵有方了。”慈禧从天津返北京之前对袁世凯说:“那姓孟的可以做点大事。”袁世凯见孟恩远受到慈禧如此重看,又替自己赚了面子。回小站后马上提孟恩远为标统,不久又提为河南省南阳镇总兵、镇安左将军督理吉林军务。袁死后,孟左右逢源,先后被段祺瑞任命为将军府将军、将军府惠威上将军。然知其底细者,无不称其为“拾簪将军”。</h1><p class="ql-block"><br></p><h1>孟恩远旧居为砖混结构的二层(局部为三层)小楼,其住宅两侧建有对称式塔楼,有地下室,布局对称,造型庄重。建筑面积为1539平方米,具有英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据说当时寓居在天津的北洋军阀鲍贵卿曾因手头拮据,将其位于英租界的十余所房子抵押给孟恩远,并向孟恩远借钱共计二十万元。所以此旧居原属于鲍贵卿所有。</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又一座体现当年英侨子弟的铜塑像。</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北洋水师致远号舰管带邓世昌行辕旧址。原大院内有三幢楼房,拆毁后仅留了这一幢。</h1><h1>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1880年邓世昌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丁汝昌带领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h1><h1>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h1><h1>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199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老公寓楼津南里,始建于1933年,由奥地利建筑师盖苓设计,是当时为中南银行员工建设的集合式住宅。</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津南里由三幢建筑形成组团,建筑均为三层混合结构楼房,设有地下室。临街建筑后接建四层,建筑街角处局部立面凸出,并设局部五层凸出屋面。</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二层至四层设有铁艺栏杆凹式阳台,建筑外立面为硫缸砖清水墙,窗口上均设有出挑雨檐,窗间外立面为混水抹灰饰面,并横向连通形成装饰带。</h1><p class="ql-block"><br></p> <h1>位于重庆道上的铜马车。很多游客来这里拍照。</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24号为著名的剑桥大楼,建于1936年,为奥地利建筑师盖苓设计的公寓式住宅楼。因建在英租界的剑桥道(今重庆道),故名剑桥大楼。建筑分前后两幢,为混合结构四层楼房,外檐为清水墙面,局部混水。外檐各层间均用通长混凝土板作装饰兼窗台、雨棚,体现了现代建筑轻盈的结构美感。房间布局合理,暖卫设施齐全。这座建筑具有典型的现代建筑特征。</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讲述五大道的小洋楼,必须要提到的名字就是罗尔夫·盖苓。盖苓(1884~1952)奥地利人,奥地利国家建筑鉴定议员,著名建筑设计师。曾在朱启钤统筹规划的北戴河建设中担任设计多处酒店、路桥等设施。在中国的30年间,他的设计作品遍布沈阳、大连、天津、青岛、南京、上海,其中尤其以天津最多,竟有250余座。香港大楼、剑桥大楼、民园大楼等公寓式建筑以及吴颂平旧居、张瑞庭旧居等很多名人旧居的建筑设计均出自盖苓之手。</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55号是庆王府。这是重庆道中唯一一幢以中式风格为主、中西合璧的深宅大院。高高的围墙里面,院落极为开阔,主楼是二层围合式建筑,墙体由青砖砌筑,外立面用爱奥尼克柱造型围成柱廊。踏上霸气十足的台阶进入主楼,迎面是金碧辉煌的中庭,一、二两层大厅周围有列柱式回廊,四周为居室。后院有一个大花园,假山、石桥、凉亭一应俱全,院中栽种七株北美黄金树,以北斗七星的布局排列,树龄都已近百年。</h1><p class="ql-block"><br></p><h1>这处宅院最初的主人是太监总管小德张。</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清王朝倒台后,小德张也来到天津寓居。他先是住在英租界盛茂道(今河北路),1922年,他亲手设计,在英租界墙外推广界剑桥道(今重庆道)上建起了这幢宏大建筑。为华人楼房之冠。</h1><p class="ql-block"><br></p><h1>这座宅子占地面积4327平方米,建筑面积5922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二层(设有地下室)内天井围合式建筑。