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旅-东京 京都 大阪

深山红叶

<h3>我们曾经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经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曾经计较付出的回报,到最后才懂得,一切得到终将失去的,只能空留一抹浮名。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h3><h3>旅行的乐趣有时不在于找到了什么,而是让自己迷失在未知之境。一直认为,来一场义无反顾的旅行,这才是自己应有的模样。走好选择的路,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自己。</h3><h3>整装待发!<br></h3><h3><br></h3> <h3>飞机降落前,请原谅我情不自禁地开了小差。我的座位在机舱靠窗位并紧临机翼后侧位置。东京时间约13:00,透过小窗望向云层深处:一万米高空中,层层七彩云绚丽夺目,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目云环,巨大的机翼翅膀轻轻摇摆……</h3><h3> 放眼下去,太平洋海域辽阔清澈,苍海茫茫,波光粼粼,艘艘快艇闪着双道白色的尾翼划开层层海面!!</h3><h3>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就被这一幕猛然惊醒进而热血沸腾起来,我极力强压自己脑中不停跳转的《珍珠港》画面:罗斯福总统吃力地搬动自己的假肢,拼力站起,面对众口一词说"不行"的人们,那斩钉截铁之声:别再告诉我,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接受国家特殊使命,以身殉命的美国敢死队英勇boy,抵达东京上空,完成以牙还牙的轰炸任务……</h3><h3><br></h3> <h3>对日本的了解,最初是那个年代日本的电影 追捕 望乡 生死恋 高仓健 栗原小卷 山口百惠</h3><h3>日本的推理小说 森村诚一 松本清张 村上春树等等诸如此类</h3><h3>日本 虽然它在二战中一败涂地,但综观整个20世纪,日本仍然是世界上进步最大的国家之一。日本虽然在19世纪开始了强国步伐,但真正的质变发生在20世纪,从一个充满封建气息的国家进化成为一个标准的发达国家。虽然在我国“妖魔化日本”的氛围中,日本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还停留在20世纪40年代,但假如你有机会去日本看看*的话,你会发现,好战的军国主义分子在今天的日本人之中只占极少数。 日本的历史据说是以300年为一个盛衰循环周期,它是19世纪最成功的国家之一,20世纪他们可以继续蝉联这一称号。可惜二战中的表现令他们这个世纪的回忆大打折扣。</h3><h3><br></h3> <h3>去成田山新胜寺是个意料之外的事情。本来第一天没有行程安排,大家都呆在酒店休息。不想浪费这一个下午的时间,于是拿着相机随后边在MIYAWAKIさん和麗さん带领下到了大名鼎鼎的新胜寺,原来新胜寺离我们住的酒店不过20分钟的路程。啊!啊!这第一天的“行程”,没想到相当满足。先来点小得意:成田山新胜寺是成田市的一个大型和著名的佛教寺庙建筑群,离成田机场不远。如果您在机场附近有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并且喜欢看看日本历史風貌的,这是一个不错的拜地。很多中国游客都从成田机场出入,不知道附近就有新胜寺,而正是这个新胜寺一年号称有1000万参拜客。如果你随旅行社前往日本,肯定看不到这一景点。因为此景点不收门票,免费对游人开放。旅行社没有中间差价和利润,加上寺庙很大,召集游客比较费事儿,所以一般不会主动安排。</h3><h3>这一片整个都是园林式的,透露着禅的意境。</h3><h3>日本人对自己的古迹维护得很好很完整。</h3><h3>千年的文化传承,是心的传承,从佛开始,落实在行为之中。</h3><h3><br></h3> <h3>这一年,总是让我想起进退两难的泥沼--每迈一步都几乎把整只鞋陷掉那般滞重而深沉的泥沼。而我就在这片泥沼中气喘吁吁地挪动脚步,前方一无所见,后面渺无来者,只有昏暗的泥沼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h3><h3>甚至时光都随着我的脚步而流淌得十分吃力。身边的人早已经遥遥领先,惟独我和我的时间在泥沼中艰难地往来爬行。我四周的世界则面临一切沧桑巨变。