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近2平方公里面积、由东西南北顺城街(路)围合的沈阳城,也挺特殊的,有九个城门。九个城门里面是沈阳老城,俗称叫城里。不知什么原因,当年在老城内一所中学也没有。可能是老罕王努尔哈赤和他儿子都重军事、重商贾而轻文化。这和他们长期偏居一隅,善骑射,重经营有关系。直到民国张大帅时,才在俗称大西门的怀远门里建了一所同泽中学。老城里有一条东西走向本应该叫路的街叫中街,这是沈阳市最古老、最中心,也是最繁华的街路了。街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街道两面一家挨着一家都是商铺,天天都演绎着购销两旺的节奏。</b></h1><h1><b> 中街向西出外攘门,俗称小西门,三十米距离路北有一称为万寿寺的地方,尽管有地名称谓,确早已有名无"寺"了。倒是再往北百十米的地方有一建于清康熙年间、至今香火仍盛的太清宫。</b></h1><h1><b> 此地东望盛京皇宫大政殿,西接新生政权市人委,公元1956年,沈阳市第十八中学建校于此,座落地街路名称为沈阳市太清宫街14号。在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沈阳,这所学校可能是离皇城最近的中学了。</b></h1><h1><b> 当年学校四周除了密密麻麻的居民住宅,还有几个都不太大的企业邻居:学校的南邻是自行车鞍座厂,东面有制锁厂,北面是一个不大但频频散发诱人香味的回民食品厂,再往北还有电表厂……。</b></h1> <h1><b> 校舍在建设过程中,学校就已经开始运作了。组建了教学管理机构,已经成为新校学生的一批孩子先后在39中学、26中学和34中学借读。当时的教导处主任是辛春江,后来他就转为校长了。刚建校时学校叫沈阳市第48中学。1958年沈阳市教育系统整顿,各中学划归各区教育局管辖,中学序号做了重新调整,学校正式定名为沈阳市第十八中学。</b></h1><h1><b> 建校伊始,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是白星烈老师、数学教研组组长是李石仆老师、物理教研组组长是张铭玉老师、生物教研组组长是姜立胜老师。</b></h1><h1><b> 1958年,学校第一届初三年级十八个班毕业。各班班主任老师分别是:三年一班于学文、三年二班刘成喜、三年三班周秉清、三年四班石蕴俊、三年五班刘桂香、三年六班于文革、三年七班周维国、三年八班洪国祥、三年九班张秉纲、三年十班孙群梅、三年十一班陈文安、三年十二班孟宪政、三年十三班张海涌、三年十四班俞文慧、三年十五班文秀菊、三年十六班袁长文、三年十七班曹婉华、三年十八班郭秀清。</b></h1><h3><b> </b></h3><h1><b> 下面图片是学校70年代初的教学楼。楼面斑驳陆离,可见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同样在这所学校也掀起波澜,那都是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留下的浆糊的痕迹。</b></h1> <h1><b> 下面照片是学校建校第一年的财务结算书。结算书上的机关首长印章为辛春江,他是学校的第一任校长。</b></h1> <h1><b> 一段永藏心底的记忆,一片莘莘学子的情怀……。</b></h1><h1><b> 十八中学,是当年那些在课堂里诵读诗书、在操场上追逐玩耍的孩子们魂牵梦绕、终生怀念的地方……</b></h1> <h1><b> 学校周边以低矮的平房为多,到这所初级中学上学的孩子,既没有达官显宦的后代,也没有什么大商巨贾人家的子弟。<br> 如果以直线距离800米至1000米辐射的话,十八中学周边分布着小西一、小西二、小西三、正阳一、广宜街、中山路等小学。这些学校的孩子小学毕业后如果继续求学的话,就近到十八中学读初中的比较多。<br> 这张照片是1962年入学进入小西三校学习的孩子,1963年二年级时候的合影。当时这所小学坐落在沈阳市沈河区小西路二段唱和里9号。这些孩子们1968年进入十八中学学习。</b></h1> <h1><b> 当年,在沈河区一带也有"损七中,臭八中,又损又臭十八中"一说。尽管有此说辞,但来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们还是在这里度过了人生快乐的三年,因为这里有令人尊敬的师长,有无忧无虑而且几无压力的愉快学习生活。</b></h1> <h1><b> 上面照片拍于1963年3月份。