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前从未走远

李佳

<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李建平</p><p class="ql-block">文字美编:李 佳</p> <h1><b>  总参军训部(复兴路29号)营院,在五六十年代坐落在北京西郊的翠微路一带。正门朝北,对面翠微商场,西与通讯兵部相邻,东南被海军大院环绕。</b></h1><h1><b> 我们都是总参军训部子弟,我们在此出生、在此成长,也在此分别。这块土地、这个大院连结着我们的灵魂和情感,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b></h1><p class="ql-block"><br></p><h1><b> </b><b style="font-size:20px;">其实,不管是发小间深入骨髓的感情,还是朋友间彼此信任的友情,人与人之间都盼望着和和睦睦长长久久。在我们大院里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大家熟悉的故事,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水乳交融、源远流长……每当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都如数家珍,倍感亲切。</b></h1><p class="ql-block"><br></p> <h1><b><i><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一、回到那年</font></i></b></h1><h1><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010101">那年 是哪年</font></b></h1><h1><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010101"><b>那年是一张褪色的照片</b></font></h1> <p class="ql-block">  复兴路29号院56年57年出生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29号院大班孩子</p> <p class="ql-block">总参军训部(复兴路29号院)平面示意图(杨远远制图)</p> <h1><b>那年,是哪年</b></h1><h1><b>那年总是魂绕梦牵</b></h1> <p class="ql-block"> 1975年八一建军节在颐和园</p> <h1><b>那年,是哪年</b></h1><h1><b>那年是我们共同的从前</b></h1> <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何汉生、刘锦捷、曹新宇、胡建平、刘翊、宋洪生、韩南征。</p> <p class="ql-block">上图左起:江力、王府成、李辛、江元</p><p class="ql-block">下图前排左起:周晓童、于志、( )</p><p class="ql-block"> 中排左起:刘锦捷、李小建、陈峰军、江力</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韩建军、韩南征、何汉生</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宋伟群、刘锦捷、江力</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胡建平、张亚军、韩建军</p> <p class="ql-block">大图左起:韩南征、温渭清、庞继先、刘鸿宾、刘锦捷、韩建军、周晓童、韩晓力、何汉生、王府成</p> <p class="ql-block">左起:庞立平、周宁、韩建军、温渭清、何汉生、刘锦捷、曹新宇、宋为群、于志、周晓童、张贵阳、李小建</p> <h1><b>  转周宁大哥留言:这是1992年5月何汉生大哥组织我们在地安门“手拉手”饭店聚会时拍照的。那年在外地当兵的发小陆陆续续回到北京。从那以后都是何汉生大哥召集,庞立平具体操办。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有了微信,群主建平负责组织聚会,艾大师、何建军等给大家拍照……再次感谢何汉生大哥开了好头,把发小聚在了一起,感谢建平好兄弟接过大哥的枪,建立了发小群___愿发小们友谊地久天长!</b></h1> <p class="ql-block">2014年在奥体公园</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左起:王东伟、李晓虹、周莎莎</p><p class="ql-block">右下图左起:杨新新、杨珊珊、杨多多</p> <p class="ql-block">杨娜玲、杨新平、杨新民、杨新朝姐弟四人,原住42号楼2单元一层,在我家隔壁。父亲杨力勇(原院校处,1963年离开军训部时任处长)。母亲陈宏。</p> <p class="ql-block">  张春阳,父亲张金荣,原军训部战役处?1965调内蒙古军区。</p><p class="ql-block"> 祝春京,原住大院42号楼2单元3层。