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树黄花满城诗

明月清风

<h3>满树黄花满城诗</h3><h3> 明月清风</h3><div> 连日来,我被黄花风铃木摇醒了。在诗友、影友的微信群与朋友圈里,频频传来的是风铃声声,花影幢幢,惊艳全城。主角原来就在我们身边,就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div><div> 好!今日就去探望这位来自巴西的使者,更准确地说是春的使者,而今是岭南的报春花。城里的天福路、发展大道是春之使者的驻扎地。两旁的路树披上了华丽的盛装,系上鹅黄丝巾,把这个号称中国侨都的城邑装扮起来。今年她又准时报到,从不误工误时。</div> <h3>  我仔细打量她的模样:一簇簇的花朵围成球状,由二至十朵不等的喇叭花组成,花朵有五片花瓣,色为粉黄,形似风铃,尤其像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时的留声机黄铜大喇叭,动听的音乐就是从这里飘出。或许那时的创意人与制造者就是看到黄花风铃木的花朵,才设计打造这个喇叭形状传声器吧!再察看每朵花瓣上的细长红线,这不是她传递春天消息的脉络神经线吗?我惊叹植物界的神奇与奥妙。<br></h3><div> 爱美是人之天性。天福路上的有几处铁网围栏顶端,被有心人拾起落花当成插花装饰品,整齐有序排列着,朝天的花朵,向邑人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风铃树下,一位大妈拿起手机对着绒花球拍摄;一对情侣相依偎留下美好的瞬间;年轻的妈妈让孩子站好,甜美而天真的微笑在黄花绽放的背景下定格;最让人羡慕的是,一对头发花白的年老夫妻,牵着手,肩挨着肩,黄花之美与黄昏之美完全可以唱好现实版的“双簧”啊!</div> <h3>  在发展大道上,我看到一个用数十朵黄花风铃的花朵组成的大大心形,不知是谁有这般心思,拾起落下的花朵,他或她试图向爱人表示真诚的爱意,抑或向长者、向父母、向儿女、向兄弟姐妹、向同学、向好友、向他们至爱的人,表达亲情、爱情、敬爱之情,黄花风铃此时默默地充当爱的使者。<br></h3><div> 还有三个姑娘在玩自拍,她们头上戴上一朵黄花,握着自拍杆,上下摆动,调整位置,选好角度,希望留住青葱岁月、芳菲年华,留下美好的时光和亮丽的身影。花朵永远是姑娘们的至爱,她们也像花那样永远是美的使者。</div> <h3>  当下的中国,人们追求美,向往美,创造美,正是我们走进新时代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升以后所带来的新景象。来到这里,既看花,又看人,更看花与人所蕴含着未来美好生活的前景。<br></h3><div> 我的好友何生别出心裁,请来了模特队,穿上旗袍,风铃树下,一展身姿,仿佛要与静默的黄花争妍斗艳竞芳菲。那几位不甘示弱的舞蹈女孩,更是身手不凡,绰约多姿,摆好姿势,在摄影师的指导下,穿红着绿,好像要与花儿一决高下。引来无数双眼睛,他们是在看花还是看人。都看?都不看?唯有静心者能看到丽人倩影背后更多更远的景物与景观。</div><div> 市区的龙溪诗社、外海楹联诗社、蓬江诗社和竹园诗社,早在黄花风铃木踏入开花期之际,诗人们的创作热情异常高涨,其立意、创意随即进入思维的快车道,切入主题,想象力任由在思想的空间驰骋。打开页面,珠玉涌来,佳词丽句,俯拾即是。我忽然想起,用此与黄花风铃共赏,不失雅趣。</div> <h3>  “一路花开一路铃,风吹铃乱笑娉婷。”“一树黄花传妙韵,风铃清脆伴云飞。”你看,诗人眼中的黄花还会笑会响会飞。“铃儿有信无需响,应是知音着意培。”报春的铃儿不响,因为她是人间的知音啊!心曲相通。<br></h3><div> “纵然十日飞花尽,早已春声梦里摇。”无须叹息,诗人怕花尽人未醒,其实春天的脚步声早已进入到梦中。其想象多有趣。</div><div> “蓬江摘得逍遥梦,五邑溪泉抱玉琴。”抚今追昔,我们的诗人想到乡贤陈白沙。紧接着,又有诗云:“飘飘花瓣传京去,个个良谋情暖还。”呵呵,“两会”正在召开就即时联上。黄花风铃木与当今社会的时政紧密相连,家国情怀永远是诗人们的主题。</div><div> “向天报告人间美,挑战仙乡雨后晴。”人间的真善美,面对一切任何恶劣的环境与困难,诗人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心,雨后的壮美画图一定能够呈现。</div><div> 诗人总是乐观的,无惧前路的艰难险阻,他们借用花儿寄托自己的情怀、志向、理念、信仰、趣意,诗言志也!“东君有幸观奇景,化作春泥万首诗。”“风铃为报天音远,雅俗凭人说短长。”</div><div> 以黄花为题唱和的诗让人眼前一亮。“庄周化作千千蝶,梦泊繁枝不肯飞。”“忽看啼莺嬉闹处,鹅黄点点尽纷飞。”“一枝贮尽相思泪,泣向盈盈作雨飞。”“是谁大笔中天舞?十里黄云化蝶飞。”厉害了!我们的诗人!</div><div> 一树黄花引来万首诗。塞满了天福路与发展大道,塞满了全城。我只好割爱,再引用下去,快变成黄花风铃诗集了。其实,江门五邑岂止有黄花风铃木,在开春前后,桃花、樱花、杜鹃花、紫荆花、禾雀花、木棉花等相继盛开,简直是一个“花花世界”。我想,生活在这个年代,这个都市,见证着各种花开的季节,我们都是主角,各自有不寻常的故事。诗与远方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人人正在写就心中的诗篇。</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8年3月8日</div><div><br></div> <h3>此文刊登在2018年4月1日《江门日报》"葵风"副刊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