整体建筑适应当时的西化生活,更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是五大道洋楼之中西风东渐的典型建筑。</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庆亲王欣赏小德张的才华,对他设计的建筑更是赞不绝口。就用老城厢北马路的门脸房十余所和英租界墙外推广界都柏林道(今郑州道)上的十余亩空地作为交换,从小德张手中买下这所宅院。</h1><p class="ql-block"><br></p><h1>买下这所宅邸后,载振也效法小德张当了一回设计师。他在原建筑楼顶上加盖了一层,随后携全家正式定居天津,这幢房子遂成为俗称的“庆王府”。</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庆王府楼房外景。</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庆王府”左侧是花园,有水池喷泉和假山。但这花园跟北京的王府花园是没法比了,虽有假山,但与北京庆王府的假山比也逊色多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天津“庆王府”仍沿袭了王府旧制。前朝遗老旧臣章一山、严修、华世奎、张鸣歧、小德张以及大总统徐世昌等人都是王府的座上客。虽然离开北京到了租界,但载振在这里的起居还保持了王府的派头,看到资料说,庆王府里主灶的厨师就有六人、助手九人,每天备下的菜品多达五十多种。从1926年到1947年11月2日病逝,载振在这里共居住了21年。</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中庭二楼回廊的栏杆,由蓝、绿、黄三色,196根六菱形琉璃柱合围而成,蓝、绿、黄三色皆为皇家御用。而这些琉璃柱更是当初小德张从皇宫中运载出来的,可谓根根琉璃柱都保留着皇家血统。两盏据说来自德国的葡萄造型吊灯从楼顶垂下,依然流光溢彩、魅力十足,点亮时葡萄珠晶莹透泽,鲜艳欲滴。这些精美的建筑元素历经数次易主,仍得以完好保护,实属不易。</h1><p class="ql-block"><br></p><h1>这间天井式大厅里,曾经悬挂着御赐的“宝胄藩厘”、“徽猷翊赞”、“天赐纯嘏”等匾额,下设小型戏台和宝座。还悬挂着康熙皇帝御书白居易诗句的大条幅,诗句为:“地僻门深沙送迎,披衣闲座养幽情。秋庭不扫携藤杖,闲踏梧桐黄叶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隔扇门上的彩绘玻璃进口于比利时,上面的字画出自小德张之手。玻璃上的落款:壬戌仲秋,伴琴主人。壬戌,是府宅的始建年号,即1922年,仲秋是农历八月,伴琴主人,则是小德张的雅号。其中一块玻璃上“人”字多两撇,是小德张为区分清朝其他工匠的作品而做的标记。</h1><p class="ql-block"><br></p><h1>隔扇木雕框中镶嵌着三块彩绘玻璃,其中的花卉图案是用鲜花压印在玻璃上的,烘干脱水后鲜花用相应的矿物染料还原本色,再用玻璃夹在中间。</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来庆王府看真正旧物件的话、要看这四样物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吊在中庭的德国进口的葡萄铜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环绕天锡厅二楼回廊的196根六菱形琉璃柱。</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采用极细的硬质玻璃丝经手工编织而成的掐丝玻璃。</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刻有“壬戌仲秋伴琴主人”字样的彩色玻璃。</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劝业厅墙壁修整过程中剥离出的底层彩绘。</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三楼金丝楠阴沉木制作的双面雕垂眉罩。</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从“庆王府”台阶往外看。</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紧挨庆王府”西面、有一片红顶青砖的三层联排别墅,与庆王府的气派相比颇有些小资情调,这便是山益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山益里1919年填土垫地,1937年建房成巷。投资和设计者均为“洋灰陈”家族的陈一甫、陈范有、陈达有父子三人。故当时取名“三益里”。1982年因与河东区三益里重名,所以将“三”改成了山峰的“山”。</span></p><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素有中国水泥工业摇篮之称的启新洋灰有限公司始建于1889年,原名“唐山细绵土厂”。