父亲祝胜远(原军训部参谋,1963年离开军训部到内蒙古军区)。母亲殷荣会。</p> <p class="ql-block">左图前排左起:张琳燕、张彩霞、张燕霞、王东伟、张琳娜</p><p class="ql-block">右图上左起:张 琳、胡建英</p><p class="ql-block"> 中左起:张 琳、戴 克</p><p class="ql-block"> 下左起:张 琳、刘玉华(刘 林)</p> <h1><b>那年,是哪年</b></h1><h1><b>那年我们说过再见</b></h1> <h1><b>一起疯 一起闹 </b></h1><h1><b>一起哭 一起笑</b></h1><h1><b>一起看日出日落</b></h1><h1><b>一起找北斗星座</b></h1> <h1><b>  当某天的日落黄昏,你轻轻弹落老相册上薄薄的灰尘,小心翼翼开启一段记忆旅程时,你还能不能听到那里面的欢声笑语、嬉笑打闹?你还能不能想起那假山上、树林旁、小河边、花园里?你是不是还记得八一湖、长辛店、养鸭厂、大烟囱、菜地里……</b><br></h1> <p class="ql-block">  29号院生活区西大门,是家属和孩子们进出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左下图左起:李彦、路亚明、李建平、 李冀、段毅、朱尘</p><p class="ql-block">右下图左起:叶京、段毅</p> <h1>  <b>时光细腻而柔软的前行,一张旧照片,一首老歌谣,一些泛黄的章节,都是值得回味的片段;或许,许多事情如静水凝烟,模糊不清;但凡能记住的,必然是人生岁月里不能遗忘的情景。</b></h1> <p class="ql-block">左下图前排左起:吴晋京、任北海、王朔; 中排左起:陈寒、初小南、郭京生; 后排左起:关山、王宇、杨永平</p><p class="ql-block">右上图左起:王迅、任北海、江元、蔡小军、杨力文、王季平、于新平</p> <p class="ql-block">左上图:朱安宁、李迅生、齐三平、董马宁</p><p class="ql-block">右下图:齐三平、李迅生、朱安宁、董马宁</p> <p class="ql-block">左至右前排:段毅、金卫阳、刘力、刘俍; 中排:靳小东、江红、叶京、陈锐军、费林军</p><p class="ql-block"> 后排:李建平、李军、杨力文、韩立克</p> <h1><b> 发小之间的友谊,常常不亚于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成年后,他们也会是无话不说的好友,在一起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家人。他们之间永远不用设防,可以毫无顾忌的敞开心扉。当你郁闷、悲伤、痛苦的时候,他们就是你最好的倾诉对象,因为他们更了解你,知道怎样安慰你、开导你,会陪你一起难过。</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左至右:曹晓玲、李娜娜、任辉</p> <p class="ql-block">左图左起:张 琳、戴 克</p><p class="ql-block">右上图左起:张 琳、陈戴莉、张丽丽</p><p class="ql-block">右下图前:邵 珊、后:张 琳</p> <h1><b>  一直相信有些相逢是命中注定,就像茫茫人海中,有些人转瞬便消失了,消失得没有一点痕迹;有些人却深深烙进心底。即使有一天分别,也会在心底说一声“认识你真好”。</b></h1> <p class="ql-block">李建平、段毅、任海看望住在北京军区总院的发小杨立文</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起:王朔、任北海、李 玲</p><p class="ql-block"> 中图左起:任海、胡建平、靳小东</p><p class="ql-block"> 下图左起:王宇、孙京京、吴晋京</p>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二、假若爱有天意___请告诉我们远去的发小</i></b></h1><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b style="color:rgb(1, 1, 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这群发小在经历了半个世纪友谊之后已步入老年。</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小时候,清明时节我们踏青、种树……歌声和欢乐伴随着我们,我们沐浴着雨露阳光。那些年我们还不真正懂得永别的含意……慢慢的我们长大了,开始告别亲人、告别朋友、告别同龄人。</b></h1><h1><b style="color:rgb(1, 1, 1);"> 每到朔风寒食之时,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回响在我们的耳畔、在一切我们能感知的地方。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想起了那些再也见不到的亲人、朋友和发小时我们会失声痛哭会暗自流泪、会捧一束菊花装点你们的墓地,,也会只在心里燃一炷香将你们深深祭奠……我们会用不同的方式缅怀你们,告慰你们在天之灵。