<br></b><b> 照片中是十五名1957年入学,当时初一.三班学生和他们的班主任老师的合影。他们在校学习三年,1960年毕业。毕业时由于什么原因没有留下毕业照,已经无从考证。毕业三年后他们相约找到班主任刘瑞杉老师,留下了这张照片。此时的刘瑞杉老师已经调离十八中学,到五中任教了。她是和在五中教数学的裴鸿凯老师对调的。</b></h1><h1><b> 刘瑞杉老师胸前的校徽是五中的,还是由于和学生见面思念旧情,又戴上了十八中学的校徽?有几名同学是依然和老师一样戴着"沈阳十八中学"的校徽,还是毕业后继续学习,戴着高等学校的校徽?这些事情可能只有照片中的人才能说清楚。</b></h1><h1><b> 有一点可以推测,十八中学1956年建校,1957年初一年级的他们应该是学校第三批毕业的学生了。刘瑞杉老师应该是第一批入职十八中学的老师。<br></b><b> 这张照片见证了沈阳市第十八中学53年老师和学生的深深情义。</b></h1> <h1><b> 上面照片应该是拍摄于文革前,照片中是十八中学最早的一批教职工,他们大部分是语文老师,长期担任书记的金晔在前排左二,前排中间的是德高望重的张春山老师,还有耿耀宗、赫荣兰、苗秀英、孟宪政、薛伯贤等老师。</b></h1> <h1><b> 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十八中学的教师构成情况(有在中间调出和调入的)大致如下:<br></b><b>书记:金晔、南朝正<br></b><b>校长:胡永学、陈景善<br></b><b>人事干事:江培华、门淑芬<br></b><b>教导处:陈维波、唐淑环、于大鑫<br></b><b>语文教研室:李祥林、李德福、孟宪政、赫荣兰、陈秀云、杜丽君、苗秀英、周秉清、孙代佩、耿天婉、贾绍书、储英臣、单桂华、姚文奇、徐岫文、谭金铎<br></b><b>数学教研室:吴玉彬、刘世清、裴洪凯、王焕义、刘成喜、李淑文、马韵芝、石蕴俊、田维斌、李彩珍、苏俊琴<br></b><b>理化教研室:张海涌、曲宏政、郭庆增、李淑艳、关奉奇、冯彻、卞秋菊、孙世元、洪国祥<br></b><b>外语:杨浩波、田秉荣<br></b><b>音乐:胡冰洁<br></b><b>体育:文伦武、王振声、范锡侯、陈克胜<br></b><b>政治教研室:张凌贵、穆桂秀、耿耀宗、司淑珍、费淑珍<br></b><b>美术:顾寄徐<br></b><b>团委:王林海、刘工力<br></b><b>图书室:郭淑琴</b></h1><h1><b>总务室:李国瑞</b></h1><h1><b>还有朱葆琳、尹玉珍、安文采、马裕、张秉刚、纪文达、田玉中、夏静媛、回凤安、陈明杰、薛伯贤、明朗等老师,已经记不清他们是哪个教研室的了。<br></b><b> 有很多遗漏,也有很多不准确。真切希望十八中学的老师、校友补遗斧正。</b></h1> <h1><b> 1968年,在校停课闹革命的老三届(高中三届和初中三届)的学生,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离开了满目疮痍的学校,都去了农村。十八中学的学生大部分去了盘锦的农场。当时盘锦还不是地市级的城市,</b></h1><h1><b> 喧闹的校园没安静多长时间,十八中学一下子从小西二校和小西三校迎来了七零、七一和七二这三届的1000多名学生。</b></h1> <h1><b> 1968年同时入学了三个年级二十多个班,是按部队连排的方式编班。一共编了五个连,二十几个排。学校进驻了工宣队和军宣队,组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军训。这三个年级的学生,大都出生于1953年至1955年,年龄在13岁到15岁,现在看还都是一些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但这些孩子自立的能力很强。从各班选出来一些表现出色且根红苗正的学生,他们俨然成小大人儿,组成专政连,维持文革造成的无序状态,也监管老师中的所谓"牛鬼蛇神"。<br></b><b> 下面照片是1969年3月"专政连"全体学生的合影。照片上的文字标明“群众专政指挥部”,说明了当时的教育系统的无序状态。</b></h1> <h1><b> 下面照片是当时学生的标准照。</b></h1> <h1><b> 下面照片是70届四人、71届三人、72届四人,共11名学生组成的学校红卫兵团委员会的留影。这些学生是"老三届"在学校停课搞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然后上山下乡离开学校后的第一届学生干部。