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濛濛游兰亭

楼文扬

<h3>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春秋未期,越王勾践种兰于此,故取名兰亭,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会稽内史,书法家王羲之与朋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此临流泛觴,即兴赋诗,王羲之为与会者所赋诗文作序,于是便有了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从此兰亭便被号为天下第一书法圣地,而《兰亭集序》更是蜚声海内外,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兰亭书法节”,使兰亭名扬四海。每当旅游旺季,慕名前来观赏的游客更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兰亭与大禹陵、东湖名列绍兴三大名胜之一。</h3> <h3>昨日是正月二十,位于江南水乡的杭嘉湖地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天色阴冷,使原本熙熙攘攘的兰亭景区变得空空荡荡的,游客稀少。然而潇潇的春雨,仿佛增添了我们的游兴,试想,在滴滴答答、络绎不绝的雨声中,把自己置身于有一千七百多年悠久历史的书法圣地,不是更能让人抒发思古之幽情吗?</h3> <h3>走进兰亭景区的大门,远远的便看到一座矗立在路中央的亭子和亭子里的“鹅字碑”,旁边的水池里,几只肥硕的大白鹅正在雨中快乐的嬉戏着,这些小家伙们 最喜爱的正是这种雨潺潺的水世界。</h3> <h3>到了王羲之当年和他的朋友们临流赋诗的地方——曲水流觞,遥想当年,那些文人雅士们,一定是个个才华横溢,兴致盎然……</h3> <h3>  王羲之是书法家,又是个文官,兰亭里何来的“王右军祠”?事出有因啊,王羲之因当年担任了会稽内史,但那时的国情是军政合一,文官也须领兵,王羲之号为“右军将军”,后人便以“王右军”来尊呼王羲之。祠堂的正中央安放着王羲之的塑像,塑像上方高挂着“尽得风流”的四字匾额,为祠堂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的气氛。</h3> <h3>从王右军祠前行,便看到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御碑亭,该亭于1983年重建,高12.5米,八角攒尖顶,四面翘角。亭中御碑系乾隆年间原物,碑高6.86米,宽2.64米,重约18吨。正面的碑文是康熙爷的御笔亲书,背面则为乾隆帝的墨宝,足以让后人有机会瞻仰到古代盛世帝王的风采。</h3> <h3>冒雨参观完兰亭,从原路返回,返程前,忽然注意看到路边的一块石碑,镌刻着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的一句话,颇为发人深思:“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意思说后代的人看我们今天的人和事,就像今天我们看以往的人和事一样.。王羲之的话充满着人们对生死的无比感慨,他写这篇序的时候,一定对古往今来有感而发 ,他联想到后人看到自己写的《兰亭集序》时,也一定会有很多感慨一样,就像我们读到前人的文章而感慨一样.所以他在序中才提倡人们“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了。人都会老去,惟文字可以传诸后世,不可不谓是充满哲理的醒世妙语!</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