</h3><h3>——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h3> <h3>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h3><h3>--村上春树《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h3> <h3>来到日本首先感到震惊的,是日本全国的绿化。那真是见缝插针,不留死角。想起咱们常提的一句口号叫“绿化祖国”,其实我们的绿化程度和水平与人家相比,差得太远。不说我们那些戈壁荒漠,盐碱沙滩,它们不适宜种植,就是一些可以种植的地域,有多少是裸露、闲置的?而在日本,你几乎看不到一点露土的地方,漫山遍野,一望无际,全都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日本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土地稀少,但却用心经营,特别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他们只种树,不伐树,而且所种植的树种都是杉树、松树、竹子等上等木材。需要用木材,则从外国进口,中国当然是最为便利的首选。在网上能够查到的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日本排名第一,为67%,美国为33%,中国为16.5%。我还看到过联合国公布的一个世界“人均绿化面积”,日本高达4000平方米,而中国只有5平方米。未去日本之前,听说它是一个土地贫瘠的国家,主要面积为山地和丘陵,仅有沿海地区有较为狭窄的平原。可是实地一考察,发现人家几乎不浪费一寸土地。说是资源匮乏,难道树木不是很好的资源么?</h3><h3>与绿化紧密相关的,是气候。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水,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冬季比较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因为我所处的大连与日本东京的纬度差一点点,出发时,便带足了御寒的衣服。可是到了之后,发现根本派不上用场。那里天气清朗,有春天的感觉。热的时候,甚至只穿一件衬衣。由于全国的森林覆盖率高,涵养水分,净化空气,加之防治污染措施到位——所看到的一些烟囱,都冒着白烟,导游告诉我们,那不是烟,而是经过处理之后的水蒸气。因此在日本,根本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所有从自来水中流出来的水,都可以直饮,从海里打捞的鱼,可以生吃。至于由于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电站爆炸造成的环境污染,则另当别论。</h3><h3><br></h3> <h3></h3><h3>日本人的整洁干净,举世闻名。马路上看不到清洁工忙碌的身影,因为见不到垃圾;日本人没有乱扔垃圾的恶习。《细节决定成败》的作者汪中求去日本考察时,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位陪同他们的女士,别人告诉她:“小姐,你身上有两根头发。”那位女士把头发取下来,用一张餐巾纸包好,放进自己的口袋。路上跑的大大小小的汽车,都是铮光瓦亮,干干净净;所住宾馆的房间,清爽卫生,井然有序,没有一点异味。高速公路休息区的厕所,虽然不断有人进进出出,但厕所内清洁得如同新的一样。由此想到,同样的工作,确实能够干出不同的水平。</h3><h3><br></h3> <h3>之所以选择了日本,是因为这个国家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了,而且是一种变向的熟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为什么了,以免产生民族公愤。在马来西亚航空事件风生水起时,东南亚旅游选择向南走自然不是明智之举。而亲自去了解一个小小岛国为什么在150年前还是闭关锁国以中国为效仿的对象,到后来竟敢侵虐中国挑衅美国,到如今又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日本,一直是我儿时上历史课时的小小愿望。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站在它的国土之上身临其境,感受那里的地域、人文的气息,随即便会感觉到那个国家因历史变迁只到如今的独有气场。</h3> <h3>此次赴日旅行一共有六天。随团走其中一点不好的就是要早起。这在我第一天早晨四点从床上艰难爬起来时就已深深感觉到,仿佛是新生的婴儿不愿离开母亲温暖的胞衣。