</b></h1><h1><b> 照片中有两名学生在1970年转到了145中学。145中学的前身是小西三校。1970年的时候,沈阳市的中小学校严重超额,该入学的学生入不了学。小学用办街道学校,名曰“抗大”的方式解决。中学就采取小学升格为中学,名曰“戴帽”的方式解决。18中学就有两届4个班级的学生统一转到了145中学。<br></b><b> 照片前排的是进驻学校的军宣队和工宣队的代表。</b></h1> <h1><b> 下面照片显示的是坐落在铁西区北二路与兴工街交叉口的沈阳低压开关厂的全貌。这是个中央直属的有着几千名员工、有自己的医院、子弟学校的国有大企业。从1968年开始工人阶级占领上层建筑,到1969年厂校挂钩和工厂向学校派驻"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沈阳十八中学就归沈阳低压开关厂领导和派驻了,这样的领导和管理体制一直持续到1977年的年底。在此期间,十八中学从一九七〇到一九七八届的学生,几乎都有到沈阳低压开关厂学工劳动的经历,而且一九七零届毕业生四个面向,面向企业的一大批去了沈阳低压开关厂工作。那个时候,低压开关厂的装配、金工、冷冲、表面等车间,是学生们快乐的天地,可以随便地喝甜甜的保健饮料,可以天天洗热水澡,可以拿着月票随便坐车满天飞……。尽管有时“上班”挤车把饭盒都挤扁了,但“学工”那一个月是学生们最幸福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b></h1> <h1><b> 下面这张照片摄于1969年,展现了校文艺队的学生们手捧"红宝书"的姿态,这也是他们表演节目时的标准形象。</b></h1> <h1><b> 下面照片是老师、工宣队师傅和几个学生干部的合影。</b></h1> <h1><b> 下面照片是1970届一个班的合影。</b></h1><h1><b> 1970年底,文革后的第一届毕业生要离开学校了。这个时候说“文革后”是不准确的,因为文革还未结束,应该说是1968年老三届离开学校上山下乡后的首届毕业生。这届学生毕业的去向叫“四个面向”,即面向农村、面向工厂、面向基层、面向升学,实际上就是下乡还是留在城里。</b></h1><h1><b> 1970届共毕业了八个班,班主任老师是李祥林、白成顺、陈明杰、冯彻、王焕义、马铮、刘世清、郭庆增等。</b></h1><h3><b><br></b></h3> <h1><b> 下面照片是1971年毕业的一连一排的几名班级干部和班主任苗秀英老师。</b></h1><h1><b> 1971届共有五个毕业班,一班的班主任是苗秀英、南朝正,二班的班主任是吴玉斌、李淑艳,三班的班主任是刘成喜、刘世清,四班的班主任是范锡侯、贺荣兰,五班的班主任是杜丽君。</b></h1> <h1><b> 下面照片是1971年毕业的二班的合影,当时叫作一连二排。其中一名同学未毕业就入伍了。当年未毕业就能穿上绿色军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是每个学生梦寐以求的理想。为送这位幸运儿,班级拍了这个集体照。班主任老师是吴玉彬和李淑艳。</b></h1><h1><b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1971届毕业是五个班,一班班主任苗秀英南朝正、二班班主任吴玉斌李淑艳、三班班主任刘成喜刘世清、四班班主任范锡侯赫荣兰、五班班主任杜丽君。</b></span></h1> <h1><b> 下面是1971年毕业的四班,也叫一连四排的毕业照。班主任老师是体育老师范锡侯和语文老师赫荣兰。两位老师应该端坐在前排中间的位置,不知谁人出的怪主意,赫荣兰老师坐在前排左数第三的位置上,偏左了,中间隔着两个男同学是范锡侯老师。可能是封建主义使然,男同学和女同学不能挨在一起,赫荣兰老师起了一个隔离的作用。</b></h1> <h1><b> 下面是当时一连四排的学生登记表。这个班级有五十多名学生,他们大都住在当时叫作沈阳市沈河区小西路二段路北的地方,具体里弄分别称为百花里、齐放里、唱和里、宝石里、宝石南里、世隆里、太清南里等,个别的也有住在一经、北市、小南、下洼子等地方。班级里有五成的学生是回族。</b></h1> <h1><b> 下面照片是范锡侯和赫荣兰老师。</b></h1><h1><b> 一连四排的班主任老师范锡侯,当时的家在苏家屯,每天很早就赶早班通勤火车赶到学校,一年四季,酷暑严寒,从来没有请假甚至迟到的情况都没有,可谓严于律己的表率。<br></b><b> 赫荣兰老师是副班主任,教语文的,既有慈母般的耐心细致,又有精湛的语文教学经验。