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个人小传记)

良子诗影

<h3> 作为八零后,如果从古人说的“自古七十古来希”这个标准,我们已经过完半生,所以正好对我的前半生做个简单小结与记录。</h3><h3><br></h3><h3> 人生无常,永远都不会按照自己的预期的轨迹去走,也正是因其不确定性,人生才充满了各种期待与希望。我们这代人可以说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也赶上最坏的时代。我们赶上最确定的时代,也是最不确定的时代,压力始终伴随,但机遇也是充满期待,我们这代人创造的财富,可能是上代人几代才能完成。我们是最不幸的也是最幸运的一代。</h3><h3> 作为最后一代原生村民,皖北大地民风彪悍,练武也是一种习俗,我的童年赶上了最后一代习武的机会。遥记那时为了习武练劈腿棉裤不知破了多少次,当然当时比较苦,现在想来也比较美好也比较有意思,至少我的尚武情节由此而生。伴随八十年代末打工潮的来临,农村的生活习惯变化太多,这种习俗也就不再了,我们也算最后一代了。</h3><h3> 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而模糊,那时候农村文盲较多,父亲作为村里知识分子的代表,召集了村里几个高中毕业的高材生,在村里开办了读书会,那时候没什么电视,交通基本靠走,没有娱乐形式,知识分子就读隋唐演义等旧武侠小说给村里人听。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也跟着听,并能对历史人物和故事记得比大人都清楚,并也为此而得意,村里人都说这孩子以后读书好,我想这原始的鼓励和原始的文学熏陶也是我文学的启蒙教育吧。那时家里藏书也是村里首富吧,什么隋唐演义,大明英烈,金庸小说全套都有,除了这些武侠小说,小学就开始读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半文言小说。可以这么说,别的小朋友都是看动画片长大,我却是读武侠小说长大,这也算是对古典文学的启蒙吧。</h3><h3> 父亲写了一手好的书法,他的老师是我们村仅有的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他老人家解放前就是地主家的少爷,书香门第,因为没有去台湾,一辈子无儿无女就在我们村的学校里当园丁养老。写春联的习俗那时还保留着,一到大年二十六左右,左邻右舍就拿来红纸到我家排队求字写春联。于是紧接着的几天时间,直到大年三十,爸爸就在写春联的泼墨艺术中度过,我就负责裁纸,帮着春联晾干墨迹。这种助手生涯一直到我读高中以后,父亲觉得我的书法能拿出手了,就让我承包春联这个营生了,看着半个村的春联都是由我来完成,也有点得意,这估计是我书法的启蒙。</h3><h3> 母亲虽然大字不识,却有着绘画的惊人天份。那时物质条件刚有好转,人们对美就有所需求了,村里盖房子都要画壁画的,隔壁村有个画师画的很出名,我家盖房子请他来画壁画。当时看他画画看多了,有次母亲说自己能不能也试试,这一试不要紧,结果她画出来的画居然比那位画师还要好,而且还是第一次画,现在想想都挺神奇。直到现在这些壁画还在我老家的老房子上。后来还曾想,如果家庭条件好的画,母亲很可能称为一代画家,毕竟她真的很有天份。可能我也继承了她的一部分天份,从小也是比较会画画,自己也比较喜欢画,而且那个环境普遍没有才艺的环境里,大家都挺稀奇,求画的人真不少,少年的虚荣心和成就感很容易被满足了。当然代价也是不小,学习一直比较差,家人也比较失望,甚至决定初中毕业后就让我回家结婚生子了,现在想想也挺后怕的。</h3><h3> 初三的时候,可能母亲的眼泪融化了我追求艺术的心,突然突发奇想,决定戒掉画画,刻苦读书,两年的时间,由班级倒数变成全镇第一的感觉,真好!更开心的是,父亲和母亲因为我的读书好了吵架也明显少了。家庭不和对小孩是最残酷的环境,这段维持不久的最和睦的阶段,现在想想都觉得难得,他们十几年的家庭不合也造成我性格的很多缺陷,这也为我以后”沦为”酸酸的诗人埋下伏笔!