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5707工厂三线建设纪实第一集

陈峰,

<h3>空军5707工厂三线建设纪实(第一集)</h3>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7工厂厂区一角。 </p><p class="ql-block"> 在遵义市以北的遵义县高坪有一偏僻之地,名曰天台阁(也就是现在的李家湾)。群山环抱,满面山林,村庄零落,该地区地质均为石灰岩层,因长期受到雨水冲击,形成喀斯特地貌,山间溶洞交错,大者有马脑壳山下的雷公洞(也就是1号洞)另有2个较小的山洞遥遥相对,呈品子形,左翼洞是2号洞,正对着的是3号洞。 </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1938年,国民党军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兵工署第42兵工厂落难于斯。该工厂原系广州私人经营防毒面具的小厂。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地在战场大量使用毒瓦斯,该厂便由国民党政府接管并内迁到李家湾。利用天然溶洞,分别于1940年1941年和1942年共征购了320亩土地建造营房,于1941年建成投产。 主要生产防毒面具,有2个制造所,全厂共有1千余人,其中职工约800人。 </p><p class="ql-block"> 1941年,自天台阁到四面山共征购土地53亩,修了一条由北向南的4公里简易公路与茅草铺至绥阳县的公路17公里处相接,路间有一座可通汽车的简易木架桥,(此桥在原东方红煤场金堂小河上,管修路的排长因为赌博输了很多钱,所以修成这桥。)此即成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道路。以公里计算,李家湾至遵义24公里。1943年国民党42兵工厂又在奎塘处征购了土地31亩,扩建了营区,至此。42兵工厂共建86栋厂房营房,建筑面积24075平方米。占地面积1104亩。 1945年抗战结束后,42兵工厂即宣布停办,厂内职工,除极少部分调走外,其余全部遣散,工厂内设备封存,后由国民党23兵工厂接收,随后由国民党勤务总司令部荣军第14临教院进驻,收容残废伤兵。直至解放。</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工厂招待所前的留影照片,左起邢月娇、邢梦梅、赵玉梅、游建荣。</p><p class="ql-block">  现在招待所已经被废弃。解放后李家湾5707所在地曾经驻过征粮部队、823、824部队清匪反霸时奎塘收容监管过土匪。1950-1951年10月贵州省军区军事干部学校2大队设于此。10月后由贵州省军区荣军学校遵义分部进驻。</p><p class="ql-block">  1954年荣军学校遵义分部解散。</p><p class="ql-block">  1955年1月由省军区后勤部397仓库接管使用,1957年8月仓库迁走。</p><p class="ql-block">  1955年11月,由遵义军分区接管。</p><p class="ql-block">  1958年修铁路时,西南铁路局川黔铁路第3工程处在此驻了一段时间,铁路工程下马后即离去。 后由遵义师范学校在此办学,直至1960年,正式成为遵义军分区分直和49师三支队农场。</p><p class="ql-block">  遵义石油公司也占用了3号洞及洞口房屋作战备油库。</p><p class="ql-block">  1945年国民党42兵工厂停办后,由于进驻单位连连更换,这些单位虽然都建了一些营房,但很多房屋年久失修,甚至倒塌,到工厂接收时,只有房屋63栋,计9097平方米,厂区周围的山林,经过历年砍伐也已经毁之殆尽。</p> <p class="ql-block">  2011年, 游建荣和小乖孙女5707工厂第四代人代睿睿(音瑞) ,回到当年祖父代洪生、爷爷代军工作过的工厂拍照留念。她是5707工厂第四代人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1964年,根据中央有关“三线”建设的指示,空军党委作出了加紧位于沿海大、中城市的空军航空修理工厂一分为二,划小内迁的决定。空军航空工程部修理部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安排,决定由空军5706工厂分迁,经报空军党委批准。空军航空工程部先后到过四川、广西、贵州等地选点。</p><p class="ql-block"> 最后认为原国民党42兵工厂这块地方比较理想。因为尚有9097平方米旧房和天然溶洞可以利用,铁路也已经开始修建。完全符合中央关于靠山、分散、隐蔽的建厂方针,因此空军决定工厂建设于此。</p> <p class="ql-block">空军5706厂前身,苏军航空修理厂。中国接收上万平方米航空厂,苏联太财迷1根扫帚都不白给</p><p class="ql-block">内容概要:</p><p class="ql-block">  苏方要全部作价留下赚一笔,中方坚持不要,他们便威胁如果不要苏方就连有用的一起运走,在中方的坚持下,后来还是按我们实际需要的留下了。</p><p class="ql-block">  该厂1940年秋开始筹建,43年建成厂房9273平方米并投入生产,职工约600人,80%是中国人,主要生产通讯器材的附属零件。</p><p class="ql-block">  苏联曾经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做出巨大的贡献。苏联曾经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同时由于中苏两国在历史、文化、语言、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因此苏联在和中国的接触过程中,有些严肃认真的精神得到了中国人的尊敬,但有时锱铢必较的举动,又让中国人感到不可理解。例如在中国空军1955年从苏联手中接收大连航空修理厂的时候,表现的就很明显。</p><p class="ql-block">  这个苏军航空修理厂位于旅大周水子军事基地,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军接收日本的厂子,原名为“充电器株式会社”。该厂1940年秋开始筹建,43年建成厂房9273平方米并投入生产,职工约600人,80%是中国人,主要生产通讯器材的附属零件。</p><p class="ql-block">1945年苏军进军东北接收后,改名为 “苏军驻远东地区空军野战修理厂”,扩建了飞机修理厂房3145平方米和发动机试车台470平方米以从事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修理。</p><p class="ql-block">  1955年初,中国开始接收原苏军管辖的旅大周水子军事基地。当时应该是中国负责航空制造的航空工业局来接收,但是由于他们在新飞机的试制工作上太忙,因此顾不过来,最后就由空军自行接收。</p><p class="ql-block">  接收时,全厂约500人,除一名看门老头是中国人外,全部是苏联现役军人。工段长以上和工程师都是军宫,工人是现役士兵,各工种技术骨干是超期服役军士(年龄较大、待遇较高)。 厂长克廖金是空军中校,是个老军官和老厂长;总工程师费德钦科少校,大学毕业,有实际经验,技术较全面;各车间生任和科长都是具有大专毕业水平的少校或大尉技术军宫,管理和技术集于一身,机构简单灵活,实行一长制管理。人员十分精干。 在接收过程中,中苏双方关系是较为融洽的。但也不是沒有一点 问题,在某些问题上曾发生过一些争执和斗争。 中方是友谊第一,但在原则问题上据理力争。根据当时中苏双方协议,固定资产是无偿移 交,但军事装备和原材料、航材备件等要作价移交,这里面哪些是固定资产,哪些是原材料,界限较难区分。苏方总想多算一点钱,中方也不能装傻瓜、慷国家之概。如厂房、机器、固定设备、试车台等是无偿移交的,一些测试设备、仪器他们说不属固定资产要作价,否则要带走,中方称没有必要的测试设备、仪器将无法继续生产,而苏方被迫同意留下全部测试设备、仪器。另外旧的家具、工具要作价,我们也要求实事求是地按新旧程度合理计价,部分办公用品和杂物知棉布、棉纱等在中国釆购的,他们也要按外汇折价,我们便提出不要,他们果然带走了,连一把扫帚也不愿白留。 </p><p class="ql-block">  在原材料和备件上争议最大。苏方这个修理厂当时是从苏联国內供应飞机、发动机的备件,他们把常用的易损粍的用掉了,剩下相当一批根本用不着的大件,如大的银金铆接件、不成套的导管、特设件外壳等根本沒有用,而且数量还不少。苏方要全部作价留下赚一笔,中方坚持不要,他们便威胁如果不要苏方就连有用的一起运走,在中方的坚持下,后来还是按我们实际需要的留下了。由于中方不吃亏。气的苏方有一架修理好的螺旋桨飞机,宁可砸坏当废铁卖掉,也不肯送给中方。尽管有一些波折,但接收工作还是在1955年4月初就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中方总共接收生产面积17,041平方米,仓库199平方米,生活面积17,041 平方米,金属切屑机床138台和 相当一批仪器、设备、工装、工具、航材和原材料。在1955年底,这个厂便全面恢复生产,飞机、发动机均实现小批生产。</p><p class="ql-block">  朱绍宏的父亲朱平和张家弼的父亲张化民是当年接收苏联航空修理厂的中方工作人员之一。