她对待学生热情,态度和蔼。她读课文的声音尤其好听,还特别有感情,真的想重新坐在教室里面听她讲一节课,遗憾的是她大概1985年就离世了。<br></b><b> 一连四排这个班级,从1968年入校到1971年毕业,前后担任过班主任的老师还有语文老师孙代佩、化学老师张海勇、体育老师文伦武、数学老师裴洪凯、语文老师李祥林。李祥林老师担任班主任的时间最长,后来是因为身体原因需要住院,才和我们这班学生分开。李老师是大学本科中文专业的,科班出身的他见解睿智,思维敏捷,语言风趣幽默且富有哲理,做大学老师也绰绰有余。<br></b><b>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这些老师的言谈举止所蕴含的师德师风,构建了一届一届学生的品行风骨。</b></h1> <h1><b> 下面是班级小学时的照片。</b></h1><h1><b> 一连四排的学生是1968年老三届的上山下乡离开学校后,从小西三校升入十八中学的。他们是1961年上小学,到五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的最初两年,就是1966年至1968年,中学和大学是停课闹革命、全国串联、批斗学校领导和所谓有问题的老师。他们作为十二、三岁的孩子,就是在家里狂玩儿了两年。</b></h1><h1><b> 1968年,小西二校和小西三校三个年级,也就是后来的70、71、72届的一千余名学生,同时升入十八中学。</b></h1><h1><b> 这张照片是一连四排的学生在1965年清明节、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去北陵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扫墓后,到北陵公园春游时,和班主任张桂荣老师的合影。</b></h1> <h1><b> 1977年的春节前夕,一连四排的35名学生在毕业六年后的合影。</b></h1> <h1><b> 2001年,是一连四排的同学离开十八中学30周年的日子。同学们再忆同窗之乐,再思师生情谊,和范锡侯老师、李祥林老师重叙师生情。</b></h1> <h1><b> 2018年,一连四排的同学们入学十八中学整整半个世纪。2月23日(戊戌年正月初七)同学们和李祥林老师再相聚。(此时刻范锡侯老师已去世)</b></h1><h1><b> 向老师敬礼,听老师说"同学们好",在"老师好"的回应声中,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b></h1> <h1><b> 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971年春天,72届4班的同学们去北陵公园春游师生的合影。照片中站在左侧的是班主任、物理老师郭庆增。</b></h1><h1><b> 1972届毕业七个班,一班班主任尹玉珍王焕义、二班班主任江培华储英臣回凤安、三班班主任孟宪政、四班班主任郭庆增、五班班主任杨浩波、六班班主任周秉清唐淑环、七班班主任李德福。</b></h1> <h1><b> 下面照片拍摄于1972年10月1日,从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学校的学生组织叫红卫兵团,区、市一级叫红代会。这张照片里面有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两位老师和七二届、七四届和七五届学生干部。(沈阳市从七零届开始,到七二届这三届学生,都是当年年底学生毕业离校。本应1973年年底毕业的学生向后推了半年,改为1974年毕业离校。这样,既理顺了毕业应该在7月份,9月份新生入学的时间安排,也使没有1973届毕业生这事成为沈阳市的特色,</b></h1> <h1><b> 72届六班班主任老师唐淑环和学生们在校园内到合影。</b></h1> <h1><b> 上面这张照片拍于1972年,是72届六班的合影。</b><b>在这张照片上见到了当年十八中学的教学楼,一座起脊的单体红砖三层闷顶式楼房。奇葩的是楼里没有上下水设施。学校门向东开,东面是一排平房,房与房中间立两扇铁门作为学校的正门。正门南面的平房依次是收发室和食堂,北面的平房是校办工厂。进了校门就是一个面积大概3000左右平方米的下雨就积水、刮风就暴土扬尘的操场,操场北面是教学楼。教学楼每一层中间是走廊,南面都是有六间教室,北面是办公室、教研室、理化实验室、库房等。