</h3><h3> 因为曾有过的美术天份,高中时就想着考美术学院,当画家或者从事和美相关的工作。有时候幸运也是不幸,是高中时代我的学习成绩超乎意料,而且一直不擅长的理科也很好。老师们都劝读理科,理科的就业面广啊,文科特别是画画前途窄啊,你看都是学习不好没办法才去画画,甚至还有人夸张的说,你看大街上那些衣衫褴褛者,不是乞讨者就是画家嘛。年少无知啊,就选择了理科。就是这个选择,让我身心挣扎多少年,多少次努力想去改变都是无果,直到现在还是个遗憾!</h3><h3> 人生总有起有落,高考的失利是第一次人生挫折,也不是考的不好,而是对自己太自信了。那年代很奇葩,要先估分再报考,最后和理想擦肩而过。高考的失利,痛定思痛,主要是对自己能力估计的不准,容易高估自己,这个教训其实在以后的人生还是又一次次遭受打击。另外一个教训是粗心大意,往往仅仅是看错一个字母,人生的轨迹就变了。当然这个教训在之后的人生里还依然是教训,依然没有长进,这可能就是性格缺陷吧。</h3><div> 几经坎坷,当然最后还是读了北方一所名牌理工科大学,尽管和自己的预期比较有差距,毕竟自己还是喜欢人文气息强的学校。人是贪婪的动物,当你得到之后,就容易不珍惜,不管曾经付出多少。总觉得最幸福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于是大学刚开始就开始考虑改行。这一努力就是十多年。从工商管理双学位,到参加各种学校社团,再后来疯狂地练习书法和美术,都是为了做这样的改变。</div><div> 总结下来,自己还有个优点,就是非常专注,要不不做,要么就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有个奇怪的现象,因为上学时不爱听课,甚至逃课,所以被逼练就一身自学能力和摸索了一套自学理论和实践。当然这个优点也是后面自学书法,篆刻,诗歌,摄影等爱好,甚至工作,都能有一点成绩的原因之一。同时还有个规矩,一旦我专注起来,就一定能做成事情,否则,就变成性格悲剧。</div><h3> 有图有真相,直到2013年才有了照片,从这一年开始有了年度总结。</h3><h3> 2003年是纠结与痛苦的一年。有些人就是目标性动物,一个人崇尚奋斗的心弦蹦的太紧,突然松弛,其折磨更甚。闲比忙其实更累!高中时代虽然生活清苦,总目标很明确,总目标分解下来每天的目标也很明确,所以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实,也有成就感!而且高中时代人际关系好,有一帮兄弟们互帮互助,而且也都算是文人墨客,读书之余,填宋词游戏是个比较好的娱乐方式。但一入大学以后,这些都没了。有这么一种人,是目标动物,也是成就感动物,所以宁愿忙碌也不愿意闲适。这样的人最好按照这样生活:有个宏大的目标,但目标也不是不切实际,有希望实现的。生活中又能把这个目标分解,每周能达成什么样的目标,结果又能及时反馈,这样每段时间都会有成就感,又能有斗志。当然,生活中在奋斗之余,一定又消遣的方式,这种娱乐方式也可以很高级,比如文学艺术。即所谓一张一弛的生活状态。我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当然也是这样的人。</h3><h3> 2003年,又给自己重新设定目标,而且又分解了目标,这样以来,我好像又满血复活了。这个目标分三个:平均分80以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艺术爱好上任意发展。于是乎就有了接下来无比丰富的四年大学生活。</h3><h3> 这种一张一弛的生活状态,一直伴随着我到现在,不信您也可以试试吧。</h3><h3> 高中时代认识我人,估计都会觉得我比较古板,甚至有军人之风,当然这也和我父亲军人出身有关,他也一直按照军人的要求培养我。比如坐有坐姿站有站姿等。留了快二十年的平头。大学时代是最自由的,包括思想自由。2003年,为了改变自己,决定从头开始,留长头发,而且是很长很凌乱的那种。青春期的叛逆好像从头发开始,当然这个时候也不算青春期了,此时不疯狂还待何时?</h3><h3> <br></h3><h3>2003年,学生宿舍,同学胶片拍摄</h3> <h3>我喜欢充实的生活,忙碌是个好事情,至少忙碌的人不容易生病。