好在张哥开车很给力,20多分钟竟然就从华乐广场飙到了周水子机场,早饭都还没吃完的我慌乱下车,算是踏上了此番旅程。一直都没有找到旅行同伴,不是没时间就是没金钱,我已经对身边的小伙伴们无力吐槽。我们常常认为:等有钱了再去旅行,等有时间再去旅游。难道你从来没有想过,有钱的时候未必有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未必就有钱,既有钱又有时间的时候未必有好的身体。人生苦短,何不,想远走的时候就出发呢?其实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很简单,要的只是想法与勇气。于是我对着他们挥一挥衣袖,想法出来的当天下午就定下行程。</h3><h3>而随遇而安,是我对这次旅程起点的最大感受。以往的旅途都在我提前一两个月的精密计划下完成,可今天的我只知道自己第一站将飞往东京的成田机场,剩下的就随团安排好了,我需要的仅仅是洗一洗身体和灵魂。</h3><h3><br></h3> <h3>另一个需要提到的就是日本人对“教育”的重视。这个在你研究日元的时候,就应该会惊奇地发现,一般百元大钞上印的人头都是在国家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吧?!然而日本最大的一万元大钞所印头像竟然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福泽渝吉,他是日本近代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创立了日本最古老的私立大学。而五千元上印的是樋口一叶,她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和女权倡导者。最后一千元上的头像是著名医学家“黄热病之父”野口英世。不说别的,光拿着这些钱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一个国家能把教育宣传成这样,不容易啊!</h3> <h3>再说说穿衣打扮。日本的穿衣有比较明显的分类特点。所以在大街上根据衣服你可以一眼看出哪些是学生、哪些是职员、哪些又是刚入社会的小青年。在时尚界,日韩风格的衣服也常常是我们亚洲人穿衣搭配效仿的对象。日本美眉以可爱的卡哇伊为主,而日本帅哥则像动漫里一样十分大胆,所以什么样的搭配在日本街头都能看到,而且各地的风格一目了然。东京以素色为主,新宿以黑色单品为基本特征,而大阪则多以亮色为主。现代日本青年喜欢用各类黄色覆盖自己乌黑发亮的头发,发型风格新异,样式层出不穷。就说打理头发用的电卷棒什么的在百货大楼里一整层卖得都是,可见他们对头发样式的重视多变。据说,日本女性平均每天要拿两个小时来化妆,有20%的日本男性没有见过自己妻子卸妆后的样子。而走在节假日灯火通明的商业街上,每一位现代青年都会“盛妆出席”,让你一眼就能分辨出日本人、韩国人和中国人——因为日本人实在是太会化妆了!每一个美眉都是带着假睫毛大大的眼睛扑闪扑闪的,每一个帅哥都是动漫中耀眼的头发和恍惚的容光。</h3> <h3>来东京之前,就和旅居日本的多年好友姜总相约,要找一个晚上,去日本的居酒屋喝点小酒,体验一下日本男人的夜生活,看过了葛优、舒淇主演的电影《非诚勿扰》,对里面的“四姐妹酒吧”总是念念不忘。</h3><h3>  只是,跟团的缺点就在这里,一天的行程早被安排的满满的,早上八点出门,晚上七点才能回到酒店,人困马乏,口干舌燥,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泡上一壶茶,滋润一下冒烟的嗓子,至于喝酒的事,还是先往后放放吧,以至于路过居酒屋时候,看到里面大杯的扎啤,诱人的刺身,埋头喝酒的日本浪人,更有衣着单薄,意态撩人的制服妹,看得我心潮起伏,意绪难平,脑海里莺莺燕燕,活色生香,心里懊悔不已,怅然若失。</h3><h3>  后来,早晨起来,我不跑步,但要和同行的朋友结伴而行,在大阪的酒店周围散步,已经错过了东京的夜晚,不能再错过京都的清晨。</h3><h3><br></h3> <h3>日本的气场犹如他们的国花——樱花(菊花)—一样温柔。机场里没有大红大蓝的色调,有的只是淡紫浅粉的冰激凌色泽。海关对你点头哈腰,并把你逐一安排在人少的队列,一开始便可见“次序”是这个国家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日本人喜欢为你安排座位,无论是宾馆还是饭店,他们总会微笑着对你来一句“哦嗨呦(你好)”并带着你走到餐桌。因为日本语的关系,他们说话的音调没有大起大落,听起来异常的温柔。所以请不必怀疑日剧里那些大发雷霆的演员演技不佳。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日本人房屋的墙面都很薄。