教学楼东面并行有一排坐北朝南的平房,有两间是学校幼儿园,三间是教工独身宿舍。学校西北面也有一大门,常年关闭着,只是需要进出大卡车时启用。操场西面是一排简易旱厕。这样的教学设施在当时沈阳市内的初中里,是司空见惯的,也应该说是简陋的、不上数的,但"儿不嫌母丑"这句话验证着十八中学学子们爱校敬师的赤子之心。</b></h1> <h1><b> 学校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简称文艺队。下面这张照片是文艺队到苏家屯区白清寨公社宣传演出,学校领导去看望文艺队的老师和学生。文艺队的女同学穿着扮演纺织女工的演出服,那是从学校的邻居—沈阳市自行车鞍座厂借来的工装——白色围裙拍照。</b></h1> <h1><b> 70年代初,毛主席对部队的野营拉练有个批示,就是建议学生们也可以利用假期实行野营拉练。落实毛主席的指示,管理十八中学和三十七中学的沈阳低压开关厂,从1972年开始,连续两年组织两所学校的学生到郊区的苏家屯野营拉练,每次半个月左右。学生们很愿意参加这样的户外活动,感到一切都是新鲜的。背着用草绿色背包带、以三横两竖捆起来的背包,把鞋子或者脸盆别在背包带上,喊着口号唱着歌,像部队的战士一样,每天列队行走个十几或几十里地。这种实打实的拉练,是现在孩子的军训比不了的。</b></h1><h1><b> 为适应野外指挥,学校专门购置了一个使用电池、有收音功能的手提喇叭。这在当时是个稀罕物,到了郊外,打开收音,总会聚来农民们惊异的目光。</b></h1><h1><b> 下面这张照片是1973年,野营拉练的大部队从苏家屯经浑河桥走回学校,在辽宁工业展览馆做最后一次休息的间隙,指挥部宣传组的合影。前排左二是宣传组负责人白志新,她是十八中学70届毕业生,当时已经是低压开关厂的干部;前排左一是十八中学的学生干部,其他几个人都是工厂的师傅。</b></h1> <h1><b> 1974届的一名学生干部要扛大旗下乡去昭乌达盟。当时昭乌达盟还归辽宁省管辖。昭乌达盟在当时被认为是最为艰苦的地方了,也不是谁都可以去的。下面照片是学校的工宣队长,也是学校的党支部书记、团委的两位老师,和七五届、七六届、七七届的团委学生干部欢送去昭乌达盟同学的合影。</b></h1><h1><b> </b></h1> <h1><b> 从1968年开始,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体制,即小学六年,中学三年,在中学阶段没有了初中和高中之分,统一叫中学毕业,而且从1968年到1972年,都是以连、排的方式来称呼班级。沈阳市1973年没有毕业生,从1974年开始,学校三个年级按照从小学就开始的学习年限,分别叫七年、八年、九年,称呼毕业班级为九年某某班了。</b></h1><h1><b> 七四届共有四个班,都是从中山路小学升入十八中的,而且小学的班主任老师也跟着进入十八中学。四位老师是王林海、贾绍书、张凌贵、陈克胜。毕业时,</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一班班主任唐淑环、二班班主任苗秀英、三班班主任王焕义、四班班主任陈克胜。</b></span></h1><h1><b> 下面照片是1974届的九年二班的毕业照,三位老师是先后担任班主任的贾绍书老师、张海涌老师、苗秀英老师。</b></h1><h1><b> 作为班主任的贾绍书老师,是1970年和这个班一同从中山路小学来到十八中学的。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沈阳市的中小学急剧扩大,从这一年开始,连续有几年都是由小学的班主任老师带着班来到中学,然后就在中学任教师了。从1970年开始,先后有中山路小学、小西一小学、正阳一小学等学校的老师随班级一同来到十八中学。</b></h1> <h1><b> 下面这张照片拍于1975年,班级是1978届的五班。为什么叫欢送战友呢?当时学校从高年级中选拔出来一些优秀的学生干部,到低年级的班里担任"小老师",协助班主任老师做一些维护教学秩序的工作。工作了一个学期,这位"小老师"临近毕业要回到自己的班级了,故叫"欢送战友"。</b></h1> <h1><b> 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975年的开学之初,再过三个月,照片中的同学们就要各奔东西,奔赴广阔天地了。他们是1975届的三班。班主任是田玉中,副班主任张海勇。