因连年亏损,已于1898年停产。当时以周学熙为首的北洋财团无论开办煤矿还是建设铁路,均需要大量优质水泥,鉴于此,周学熙受袁世凯之命在1906年将这家工厂从英商手中收回。周学熙延聘陈一甫,凤凰涅槃般的创办了我国第一家私人资本的企业启新洋灰有限公司。</h1><p class="ql-block"><br></p> <h1>“洋灰陈”家族在经营水泥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家族资本,三益里便是他们家族的投资之一。这是一处典型的英式里弄,共有33幢三层楼房,呈“非”字型排列。胡同临街处有两个石砖垒砌的门柱,石柱上是两个圆形门灯。主胡同有六七米宽,地上铺着洋灰方砖。主胡同左右各有三条支胡同,在每道支胡同口的墙上都有一个跨过主胡同的弧形灯架,中间吊着古朴的英式街灯。每条支胡同有八九户人家,独门独院,每户三层,十来间大小不同的房间安排得错落有致。</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38号建筑究竟是谁的旧居目前存疑。一说是李爱锐旧居,一说是李爱锐岳父旧居。不过哪种说法都与李爱锐有联系。</h1><p class="ql-block"><br></p><h1>李爱锐(1902~1945),原名埃里克·利迪尔(Eric·Henry·Liddell),出生于天津,父母均为苏格兰人。他是一位出生在天津的奥运冠军。在1924年举行的第八届巴黎夏季奥运会上,他一举获得400米跑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成为英国著名的体育明星。1925年,他回到天津,在新学中学(现天津17中)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赴冀中支援抗日游击战争,1945年死于日寇潍坊集中营。</h1><p class="ql-block"><br></p><h1>半个多世纪以后,李爱锐奥运夺魁的故事在英国被改编成电影,名为《火的战车》,制片人和导演为国际著名的戴维·朴特南。这部电影在1987年的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奥斯卡原创剧本奖。</h1><p class="ql-block"><br></p><h1>该建筑是一座混合结构三层平顶楼房,硫缸砖清水墙面。建筑形体简洁,朴素大方,带有现代主义建筑特征。 </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位于河北路与重庆道交口处东北角(河北路267号)的建筑系顾维钧旧居。顾维钧(1888~1985 字少川),江苏嘉定人,享年98岁。顾维钧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法学博士。1922~1926年曾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h1><p class="ql-block"><br></p><h1>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是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中华民国高级外交官员。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顾维钧从民国元年(1912)进入北京政府外交部开始外交生涯,一直到1956年从外交界退休,在中国外交界服务长达44年。在这期间,他担任过中国驻美国、英国、法国等大国的使节及出席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大会的代表,也担任过北京政府的外交总长和南京政府的外交部长,还出席过两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讨论后问题的巴黎和会和旧金山会议;并且经历了这一时期中国绝大多数重要的外交事件:二十一条”交涉、中国参战、临城劫车、解决中俄悬案、修约外交、李顿调查团、布鲁塞尔会议、中英新约谈判、争取美援……。</h1><h1><br></h1><h1>像顾维钧这样在外交界服务时间如此之长,担任过的外交职位如此之重要,经历过的重大外交事件如此之多的外交官,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即使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见的。</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顾维钧一生前后娶过四位夫人。第一任夫人张润娥,是由父母包办的婚姻,1911年他们在美国离婚;第二任夫人唐宝玥,是民国著名国务总理唐绍仪爱女。可惜天妒有情人,1918年唐宝玥突然感染西班牙流感不幸逝世,这段婚姻也走到尽头。第三任夫人黄惠兰,是出身显赫的千金小姐。无奈婚后两人不合,最终离婚。</h1><p class="ql-block"><br></p><h1>第四任夫人严幼韵,是民国有名的才女,复旦大学首批女学生。