你只要说话声音大一点就能让邻居听得一清二楚,而这表示你家的礼节不过硬的同时隐私外漏的可能性也非常的大。</h3> <h3>日本人一直在把中国的儒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具体原则加以实施。而儒学本身就具有温文尔雅、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所以这让日本人成为了亚洲最受人尊敬的人。亲身体会:“すみません~(斯咪吗塞:不好意思,对不起)”是日本每日用得最多的词语;“ありがとう((阿里嘎都:谢谢)”听见的第二多;“おはよう(噢哈吆:你好)”出现的第三多。而日本人对你毕恭毕敬常常鞠躬行礼的举动,也让人深受影响。最让你觉得不好意思的是,离开酒店的时候全体员工出来对着你鞠躬招手,一直招到看不见你为止。这是何等的夸张!但是谁不愿意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呢?日本人很好的抓住了人类心理上的这一弱点,并聪明的运用礼节来提升了自己国民的素质与教养。</h3> <h3>这是成田区的情人旅馆</h3> <h3>最近在看一本书,上面说:“如果去了一个遥远陌生的国度,还不去改变或推翻自己的曾经,这远走高飞还有什么飞头。” 今天来到东京晃悠,一切重新开始,遇到太多美景和惊喜,还有美好的人。感谢在这里得到的这一切。</h3><h3>这种没有任何人为和刻意成分的自然杂乱的街道建设,有时显得特别美。就像鸟儿啄着花蕊,猫迅速地爬上跳下一样,某些看上去显得杂乱无章的地方,我觉得却正是无意识中最美的地方。</h3><h3><br></h3> <h3>汐留 意大利街 台场 东京湾 </h3> <h3>那轻轨铺设在离地面几米高的桥墩上,以三分钟一趟的频率呼啸而过,站台上人影绰绰,往来不绝,她们或者他们如潮水一般,走了又来了,来了又走了,站台上和大街上商场里始终川流不息,这些人住在哪里?</h3> <h3>他们或者她们有些什么联系?是否有电视剧《昼颜》中的女主角一样的人物?是否有苍井空、饭岛爱一样的AV女,是否有日本推理小说家森村诚一所写的那些故事?我深思遐想,久久不愿离去。 </h3><h3><br></h3> <h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 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h3><h3>——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h3><h3><br></h3> <h3>知道台场这个名字是因为《东京爱情故事》,在水一方的彼岸,莉香和完治,感动了一代人的美丽故事。 台场其实是东京湾里人工填海造出来的一块人工岛,因为彩虹大桥和摩天轮而备受热恋中的男女所推崇。而彩虹大桥更是很多日剧中男女约会定情的场景地之一。</h3> <h3>自由女神像的来历。从1998年4月开始的1年间,正值「日本的法国年」,巴黎市的自由女神像被借出,设置在台场。现在设置在台场的自由女神像,是原物归还后,在回应一片惋惜声中制作的复制品,虽然如此,现在她已变成台场的标志。</h3><h3><br></h3> <h3>  这是东京湾的自由女神像</h3> <h3>日本皇宫位于东京的中心地区,也称皇居,是日本天皇及其家庭成员居住的宫殿。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由德川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修筑。皇宫前面铺满碎石的大广场则被称为皇宫广场。 整个皇宫被护城河环绕。皇宫分为皇居、外苑、东苑以及北之丸公园等几个区域。皇宫的大部分(包括宫殿本身),隐蔽在厚厚的石墙、古老的树木和江户时期的护城河内,一般不对外开放。 皇宫正殿是宫殿的中心部位,皇室的主要活动和外交礼仪活动都在正殿的“松之阁”举行。 </h3> <h3>皇宫南面为皇宫广场。皇宫广场铺满砾石,并有大片草坪与树木。站在皇宫广场即可看见外苑的宫墙以及皇宫著名的景点──二重桥。二重桥是通向皇宫的特别通道。在新年和天皇生日时,公众可通过二重桥进入皇宫并接受天皇的问候。二重桥后面是伏见矢仓,它是原江户城堡的一个观望角楼。 日本皇宫现在只有天皇和皇后等两人居住,当然,他们的随从人员和保安、工作人员也住在里面。 东京皇宫颇有中国皇宫遗风,特别皇宫花园门前的大片广场、草坪、松树。草地青翠欲滴,松树修剪得整整齐齐,庄严肃穆又不失明快,与沈阳清昭陵门前的风格非常接近。这或许是清昭陵在伪满时期得到了日本人较好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因 让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皇宫前面的大广场上竟然铺满了碎石,为什么不用大理石或者其他材料呢?