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 马景峰文/图

紫色思絮

<h3>  几天前,儿子和朋友在一块喝了一次大酒,喝醉了。老伴、儿媳、孙女义愤添膺,齐声声讨。老伴见我不动声色,便逼我表态,还命令我跟儿子好好谈谈。我跟老伴说:"谈谈可以,但对儿子喝醉一次酒就如此兴师动众,也大可不必。你想想,我和你结婚到现在,我不也醉过几次嘛!"</h3><h3> 在酒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国度里,人一辈子没喝过酒的,恐怕很少,特别是男士。在喝酒的人群里,没喝醉过的,恐怕也不多。有一句老话说得好,"人生难得几回醉",我再加一句"人生不醉几回也难。"人的一辈子从生到死会有多少场合要面对酒,行走在社会上会有多少事离不开酒。你身在其中,却从来没踫过酒,没被酒醉过,那恐怕很难很难。</h3><div><br></div> <h3>  我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属于比较传统的那种。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喝酒不像现在这样平常。但偶而看到有人喝酒争的面红耳赤,甚至耍酒风时,就觉得喝酒不是好事,喝酒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因此,直到我中学毕业、下乡到上大学,都滴酒未沾。很多人在乡下的艰苦环境中,学会了抽烟喝酒。但我就凭着对烟酒的厌恶的印象顽强抵抗,最终挺了过来,既没学会抽烟,也没喝过酒。</h3><h3> 我第一次喝酒,是在师专当了老师之后。当时,学校有十多位年轻教师,都住在单身宿舍。每当每月发工资的时候,大家每人便拿出两元钱凑份子,在学校旁的小饭馆聚一聚,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同时也为了放松放松,找找乐子,增进友谊。那时候,二十元钱不但能点一桌像样的菜,而且还可以大喝一次。刚开始的几次,我坚持不喝酒。可是发现在餐桌上总是进不了状态,和大家沟通得不尽兴。再加上他们一个劲起哄,就试着喝了点啤酒,感觉还不错,嗑也唠得顺溜多了。这样,就开始喝起酒来,但也仅限于两杯啤酒。</h3><h3><br></h3><h3><br></h3> <h3>  我第一次喝醉酒是在大学我教的第一批学生毕业的晚宴后。当时学校英语系有朝族、汉族两个班,我是朝族班的班主任。因为他们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二批学生,年令都偏大,有几位年令比我都大。我们互相处得都很好,虽然是师生,更像是哥儿们。因为大家即将要离开母校,而且在校的两年多里相互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彼此都恋恋不舍。席间,大家边唱边舞,互相诉说离别之情,喝着喝着有的同学就哭了起来。我看着他们,心里也不是滋味,就多喝了几杯。结束的时候,我头脑很清醒,但脚下有些踉跄。同学们要送我,我坚决不肯。见我没事,大家便挥手告别。我推着自行车走了一段路后,便感到天旋地转,一下摔倒在地下。想爬起来,一睁眼就眩晕。过了一会,我听见一阵拖鞋的声音从远到近停在我身边。我眯着眼看了一下,是位大哥。他问我:"兄弟,怎么了?"我只好如实、简要地把情况说了。他听完后,爽快地说:"是这样。没关系,谁都有醉酒的時候,过一会就好了,你在地上躺着也不是回事,我先送你回家吧!"我连声表示感谢。他问了我家的地址,把我扶到自行车后座上坐好,推着自行车,把我送到了家。回到家里,我在床上躺着,整整醉了三天三夜。现在,我一听《三天三夜》这首歌,就想起我当年的那次醉酒。其实,那天我就喝了二瓶啤酒,但却是我一生中醉得最厉害的一次。遗憾的是,虽然我当时问了送我回家的那位大哥的单位地址和姓名,但实在是醉得一塌糊涂,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了,没能当面致谢。想想,现在如果再遇到这事,有没有人扶你送你,就不好说了。</h3> <h3>  千百年来,酒之所以经久不衰,得到人们的青睐,从表象上看,它只是一种以乙醇成分为主的促进血液循环,通筋活络,使人神经兴奋,精神愉悦的饮品。但是更主要的是,它在酿造和饮用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文化影响力巨大,使人深陷到了它的魅力之中。正所谓"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喝了一段时间的酒以后,我就发现,喝酒和人的心情有很大关系,心情好,酒就容易下,喝的多,不易醉;相反,心情不好,酒就难以下咽,正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喝酒和喝的对象,既与谁喝也有很大关系。俗话说"酒逢知已千杯少",和志趣相投的好友喝酒,就特别顺溜,酒越喝越有味,越喝越甜,最后像喝蜂蜜水似的。但如果到了这种境界,基本上也醉了,而且那是那种酣畅淋漓的醉。可以说,酒是人和人沟通的最好媒介。"酒后吐真言"。