</p> <p class="ql-block">张家弼父亲张化民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1965年3月7日,空军航空工程部修理部维修处,处长张化民(张家弼的父亲)少校,率领解放军工程兵设计院副总设计师韩树麟上校、维修处助理员齐达礼大尉,空军后勤部基建处助理员周锡麟大尉,5706工厂航空发动机车间主任高昌(高红军父亲)少校,5704工厂副总工程师赫崇惠上校,5703工厂技术科李兆鼎大尉7人到贵州,遵义市现场考察了李家湾及相距7公里排子洞地形地貌,特别对洞体进行了考察。</p><p class="ql-block"> 提出3个方案,并明确工厂规划的原则:1、分散隐蔽,厂房尽量放在洞内或靠山,首先让主体进洞。2、便于生产管理和适应。3、力求少花钱多办事尽量因陋就简。4、少占民房。5、建工厂周期尽可能短。很快建成投产。 </p> <p class="ql-block">1964年9月空军航空工程部召集空军各修理工厂精英们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在贵州进行三线建设布局方案。</p><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参加会议的各空军修理工厂技术军官和领导在会后的合影照片。前排左起第四位是张家弼的父亲张化民。参加会议的同志分别来自空军5701工厂,5702工厂,5703工厂,5704工厂,5705工厂,5311和5706工厂。最后空军党委决定在贵州修建三个航空修理工厂,分别是空军5707工厂,航空发动机大修,空军5708工厂飞机大修,空军5709工厂飞机机载设备,飞机上雷达无线电设备修理。</p> <p class="ql-block">  1966年1月15日,空军副司令员徐深吉中将(左)、常乾坤中将(右), 率领空军航空工程部副部长杨劲,空军后勤部副部长皮士凯等8人到李家湾空军5614工程筹备处视察。 作了重要指示,要求工程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人力、物力、财力都要注意节约。</p><p class="ql-block">  杨劲还指示,关于宿舍建设问题,应坚定不移的盖些草房,在这个问题上一点折扣不打,坚决执行上级指示。</p> <p class="ql-block">  2011年8月参加怀旧之旅活动的原空军5707工厂子弟们齐聚原空军5707工厂办公楼前。 </p><p class="ql-block"> 空军飞机、发动机的翻修任务,在一九五四年以前主要由航空工业部门负责。  后来,由于航空工业的重点逐步由修理转向制造,修理和制造的矛盾开始出现。为解决矛盾,从一九五五年起将部分航空修理厂交回空军,航空装备的修理任务也逐步由空军自己承担。  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九年,空军先后从航空工业局接收了国营411、521、531等3个工厂(后分别命名为5701、5703、5704厂),一九五五年四月接收了苏联空军在旅大的1个航空修理厂(后命名为5706厂)。与此同时,将沈阳军区空军的特种设备修理工厂(后命名为5705厂)改由空军直接领导管理,在南京组建了1个军械修理工厂(后命名为5311厂)。这6个工厂担负了11种飞机、3种发动机以及全部航空军械和特种设备的翻修任务。  </p><p class="ql-block"> 但是,仅仅这6个工厂,无论技术力量、修理能力、修理品种,以至工厂布局等方面,都不能适应空军发展的需要。于是空军从一九五八年起,着手进行航空修理网的建设。</p><p class="ql-block"> 当时确定的建设原则是航空修理工厂的建设必须同航空兵的发展相适应;主要作战机种的修理按战略区配套,每一个战略区都要有一定的独立修理能力;把近期实施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衔接好,统筹安排;由制造厂担负维修所需零备件的成批生产供应,空军修理工厂只担负修配加工;要艰苦创业,勤俭建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p><p class="ql-block">  根据上述建设原则,首先对老厂进行了扩建,增建了必要的厂房,补充了一些设备,使各厂更加配套完善。  如5701厂原来厂房简陋,设备陈旧,规模很小,每年只能修几架美式C—46型运输机和几十台美式R—2800发动机;经过扩建,到一九六六年已成为拥有近4000名职工,每年能担负翻修上百架运输机、直升机、轰炸机和上千台活塞式发动机的综合航空修理工厂。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年开始动工修建570X厂,发动机修理部分于一九六三年建成投产,飞机修理部分于一九六四年建成投产,使空军有了较强的修理轰炸机和喷气式发动机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  从一九六五年起又陆续建成了570X厂、570X厂、570X厂、571X厂、571X、571X、571X、571X、571X、571X、572X等飞机、发动机和雷达无线电修理工厂。 </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五年以后又将广州、北京、兰州军区空军中心修理厂改建或扩建为翻修工厂,分别命名为571X,572X,572X。至此空军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完整的空军航空技术装备修理体系。保证了航空兵部队飞行作战训练任务的圆满完成。</p> <p class="ql-block">1965年5月11日,空军航空工程部部长魏国运,军衔少将,率领修理部副部长乔坚军衔大校,修理处维修处处长张化民(张家弼的父亲),军衔少校,助理员牟阳昇,军衔中尉,空军后勤部基建处处长刘锡古,军衔中校、工程师范建平,军衔中尉,5703工厂副厂长白同庆,军衔上校、5706工厂厂长陈正,军衔上校、5706工厂航空发动机车间主任高昌(高红军的父亲),军衔少校、5704工厂航空发动机车间主任朱平(朱少宏的父亲),军衔中校,解放军工程兵设计院副总设计师韩树麟,三机部第四设计院总设计师高正英等人到李家湾现场定点定方案。最后定点在李家湾修建空军5707工厂和空军5709工厂。</p><p class="ql-block">  少将魏国运, 原军委空军工程部部长魏国运(1914-2017)湖北省监利县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魏国运少将,离休后居住在北京东直门春秀路空军司令部干休所,2016年朱平的儿子朱小飞前往北京看望他老人家。</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朱平的儿子朱小飞在2016年专程前往北京看望原空军航空工程部部长魏国运少将时拍的留影照片。</p><p class="ql-block"> 这是在魏国运家中,这一年魏国运102岁。  朱平和魏国运是战友。1944年魏国运任新四军第5师十三旅参谋长,朱平是他的部下,时任新四军第5师十三旅电讯报务主任。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6月至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部队在鄂豫皖边区有5万余人被国民党压缩包围于此。为突破国民党军包围,中原军区部队进行战略转移,此行动后被称为“中原突围”。</p><p class="ql-block"> 朱平和魏国运一起参加了中原突围,中原突围后原部队建制被打散了,两人便被分到不同的部队。解放后1950年时,魏国运和朱平同时由陆军转到了空军。两人再次相逢,此后朱平一直是魏国运的部下。少将魏国运(1914)湖北省监利县人,原军委空军工程部部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6月30日在北京空军总医院逝世,享年103岁。</p> <h3>中原突围后朱平和战友们的合影留念,前排左二为年轻时的朱平。</h3> <h3>这是朱平1950年从陆军调到空军时和原部队留在陆军战友们的合影照片,左一是朱平。(注意帽子上的帽徽空军和陆军的区别陆军是五星,空军五星带飞翼)</h3> <h3>  上世纪 70年代,左起:朱平(朱绍红的父亲),蔡英杰(蔡一兵的父亲),张化民(张家弼的父亲),高昌(高红军的父亲)在遵义会议会址前留影。  1965年5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以(65)后厂字第771号文件批准了工厂的设计任务书。  6月10日空军司令部以(65)工维修字第309号函通告了贵州省委,并明确工程代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筹备处主任朱平。至此,工厂的选点、定点工作结束。  1965年12月8日空军政治部任命:朱平:中校(朱少宏父亲)任空军5614工程筹备处主任(空军2502工程筹备处前身)。张化民:少校(张家弼的父亲)、高昌:少校(高红军的父亲)任副主任。蔡英杰:少校(蔡一兵的父亲)任政委。 <br></h3> <h3>这是当年国民党42兵工厂遗留下来的办公大楼,空军5707厂作为办公楼一直使用到90年代初。现在此楼已经不在了,非常遗憾!</h3> <h3>靠左手边矮小的平房,是当年国民党42兵工厂的厂部办公室,空军5707厂作为工厂办公室一直沿用到上世纪90年代初。现在在此平房的位置上重新修建了办公楼。</h3> <h3>1963年朱平和战友在一起的留影照片,照片右一是朱平,时任空军第17修理厂(5704厂)航空发动机车间主任,军衔中校。<br></h3> <p class="ql-block">这是5707子弟朱小飞父亲朱平的照片。