原来,这么做是防止夜深人静的时候来刺客,因为人马踩踏石子路的声音很响,容易暴露目标。北京故宫很多地方没有树,原来也是担心刺客躲在树丛里。总之,天皇和皇帝们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h3> <h3>  特别是现在任何人要研究中国唐朝的历史和建筑,必须去日本,在日本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唐朝文献资料,世界现存的唐朝建筑都在日本,当你知道这些情况后,我想你的心情一定很复杂。</h3> <h3>说到日本,我们中国人有一种复杂特殊的情感,到了日本,感觉完全颠覆之前没去过时对日本的印象,可能是两国媒体选择性报到一些不好的消息导致很多国人对日本的认识比较偏激;其实我们一路上,接触到的普通日本人一般都文明礼貌,友善、有序,做事认真,富有同情心。坚持军国主义的仅仅是日本人中的很少一部分人,普通日本人并不关心什么政治,每天都在忙于自己的生计。真正的日本我觉得比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文明太多了,比如:日本的道路虽然比国内的道路路面窄小,但是路上的汽车基本没有按喇叭的,都是礼让行人,特别是大巴车在转弯时由于道路狭窄,要打2~3次才能转过来,道路后面的车辆,都停车等候,没有一辆车按喇叭。我们此次在日本旅行的几天中,就没有听到一次汽车的喇叭声。在日本走到哪了东西都摆放整齐有序,特别是几乎所有的宾馆里的卫生间,坐便器都是带冲洗的,卫生间里的卫生纸全部都是可以溶于水的,不会堵塞。没有食品安全问题,所有的水都是可以直饮的,而且日本的食品味道也很好吃,就是普通的臀骨面也是货真价实。日本的电器和商品,品质都很高,电器就不用说了,特别是药品化妆品有效成分充足。无论在日本的哪一个城市,购买到的同一种东西,价格和品质都一样。日本的国策是,自己本国人使用的东西,都是品质最好的东西。其次才是出口。 </h3> <h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垃圾分类是我所见过最为细致的,一般国家只分为3类垃圾(顺植物类、可回收类、不可回收类),而在日本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垃圾箱有10个,你想丢掉一个饮料瓶子,也要将饮料瓶子分成3次,盖子丢一个垃圾桶、饮料瓶子外面的塑料纸撕下后丢另外一个垃圾桶中,最后剩下瓶子再丢在另一个垃圾桶中。再看看我们处理垃圾的方式,就知道什么是差距了。 </h3> <h3>东京银座 是与巴黎香舍丽舍大道 纽约第五大道齐名的世界三大繁荣中心 以格调高雅 品牌奢华著称</h3> <h3>由于具有普遍的道德法律意识和道德操守,社会贫富差距较小,日本社会的管理非常开放,从无人值守的政府大门,到无人看管的体育场,公园等等,到处都体现出一种自信自律开放自由的社会管理模式,无需维稳,即可和谐。</h3><h3>当你亲临日本,你会了解到一个和抗战神剧完全不同的当代日本。</h3> <h3>东京,日本第一大城市,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与金融中心之一。弹丸之地编织着世界上最密集、最复杂的交通网,集结了摩肩接踵的人流和川流不息的车流,满足你对喧嚣繁华的所有想象。然而,这又是一座前卫潮流与古典婉约激情碰撞的城市,隐藏在闹市区的古寺神社,流光溢彩的霓虹森林背后藏着一个优雅静谧的秘密花园。</h3><h3>  </h3> <h3>东京,就犹如一朵带刺的玫瑰,散发着咄咄逼人的魅力。但当它卸下浓妆艳抹的妆容,就如同一朵浸入热茶的花朵,淡淡的馨香氤氲流转,撩拨鼻息更撩拨心弦。一束阳光,一壶清酒,一片落樱,洗尽铅华始见真,浮华褪尽方显诚。。</h3> <h3>历史悠久 浅草雷门观音寺 是东京最古老的寺院</h3><h3>日本规定,寺庙与神社是分开的,唯有东京的浅草寺和浅草神社,是在一起的。浅草寺的香火鼎盛,来这里烧香拜佛的人群络绎不绝。</h3><h3><br></h3> <h3>这是东京塔</h3> <h3>来日本的温泉初体验是在日本山中湖温泉酒店的山间豪华温泉酒店完成,日本的温泉给我感觉更像是例行一件大事,每一个步骤分得一清二楚。</h3><h3>日本的室外天然温泉大部分都在山林间,分为室外露天温泉和屋顶露天温泉。一般的水温都会比室内凉一些,但是要的就是感觉和意境。你可以看着旁边的小桥流水假山兰亭,也可以仰望着深邃的天空数星星,运气好还可以面朝大海听着澎湃的潮起潮落。微风会把你吹得半醉半醒,自然与生活通过这种形式别样的组合在一起,让你远离城市的喧嚣,将自己的身心全部交给大自然,唤醒你体内上万年前原始的觉醒。