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美无处不在。
当我们按动快门,将美定格形成作品之后,接下来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作品命名。
作品命名,是摄影创作的继续,一般可分三个步骤:1、审美。对美进行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做出评判;2、升华。建立在审美之上,升华主题、提升境界、增加厚重、帮助理解,做到“人人眼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3、定名。从升华中,创新地遣词表达,醒目、简洁、揭示内涵、激发联想。
好马配好鞍,好作品配好名。作品命名,马虎不得。
我平时习惯将作品分成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作品,另一类是较满意的作品。命名时,对一般性的作品,我“不出家门”。即经自己独立思考或与家人商量就敲定;对较满意的作品,我“上下而求索”。通过微信或直接请教方式,与高人讨论才去定夺。
有一回,我在丰顺抓拍到一幅金秋时节客家妇女劳作的照片。画面不错。起初,我从燃烧、播种希望、收获来年丰收的角度去想名称。但好友们各抒己见,我最终确定了从环保角度去升华主题;
还有一回,我在大埔抓拍了一幅残疾人大叔坐在路边给女儿喂食的照片。大家建议,女儿的眼神很特别,可做文章。但我自己认为,从关注残疾人角度去命名意义更大一些.....
亲们,请分享。 《不只是风景》 《父女》 《守望》 《手心里的宝》 《画意古镇》 《老妈妈》 《云水谣》 《心曲》 《“闹春田”之奔跑吧兄弟》 《明天,在妈妈的肩上》 《火龙熠熠烧天红》 《篱笆墙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