朱平:1940年1月参加新四军,是抗日战争老兵。1950年朱平由陆军调到空军后在空军司令部工作,抗美援朝开始后立即被调往“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工作,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和朝鲜人民军受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双重领导。1955年抗美援朝回国后在沈阳军区空军司令部工作,并在同年和5707厂子弟张家弼的父亲张化民一起参加了接受苏联空军在大连的航空修理厂。并留在苏联航空修理厂工作,此厂就是后来的空军第十六修理厂(5706厂)。</p><p class="ql-block"> 1956年空军成立了航空装备修理部,(空军航空工程部前身),部里从空军第十六修理工厂抽掉了6名军官到北京工作,朱平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到北京空军司令部后朱平任修理部航材处处长和曹健的父亲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朱平和曹健的父亲是多年的战友。 曹健是5707子弟蔡一兵的爱人。蔡一兵的父亲时任5707工厂政委后为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曹建原工作单位是航空航天部061导弹基地3417医院的医生,是从上海调到遵义061系统的 医护人员。3417医院在遵义四面山,距离5707工厂4公里。 1958年空军准备新建空军第19修理工厂,为储备干部,1958年10月-1960年3月空军航空装备修理部将朱平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系干部进修班学习。下面有朱平的毕业证书。后因我国遇到了3年自然灾害空军决定缓建空军第19修理工厂。为此,1961年,朱平主动要求到吉林空军第十七修理厂工作,时任航空发动机车间主任。1965年由空军第十七修理厂前往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1965年12月8日被空军政治部任命为空军5614工程筹备处主任(空军2502工程筹备处,空军5707工厂前称)。1966年11月兼任空军第二十九修理厂(5709厂)党委书记。1978年6月调往成都空军第三十五修理厂(5719厂)任党委书记。</p> <h3>这是朱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毕业证书。</h3> <h3>  蔡一兵的父亲蔡英杰,少校军衔,1965年从空军第十七修理厂赴贵州,到遵义市参加三线建设。1965年12月8日被空军政治部任命为空军5614工程筹备处政委。</h3> <h3>  空军5707工厂子弟蔡一兵的全家福照片。<br> 三线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背景。时间是1964年到1978年之间,总投资2053亿元。当时前苏联与我国彻底决裂,美国在我国沿海虎视眈眈,并准备对我国实施所谓外科手术,摧毁我国即将进行的核试验,蒋介石准备反攻大陆。在这种形势下,毛主席决定搞三线建设。我们的父辈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携家带口,从一线大城市来到了贵州三线。<br>  我们伟大的父辈们带着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孩子,于1964至1966年间纷纷来到贵州。从此开始了艰苦的、漫长的创业生活。我与1988年离开贵州,历时22年。蔡一兵 </h3> <h3>高红庆的父亲高昌,少校军衔,原空军5706工厂航空发动机车间主任,1965年从大连赴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br>1965年12月8日被空军政治部任命为空军5614工程筹备处副主任。</h3> <h3>  高昌年轻时的照片<br></h3> <h3>  空军5707工厂子弟陈峰和秦皓梅在一起的留影照片。秦皓梅的父亲秦宗义。<br>. 1964年12月4日,根据空军航空工程部指示,空军航空工程部修理部处长邵纯儒,空军后勤部修建部助理员周锡麟,5706工厂副厂长李少宾、石长山科长,秦宗义等5人到达遵义。<br>  1964年12月15日,邵纯儒向遵义军分区副司令王巨胜汇报了选点情况,商谈了军分区在金塘公社农副业生产基地交接事宜,16日到现场察看,并确定秦宗义留在现场。因此秦宗义是5707最早到达李家湾的人。 秦宗义是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解放军2502工程筹备处、解放军5707工厂全部到三线人员中在李家湾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人.在这里向为三线建设贡献了青春、终身、子孙的秦老前辈致敬! </h3>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空军5707工厂1号洞进洞隧道上写的标语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现在该洞已经被废弃。</p><p class="ql-block">  1965年12月空军后勤部、空军航空工程部批复了5707工厂初步设计。</p><p class="ql-block">  12月 22日空军工程兵独立4团1营2个连队,共247人进场,12月30日开始工作,</p><p class="ql-block">  12月25日空军后勤部汽车2团2连1排15辆从苏联进口的嘎斯-51汽车进场,28日开始执行运输任务。</p><p class="ql-block">  12月20日由空军航空兵50师,贵阳磊庄空军基地86483部队警卫连调来一个排担任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警卫工作。</p> <h3>  这是原空军5707工厂1号洞进洞隧道内的标语。毛主席语录: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h3> <p class="ql-block">  这是原空军5707工厂1号洞 洞口照片。 </p><p class="ql-block"> 1号洞是当年空军5707工厂总装车间。 汽车和坦克一直可以开到大山深处,除了此洞口外还有一个非常隐蔽的备用出口,专门为出现紧急情况下洞内人员撤离用。由于备用洞口距离家属区比较近,大家上下班也经常走那个备用洞口,洞内面积很大。</p><p class="ql-block"> 1984年空军航空工程部开运动会,其中有排球比赛项目,排球赛的赛前训练就是在洞中进行的。当时我们是参加西南赛区比赛。 </p><p class="ql-block"> 去成都参加比赛的人员有:郭利联、徐树敏、崔燕、吴家风、顾永刚、宋向新、高东洋、孙华、陈峰、易伟旺。文化大革命时期有许多内部批判电影也是在洞中放映的。在此洞中可以完全不怕任何空袭和轰炸。</p> <h3>这是在空军5707工厂2号洞前拍的5707工厂远景照片。<br>  1965年-1973年空军5707工厂中层干部名单:<br>  政治办公室主任,邢子阳(邢亚龙父亲),<br>  行政办公室主任,曹进才(曹志萍父亲)、崔体福.<br>  工艺办公室主任,孙玉江。<br>  工程办公室主任陈兴礼(陈峰的父亲),赵金生(赵建琴的父亲)。<br>  生产、技术办公室主任,孙玉江、任鸿发(任连海的父亲)。<br>  安装办公室主任,赵震江(赵兰的父亲)。<br>  政治处主任李廷功(李晓锋的父亲)。<br>  器材供应办公室主任,年景丰、曲新福(曲春明的父亲)。<br>  机动、工具、零部件车间主任,卢锦章、乔文效、罗显银。<br>  零备件制造车间主任,罗显银、贺正胜.<br>  装配车间主任,林顶君(林红的父亲)、陈引成。<br>  附件车间主任,罗显银、顾发生(顾永刚的父亲)、李廷功(李晓锋的父亲)。<br>  钳焊车间主任,张继刚(张晓雁的父亲)、吴传普(吴家峰的父亲)。<br>  子弟学校校长,龙检华、王凤宝、潘占元、曾成贵。<br>  后勤组组长,顾发生(顾永刚的父亲)。<br>  生产组组长,赵震江(赵兰的父亲),孙玉江。<br>  卫生所所长,孙国安(孙翔的父亲),代洪生(代军的父亲) 。</h3> <p class="ql-block">  赵兰的父亲赵震江,大尉军衔,1965年从空军第十二修理工厂,(空军5702工厂)前往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p><p class="ql-block"> 此照片是80年代空军航空工程部,部长宋殿义(右一)视察空军5707工厂时的照片,右二为赵震江厂长。</p><p class="ql-block">赵震江</p><p class="ql-block">1965年12月被空军航空工程部任命为空军5614工程筹备处安装办公室主任。(解放军2502工程筹备处,空军5707工厂前称)</p><p class="ql-block">1981年6月被空军航空工程部任命为解放军第5707工厂厂长。</p> <h3>这是赵兰全家福照片左起:赵兰,赵芳,赵震江,赵义,王阿姨。</h3> <h3>这是王德万的父亲,王翔的证件:<br>王翔 技术军官 空军 军衔:上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二修理工厂政治部何人授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政治委员:吴法宪<br>1965年5月31日</h3> <h3>王德万的父亲:王翔,上尉军衔,空军工程师。