当初严幼韵与杨光泩成亲,还孕有三个女儿,可惜二战时期杨光泩在菲律宾被日军残忍杀害,严幼韵独自一人带着三个女儿前往美国生活,孤儿寡母,生活非常艰难。因顾维钧与杨光泩夫妇私交甚笃,所以在杨光泩去世后ni对严幼韵母女多加照顾。1959年,半百年龄的两人结婚了,婚后夫妻非常恩爱。</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该建筑是顾维钧于1927年以顾少川名义通过英租界工部局购置,土地面积2.058市亩,是一所三层带地下室西洋英式住宅,其建筑面积1547平方米,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木屋架起脊,</h1><h1><br></h1><h1>建筑立面为红砖墙。建筑的窗与拱券门相结合,门前一对巴洛克式麻花形柱,端庄典雅。主楼三层,砖木结构。底层六间两厅,从门厅进入大厅,内有大壁炉,靠窗有固定坐椅,旁有书房、餐厅、花厅等,厅外有大平台。二、三层为卧室、卫生间。二楼和三楼设有平台,整所建筑设备考究,共有楼房45间,平房2间。现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使用。</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52号,曾经是金梁的旧居。金梁(1878~1962),号息侯,又号小肃,晚号瓜圃老人,杭县(今杭州)人。满洲正白旗瓜尔佳氏。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历任京师大学堂提调、内城警厅知事、民政部参议、奉天旗务处总办、奉天新民府知府、奉天清丈局副局长、奉天政务厅厅长、蒙古副都统等。民国成立后,任清史馆校对。后经张作霖保荐,任北洋政府农商部次长。九一八事变后来津,与清朝遗老组织“俦社”、“城南诗社”等各类团体。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典守沈阳故宫古物。新中国成立后迁居北京,在国家文物部门任顾问等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该楼房建于上世纪20年代,是砖木结构的连体楼房,呈坐椅形,坐北朝南,朴实无华。外跨水泥楼梯直上二楼,拱形门厦,铁艺木门,三槽窗。一楼为平窨子,楼内房间宽敞,设施完善,住用方便。</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在这座联排别墅的中间一栋,曾为天津李善人家族第三代李益臣旧居。李益臣(1887~1976 名宝谦)为李家从传统盐务走向现代金融实业的重要骨干。曾历任普利公司经理、斋堂煤矿董事、经理,门斋铁路董事、经理,启新洋灰公司董事。</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天津民园体育场,过去是天津(三星、康师傅、泰达)队的主场,被天津球迷称为“老特拉福德民园”。其实这座体育场与曼联的主场没什么关系,反而是以切尔西主场斯坦福桥体育场最初的样子为模板建造的。斯坦福桥体育场于1887年建成,天津民园体育场的历史也要上溯到1920年。</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br></h1><h1>民园体育场前的雕塑。</h1> <h1><br></h1><h1>改造后的民园体育场已经成为市民健体中心,很多人会来到这里跑步、休闲,喝杯咖啡。</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靓丽的民园体育场夜景。</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美丽的民园体育场夜景。</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民园邮局。</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民园邮局前的老邮筒。</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里是位于民园体育场北面的重庆道66~68号著名的民园大楼。民园大楼由奥地利人罗尔夫·盖苓设计,属于公寓式建筑,建于1936~1937。原来是三层,后来又加了一层。整座大楼由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的单元式住房组合而成。</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该建筑简约大方,比例协调,富有变化。建筑色彩以白色混水墙为主,在部分窗间墙处点缀清水硫缸砖墙面。建筑平面按照新的生活方式布局,即每层以楼梯间为中心布置四组不同面积的居住单元,每个居住单元以起居室为中心,布置卧室、儿童房、佣人房、厨房、餐室及卫生间。这种布局与现在的居住建筑基本一致,与传统的中国及西洋住宅均有差异。该建筑呈现典型的现代建筑特征。 </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民园大楼的方孔式围墙极具特色。