</b></h1><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1975届毕业六个班,一班班主任朗秋颖、二班班主任杨浩波、三班班主任周醒芝田玉中、四班班主任尹玉珍、五班班主任于大鑫、六班班主任裴洪凯。</b></span></h1> <h1><b> 下面照片是1976年学校发出的"1975至1976年度三好学生"的奖状。当时的"三好"指的是哪三好呢?是学习、劳动和身体,还是品德、学习和身体?现在已经说不准确了。</b></h1> <h1><b> 1977年春节前,学校参加全市迎春长跑比赛。下面照片是比赛后参赛的教师和学生的合影。当时学生参加省市区组织的活动比较多,如以彩旗队、花束队身份参加的"五一"、"十一"游行,各种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的观众,此外学校自己还有固定的如祭扫烈士墓、春游、运动会等活动。去工厂和农村学工学农劳动,每年也会有一次。课外活动可谓丰富多彩,所以那时的学生见识多,身体条件也好。当然,现在的孩子尽管不出门,但依托高度发达的媒介,也是见多识广。然而,接受知识的方式和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身体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b></h1> <h1><b> 下面照片是1977届九年二班的毕业照。坐在前排中间的三位老师是朱葆琳、李祥林、范锡侯。</b></h1><h1><b> 1977届毕业六个班,一班班主任田玉中,二班班主任朱葆琳、三班班主任曲洪政、四班班主任郭庆增、五班班主任李祥林于大鑫、六班班主任李德福。</b></h1> <h1><b><font color="#333333"> 上面的照片是1977届九年六班的毕业照。前排中间是班主任李德福老师。</font></b></h1><h1><b><font color="#333333"> 下面的照片是这个班毕业前夕,老师和班级团支部的团员为两位参军的同学送行。</font></b></h1> <h1><b> 下面是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这段时间,语文教研室的部分老师的合影,有杜丽君、赫荣兰、苗秀英、耿天婉、陈秀云、单桂华老师等。有谁知道另外两位老师的名字,就请给补上吧。</b></h1> <h1><b>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兵"。学生和老师聚首在十八中,同窗三载,教与学有苦有乐演绎真情;学生和老师分手也在十八中,依依惜别,互道且行且珍重。同一所学校的一个个苦乐的瞬间,必定是一段不解的因缘,也会成为永恒的回忆。下面这张照片是七八届、七九届、八零届的学生团干部和团委老师的合影。</b></h1> <h1><b> 下面照片显示1977年夏季的一天,学校女篮和37中学女篮在比赛中。37中和18中,当年同属沈阳低压开关厂领导,这两所学校有着特殊的关系,当年胡永学校长就是从37中学调到18中学的。</b></h1> <h1><b> 下面照片里的这些孩子出生于1960年前后,大部分住在城里的商业区,祖辈大都是河北和山东闯关东来到沈阳的,他们的父母在商业系统工作的比较多。他们上小学是在沈河区正阳一校,1975年,原班同学升入沈阳十八中学,被编为三班。他们应该是我们国家70年代中学生的典型代表。<br></b><b> 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从小就有营养不良的根底,由于没有了战乱、匪患和瘟疫的影响,家家又都生育了比较多的孩子,造成这帮孩子从小时候开始,从家庭获得的启蒙教育和营养需求,都是不足的。文革期间读的小学和中学,不仅教科书充满了诸如工农业基础知识和革命、造反、斗私批修等无用、枯燥的内容,而且脑子里有了反师道尊严、读书无用的思想萌芽,形成老师不愿意讲,他们也不愿意学的学习氛围。当时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们在校期间,去工厂学工劳动、去农村支援春耕或插秧大会战,是经常的事。再加上参加校外的各种政治活动,以及投入备战建筑防空洞……。他们能用作学习的时间,大大地被压缩了。<br></b><b>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从1977年开始强调尊重知识,恢复高考,这时的他们已经没有和那么多人挤独木桥、竞争考学的底蕴了。个别能够考上大学、中专学校的佼佼者,也多是因为个人和家庭的特殊原因。