1965年从空军第十二修理工厂赴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时的照片。</h3> <h3>这是王德万和周博文2019年在空军第十二修理厂“解放军第5702工厂”大门前的留影。王德万、周博文和陈峰当年都住在5702厂14号楼,他们的父亲都是空军技术军官,都是从这里奔赴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2019年8月,陈峰、王德万、周博文一同回到空军第十二修理厂怀旧。我们进工厂内参观,参观了空军新型轰炸机和新型强击机,在家属区,回到了当年我们共同住过的14号楼,参观了当年我们上学时的“子弟学校”。并回到我父亲的老部队空军航空兵36师参观该飞行师“师史馆”,知道了该师西藏平叛,空投中国第一颗氢弹、开辟西藏拉萨航线、黄河轰炸除冰、赴南海巡逻、中国第一架空中预警机等。并在当年的大礼堂前留影,美美的感受了一下军营内满满正能量的氛围。我们一致认为今生不虚此行!</h3> <h3>李晓民的父亲李廷功,大尉军衔,山西離石县人,1927年5月出生,1947年7月参军,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7月任战士。1948年12月任连队文书。1949年6月任连队文化教员。1949年10月任连队副指导员。1951年2月任连队指导员。1953年4月任空军航空兵27师79团机务大队政委。1960年7月任空军第十六修理厂飞机总装车间党支部书记。1967年从大连赴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曾任5707厂112车间主任,厂政治处主任。1978年8月任5707厂副厂长。1983年离休。1987年被空军装备部安置到成都空军三十五修理厂安度晚年。</h3> <h3>这是李晓民的父亲李廷功参加战斗之经历。</h3> <h3>这是李廷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务经历。</h3> <h3>这是李晓民父亲李廷功在空军航空兵27师79团任机务大队政委时的照片。</h3> <h3>曹志萍的父亲曹进才,少校军衔,1965年从沈阳空军第十五修理厂赴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br>1965年12月被空军航空工程部任命为空军5614工程筹备处行政办公室主任。(解放军2502工程筹备处,空军5707工厂前称)</h3> <h3>曹志萍的父亲被授予大尉军衔时的留影照片。</h3> <h3>曹志萍的父亲曹进才,1958年12月在北京参加空军航空器材科长集训时的合影照片。<br></h3> <h3>1968年1月在遵义空军5614工程筹备处,左起高其武,孙玉江(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生产,技术办公室主任),赵震江(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安装办公室主任),朱平(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主任),曹进才(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行政办公室主任)在纷飞的大雪中拍照留念。</h3> <h3>陈峰的父亲,陈兴礼,大尉军衔,1965年从空军第十二修理厂(解放军第5702工厂),赴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1965年12月被空军航空工程部任命为空军5614工程筹备处,工程办公室主任。 陈兴礼是江苏省如东人,1926年10月1日出生,1946年4月参加革命,历任华东新兵师二团文书,二十四军七十一师战士,七十一师师部文书。(24军军长:皮定均,中国第一狙击手张桃芳是该军战士张桃芳江苏兴华人)中南预总二团书记。 1950年6月调苏联空军阿留申柯师空军勤务集训队学习, 1951年7月随空3师参加抗美援朝,任空军第3师9团作战参谋。(空军著名的王海大队就是空三师九团的,陈兴礼和王海是战友)。 1955年任北京军委空军司令部军务处参谋。 空军15师,空战指挥勤务教官,空军独4团航行科副科长。(空军36师前身)空军5702厂工程部助理员,空军5707厂工程办公室主任,5709厂工程办公室主任,行政总务科科长。5719厂工程师,基建营房处处长,曾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济南战役,大别山剿匪,抗美援朝和空军工厂建设等,在历次战斗中两次负伤,为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胜利和空军工厂的建设尽心尽责,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的精力。(摘自5719厂人事档案)<br></h3> <h3>陈峰父亲的老战友,原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抗美援朝时王海是空军航空兵第三师九团一大队“著名的王海大队”大队长。我父亲在九团任作战参谋。</h3> <h3>这是空军王海司令员给陈峰儿子陈晨礼物上的亲笔题字。他和陈峰的儿子是好朋友,忘年交。</h3> <h3>这是原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 和我儿子相互交往时用过的信封。解放军5719厂29栋48号陈晨收。29栋48号是陈峰在5719厂时的住房号。</h3> <h3>2012年9月15日,空军5707工厂子弟刘春华到沈阳看望邢亚龙的父亲,邢子阳时拍摄的照片。<br>邢子阳 大尉军衔 1965年从大连空军5706工厂赴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br>1965年12月被空军航空工程部任命为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政治办公室主任。</h3> <h3>  祖国刚解放时邢子阳的照片。</h3> <h3>  空军5707工厂第一任生产,技术办公室主任、第一任总工程师孙玉江在2012年1 月11日的留影照片。老人家当年81岁了。为了空军武器装备的保障工作贡献了一辈子。为空军第一代、第二代战机维修技术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br>  1969年2月9日5707工厂由孙玉江带队、派王可党、王廷昌三人到空军5702工厂对WP-7航空发动机大修进行了调研。<br>孙玉江 大尉军衔 哈军工 航空专业毕业 ,1965年12月被空军航空工程部任命为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生产,技术办公室主任。于1965年从空军第十二修理工厂前往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目前居住在成都市。</h3> <h3>2011年8月拍摄,空军5707工厂林淑芸,时玉顺夫妇的照片。<br>  两位老人1958年结婚到现在已经过了钻石婚,时玉顺是空军5702工厂支援5707工厂三线建设搞基建人员,是少数没有离开遵义的基建人员之一。<br>时玉顺 空军上尉军衔 ,空军工程师,1965年从空军第十二修理工厂赴贵州,到遵义参加三线建设。 <br>  1968年1月,时玉顺到北京出席空军第二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林彪、吴法宪等党和国家及军队领导人亲切接见。<br>  并且有照片留念。2011年7月我去时叔叔家寻找这张照片时。没有找到,非常遗憾。一天过后突然接到时玉顺儿子电话,告知照片在他那里,一共有两张,但照片由于被她母亲放在储藏间已经有所损坏,如果能够修复我们一定将照片放到文章中,时玉顺所获得的荣誉,是空军5707工厂到目前为止,所获最高荣誉,照片非常珍贵。</h3> <h3>  1968年1月26日 (北京)我们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副主席以及周总理、陈伯达、康生、李富春、江青、姚文元等中央首长接见出席空军第二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与全体同志合影照片。<br>  空军5707工厂的时玉顺同志与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其他代表一起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至今5707工厂所获得的最高荣誉。时玉顺是时永刚的父亲。</h3> <h3>这是通往汽车车队和航空发动机试车台的大门。<br>  空军5707工厂几任厂级领导名单:<br>  朱平:1965年12月任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后2502工程筹备处主任,1966年11月兼任空军29厂筹备处党委书记,1970年8月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73年9月兼任厂党委书记,74年12月任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党委书记,78年6月调解放军2514工程筹备处工作。