</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其实,人会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死亡是灵魂载体的消失,即“生理死亡”;第二次是葬礼,在至爱亲朋中宣告了他得死亡;第三次才是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有人都忘记了,即“终极死亡”。</b></h1><h1><b> 我们没有忘记你们,在那些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常常会带上一瓶好酒、捧上一束鲜花来看你们,擦试你们的墓碑、扫去墓地的尘埃、拔去墓周的蒿草,再跟你们说说哥们儿的话。</b></h1> <p class="ql-block">  2017年清明节看望东海、南海</p> <p class="ql-block">  2017年清明节看望李晓建、王宇</p> <p class="ql-block">  2017年清明节看望张华刚、于新平</p> <p class="ql-block">  2016年6月王晋宁、任桂容、李建平、郭京生、韩立克、任北海和樊杰,带着大家的关心和问候赶到河南与李玲告别,并参加了李玲在北京的骨灰安葬。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发小的深情厚意,感受到了群的温暖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2016年中旬告别范小淘</p> <p class="ql-block">  2018年1月29日送别韩晓建</p> <p class="ql-block">  2018年2月21日送别胡建平</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19日胡卫平骨灰在昆明安葬。参加安葬的发小有:李建平、郭京生、杨多多、杨新新</p> <h1>  <b>唯有记住,所爱之人才不会真正消失。我们要记住曾经的那份爱、那份不舍、那份眷恋。只要我们还想着他们,他们就还存在着,就没有真正的与我们告别。</b></h1><h1><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b><i>三、愿群体常青,愿故人不散</i></b></font></h1><h1><b><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 style="font-style: italic; "> </font><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010101">近些年送别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上一次的悲痛与难过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修复,紧接着又一次的痛惜不期而遇的到来。当我们经历了生离死别后,我们才更懂得了珍惜!珍惜友谊、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font></b></h1> <p class="ql-block">1951年出生的发小</p> <p class="ql-block">1952、1953年出生的发小</p> <p class="ql-block">1954、1955年出生的发小</p> <p class="ql-block">1956、1957年出生的发小</p> <p class="ql-block">1958、1959年出生的发小和老段府居住的发小</p> <p class="ql-block">1960年以后出生的发小</p> <p class="ql-block">军训部住武衣库的发小</p> <h1><b>  在这纷扰的尘世里,有多少的相遇与离别,已然无法细数,惟愿这世间所有美好的情感,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都能被友谊珍惜以藏。让我们彼此少一些忧伤与遗憾,多一些关爱与圆满吧。</b></h1> <h1><b>  寻根:生命像一片叶子,可以枯萎、可以凋零,但它的脉络却永远清晰的存在着。</b></h1> <h3>2007年夏季回到29号院幼儿园</h3> <h1><b>陈京春回忆说:幼儿园坐落在29号院东南角,大门朝北,与海军大院仅一墙之隔。幼儿园是两层建筑,从高处鸟瞰形状好似飞机,因而都习惯叫它“飞机楼”。全楼都是落地大窗,采光很好,室内格外明亮。屋内都是木地板,小木床两个并排,留出过道,紧挨着摆好几长溜。小饭桌摆成一个长方形。唯一空旷的是音乐室,室内,只摆着一架黑色三角钢琴……</b></h1> <h1><b>2017年元月,回到阔别已久的地方——复兴路29号。</b></h1> <h3>29号院42楼,2、3、4单元和西大门</h3> <h1><b>  我们寻找着,不停的寻找。在老树的枯枝间、在磨损的石阶上、在剥落的断壁里,寻找那逝去的岁月……这些回忆里可能藏着你的爱慕、你的眷恋或是你的不屑、你的意见。不管好坏,会一股脑的出现。是什么让你在心里还保留着这些记忆呢?那一定是割舍不掉的发小深情。