这一年,可能是学校最忙的几个人之一。我室友都说,看你这么忙,换做是我都觉得无所适从。当然忙是有几个好处的,首先要学会如何管理时间,即所谓的时间管理和统筹方法。忙碌的生活让我把时间管理当做生活中的标配,当然这也为以后的工作做了好的铺垫,所以之后的时间我的时间管理都是高于不少身边的人的,这也是练出来的。另外,忙会让身体和大脑机能高速运转,开拓了体能和智能的极限,忙的人很少生病的。最后一条,当然忙碌的时光确实也学到很多才能。</h3><h3>2004年这一年,开始参加各类书画大赛,学校里的一等奖不用说,最好的成绩获得全国银奖,当然这个比赛有点像野鸡比赛。</h3><h3>这一年开始学习篆刻,作品发表于校报。</h3><h3>这一年主设计学校春晚舞台。</h3><h3>这一年开始尝试写现代诗,而且一写就不可收拾,甚至连梦中都琢磨某个用词。</h3><h3>这一年成为安徽老乡同盟会会长。</h3><h3>这一年称为乒乓球协会会长(平行会长)。</h3><h3>这一年开始,我的发型成为个人标志,学校里交往人数暴增,发型也成为个人辨识度最高的标志!</h3><h3><br></h3><h3>2004年,拍摄于北大未名湖</h3> <h3>2005年,诗歌写作热情爆发,完成现代诗50多首,称为论坛红人,同时出任学校BBS文学版斑竹。</h3><h3>这一年做了一个很怪的决定,决定考中国科大的通信工程研究生。大家都知道,考本校一般都比较容易,而且我离保送也差的不远。当时的想法就是为了做个清算,如果考上我认为中国最理工科的学校,那这辈子就注定与理工科不离不弃,再也不想改行。考不上意味着以后再不搞技术这个行当,当然决定考研也是有很多代价的,其中有一条就是放弃学生会主席。</h3><h3>这一年,决定剪掉留了两年的长发,回归平头。同时开始了我的专注模式,不练字,不画画,不写诗,也不参加任何社团活动,就连论坛什么都不关注了。因为我相信,我是个专注的人,我的精力有限,必须集中精神做一件事。这种专注的事,当然以后又干了不少。</h3><h3><br></h3><h3>2015,回归平头发型前的留影</h3> <h3>专注的结果是,我考研分数在系里第一名,却因为复试成绩一般,被调理到另一个硕博连读的专业。人生又得再次选择,当时觉得是时候自己与技术要拜拜了。于是一夜考虑,自己决定放弃中国科大同步辐射专业硕博连读,与父母交流后,父母也比较支持。于是很快决定决定到苏州谋职业,投奔几个好兄弟了。</h3><h3>每次失败,都会习惯性总结。这次考研的失利实际上还是高考的同样问题,过于看高自己和粗心让我又一次面对失败的痛苦。不过这次没有时间去懊恼,因为马上就要去苏州开始职业生涯了。</h3><h3>工作确定之后,赶回到学校,开始了大学生涯的总结模式。</h3><h3>这一年,在毕业前决定出版个人诗集《良子的诗》,与北师大出版社因出版费用未果,后来在学校印刷并送书。</h3><h3>这一年七月,到苏州工作,开始了职业生涯。</h3><h3><br></h3><h3>2006年,进入职场后办公室留影。</h3> <h3>进入公司,持续进行诗歌创作,同年完成网络版诗集《水晶的眼泪》,开始在公司甚至在苏州职场传播,一时间甚至在公司成为网红,包括流传到宝岛台湾,甚至有台湾同事到苏州出差都会找良子交流,而且苏州职场圈里也有一定流传度,收到各种陌生人的邮件交流诗歌。期间还有个笑话,有个同性恋发来邮件,说读到这些忧伤的诗歌深有感触,希望多交流,吓的我都不敢回邮件。</h3><h3>这一年,曾经希望通过炒作能像易中天那样爆红从而完成改行的梦想也破灭了,毕竟诗歌太小众,而且我也没什么故事供大众消费。当时比较迫切的是要改变改行的策略。当时一度很受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影响,并且脑子一热报考了2008年人民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立志称为经济学家。三个月的匆匆准备后,以专业课的失败而告终。改行的尝试又一次挫败。</h3><h3>同年,无意中带着朋友的卡片相机到拙政园游玩,江南园林的大美瞬间打动了我,卡片机拍的居然受到同事广泛好评,没有学摄影的门径,只好发到论坛上,也是获得一些好评。