<br>张化民:1965年任5614工程筹备处后2502工程筹备处副主任,1966年11月调空军29厂筹备处,(1967年2月到职,)1975年1月任革命委员会第二副主任兼党委副书记,1976年6月调解放军8443工程筹备处工作。<br>蔡英杰:1965年12月任5614工程筹备处后2502工程筹备处政委,1966年11月任筹备处党委副书记,1978年5月任厂党委书记,1984年8月30日离休。<br>高昌:1965年12月任筹备处副主任,1973年9月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兼党委副书记,1978年5月任厂长兼党委副书记,1981年5月调空军5708工厂工作。<br>才德江:空军昆明指挥所任命的厂革命委员会主任兼核心领导小组组长,他是空军航空兵44师巫家坝基地机务大队政委,1973年7月调回昆明空军指挥所回部队工作。<br>赵震江:1976年11月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8月任副厂长,1981年6月后任厂长兼党委副书记。<br>李廷功:1976年11月任工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8月任副厂长,1983年9月19日离休。<br>李怀成,1976年11月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8月任副厂长。任鸿发,1981年6月任副厂长。张锦富,1983年9月任副厂长。<br>卢锦章1984年2月任工会主席。高卯生1984年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br>吴廷超1984年8月任副厂长。<br>周泽模1984年8月任副厂长。<br>李文龙1984年8月任总会计师,<br>宋国梁1985年6月任总经济师。<br></h3> <h3>  这是原器材科库房照片。<br>  1966年1月24日空军5706工厂营房助理员贾成华、发动机车间技术员朱钦锋2人奉命到李家湾现场与秦宗义组成临时筹备组,秦宗义任组长,任务是:负责看管营区,做初步调查,与有关单位建立联系。</h3> <h3>这里是被废弃的原空军5707工厂洗澡堂的照片。<br>  扎根三线,在艰难中前进。1965年工厂建在山沟沟里,生产、生活困难重重。同志们初来乍到,什么都不习惯,喝的是稻田水,还要组织人用汽油桶去拉,住得是四面透风的小青瓦房,有的还是竹泥墙,有的住户,两户之间仅一板之隔,甚至一帏之隔。非常简陋,屋里屋外一样冷,寒风吹,透骨凉。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每月放两三次电影。但很多时间职工还得冒着严寒、顶着大雨看电影。<br>  当地谈不上什么生活供应,靠城市吧,因三线建设上的很快,猛然间在遵义市增加了航天部061基地几十个工厂,电子工业部长征基地几十个工厂,还有遵义85厂、87厂、906钛合金厂、7冶公司、航空工业部天义厂等很多人,副食品供不应求,因此,蔬菜、猪肉、鸡、鸡蛋等主要靠赶场采购一点。生活十分艰苦。<br> 1966年12月遵义冻雨下了十余天,交通断绝,全厂靠吃咸菜过日子。在此环境下同志们对过去的城市生活不去回顾,正视现实,没有怨言,没有奢求,只求有个容身之所。一扎下根,即开始了创业工作。</h3> <h3>这里是空军5707工厂3号洞出来的一段路、远处可见3号洞洞口。 现在此洞已经被废弃。右边的白色房子就是后来的资料室。<br>  自从1965年工厂定点在李家湾后,20年来副食品供应基本上无正常渠道,职工家属买肉、买菜只能到距离工厂4公里左右的石后场和四面山场上去买,买一次管一个场期。<br>  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年代,农村集贸市场名存实亡,场期更动频繁,工厂为照顾职工卖菜,只能把星期天改在赶场日。<br>  猪肉长期实行凭票供应,但又经常有票买不到肉,在这种吃菜难、吃肉难、买副食品难的情况下,工厂主要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想方设法多次派人用汽车、火车从四川、湖南、浙江、广东、山西及本省各地运进蔬菜、酱菜、水果、鱼、猪肉、猪油、白糖等副食品。<br>  1966-1985年达700多吨。二是组织职工家属从事农副业生产、种粮、种菜、养猪等。自1974-1985年共提供农产品17万公斤,这对改善职工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br></h3> <h3>  这是原空军5707工厂2号洞洞口,当年空军5707工厂航空发动机附件修理车间,112车间。现在山洞已经被废弃。<br>  1966年6月10号,空军航空工程部通知工厂的工程代号由中国人民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2502工程筹备处。</h3> <h3>  1965年, 在工厂选点、定点的时候,川黔铁路重新上马,这座铁路桥,是当时空军航空工程部根据工厂意见,与铁道部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协商后,在去2号洞的交叉路口处专门为空军5707工厂修建的桥梁。<br>  同时遵义地区公路局也着手加宽了厂区至四面山的公路,将东方红煤矿金塘小河上的那座国民党修建的木桥改建成石墩碎石桥,定名为“双河桥”。</h3> <h3>这是2009年拍的原国民党第42兵工厂稽查大队稽查室 。是国民党的老房子。现在这所房子已经被拆除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7工厂,前称解放军5614工程筹备处,解放军2502工程筹备处。空军内部称空军第24修理工厂,对外称国营仁江机械厂。  信箱代号:贵州省遵义市56号信箱。是根据毛主席三线建设的指示于196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06工厂分迁建设起来的航空发动机大修工厂,设计能力年修WP-5航空发动机300台,1967年基本建成,1968年试修成功WP-5航空发动机,1972年达到设计能力。  1974年12月26日工厂试修WP-6航空发动机成功,由修单一机种,发展到大修涡喷-5、涡喷-6航空发动机两个机种。至此,工厂摆脱了修理单一机种的局面,填补了成都军区、昆明军区无涡喷-6修理工厂的空白,为改善西南地区空军部队的作战、训练能力作出了贡献。到1980年时达到年大修涡喷-6航空发动机600台、涡喷-5航空发动机200台的实际能力。为保障航空兵部队飞行作战训练,为空军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br></h3> <p class="ql-block">  这是空军5707人难以忘怀的一型航空发动机,中国空军第一代战机米格-15、歼-5、米格-17飞机上用的航空发动机,也可以装在轰-5飞机上,现在该机已经全部被淘汰。与现在航空发动机相比设计理念完全不同、该发动机是离心式涡轮喷气航空发动机,老一辈5704、5707、5706人非常怀念的老机种。</p><p class="ql-block">  在抗美援朝、国土防空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国产型号WP-5,苏联型号VK-1ф 。</p><p class="ql-block">  早期中国海军鱼雷快艇上也用此发动机开加力追击或逃跑时使用。</p><p class="ql-block">  1968年7月2日WP-5航空发动机试车台架通过试车鉴定合格。</p><p class="ql-block">  1968年 7月14日工厂分解了第一台WP-5型航空发动机,号码:346281。</p><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28日工厂试修涡喷-5航空发动机成功,第一台试修的涡喷-5航空发动机通过试车合格。 在贵州高原上发出隆隆巨吼。这是“三线建设”的一曲凯歌。空军在贵州大三线修建的航空发动机修理厂宣告投产成功。</p> <h3>这是在2010年陈峰拍到的涡喷-5航空发动机现状照片。曾经的空军功勋发动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h3> <h3> 涡喷-6是沈阳发动机厂在苏制Pд-9Б喷气发动机基础上仿制并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发动机系列型号。涡喷-6于1959年7月定型,是中国首型超音速航空发动机,属于轴流式单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br>  1984年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410厂首次将中国独创的沙丘驻涡火焰稳定器(北航高歌发明)成功应用于涡喷-6的改进型,彻底解决了原苏联Pд-9Б航空发动机所固有的振荡燃烧现象。<br>涡喷-6系列发动机是产量最大国产航空发动机,总产量高达29316台,主要用于歼-6系列和强-5系列国产战机。<br>该机型也是空军5707人难以割舍的航空发动机。 </h3> <h3>这是原空军5707人最难以忘怀的一款航空发动机。<br>  5707厂是空军最后维修涡喷-6航空发动机的主修厂,一直坚持到空军最后决定在2008年6月将歼-6飞机全部退役。<br>  涡喷-6是中国空军使用时间最长的航空发动机。从1959年开始使用,在空军部队使用了近49年。是空军的功勋发动机。