</h3><h3>  也难怪每年日本有大约1.1亿人使用温泉,对日本人来说泡温泉是一种享受,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对于我们旅行者来说,这何尝不是生命中一种最奢华的体验。</h3><h3><br></h3> <h3> 浴场分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中间由全景式的落地窗户相隔,等于把室外庭院的景色一并邀进了室内。进入浴池时,干净和安静是两个基本要求,我们按照事先被告知的做法,洗净头发洗净身体,再小心翼翼地浸入到幽暗神秘的“汤船”之中。水温比体温高,初入水觉得太烫,适应后是刚好能忍受的热度,整个身体被暗热清滑的水包围住,心跳似乎也骤然加快了。在汩汩的泉声里,身体逐渐松驰下来,内心也慢慢平和起来,甚至所谓的自我也悄悄地销熔开了。奇怪的是,用手随意抚摸一下自己任何一处的肌肤,都会感到别样的轻清滑腻,有种不真实感,想来白居易《长恨歌》中“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描写并非臆造啊。</h3><h3> 汗不停地从身体里钻出来,脸上挂满了水气和汗滴,依在石壁上歇息,只觉得从内而外地涣散,时间和空间感都变得迟钝,水成为此时此地唯一的存在。日本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当年被伊豆的山水和温泉深深打动,在温泉旅馆写下了名著《伊豆的舞女》,此后川端康成又以汤泽温泉为舞台,创作了不朽的名著《雪国》,在散文《我的伊豆》中,还有“堪称伊豆的乳汁和肌体的温泉”这样绝妙的比喻。温泉之于大师,是人生不多的留恋之一吧。</h3><h3>泡了十多分钟觉得有点气闷了,转而到室外泡露天温泉。此时正好一阵微风吹过,温润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夏天傍晚的气息,让我找回了熟悉的日常感觉。室外是一个大的浴槽,石头制的浴槽里无色的泉水冒着泡泡,周围树木假山灯座都被严密地围在高高的白墙里,天空是湛蓝湛蓝的。如果是冬天,最好是某一个雪夜,泡在热气缭绕的温泉水里看雪花飞舞,不时有雪花无声地落进水里,人同时享受着极致的寒冷与温暖,周围是难以言传的静寂,该有多么浪漫,多么超脱!</h3><h3>  浴温泉的轻快与舒畅,宋代王安石用“万劫付一洗”五个字表述得最是到位。据说每到冬日,农闲的日本农民就会背上一个月的食品奔赴心仪的温泉酒店,在那里悉心“疗养”一个月。他们恐怕是世界上最懂得享受的农民了。</h3><h3><br></h3> <h3>看到富士山 首先想到松本清张的日本推理小说“萧瑟树海”“波浪上的塔”,以及美国好莱坞电影 自杀森林 这部电影就是在青木原树海拍摄</h3><h3>正如书上描述的是--生于毁灭的奇迹森林</h3> <h3>青木原树海虽然是一座丰饶奇妙的自然宝库,但它为更多人(包括那些从未去过日本的人)所知的原因,恐怕在于它的另外一个名字:“自杀森林”。与树海相关的种种传说,大多都以闯入者无声的死亡终结。</h3><h3>其中最广为流传的说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一旦踏入就永远无法回头。这是说游人一旦离开林道闯入林中,哪怕仅仅走出去几百米,也将无法找到回去的路。 其二,来自地狱的神秘磁场。这是指指南针受到莫名的干扰而“狂化”,令置身树海的人无法辨明方向。 其三,则是日本人津津乐道的“神隐”传说的树海版。在日本民俗文化中,“神隐”多被解释为被神藏起来,或为神所招待。宫崎骏的名作《千与千寻之神隐》所讲述的故事,就是从少女荻野千寻一家遇到的一次神隐开始的。 事实上,关于前两个传说已经有了诸多的科学解释,譬如“无法回头”主要是因为树海的树种单一,四周望去都是一个样,缺乏可以作为参考的标志性物体;而指南针“狂化”则是受到土壤下层熔岩中大量磁性物质的影响。另外,这种干扰其实也仅仅是指南针有一定幅度的偏差,并没有传说中的“狂化”那么夸张。不过,这并不会使青木原树海的神秘与恐怖氛围得到消减,事实上,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自杀者朝圣般向这里聚集。</h3><h3></h3><h3><br></h3> <h3>富士山,是日本国内最高峰,日本重要国家象征之一。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活火山,接近太平洋岸</h3> <h3>日本富士山西北麓的「青木原树海」,是一座形成于1000多年前的原始森林。相对于森林生长的漫长周期而言,它或许还很年轻。他不仅是一座丰饶奇妙的自然宝库,也曾经登上过国外网站票选的“世界10大自杀圣地”首位。