估计是年少时学画的基础和审美的能力,在构图和色彩上有一定天份,拍照片时不由自主地发挥出来了。不久后就买了一部柯达卡片机,开始学习摄影。网络真是个好东西,论坛的交流很快就能获得反馈,尽管批评越来越多,进步也越来越大,通过网上各种资料的学习,也买了大量的书籍,居然也能越来越专业了。当然这也是我小时候上课不听讲自学成才的经历有关。这时候,卡片机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了,特别痴迷于背景虚化的效果,于是就萌生出买单反的想法,因为那时候单反还很贵,很不普及呢。</h3><h3><br></h3><h3>在2007年,摄于上方山森林公园</h3> <h3>2008年初,全国人民都在炒股,包括老太太都在炒股,而且是个人好像都能赚钱。办公室里感觉没人在上班了,都是在看股票。鉴于对股市的不看好,决定将这部分原本炒股的积蓄投资到摄影器材上,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疯狂地学习摄影知识。</h3><h3>这一年,利用园林卡的优势,一年去了苏州园林超过八十次,毕竟一般人能用十次就不错了,主要是为了去园林拍照。所以说苏州园林是我最好的模特。</h3><h3>这一年,开始学习拍摄人像。</h3><h3>这一年,工作上升级为部门主管,管理七个人的小部门。</h3><h3><br></h3><h3>2008年,摄于苏州大学</h3> <h3>玩摄影的路都比较相似,先拍风景小品,再慢慢拍人像,不少人辞掉工作,开工作室,从此靠摄影吃饭。2009年我也开始学习人像摄影,当然学习人像的目的是我又找到改行的机会,去做人像摄影工作室。</h3><h3><br></h3><h3>这一年,在公司成立光影人生摄影社,组织一度社员人数达到60人,也组织各种活动。</h3><h3><br></h3><h3>2009年,摄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h3> <h3>2009年,棚拍已拍练习,玩摄影最有激情的时候</h3> <h3>2009年,在苏州新区某公园,吉他是拿给模特的摄影的道具</h3> <h3><font color="#010101">2010年,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搞企业策划,决定成立摄影工作室。当时的思路是走高端创意婚纱摄影,把诗歌与摄影结合,把新人的爱情故事通过几段诗歌和几个故事场景结合,拍出有故事的婚纱照,同时把旅游与摄影相结合,同时也计划搞微电影婚纱片。想法很好,甚至连平江路的门面店都谈了,人生总有些不确定和不如意的地方,很多时候考虑父母的因素,这条路不确定的路,对于家人来讲不是好事,而且我的魄力还是不够,这一次最接近改行的机会也没有抓住。</font></h3><h3><font color="#010101">2010年年底,离职,理由是创业开办摄影工作室。</font></h3><h3><font color="#010101">2010年组织公司级摄影大赛,离职前在公司举办个人摄影展。</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2010年,在朋友的摄影棚首次做模特</font></h3> <h3>2010年,个人诗集《未央的歌》的封面照,自拍自然光</h3> <h3>2011年,经过几次挣扎,放弃摄影工作室,决定到华为从事半导体行业。这样的选择,是理想与现实的妥协,也是幻想与梦想的隔离。是这代人的无奈,也是这代人的悲哀。当然所以的选择都具有两面性,得到与失去平衡最重要,当然每段时间人的主要需求是不一样,这个时候,为了我个人,兴趣爱好和前途最重要,但是考虑家人,稳定的收入,成家立业最重要。最后,选择了后者。所以后来和朋友聊天,如果自己家境好点,可能就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其实大多数和我也一样,时常这么安慰自己。