<br>  1959年9月,中国生产的第一架歼-6型歼击机首飞,开始了在祖国辽阔天空漫长而伟大的服役生涯。这种歼击机推重比达0.86,中后期改进型全机推重比更是达到了0.988,因而拥有非凡的爬升率,可以在1分06秒内爬升到10000米高度,以近4倍的优势将与其同时出现的美国F-100远远甩在了后面。这是历史上东方阵营的主力战斗机首次在性能上全面超越它的西方对手(下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是苏-27超越F-15)。  <br>   凭借着超越时代的推重比所造就的加速性和机动能力,以及气动外形所赋予的优秀盘旋能力,这种在苏联仅作为过渡机型的第一代跨音速战斗机,在中国却成为了守卫着祖国领空、夺取中低空制空权的主力战机。其衍生的攻击型强-5,至今仍在中国空军服役。   <br>  2006年8月,歼-6整建制退出解放军空军战斗部队行列。<br>  2010年6月整建制退出训练部队序列(不排除仍有作为教练、观测、侦察等用途的少量歼-6留存在各部队零星服役)。<br>  老兵飞离远去,只剩引擎的轰鸣声。仅以此专题,献给这种服役近半个世纪的伟大飞机。 1964年,首批歼-6战斗机交付中国空军使用。该机系苏联米格-19战斗机的国产型号,是第一种国产超音速战斗机,曾是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国产喷气飞机。歼-6生产了近4000架,在近40年的服役时间里,立下了赫赫战功。 </h3> <h3>1977年11月空军航空工程部涡喷-6型航空发动机延寿会议在空军5707工厂举行。这是会后的集体合影照片。</h3> <h3>1977年11月8日,空军航空工程部在空军5707工厂召开了航空发动机延寿会议。照片左起第6名依次为,工管部副部长乔坚,朱平,高昌,工厂有关人员赵震江,张生田,顾发生,吴传普,洪德华,罗显银,张仲琪,俞启华参加了会议,延寿会议推动了延寿工作的开展,工厂相继试修了原翻修寿命为100小时的涡喷6航空发动机延寿到150飞行小时和200飞行小时。</h3> <h3>原空军 5707工厂实验室。当年日本遗孤蒋莲珠就在此上班。<br>  1967年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批准工厂成立革命委员会,由遵义军分区刻制了中国人民解放军2502革命委员会印章,同时启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24修理工厂革命委员会印章作为对上级行文用。</h3> <h3>  上图是5707工厂70年代修建的男青年单身宿舍。 2009年拍摄。<br>  早期进厂的职工居住的都是破旧房屋,这种房屋年久失修,墙壁风化,屋架歪斜,有的还没有窗户,1966年底大量职工、家属进厂,住房条件更加拥挤和紧张,散居职工住在经过简单维修或尚未维修的旧房子里,有的职工甚至两家同住在一间房子中,用布帘相隔,有的职工住在刚完工的厂房、洞内,办公室等,条件非常艰苦,到了74年以后工厂开始新建住房条件才有所好转。<br></h3> <h3>  这是从马脑壳山往下拍的5707工厂一角。<br>  谁拍的,真好!好像世外桃源。<br>  我可以凝视许久,品味每一个细节。每个细节里都有很多故事,就像发生在昨天。如果用宽幅相机再拍一张,画面会更加广阔,更能震撼人心。 怀旧是一种心理状态,人皆有之。这幅照片仿佛凝结了我们的历史。时光倒流数十年,我们正生活工作在这幅画面中。<br>  如今田园依旧,日月星辰依然高悬,时间已是2018年了。青春早已逝去,普照在这片桃源上的已非昨日之星光,昨日的星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存留于我们的历史,凝固了。 今年春天旧地重游,多位发小相陪左右,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感慨。睹物思情,心中总存有一丝忧郁、一丝愁绪、一些伤感,几种感觉交织在一起,鼓动于胸间,眼泪几欲涌出。这也许就是怀旧之情?蔡一兵</h3> <h3>这是1965年修建的进入5707厂的大门,有50多年的历史了!我们看到的这条街叫小街,是连接厂区和奎塘家属区唯一道路。<br> 5707厂的人都知道,遵义县李家湾有一条小街,名字也叫“小街”。街道很窄,单车道;街道也很短,从厂区门口起步,走出街口,到通往“东方红”的一条路口为止,也不过一百多米。再往前走二百米,过了仁江河大桥,就到奎塘家属区了。<br> 街道两边,有数十户人家,有一个木匠,姓李,我们称他李木匠,我家还请他做过四个小圆凳子,古色古香,保留至今;还有一家理发店,店主姓什么忘记了,只记得他喜欢钓鱼,钓到大鱼便将鱼尾割下,贴在墙上,整整齐齐地贴了一排,他经常对我们炫耀: “看这条,有八斤重,” “这条呢”?我们问。 “这条,有十多斤!” 看着他的业绩,着实令我们羡慕不已。当时我们最多也就是钓几条一、二两重的小鲫鱼和几条一、两钱重的“麻狗子”。 <br> 在理发店的门口,有一个摆小摊的老头,个子很矮,不知姓名,我们叫他小老头,以区别于对面每周来一次的大老头。凭我们当年的印象,小老头不过五十出头,长乎脸,高鼻子,大眼睛,往里抠,头发不多,黑色,往后背,总是梳得整整齐齐,丝毫不乱。小老头住在金塘。金塘距小街七、八里路,他每日背个背篓,挎个小篮子,准时来到小街摆摊。他的小篮子里有些针头、线脑,铅笔、橡皮,还有鱼线和鱼钩—这是我们最喜欢的。但是他的商品卖得很贵,总是比对面的大老头的贵,有时还很凶,以至于我们对他很有意见,不是很友好。他的鱼钩分几个品种,大小不等,有圆型的,有长型的,有的倒钩偏长,有的稍短,还有一种很小的亮晶晶的圆圆的鱼钩,专用于钓鲫鱼,比较适合于我们。小老头把不同的鱼钩分别装入一个分成几个小格子的木盒子里,盒子上面盖一块玻璃。我们中的一个小伙伴曾用一块吸铁石,乘小老头不注意,隔着玻璃把里面的鱼钩全部搞乱。小老头气得要打他,他开始并不惧怕,与小老头对峙,但小老头突然摆出一个怪诞的武功姿势(后来小老头自称是峨眉派),我的伙伴正心中无底,小老头突然又“呀”的一声怪叫,我的伙伴终于精神崩溃,功力全无,撒腿便跑。后来理发匠告诉我们,小老头是成都人,解放前在国军任职,少校军衔,是个习武之人。 <br> 比小老头大老头当时也是五十五岁左右,个子很高,应有一米八以上,身材偏瘦,腰板挺直,长方脸,小眼睛,头发有点花白。他一般每周到小街一次,带着他女儿。他女儿可能有十八、九岁的样子,长得挺结实,总是在他父亲身后,不说话。他们父女俩,跳着两副担子,到小街后就摆在小老头的对面。大老头的担子里应有尽有 ·····。</h3> <h3>5707子弟吴树青,他背后是当年5707工厂工商银行所在地。现在已经被废弃了。  5707工厂1966-1986年工资情况:  到1971年前,学徒工毎月18元生活费,一极工工资32元9角,8级工工资为103元6角,是工人中最高级别。  1966年时全厂工资超过100元的不足10人,有朱平(朱少宏的父亲)、张化民(张家弼的父亲),蔡英杰(蔡一兵的父亲)·高昌(高红军的父亲)·陈兴礼(陈峰的父亲)·赵震江(赵兰的父亲)·曹进才(曹志萍的父亲),国民党空军留用人员王仁礼。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工厂多年未上调工资,最长的老同志自1957年到1971年从未上调过工资。1966年时一般大多数职工工资在40-60元,有相当一部分单职工要靠这40-60元工资养活一家4-6口人,所以生活很艰苦。  到1971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工人和工作人员工资的通知》在全厂正式职工中调整了185人的工资,全厂总增加工资额为:1555元5角。注:从现在角度看非常少.1977年根据国发(77)89号文件,进行了按1957、1960、1966年底以前参加工作划杠杠的低工资调整和40%的职工升级工作,全厂月增加工资总额为2920元。后又经过多次调整工资,到1986年时以陈峰为例:工资从每月18元到1986年基本工资72元、副食品补贴5元、三线建设补贴费12元、粮食补贴3元6角。每月收入合计:92元6角。 <br></h3>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年解放军5707工厂理发店,这间房子是原国民党42兵工厂遗留营房,现在已经完全荒废。 </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被迫对越南侵略者发起自卫反击战。</p><p class="ql-block">当时工厂地处昆明军区,2月16日下午3点工厂在食堂召开了全厂人员紧急战前动员大会,会上要求严格保密,同时宣读了中央军委及昆明军区对越反击作战命令。从第二天起工厂进入战时状态,李家湾火车站第一次进驻军事代表,为支援前线作战,工厂全体人员每天免费尽义务加班4小时,为了加速战备生产适应对越反击战需要,1979年空军航空工程部工厂管理部给工厂追加了50台WP-6航空发动机任务。</p> <p class="ql-block">左手边,这里原来是解放军5707工厂老工商银行、邮电局和军人服务社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1965年,遵义县高坪区供销社在工厂设点,负责供应基本生活必需品。</p><p class="ql-block">  1968年下半年经遵义地区商业局、昆明空军指挥所批准,组建了:军人服务社,曾经担任过社长的有李富森(李成兰的父亲,曾是空军飞行员)、李信(李鸿文的父亲曾任军委空军司令部警卫排长)等人。</p><p class="ql-block">  1978年又改军人服务社为厂办商店。</p><p class="ql-block">  从设供应点开始到1985年底止,不论采用什么组织形式,目的是明确的,就是为全厂全体职工、家属生活提供方便。