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一</b>)</p><p class="ql-block"> 久居新余的人都知道袁河发源地是萍乡市郊的武功山,但不一定知道袁河的归宿是原清江县的"临江府"。</p><p class="ql-block"> 我老家的村落几百年来始终依附着袁河圩堤蜿蜓而建,受益于她,也惧恐过她。小的时候,大人们对袁河的发源及有关传说讲述的甚少,所以认识也就模糊不清了,她从哪里流来,又流向哪里去?我不知道。但她紧挨着我家门口,就像一条被谁随意抛在地上的长长的美丽的银链,浑身透着一股灵气,一股使人愉悦的动感。</p><p class="ql-block"> 新余地区最东端的老家,接壤于外县市新干县三湖镇、界埠乡和樟树市昌傅镇,而昌傅镇又毗邻临江镇。早期,通往新余的公路交通不便利且路程又远,老家的乡亲们闲暇里赶集、逛街、或物资交流都会去往他乡集市。特别是樟树市昌傅镇的昌傅火车站是人们一直向往的地方,尽管要步行近十华里地,但仍是众乡亲走向繁花都市大开眼界的首选途径。因此从那时起,浙赣铁路线上的火车站点:新余、水西、罗坊、天井、黄土岗、昌傅、临江镇……等站点也就越来越清晰了。后来,我在部队工作时又相继结识了几位临江镇的战友,茶余饭后他们谈论过临江故府的历史沿革和今天的发展变化。</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h3><h3> 据史载,临江古称"石龙城"。因袁河、赣江两水汇合于临江镇南,经北流下,郡治适临,故名临江。唐武德八年(625),始于临江建萧滩镇。五代南唐升元二年(938)于萧滩镇始建清江县。宋淳化三年(992)置临江军,辖清江、新干、新余三县。元改置临江路。明太祖癸卯年(1363),改临江路为临江府,府治清江(今临江镇)。明朝洪武二年(1369)新余改州复县,隶属临江府。明嘉靖41年(1562)至清康熙21年(1682),江西布政使司和江西省均先后在临江设湖西分守道署。清未辖:清江、新干、新余、峡江四县,1913年废。鉴于这种历史缘故,每每坐火车行驶在铁路线上,窗外沿途的村庄、稻田、山丘、溪流和树林一一闪过,待经过临江镇火车站时,不由会多看上她几眼。数年之后,曾亲临过古镇临江两次,但都应好友夜宴之邀,匆匆而去醉饮而归,青蜓点水,没有详细了解与欣赏,难免心生遗憾。</h3> <h3> (三)</h3><h3> 阳春三月,油菜花开时节。几位好友相邀成行,终于如愿朝圣般踏上了临江这块古老的土地,在老战友的引导下,对临江古镇的砖瓦草木、历史遗迹和今日变化进行了探访。出新余城,沿清宜公路一线东行百十里,用时不到一小时,即至临江镇。清宜公路与袁水流向大约平行,想象中,仿佛乘舟而行,一路平畴沃野,偶见油菜花鹅黄初露,风景煞是美丽。<br> 走进临江镇的府前路,沿途矗立着栋栋昔时遗存的商业木楼,逶迤向东,虽已部分修复,但仍显破旧,灰涂的墙壁似乎用手就能抓下几把粉未。路的尽头残留有一段青石板路,推断这里就是袁河古码头,河里横七竖八停泊着几艘渔舟。在临江辉煌的年代,这里的河面上曾是桅杆如林,樯帆如云。从赣江、袁河运来的木材、食盐、大米和药材等各色货物堆积如山,等待中转集散。东往江浙,南下闽粤,西至湘贵滇川,北通鄂鲁京。明朝被列入全国33大工商课税重镇,"城内三万户,城外八千烟"是当时鼎盛期间商贾云集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却显得十分清冷,只剩一江瘦水向东流去。虽然历史已远走,风云散去,小桥流水人家,但街巷里的古建、古碑、古墓等历史遗址和人文景观依旧甚多,且保存完好,修茸一新。其中有王安石出生地"维崧堂"遗址、苏东坡书《金刚经》碑、施候古墓等,尤以大观楼、钟鼓楼和万寿宫最富盛名。大观楼被列为全省重点保护文物,钟鼓楼重建也己初具规模。大观楼和钟鼓楼矗立街头,交相辉映,让人们能够从其身上找寻到古镇临江在历史长廊中的背影。</h3> <h3> 历史远走,风云散去,江中现洲,不见樯帆,河畔人家,袅烟冉冉,只剩一江瘦水向东流。</h3> <h3> (四)</h3><h3> 钟鼓楼,原名观音阁,与谯楼遥相呼应。始建于明初,乃临江军、路、府署的报时和报警之所,是方圆数十里指认临江镇的标志。