</b></h1> <p class="ql-block">  2014年2月23日北京金九宾馆</p><p class="ql-block">左至右:李建宁、张鸣、石晓莉、春生、李建平、韩立新、郭京生、薛亚宁、金卫阳、二马、黄秋宁、方凯军</p> <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26日迎接江元母亲来京,大家团聚一堂</p> <h1><b>  2015年夏天保定看望胡建平大哥</b></h1><h1><b> 那年我们话别时,你还红光满面、谈笑风生、幽默调侃……再次见你时却人去楼空。</b></h1> <p class="ql-block">成都:2015年11月看望江京父母亲</p><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看望正在住院的发小江京</p> <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到秦砖汉瓦之地看望发小李建文</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底彩云之乡看望小毛(胡卫平)</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2月到巴山蜀水之地看望发小叶宏</p> <p class="ql-block">  2018年3月15日做客三平家,我们看见了整洁宽敞的室内,生气盎然的院落。大家唱着歌,打着秋千感受着初春的温暖和三平的热情。</p> <h1><b>  一直觉得拍照、写文字和听音乐,都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事情,因为深知光阴不待一寸已千里。当你再回眸时,分秒之间已恍如隔世。生活里,有很多转瞬即逝,像在车站的告别,刚刚还相互拥抱,转眼已各自天涯。</b></h1><h1><b> 当快门按下的那一瞬间,当音乐响起的那一刻,当文字落在纸上的那一秒,只要你不弃 ,那分秒时刻的美好便凝聚成了今后的永恒。希望我们一直保持这份续写的心境:写群体不老,故人不散;写流年无恙,岁月情深。</b></h1><h1><font class="Apple-style-span" color="#ff8a00"><b><br></b></font></h1> <h1><b>  群,让人想起了温暖的家,想起了家里的兄弟姐妹,想起了……</b></h1><h1><b> 在我们军训部发小中有这样一个地方,大家亲切地称呼它为“四食堂”。在这里大家欢聚一堂、各显身手。在这里可以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可以把酒言欢……</b></h1><h1><b> 我们这些长大了的“孩子”仍然是好兄弟好姐妹,在这里我们过着“共产主义”,皱纹、身份、收入在我们这里荡然无存。</b></h1> <h1><b>群:</b></h1><h1><b> 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让我懂得真爱的宽裕;</b></h1><h1><b> 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让我知道风雨过后是彩虹;</b></h1><h1><b> 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让我明白往事并不如烟;</b></h1><h1><b> 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让我相信难时有人关心、病中有人牵挂、身后有人送别。</b></h1> <p class="ql-block">  1955年出生的发小,左起王军贤、韩亚克、王迅、李佳、李建平、江燕</p> <p class="ql-block">  2018年2月春节前夕发小欢聚一堂,共庆新春</p> <p class="ql-block">  2018年8月4日纪念建军节发小团聚</p> <p class="ql-block">  以42号楼为主的发小</p> <p class="ql-block">  2018年夏欢迎猫哥(叶宏)回京</p> <p class="ql-block">  2018年与汉生、洪生大哥相聚</p> <p class="ql-block"><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生活在海外的发小们,我们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是我们是同根同源的兄弟姐妹。</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曾经吸收过同一块土地的营养,我们如同兄弟姐妹,我们彼此相连,彼此相连……</b></p> <h1><b>最后用我为这篇短文配的歌曲作为结束语:</b></h1><h1><b>走的累了 让青春回家看看吧</b></h1><h1><b>走的久了 让时光倒流一次吧</b></h1><h1><b>走的倦了 让记忆张望从前</b></h1><h1><b>走的远了 让童真回驻心田</b></h1><h1><b>回到那年 回到那天 回到回不去的从前</b></h1><h1><b>回到那年 回到那天 其实从前从未走远</b></h1><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