尽管多年来生活必需品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但为了满足低标准要求,工厂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同志,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p> <h3>当年解放军5707工厂的工作证。</h3> <h3>以上是当年5707工厂工作证。</h3> <h3>  这是当年空军5707工厂113车间团支部吴成年在陈峰纪念册上写的题字 。<br>  这一年陈峰只有20多岁,青春献给新长征,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伟大的祖国啊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 春光更明媚 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 创造这跨越要靠谁 要靠你要靠我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 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 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啊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自豪地举起杯 挺胸膛笑扬眉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br>  现在30多年过后,伟大的祖国在渐渐强大。我们也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到了奔60多岁的人了。时光在飞速的流逝,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后的生活吧!</h3> <h3>  1981年、解放军5707工厂首届职工代表大会代表证。<br>  当年113车间代表有杨富刚、黎兆光、余德番、陈峰、吴传普、朱南松,我是当年113车间最年轻的职工代表。让我们记住那些老同志吧!<br>  首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81年12月25日在山上排子洞召开。</h3> <h3>  这是当年到遵义医学院和3417医院看病时的记账卡。<br>  那时候看病吃药是全部免费的。个人只承担挂号费用。<br>  我儿子在航天部3417医院出生,共住院7天。母子加起来自己花的总住院费、医药费,是人民币1角钱。这1角钱是挂号费。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当年独生子女看病也是免费的。</h3> <h3>这是当年061导弹基地坐落于四面山的3417医院照片,现在3417医院已经搬家到遵义市,茅草铺。</h3> <h3>  2009年拍摄的空军5707工厂原国民党42兵工厂遗留下来。保存最好的一栋楼房。<br>  此楼1943年由国民党军队修建。是60-80年代单身职工和家属混住的筒子楼。楼里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做饭就在走廊上,如果有人家在煎辣椒,整个楼里就没有谁家敢开门。一般一间房子住3-4口人。洗衣、洗菜全部在露天水龙头边进行。遇到人多时还要排队。其艰苦程度是现在年轻人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到了冬天水管被冻住。大家又要忙活一阵才能用到水。</h3> <h3>  2009年左起曲春明、吴树青、李鸿文在原来食堂下面男单身宿舍前的留影。这栋楼房是国民党第42兵工厂遗留营房,现在已经被完全废弃。<br>  70年代这里是空军5707工厂最热闹的地方。那时候各种娱乐活动极少,大家吃完晚饭后一般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在这块平地上,下棋、打扑克牌。<br>  其中每天傍晚最受大家欢迎的是,2车间陈昌全、连广恩、宗友河、庄配春,张医生、王明忠等一群爱好乐器的工友自发组织了一个小乐队。免费为大家演奏。大家听的是如醉如痴。那情那景大家还是否记得?</h3> <h3>这里是5707工厂食堂边上的一个大坡 ,现在食堂烟囱还可以看的见。当年遇到冬天下冻雨,住在坡下的人吃饭能走到食堂都十分费劲。<br>  转发一篇有关5707人的纪念网文,徐卫所写:他父亲是原来一车间的徐汝全,母亲是卫生所的刘向荣 。<br>  【这两天看了凤凰卫视正在播出的《三线往事》,勾起了许多的记忆,是许多,许多。原本等自己老了,一边喝着茶,一边写回忆录,寻找童年的生活,和少年的往事......只是看了两集的《三线往事》记录片后,内心久久不能平复,有太多的记忆需要和那些曾经在祖国各地三线出生、成长的同辈、以及工作生活过的父辈们共同挖掘、探索内心深处的记忆。   <br>  父亲是客家人,老人家出生的时候籍贯填写的是广东,后来那个地区在1965年划分给广西。参加空军飞行员训练后经湖北到大连。<br>  在响应国家提出的三线大建设的号召下来到了革命圣地贵州遵义。父亲经人介绍认识母亲时已是30多岁的高龄未婚,后来听姑姑说,他老人家的实际年龄比他跟我母亲说的还要大3-4岁。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怕年龄大出母亲太多,遭到反对。   <br>  在上世纪70年代我和妹妹相继来到这个世界。李家湾,中国有太多的同名的地方。可是这个李家湾有些不一样,甚至有些神奇。因为父亲的单位属于空军航空工程部,单位的同事来自全国的五湖四海。印象中,我的小学和中学同学里,父母的籍贯除了新疆、西藏、台湾、香港、澳门的没有,全国各地基本上都齐了。(还有具有日本血统的第三代日本人,他妈妈是日本人投降后留在大连的儿童)幼儿园的阿姨和子弟学校的老师中大连人占的比例不少,所以小朋友们之间的官方语言是夹杂了大连口音和贵州口音的普通话。 <br>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包括:   <br>1 晚上拿着各家的小板凳去露天电影院占位子看电影,尤其喜欢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各种打仗的电影。   <br>2 用粮票换黄糕粑、米皮、米粉,。<br>3 在后山跟小朋友跳丰收舞、烤地瓜(跳丰收舞指的是偷老乡家地里的玉米、地瓜等)。 <br>4 坐在家属区和桥头上和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吹牛,包括各自和父母回老家探亲的见闻,。<br>5 在仁江河游泳,等着自己喜欢的女生和她妹妹来,远远的看到她抱着个游泳圈走近,心跳就开始加速......</h3> <h3>这是当年从3号洞出来的一间房子,现在已经被废弃。<br>  建厂初期此房曾用来进行塑料焊接,制作9#厂房抽风机的风管及电鍍槽。叶先进、陈贵兴、侯衍君等都在这里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改为资料室,在里面工作过的老前辈有付兴琼、调至南京的黄兰婷等。<br>  据张发胜儿子张三回忆,当年他们家刚调到贵州时就住在此房中,在此房维修之前他家屋顶是小青瓦和油毛毡混合结构,一到下雨天屋里漏雨的情形现在他都记忆深刻。</h3> <h3>  这里是2009年拍摄的原空军5707工厂厂区一角。<br>  左手边是原3车间荧光室和喷漆房,右手是原来的木工房和托儿所。<br>  1969年2月9日工厂派孙玉江、王可党、王廷昌三人到空军5702工厂对WP-7航空发动机进行了调研,同时了解了WP-6航空发动机的修理情况。<br>  1970年8月工厂再次派吕师石、王可党、舒伍德、张文华、吴彦林、曾国富等人前往5702工厂调研涡喷-7航空发动机修理问题。5707工厂准备上马涡喷-7发动机,但由于一些原因最终上马的是涡喷-6航空发动机。如果当时工厂 下决心上马WP-7,那么今天的5707将是另外一种结局。非常好的结局。</h3> <p class="ql-block">左起、空军5707工厂子弟李鸿文、吴树青在当年国民党第42兵工厂,后解放军5707工厂国民党留下的老营房前合影。</p><p class="ql-block">  背后近处的房子分别住过、蔡一兵家、曹志萍家、朱绍宏家。</p><p class="ql-block">  后面远一点的那座房子住过张家弼家。</p><p class="ql-block">  现在国民党留下的老营房已经全部被废弃。他们身后的那座大山叫“马脑壳”山,山的内部基本上都被工兵部队掏空了,里面建了厂房,还是“三防”的。汽车可以直接开进去。大家看这么大的山,原子弹都无法炸穿。</p> <h3>  陈峰在大连市空军5706工厂大门前留影。  1969年3月19日空军司令部以(69)工维修28号文通知,工厂代号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5707工厂,由空军航空工程部修理部刻章于4月起用。解放军2502工程筹备处印章作废。  1969年3月24日空军党委批准由空军5706工厂再分迁100人到空军5707工厂。5月从5706工厂又增加分迁50人到5707工厂。1966年, 三线建设时,当年的5706人,就是从这里,几乎全都怀着为中国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从美丽的大连来到贵州、遵义李家湾。  数以百计的空军5706厂热血男女,蒲公英般在贵州深山里扎下了根。