就连推理小说巨擘松本清张都说:「树海是一片人迹未至的原始密林,倒下的树木横躺竖卧,好像匍匐在地的长蛇,枝干上长满了千古苍苔。倘若迷路误入这原始密林之中,连尸体亦难发现……」</h3> <h3>将“青木原树海”与“自杀”的关联推到世人眼前的,是松本清张撰写的小说《波浪上的塔》。随着美丽的女主人公赖子悄然踏入无法回头的死亡森林,小说及小说中所构造的人世间种种的挣扎与迷惘都在茫茫的树海之中戛然而止。作为承载凄美爱情结局的场景,青木原树海极度浪漫又极富仪式感的典型的日式悲剧性印象,也深深地烙在了世人的心中。</h3> <h3>富士山脚下的河口湖 </h3> <h3>这个是忍野八海 </h3> <h3></h3><h3>京都</h3>古香古色是京都的特色,经过千年历史蕴色她更加光辉光华、坚挺秀丽。庙宇、庭园、艺妓、和风永不褪色,记忆永不消失,这是千年的美丽,浑然天成的风采,这华丽、这魅力、这风韵一幕幕、一篇篇、一章章让你无法抗拒。深呼吸,不仅仅是一座都城“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的气味,更有其万载犹存而更甚的风韵。这种气味,这种风韵,是时空的馈赠?还是代谢人事的矜持?<h3><br></h3> <h3>古代,日本多次派遣,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西安,当时的长安学习中国文学、天文、地理、服饰等等。她深受唐文化的浸泡和熏陶。于是平安王朝继承了唐的文化,仿长安建造了京都和奈良,从此京都和奈良继承和发扬唐的文化,展开了如诗如画般的唐风历史。京都是优美、悲美、壮美的古都,是日本魂的所在地,是最具有女人味的城...</h3><h3><br></h3> <h3>一直想去看看京都和奈良,因了那一段传闻:1944年盟军准备对日本进行地毯式轰炸,梁思成先生为美军提供了日本古建筑集中的地区,并在地图上标明了详细地址,其中就包括京都、奈良的宫殿、城墙及寺院。美军一个上校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学者要保护敌国的古建筑。梁先生说:要从个人感情出发,我恨不得炸沉日本,但是古建筑绝不是某一个民族的,而是属于全人类文明的结晶,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在盟军的轰炸中,京都及奈良的古建筑奇迹般地毫发无损,直到如今日本学者将梁思成奉为“古都恩人”。 </h3><h3><br></h3> <h3>这个行程的古都之行,金阁寺是位列第一的必访之地。最早知道它,还是从那部小时候每天追看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开始,里面那位经常与一休斗智斗勇的足利义满将军就居住在金阁寺,其实这里根本就是大将军为自己修建的一座别墅。传说当年修建时,完全是从中国找来工匠设计并建造的。楼阁第二和三层的外墙全部以金箔装饰,耗费黄金20多公斤,因此得名金阁寺。它的另一个名字叫鹿苑寺,因足利义满将军的法号“鹿苑院殿”而得名。 </h3><h3><br></h3> <h3>走出不远是一个左转的路口,听到前面的游人不住地发出赞叹的惊呼,来到镜湖池边的树荫下,映入眼帘的画面令人忘记了呼吸,这就是金阁寺舍利殿了。在碧蓝的天空,松软的云团,苍翠的远山,浓俨的绿荫映衬下,阳光下的金阁闪动着耀眼的光芒,岩石底座,黑色屋檐。一层法水院的黑色木门,白色外墙带来沉稳安定的视觉感受,第二层潮音洞,第三层究竟顶的外墙以及四周细细的廊柱,每一寸肌肤都闪耀着金色的光。屋檐坡度平缓,四角微微上翘,耗资巨额黄金打造的奢华宫殿,带来的美感却并不锐利。据说以金阁为中心的庭园表示极乐净土,被称作镜湖池的池塘水面此时没有一丝波纹,澄明如镜。金阁寺的倒影清晰地投射在水面,虽是幻影,也是纤毫毕现,环绕在四周的群山、赤松、湖石也相伴入镜。 </h3><h3>如今已经不允许游人进入寺内,我们在镜湖池边绕行,从不同的角度观赏着金阁的美,三岛由纪夫的名作《金阁寺》中用尽了各种词句来描绘这种美:“对我来说,金阁绝不是一种观念,而是一种物体。是一种尽管群山阻隔着我的眺望,但只要想看还是可以到那里去看的物体。美就是这样一种手可以触摸、眼可以清晰地映现的物体。我知道、并且相信,在纷繁变化的世界里,不变的金阁是千真万确地存在……这么一想,我就觉得金阁本身也像是一艘渡过时间之海驶来的美丽的船。” </h3><h3><br></h3> <h3>顺着山路拾级而下,路边见一座茶室,忍不住走进去。这是一座典型的清寂茶室,室内只有几方草席和一座佛龛。落座后,身穿和服的女子躬身奉上一个茶盘,里面盛放着一碗抹茶,配的茶点是一块雪白的糯米小方糕,装在艳丽的朱红漆盘里。米糕上是金阁寺的花样,远处的山峰,玲珑的楼阁,屋顶的凤凰,只用寥寥几笔线条就跃然其上,点缀在上面的几点食用金箔更是托出了金阁的神韵。 </h3><h3>轻啜着清凉的抹茶,不禁想起了茶道禅师千利休所说—茶可以杀人,同样,美亦可杀人,就像眼前的金阁寺,虽然在“古都恩人”梁思成先生的保护下免于战火的毁灭,却在昭和25年(1950年),一名21岁的见习僧人放火彻底烧毁了金阁并自焚,因为他想永远、独自占有金阁的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金阁是昭和30年(1955年)时依照原样重新修复建造的。 </h3><h3>原来最具毁灭性的并非战争和炮火,而是人内心熊熊燃烧的贪念和火焰,而且这贪念所追逐的诸多幻象终将如水中倒影,随风而逝,留下来的只有如金阁一般的美。 </h3><h3><br></h3> <h3>完全与之现代时尚相反的是京都古色古香的浴衣风潮......一直觉得,日本把现代文明和本土传统融合的恰到好处,而这一切都要源自于日本历史的变更。</h3><h3>日本的社会生活中如今出现了这样一副场景——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做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了下来。居酒屋(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寄居地。西洋歌剧参差不穷,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有历史学家认为,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一层层剥开,却看不到芯——看不到日本文化的核。但是它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的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日本文化重要成分的完美融合。</h3><h3>日本是一个内敛的民族。虽说《帝国宪法》使得日本的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并拥有统帅军队以及对外宣战等一切大权。但是,现代的日本,无疑成为亚洲雄风的经济大国。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人民素质。曾经有日本学者指出:“日本长期是落后于‘中华’之国——中国的后进国,接着是落后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的后进国,所以它在能够创造出达到先进国水平的意识形态以前,必然要从先进国进行移植。”正因为如此,日本生于忧患,在谦虚的改革自身的同时积极学习外来的先进技术、研发科学项目,大力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无论过去的历史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怎样的残忍与黑暗,但这一切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精神和力量。</h3><h3><br></h3> <h3>你可以随便问一个到过日本的国人,他们的答复都惊人地如出一辙:日本值得一去!</h3><h3> 抵触并排斥,甚至仇恨这个国家,是象我这样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共和国新人们的共识。两国邦交正常化后,关于日本这个种族的"高自杀率"、"血疑"、"喝马桶水嗜好"等描述,多半来源影视网络,美国人的《菊与刀》我没看过,略过白岩松10年前写的《岩松看日本》感觉太过高大尚,带着官方媒体采访任务的新闻小说,多少让我觉得离我这小老百姓远得不着边际。加之这个国家近年来屡屡不断的边邻事端,印象中弹丸之国、矮小之躯却总要抢夺远超出他们承受范围的"蛇吞象"心理,总让我对这个民族,产生仇视感的同时,更多的是好奇与一探究竟的使命感。</h3><h3><br></h3><h3>第一次走访日本,从东京一路到达京都,大阪。日本给我留下了一个作为岛国民族的深刻印象。过去的,我们不能忘记,摈弃糟粕。但优秀的,我们一定需要学习。也许,这一切就是我对日本最初的印象。</h3> <h3>旅行はゴールを気にせず、道の人や事、そして良い思い出や風景を大切にしています。人生は旅行のようなもので、目的地を気にす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途中の風景と景色を見る気持ちだけを気にして、心を旅させましょ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