自北宋淳化三年建成后不久,民谣"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三尺三;南昌有座滕王阁,离天比纸薄;临江有座钟鼓楼,一层还在天里头"就不胫而走,以至一千余年过去,临江人还在津津乐道。楼内的大钟,重约3700余斤,每曰晨昏起,报时钟声悠扬悦耳,可传十余里远。登上顶楼,与蓝天相依,与白云相偎,竟有了神驰千里、情系天下的奇妙感觉。放眼望去,袁河从远处原野款款而来,逶迤至钟鼓楼脚下,河水竞神奇般由混沌变清澈,掠过城边房屋和树丛的倒影悠悠东去。每逢重九佳节,男女老幼登楼远眺,饱览袁河两岸景色和郊野风光。楼内一副楹联发人深思:"苦海无边净瓶翠柳指引菩渡路,回头是岸紫竹莲台敞开慈善门"。</h3> <h3> 铁铸大钟,悬挂楼宇,每日晨昏,钟声准时响起,抚街贯巷,悠扬悦耳,声传十余里。明初才子解缙曾有"风挟钟声过渡口,月移楼影到江心"的吟颂。</h3> <h3> (五)</h3><h3> 大观楼,古时是临江军、路、府的大门望楼,也是江西省境内现存最完整的道台衙门。始建于宋代,几经修缮,屡有改观。它坐北朝南,面朝袁水,背靠府衙。站在楼前与之对望,其庄重、大气的明代建筑风格,体现在基台和楼阁。基台红墙高耸,正中城门幽深,两翼城墙相接,三层木制楼阁巍然屹立其上,但见碧瓦摩天、画栋飞檐、翼角凌空,顶楼上"大观楼"三字金光翠灿,二楼悬挂解缙手书"临江府"木刻竖额。1951年,省荣军医院在此建立,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 从大观楼正门走进古府衙,内中古树参天,蓝蔚洇润,环境清新优雅。明王佐有诗为赞:"危楼落就冠湖西,画栋飞檐拂彩霓。四面山河开壮丽,两仪请浊判高低。龚黄千古佳名并,宾主东南众美奇。江汉风流如昨日,可能授简不留题。"沿路走不远,一个圆盘横亘在道路中间。相传这是一个知府的墓地,于是清江一带民间有"临江府没有正路"之说。府衙内有个方形的湖,传说,湖中原长有一株并蒂莲,开的花一红白,人称清正莲,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临江府当权者的操守。如知府是个贪官,这两株莲花就郁郁寡欢,如知府是个清廉之人,则花开茂盛。</h3> <h3> "临江府"衙门,森严威武,衙内大鼓伫立,仿佛重现古时百姓击鼓喊冤,知府升堂审案之情景。</h3> <h3><font color="#010101"> (六)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万寿宫,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600多年历史,为纪念道教净明派祖师爷——许真君治理江西水患、造福江西百姓而建立。万寿宫规模宏大,深五进,面织达1430平方米,歇山顶,八字门,青石地。门额立"万寿宫"石刻竖匾,青石门壁,素雕花木、戏剧、翔禽图案,砖木结构。终年香火不断,保持着古朴神秘的色彩。"万寿"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万寿无疆"原是普通百姓用来恭祝君王长生不老的赞语,后世人用它来恭祝许真君。相传民国以前,江西商人别妻离子,远离桑梓到外埠经营瓷器、茶叶、药材生意。为解乡思之苦,在外埠建起了一座座具有浓郁赣文化特色的万寿宫。由于万寿宫多为在外江西人聚会地,故亦称江西会馆、江西庙和江西同乡会馆。而临江的这座万寿宫,衰败时徒留空房数间,几有倾倒之危。后来,一些佛道信徒自筹资金对万寿宫进行了修茸,并陆续摆放了泥塑的神灵菩萨。于是,十里八乡的人们又慕名前来拜祭,万寿宫的香火才得以延续。因此古代临江的万寿宫也是江西会馆和江西商会的所在地。</font></h3> <h3> 万寿宫内,厅堂素雕花木,翔禽图案,楹联对对,充满着古朴神秘的色彩。一幅匾额上书"神之格思",语出《诗经》,是敬畏神明之意。</h3> <h3> (七)</h3><h3> 临江不仅古迹颇多,山青水秀,而且文风昌盛,人文荟萃。其中:慧刹青松、龟石春涛、萧江渔乐和蛟溪夜月等"临江八景"曾是当地风光名胜中突出代表,明朝曾任知县秦镛和清朝任临江府同缸的胡宗虞都吟诗赞美过"临江八景"。另外古代曾建有书院18所。自宋至清,历代名儒硕彦欧阳修、苏轼、范成大、朱熹、文天祥、解缙、查慎行等都先后来临江访贤、览胜、讲学、吟诗,题写临江的诗文现存数百篇。