50多年过去之后,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人回到了家乡,大多数老迈的身躯已经基本上放弃了对故乡的眷恋, 其中已经有许多人离我们而去,长眠在贵州深山之中。  “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是三线建设者对自己悲凉的评价,40多年光阴飞逝之后,他们不得不在面对自己的儿女甚至是孙子们时,脸上带着愧疚。     三线建设不仅是新中国处在各强大敌对势力包围下的一场伟大的成功的自我救赎,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新中国第一次对西部的开发。因承担国防和军工任务而始终神秘的“三线人”,从某种角度上,也许可以成为今天西部大开发可借鉴的案例。<br></h3>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原空军5707工厂老卫生所。现在已经被废弃。</p><p class="ql-block">  从1965年10月开始,当时从5706工厂和微水筹备处各调来1名医生和护士,在简陋的国民党旧房里建起了医务室。</p><p class="ql-block">  1965年-1966年底又从5706工厂和遵义军分区先后借来2名军医,加强医务室力量,医务室只能治疗一些小病,大一点的病都要送到遵义专区医院。</p><p class="ql-block">  1967年6月后空军领导机关陆续从沈阳空军、北京空军、武汉空军等部队调来了几名军医及护士,扩大了医疗队伍,在原医务室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卫生所。当时卫生所的所长分别是孙国安和代洪生。</p> <h3>  曾经在5707工厂生活工作过的人都非常熟悉此山,“马脑壳”山。  5707工厂最大的洞内航空发动机总装车间“1号洞”就在此山下面。  在此山下,洞中的厂房,可以开进坦克,里面可以打篮球、排球,可以看电影。是当年的航空发动机总装厂房。  据当年工兵部队的人讲,最大的一次爆破用了2吨炸药。整个山洞是防原子弹的。<br></h3> <h3>此楼房是国民党第42兵工厂遗留下来的楼房,在原来工厂的食堂下面。文化大革命时此墙壁上有“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标语现在此楼已经完全荒废。</h3> <h3>1992年时空军5707工厂厂区一角老照片。</h3> <h3>1992年建厂27周年,时任空军5707工厂厂长龙检华的题字。<br></h3> <h3>1992年建厂27周年,时任5707工厂党委书记宋国梁的题字。</h3> <h3>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5707工厂办公大楼。<br>  这里原来是国民党42兵工厂厂部所在地,现在原来的旧房已经被新楼取代。<br>  1979年1月11日工厂第一次发放奖金,奖金金额每人10元。<br>  1979年2月工厂根据“南京会议精神”“关于全面实行奖励制度的报告”开始发放奖金。<br>  现在的中航工业贵州五七○七航空发动机修理厂始建于1965年,原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七厂,隶属于空军装备部。<br>  2001年,由空军移交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管理。<br>  工商注册名称:贵州五七○七航空发动机修理厂,第二厂名:中航工业贵州五七○七航空发动机修理厂。系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工厂占地面积930亩,拥有职工总数500余人。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航空发动机专业维修企业,具有较雄厚的航空发动机及部附件的维修能力。工厂以科技为先导,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其修理质量、修理水平,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多次被授予“军队装备先进单位”、“军队修理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br>  1993年,被国家统计局授予《中国500家最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2007年9月被贵州省科技厅评为“高新技术企业”。<br>  2004年7月,工厂取得了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年9月通过了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认证”。<br>  2005年12月通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认证”。<br>  2006年6月通过空军装备部“质量管理体系二方审核”。<br>  2006年10月通过中航工业6S达标审核并被评为“一流环境单位”。<br>  企业经过多年的航空技术积累,结合自身的人才优势, 组建了企业技术中心,并采取产学研联合、厂所联合等方式,开展了燃机、吹扫车、智能紧固器等军民两用产品的研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了可喜成绩。</h3> <h3>非常珍贵的照片。<br>这张照片是5707工厂“五七”家属工厂部分人员的合影照片。每个人的面孔都非常熟悉,其中大多数人都叫不上名字。<br>只知道前排左一是顾发生的老伴,第二排左一雷寿田,左二李挺功老伴、左五曾成贵。后排左一吴国兴的老伴,左五杨明的老伴。<br>5707工厂家属副业队及附属加工厂情况。<br>1966年后随着大量职工进厂,随迁家属不断增加,这些家属中,有得原来就在集体所有制单位工作,她们从城市到山沟里,除条件艰苦外,经济上也造成了困难。为了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1967年3月,工厂指派干部协助和指导她们正式成立了有24人参加的“家属副业队”。<br>她们主要是耕种厂区内的闲散土地和从事副食品加工工作,比如豆腐坊。采取评工记分分配方式。1968年个人全年最高收入是111.5元。平均每月收入10.7元。<br>为解决人多事少的矛盾,1971年3月至1980年5月,家属副业队与金塘大营粮站签订了加工大米和面粉的工作。<br>1975年同工厂签订了场务和加工性工作的临时合同。<br>1976年原排子洞空军5709工厂“家属副业队”留下的人员并入工厂家属副业队。<br>1980年经遵义地区轻工局批准,家属副业队转为集体所有制,名为“5707工厂附属加工厂。家属副业队及附属工厂领导名单:曾成贵、霍万珍、卢昌明、谭先益。</h3> <h3>当年工兵部队修的洞中厂房已经被废弃,洞门口上的标语为:质量第一、安全第一。<br>  1966年,李廷功率领空军5706工厂支援三线建设202人分三批进入贵州,遵义李家湾。</h3> <h3>当年在洞中的厂房已经废弃,不知道为什么厂房门口还有一只大狗。<br>  红房子是五车间焊接组.此洞进口处曾经是5车间涡喷-5火焰筒制造车间。<br>  在此工作过的部分人员名单如下:王春华、聂波、易宗海、陈峰、余承培、张中其、连广恩、朱文忠、何长寿、贾朝政、郑国正、马东礼、陈康、陈兵、陈燕、易庆洪、施能红、林文全、孙英、潘丽萍。</h3> <h3>  林洁珍在中航集团5707工厂大门传达室前的留影。<br>  2001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航一集团企业交接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空军5704、5707、5711、5716四家工厂正式成为中航一集团的新成员。   <br>  这四家企业曾为空军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希望他们到一集团以后,尽快适应领导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在集团公司党组领导下,以这次隶属关系转变为契机,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有利条件,使工厂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赶上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努力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快速发展。 </h3> <h3>  这是当年工兵部队在山洞中修的5707工厂厂房。四号洞。现在已经废弃。<br>  此厂房根本不怕飞机轰炸。此厂房在1969年4月,发生过一起重大事故,某职工在停电情况下用打火机照明,不幸将用于电焊的瓦斯引爆。造成重伤。</h3> <h3>这是当年在山洞中修建的厂房,空军5707工厂4号洞是113车间组成部分。现在已经将山洞废弃。</h3> <h3>这是空军装备部,航空工厂管理部部长沈加荣少将看过空军5707工厂三线记实后给出的评价!</h3>

空军

工厂

航空

父亲

修理

朱平

修理厂

筹备处

工程部

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