采用百叶窗的原理,看似透孔透光,实际上从外边很难看到院内。可以说设计的既通透又具私密性。</h1> <h1><br></h1><h1>龚心湛旧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64号,龚心湛(1871~1943),原名心瀛,号仙舟。安徽合肥人,监生。金陵同文馆毕业后驻英、日、美、法、比等国使馆随员多年,回国后又在广东、云南为官。1912年起历任汉口中国银行行长、安徽国税筹备处处长、财政厅长,又调任财政次长兼盐务署督办,回任安徽省长。1919年秋在财政总长任上代理国务总理三个月。</h1><p class="ql-block"><br></p><h1>在天津做寓公後,致力於興辦實業,並積極融入周學熙、李士偉的"啓新、華新財團",曾经担任大陆银行董事、中孚银行董事、启新洋灰公司总理、董事长、耀华玻璃公司总董、开滦矿务局董事等职。卢沟桥事变后,日寇让龚心湛主持华北伪政权,被断然拒绝。为讨还被日本轻工业株式会社强行拆走的江南水泥厂的电机、钢磨等设备,年逾七旬的他多方奔走。日军不但没有归还,反而强行给他扣上一顶"华北政务委员会咨询委员"的帽子。龚心湛愤懑不已,遂一病不起。1943年12月,龚心湛病逝于天津的家中,终年72岁。</h1><p class="ql-block"><br></p><h1>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由前后两幢建筑组成,东沿长沙路,南抵重庆道,西临桂林路,北临成都道,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前楼为二层混合结构楼房,外立面为抹灰墙面,窗间设壁柱装饰,坡屋顶;后楼为三层混合结构楼房,外立面为抹灰墙面,主入口由双柱承托雨篷,上部为二楼阳台,阳台门由双柱承托拱券,平屋顶,女儿墙上设宝瓶栏杆。建筑摆位充分利用地块的特点,沿街楼房舒缓大气。</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68号为孙桐萱旧居。孙桐萱(1895~1978),河北交河人,西北军将领,早年在冯玉祥部队第十六混成旅当兵,1925年升任团长。1926年起历任国民军十五师、二十师师长,十二军军长。抗战时期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孙桐萱治军有方,纪律严明,所部没有发生过骚扰百姓、寻衅滋事一类事件。</h1><h1><br></h1><h1>孙桐萱非常关注国民教育事业,曾在河南创办桐萱中学,并在天津投资东亚毛呢公司等实业。1943年,被蒋介石以“通敌有据”的罪名下令予以扣押,但未能定罪。1946年退出军界,1978年病逝。</h1><h1><br></h1><h1>孙桐萱一生为人正派,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意识,思想进步。在他逝世后,中共统战部、政协全国委员会、民革委员会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人民日报》也发布了他逝世的消息,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孙桐萱旧宅建成后孙桐萱基本没有居住,一直由东亚毛呢公司使用。该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独立式住宅,具有现代建筑特征,平面设计为不规则布局,外立面为抹灰墙面,外墙窗上均出挑雨檐,正立面有凸出墙面的圆形造型,既满足了房间的采光,又丰富了建筑的视觉效果。该建筑设计及室内装饰简洁大气,现为办公用房。</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在重庆道与桂林路交口的西北角的重庆道106号是张氏旧居。张氏祖籍浙江绍兴,后迁居天津。从张作涛起,祖孙三代从事银钱业,在天津金融界很有影响。</h1><h1><br></h1><h1>张召兰 (1874~1940)字泽湘,少时在天津著名银号永顺成学徒。后任职大清户部银行,民国成立后到直隶省银行工作。1915年任永丰银号经理。1929年任中和银号经理,直至1940年去世。20世纪30年代还曾担任天津钱业公会理事、天津商会监事等职。</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106号属于生甡里的一部分。生甡里有3个出口,分别通成都道、桂林路和重庆道。该房建于1937年,占地8.9亩,共有西式普通公寓楼8幢。系砖木结构,主体2层、局部3层,错落平屋顶。外檐硫缸砖清水墙,前有半封闭矮墙,门楣设雨厦,背面两翼墙体凸出。前后有小院,结构合理,布局紧凑,疏密有致。</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生甡里的一个住宅单元。还算是原汁原味。其余临街的建筑重新修缮后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韵味。</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114号是金邦平旧居。