而临江籍文人的存世文集,如《酒边词》、《芗林集》、《萧山诗集》和《清江诗翠》等也多达20本。据史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祖籍江西临川,而他的出生地知者寥寥。宋天禧五年(1021),王安石于临江府衙内"维崧堂"出生,其父王益当时为临江军判官。七岁时王安石随父离开临江。明朝大才子解缙,曾为临江写下了"十年不到临江郡,依旧青松接画楼"的诗句。传说,有一年,解缙从家乡江西吉水驾舟顺流去南昌,船至临江时天色已晚,便靠岸住宿。是夜,月光皎洁,清风徐来,解缙站立船头,不禁雅兴大发,随口吟道:"风挟钟声过渡口,月移楼影到江心。"不料,被江边一位渔郎听见,顿觉此句极为精妙,遂登舟拜访。畅淡间,解缙深感渔郎抱智怀才,便资助他参加科举考试,渔郎不负解缙所望果然高中。后来,衣锦还乡的渔郎便将解缙当时所吟诗句镌刻在钟楼上,虽不见踪影,却传唱千古。</h3> <h3> (八)</h3><h3> 临江镇,自唐武德八年(625年)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临江府,一直是赣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何如今沦落为一个镇,甚至远不如府西要地、邑东咽喉的新余市罗坊镇呢?归咎原因有三:一是赣江改道,打破了临江交通枢纽的地位。赣袁两水本在临江交汇,然而赣江历史上多次因发大水而改道,致樟树成为赣袁两水合并之处,使临江失去了南北走向船只停靠的机会。从此,装运陶瓷、茶叶、丝绸的商品船队驶向他处,那些操着南腔北调口音的商人来临江越来越少了。二是传统的木业、盐业等行业衰落,使临江人气尽失。在近现代化进程中,临江错过了发展新兴产业的机会,没有替代产业,自然会导致人口外流,商业萧条,城市萎缩。三是府治撤销和县治迁移导致临江江河日下。清未民初,行政区划调整,临江府被撤销。新中国成立后,清江县治从临江迁往樟树,从此迅速中落,人口退减,越发显得沧桑落寞。<br></h3><h3> 尽管历史不断变故,但今曰的古镇临江和勤劳智慧的临江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凭借区位优势和辛勤劳动,镇域经济日新月异,幸福指数年年攀升,临江儿女从历史手中接过画笔,描绘了一张灿烂的美好蓝图,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工业、农业、药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和城镇建设等都有了质的飞跃。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经济开发示范镇"和"全省重点建设小城镇"、"全省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镇"以及"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卫生镇"。授予"全省科学发展50强乡镇和全省十大魅力乡镇。"</h3> <h3> (九)</h3><h3> 袁河,曲折蜿蜒,流经萍乡芦溪、宜春、新余,分别叫做芦江、秀江、渝水,最终在临江古镇并入赣江而称为"清江"。临江是袁河的归宿,临江府是新余人的文化归宿。现如今赣江改道,袁河的流径也改变了方向,由芦溪、宜春、分宜、新余至樟树市昌傅镇、新干县三湖镇,最终在樟树市区注入赣江。</h3><h3> 大观楼、万寿宫、钟鼓楼,或许可以这么说,倘若无此三大建筑,古镇临江便没有记忆历史的大脑。但是我却从它们的记忆里,读到了一个小镇在千百年世事风云变幻中铸就的精神品格,今天她仍然在这一片的空气里散发芬芳……。</h3><h3> 临江向水而兴,背水而衰,一曲挽歌临江府。但心中始终心潮澎拜,激昂不息:我们是临江府新余人,袁河的归宿是"临江府"。在声色犬马的生命历程中,我们的迷失归咎于曾经轻忽的一些重要事情,就是去了解、观察和审视我们的生命,去叩开、探索、安顿我们的内心!<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