你想快速了解一个人,增进和他的感情,喝酒也许是最有効的方式。同时,酒也是抒发感情、寄托思念、排遣乡愁、化解痛苦的神奇之物。当然,在文学家那里,酒中会酿无穷的想像和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酒也会激励将士们的豪情斗志,保家为国,英勇杀敌。古诗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醉臥沙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但是,千万小心,在某些时候,酒也会变成魔鬼,怂恿人干出不可理喻的事情来。</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后来,我由学校调入机关,喝酒的机会慢慢变得多了起来。但那时的喝酒场合,大部分都是工作上的应酬,还有了利益上的瓜葛,喝酒带有目的性,因此,酒喝得就没什么情趣,很多時候只是没话找话,被动端杯,应付差事。但是,有时为了完成某项任务,酒还得尽全力去喝。记得我在宣传部工作期间,正赶上全省电视网络改革,将各大企业自办的电视播出系统交由地方广电局统一管理。一天,州广电局的 一位副局长找到我,说某林业局对县广电局收回企业的广播电视制播机构不理解,不配合,谈不拢。他听说我和该林业局的局长关系还不错,就请我陪着一起去做做工作。来者说得诚恳,也在我职责之内,不好推辞。我只好答应和他一起去林业局一趟。第二天,到了林业局,几近中午,局长说咱们先吃饭,工作的事以后再说。在镇里河边的一个凉亭里,局长准备了一些山菜河鱼之类的下酒菜。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到摆了两箱地产白酒。局长开场就说,我知道你们为什么事来的。今天这样,只要这酒喝好了,什么都好说;酒要喝不好,什么都别说。接着,他一扬脖,就把一大杯白酒干了。你说,在这情形下还能说什么,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最后,你来我往,直喝得浑天黑地,晚上怎么回得家都"断了片"。但好在局长说话还算话,事情处理得还不错,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font></h3> <h3>  酒喝多了,有时也喝出乐子来。一次,我和一位同事一起参加一个酒局,喝多了。我俩同住在一个小区,回家到楼下,实在上不了楼了。想到 旁边的茶座醒醒酒,就进去要了壶茶。但还没等喝,那位老兄就趴在桌子上了。我也不行,快站不住了。无奈,只好在茶座老板的帮助下,给我俩的夫人打了电话。两位到了后,把我俩这顿数落,该说的说,该骂的骂,折腾了半天才把我俩弄回家。其实,她俩都白骂了,我俩醉得几乎啥都没听进去。还有一次,一位事喝完酒送我回家,他也喝得差不多了,用他家的钥匙开我家的门,居然开开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我问他,他笑而不答。后来,我才弄明白,当时我老伴担心我,听见门外有动静便来开门,正好赶上同事用他的钥匙开门,踫巧了。直到现在,这事还作为酒后笑谈。</h3> <h3>  不喝酒的人有时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有些喝酒的人会喝多,喝醉。我老伴就说我,还是你想喝,要不然为什么会喝多。我想了想,从根子上说,还是性情使然,也就是你是不是所谓的"性情中人"。其实,我在家里是滴酒不沾的,也从不恋酒。但是,在有些场合,总觉得不得不喝,不喝说不过去。有时,朋友怕我喝多了,偷偷的在我杯里倒了水。我一发现,赶紧把水倒了换上酒。弄得朋友很尴尬,说我"不知好歹"。有一位好友,第一次和他喝酒的时候,为了避免给他留下能喝的印象,我就找借口没怎么喝。他感到很失望,便给我讲"酒品就是人品"的道理和故事,我硬着头皮吃完了那顿饭。第二次我和他喝酒的时候,一上桌,我就说,上次听了你讲的"酒品就是人品"的道理,我很受启发。今天,你再给我讲讲。然后,我连干了三大杯,接着还要干。他连忙拦住我说,"好了,老兄,从此以后我再也不跟你讨论酒品和人品的问题了。"</h3> <h3>  近几年,岁数大了,身体大不如从前。酒稍喝多点,就很不舒服。因此,尽量的躲酒,少喝。好在退休了,应酬的事情也逐渐少了。</h3><h3>喝了几十年的酒,喝多过,也喝醉过,回过头一看,也喝出了一些感悟。酒这个东西,本身并没有好与坏,就看你怎样对待它。如果喝得适量适度,那对身心都有好处,是个非常好的东西。但如果对酒没有节制,纵酒、酗酒,必将损伤身心,甚至危及生命,它就是毒药。一辈子滴酒不沾,会失去人生的很多乐趣;但嗜酒如命,会酒精中毒贻害终生。但是往往人们掌握不好这个度,道理明白但难以自我把控。特别是上了年纪和身体有恙的人,一定要注意,人是肉做的,说到底你干不过酒。人没了,朋友也没了,何谈友情?面对酒桌上的官司,什么时候都要理性对待,不逞强,不虚荣,不激动,不当真。一辈子养成的习惯,有时改起来也难。再难也要从头做起,才能有健康幸福的晚年。当然,如果你只想沉溺酒中寻求刺激,而并不在乎身体的好坏,那就应当别论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