</h3><h3>这一年开始,摄影和文学等所有爱好束之高阁,全力以赴学习新业务知识。</h3><h3><br></h3><h3>2011年,摄于上海陆家嘴</h3> <h3>2012年,开始沦为房奴,这一年除了工作之外还是工作。</h3><h3><br></h3><h3>2012年摄于安徽老家</h3> <h3>2013年,结婚。然后就是工作。</h3><h3><br></h3><h3>2013年摄于山东丈母娘家</h3> <h3>2013年,在杜莎夫人蜡像馆</h3> <h3>2014年,努力工作的同时,发现工作结果并不太好。这一年认识poco领域站摄友,又开始玩摄影,开始跑艺术展,学习艺术摄影。后发现玩摄影的同时,心灵得到休息,工作结果居然也有了很大起色。</h3><h3><br></h3><h3>这一年,忙于装修。</h3><h3><br></h3><h3>2014年,补拍婚纱照,第一次化妆,真的好娘</h3> <h3>2014年,在桂林阳朔</h3> <h3>2015年,工作和摄影都有较大起色。</h3><h3>这一年,获得华为最高奖---个人金牌奖。</h3><h3>这一年,获得poco年度十佳摄影师。</h3><h3>这一年,儿子出生。</h3><h3>这一年,阅读40+本书籍。</h3><h3><br></h3><h3>2015年,在华为上研</h3> <h3>2016年,继续获得poco十佳摄影师。</h3><h3>这一年,开始阅读大量美术书籍每年阅读40+本书籍,除画册外</h3><h3><br></h3><h3>2016年,和儿子在苏州园区永旺</h3> <h3>2016年,在美国</h3> <p class="ql-block">2017年是多事的一年!从父亲病重到去世,四个多月时间,真的仿如隔世。特别是经历了从生到死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痛楚的细节,深深的烙在脑海深处,无法磨灭。之后的岁月里,无数次从噩梦中被这些似真非真的细节惊醒。</p><p class="ql-block">父母是自己在人世间与上帝的最后一道屏障!父亲的去世,突然感觉自己没有了与上帝的缓冲,没有与死亡的缓冲。自己也不得不得直接面对人生终极,面对更多来自家乡的各种事物和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年,继续获得poco十佳摄影师。</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持续阅读。</p><p class="ql-block">这一年,父亲病逝。</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换房,换车。</p><p class="ql-block">感觉自己越来越物质化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7年,拍于家里客厅,从小就喜欢冷兵器,所以收藏了各朝代的冷兵器</p> <h3><br></h3><h3>回顾这三十几年,失败与成长是主旋律,人情与爱是精神支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是生活中愉悦的源泉,努力奋斗是持续不断的主题,内方外圆的品行是一直塑造自己的方向,内心世界一直是孤独与爱的平衡。有时候外表冷漠内心狂热,有时候对人生乐观而对人生观悲观,有时候充满理想主义又处处是实干家,有时候浪漫主义却在生活中充满现实主义。</h3><h3>我是个矛盾综合体,在理性与感性间徘徊,在乐观与悲观间游走,在梦想与现实间挣扎,在过去与未来间徜徉。</h3><h3>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h3><h3>我说,快乐,让我更加热爱这个世界。苦难,让我更加理解这个世界。</h3><h3>未完待续。</h3><div>人生的故事是首未央的歌!</div><h3><br></h3><h3>2017年,在横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