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年春节,经过七个小时的飞行加七个小时的车程,抵达旅行的第一站。斋普尔的主要目的地是琥珀堡和城市皇宫,但吸引我的远不止景点,还有语速像吵架般的印度话(才知道印度语言和文字还有城邦之多)、满街尘土飞杨中的零食摊、容纳牛羊猪狗大象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和行人同时行走的狭窄马路、琳琅满目的纱丽和工艺品......印度(至少是斋普尔)并没有传说中那么脏,当地人也很友善,我们就这样开始了奶茶、咖喱加"标准英文"的短暂生活。</h3> <h3>从小就听到看到关于莫卧儿王国第五代皇帝和王妃的爱情故事,泰姬陵对于爱情的诠释在我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站在红塔窗前,想象着沙贾汗的日日眺望;踩在泰姬陵的白色大理石上,想象二十二年的祭奠与思念。泰姬陵绝对是艺术和建筑的精品,也是真爱不朽的最好证明。While breath forgets to breathe,so is the Taj......</h3> <h3>随着光线的变化,这个伟大建筑呈现出神奇的色彩变化</h3> <h3>从红堡远眺泰姬陵</h3> <h3>六点爬起来赶火车,从阿格拉到占西,结果晚点两小时,印度效率果然名不虚传。火车站比机场要接地气,乞丐、小摊贩、居民、游客,还有搬行李的小工,人头攒动。没想到车上还有免费小吃和热饮,吃完也不知道那热乎乎的咖喱味点心叫什么。</h3> <h3>欧查古堡绝对是惊喜,远超预期。它是中央邦王的宫殿,始建于月亮王朝。位于占西这个不起眼的小镇(竟然有遍地的宫殿和庙宇)。古堡的建筑兼具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风格,足见当时两教之融合。古堡中部分内饰被破坏,但还留有一些精美的壁画,内容是印度史诗罗摩衍中的神话传说。猴王哈努曼、鸟王迦楼罗、毗湿奴的第七个化身罗摩都清晰可见。蓝色的Betwa河从古堡边静静流过,岁月留下的破落在向我们诉说它曾经的荣耀和遭遇。</h3> <h3>半夜赶到克久拉霍,一大早就可以徜徉在建筑和雕塑的海洋里了。提起这里,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性庙(我也是哦),其实这里雕的远不止性。寺庙群建造于9-11世纪,据说当时有85座庙宇(现存25座),是雅利安式建筑风格,建筑逐渐上升的曲线代表着通往天堂的路。庙宇的内外处处布满雕刻,性爱雕塑确是这崇高的雕塑群里让人最有共鸣的。实际上雕塑群号主题主要有五类:祭祀人物;神;密胡那像(性爱欢愉);舞者及音乐家;动物及神兽。无论什么主题,雕刻的弧线、人物表情,动作、衣物的纹路.....都是极高的艺术享受。下午坐飞机到瓦拉纳希,机场装修挺现代化,与其他机场没啥不同,但是安检超严(感觉包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掏出来了),检票全手工。廉价航空上面还有吃的和水,挺意外。</h3> <h3>继续往东走,到了圣地瓦拉纳希。暮色下搭乘人力三轮穿梭老城,才知道前几日的印度是多么安静。但正是这音乐声喇叭声叫卖声加上乱而有序的车流和牛,才是我对印度的印象。在网络上看到不少恒河祭祀仪式的照片或视频,真亲临现场,仍然被它的仪式感所触动所吸引,难怪它那么出名。鹿野苑是佛教发源地,释迦摩尼首次传教的地方,也是阿育王塔和阿育王柱的出处(现在印度国徽的狮子法轮像就是阿育王柱的顶)。作为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目前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信奉佛教,足见印度教三四千年的历史对国民的影响,崇尚平等的佛教终究没能改变大多数印度人的种姓观念。相反,泰国、尼泊尔、斯里兰卡、台湾、日本等等地方的佛教信徒挤满了鹿野苑,打坐参禅悟道。恒河的日出被一片大雾毁了。朦胧中,依稀能见到恒河沐浴的身影,还有印度传统葬礼的浓烟、火光、家属肃穆的表情和撒向恒河的骨灰。泛舟恒河,放一盏花灯,听一段诵经,为家人和朋友默默祈福。</h3> <h3>最后一天回到德里。穿梭在新老德里之间,现代化和贫民窟、土豪和乞丐并存。典型游客的一天,图中依次是印度门、甘地陵园、莲花庙、古特伯高塔。印度门是为纪念一战和第三次英阿战争中牺牲的印度将士,同时也是新旧德里的分界线。甘地陵园并未埋葬甘地的遗体,而是象征性的纪念园(他被暗杀后在此火化,而骨灰则撒在了恒河和大海中)。陵园里有一条印刻着甘地脚印小道,他是在这条路上被暗杀的。莲花庙是哈伊教礼拜堂,该教是为了缓解各个教之间的矛盾而成立的,主张任何种族、任何宗教信仰的人都平等不分高下,都可以在秒内祈祷。个人最喜欢古特伯高塔,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伊斯兰教在印度发展壮大的重要见证,塔高73米,约建于1193年,红白大理石砌成。据说塔内有精美古兰经和壁画,可惜塔有倾斜,已经不让进了。周围的寺庙建筑也很有趣,建伊斯兰寺庙的砖石竟然是从印度教寺庙拿来的,上面还留有印度教的各种佛(面部都被毁了)。夕阳下,很多对情侣在拍照,笑的好灿烂。晚上到德里出名的食街用餐,热闹的音乐声,还有歌舞表演,很印度。</h3> <h3>德里国家博物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