<br></b><b> 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十八中学这所学校在1978年至1980年期间,由于学校在数学、语文、化学、物理等主科,有几个在区里都是出类拔萃的优秀老师,使得这几年的高考成绩特别的好。</b></h1> <h1><b> 下面是1978届九年三班摄于1977年的班级集体照。前排左六就是优秀的化学老师张海涌。</b></h1> <h1><b> 下面照片是学校1978年发出的毕业证书。可见这是沈阳市统一印制的,各学校需要刻一个自己的印章。当时校长胡永学刚刚调离,陈景善刚刚由教导处主任晋升为校长。陈景善是一个具有儒雅风范、谙熟于教育管理、为人谦和、与世无争的矮胖老者。他在十八中学工作的时间很长。</b></h1> <h1><b> 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1978年春,地点是教学楼前的东侧,进入镜头的是78届、79届和80届三个年级各个班级的班长或团支部书记。不清晰的照片里面显现出一棵树的影像,这是当时校园里不多的几棵树之一。整个七十年代,学校里只是在教学楼东西两侧各有一棵树,另外在面向南的平房前面有几棵不太大的树。那个年代,整个社会都不注重绿化,加上学校的操场面积有限,也没有种树的地方,同时学校土地干涸,树苗也难成活。</b></h1><h1><b> 1978届毕业六个班,一班班主任陈秀云、二班班主任张海涌、三班班主任刘工力、四班班主任李彩珍、五班班主任苗秀英、六班班主任刘世清。</b></h1> <h1><b> 下面照片是80年代初的</b><b>亚洲电影院。 </b><b>那个时候,学校几乎没有什么文艺演出活动,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凤毛麟角,班级也没有能力组织文艺节目。偶尔学校会组织一次班级之间的男子篮球赛,女同学很少有打球的。每年一次在春季进行的体育运动会是年年按期举行。自己学校的操场面积有限,手榴弹能从校门处扔到厕所门前,承载不了运动会的比赛要求,运动会一般是在沈河区体育场或八王寺地区的大东区体育场举行。比赛项目除了一般的径赛和田赛项目外,拔河比赛是不可或缺的。虽然体育成绩一般,但每次运动会都是学生们的盛大节日,可以不上课,可以买面包、喝汽水。</b></h1><h1><b> 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是看电影。但凡有新电影问世,学校总会包场去看。一个故事片放映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学生票一角钱。电影看到兴奋时,学生们会把帽子、手套甚至书包一类的东西抛向空中,在屏幕上出现这类东西的影像时,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看电影的时间一般都是在上课前的早晨,经常是早晨5点开演,电影散场后回家吃饭,然后再到学校上课。这样安排,既不耽误教学,电影院也多了早场的收入。学校包场去看电影,几乎都是在亚洲电影院,偶尔也去过中街的光陆电影院、大西路的天光电影院和三经街的沈河区工人俱乐部。</b></h1> <h1><b> 下面照片是1980届的部分学生和老师在北陵公园游园时的合影。</b></h1> <h1><b> 这个班的学生在毕业38年后,在2018年和老师再相会。</b></h1> <h1><b> 下面两张照片是80年代初期几位老师的合影。</b></h1> <h1><b> 下面几张照片反映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十八中学校园生活。</b></h1> <h1><b> 下面照片是八十年代初期参加区教育局组织排球比赛的教工排球队。</b></h1> <h1><b> 下面照片是1988届高三班的学生毕业照。这可能是十八中学最后一届高中毕业生了,从这以后初中和高中彻底分开,十八中学成为初级中学。照片中前排有王振声刘世清裴洪凯尹玉珍田秉荣等老十八中学的老师。</b></h1> <h1><b> 1996年,十八中学建校40年,全体教工合影留念。</b></h1> <h1><b> 2009年,学校改名为沈阳市回民初级中学。至此,沈阳市第十八中学走完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历程。</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