金邦平(1881~1946)安徽黟县人,字伯平。生于1881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二十八年毕业回国,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秘书。次年为练兵处参议。后历任宪政编查馆谘议官、资政院秘书长等职。</h1><h1><br></h1><h1>民国成立,1912年中国银行筹备处总办。1914年充政事堂参议。次年改任农商部次长,旋兼全国水利局总裁。1916年任段祺瑞内阁农商部总长。1927年辞职来天津英租界居住,其间主要致力于实业活动,1931年为上海启新洋灰公司经理。1938年耀华学校校长。</h1><p class="ql-block"><br></p><h1>该建筑东沿桂林路,南抵重庆道,西临云南路,北临成都道,建筑面积1134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二层西式风格楼房,清水墙,二层中部设弧形阳台,顶部为多坡瓦项,上设天窗,独自成院。</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116号为杨济时旧居。杨济时(1900~1970)江苏苏州人,天津市农工民主党筹委会委员。早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2年和1934年,两次赴美国考察,接触到当时最先进的医疗手段和设施。归国后,先后担任南京中央医院内科主任,湘雅医学院教授、教务长,贵阳医学院教授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并长期从事内科临床及医学教育工作,尤其在血液病的研究上做出重要贡献。1970年病逝于天津的家中,终年七十岁。</h1><p class="ql-block"><br></p><h1>旧居为砖木结构,呈前后两排对称分置,红瓦坡顶、清水砖墙,内部的地板、楼梯与门窗均为木质。楼前有高台阶,小院两侧还有几间放杂物的平房。</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这是位于云南路口的老重庆道的老市,五大道里曾经最大的菜市场。</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重庆道144~146号为严仁增、严仁统旧居。这是一幢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的小楼。而铭牌标明的“严修旧居”是错误的。严修在20年代末曾短期移居英租界,当时张宗昌、褚玉璞为祸天津,乱兵扰民,在老城里严修家门口驻扎,严修被迫到长婿卞俶成家(今睦南道87号友爱村)避居。而重庆道上的这所住宅,是严修去世多年后才修建的,为严修侄孙仁曾(严曾符)、仁统(严六符)的旧居。</h1><p class="ql-block"><br></p><h1>据严氏后人介绍,该建筑修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造得相当结实,楼板采用了当时首屈一指的整体浇筑技术。建筑外立面水泥与硫缸砖相间,线条俊朗简约。内部装修讲究,地板、楼梯全部使用高档木材装修。</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严仁曾(1902~1986)字曾符,系严修(范荪)之侄孙。1915年考入南开学校,加入新剧团,曾与周恩来同台演出《仇大娘》、《一念差》等剧,1920年到美国学习,1923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上个世纪50年代,周恩来嘱严仁曾编写严修年谱。经过多年努力,根据严修几十年的日记编辑整理的《严修年谱》于1990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br></p><h1>严仁统(1908~1993)字六符。幼年师承其叔祖父严范孙先生习书法,后从刘子久先生学习山水画,并得其舅父刘奎龄亲灸。画山水传统功力深厚,融合南北,作风严谨踏实,富有书卷气。书法则初临柳公权,后学苏东坡,同时从师刘子久、陈少梅攻习山水画。40年代末从师吴玉如学"二王"及米芾,晚年专攻赵孟頫、文徽明。所作法度谨严清丽秀逸。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报刊发表,并为博物馆、纪念馆收藏或被碑刻。对津门书画教育事业贡献颇大。</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h1>沿重庆道向西走到昆明路口,算是走到头了。徜徉在这些百年沧桑的老洋房中,似乎时光也回到到了那个年代。旧楼犹在,斯人已逝,即便他们的后人,随时代的变迁,大都已经离开了这里。但这里散发出来那个时代的味道,细细品味,好像还在。引我们禁不住去探寻,去发掘......。</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