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甲子回眸之一(我的画):人生极简有真味</h1><h3> 这些临摹或写生的习作完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呵呵,曾经将《列宁在十月》(顾炳鑫作品,1970,出版时无具名)从第1至122页,从头到尾临摹了一遍。</h3><h3> 从今天起,不定期推出"甲子回眸"系列,有兴趣一看,大咖赐教,感谢关注,未完待续。</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子回眸之二:曾经邂逅过的"朋友圈"</h1><h3> 从业二十余年,与名人打交道,从不主动合影,但有时也会留下一些珍影,这就是缘分了。开国上将杨成武、陈锡联的合照特别难得。前者,在据说是林彪住过的西山某地;后者在某亲王府的灰墙大宅门里,大热天陈老将军亲自切西瓜给我们吃。图六,周里京旁边的是杨昆、方青卓。图八,"喜儿"茅惠芳。末一幅,是在杭州,当时范梓良田妞伉俪偕母亲到访,本人腰间还别着带链子的国脉中文机哈。</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子回眸之三(我的画):当年墙头的两尊"菩萨"</h1><h3> 这两幅水墨画习作,画于1978年前后,请高手指点。当年深度沉湎莎剧与贝多芬音乐,后者只是纸上谈乐(傅译《贝多芬传》和罗曼· 罗兰《约翰· 克里斯朵夫》)真正亲聆贝三、五、六、九和钢琴小提琴曲及《序曲》,还是近二十年后。数次搬家散尽旧物,不料,折叠了藏在旧硬纸板夹里的两幅旧作,居然完好留存着,虽说已破损发黄纸质酥松。谢谢观赏。</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甲子回眸之四(我的画):随便搨搨是涂鸦</h1><h3> 人说架上绘画已死,那倒不至于。不过,在摄影门槛愈来愈低的当今,靠写实逼真来取胜显然背时了。所谓"太似媚俗,太不似欺世",这创作真谛真正要做到恐怕很难的哦。速写作于2002年,金茂大厦里。请高手指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子回眸之五(我的字):手工几乎成追忆</h3><h3> 偶然起兴,打开五六册宣纸版的《中国传世书法》,翻到哪里是哪里,挑喜欢的临一临。诸家都有,取心意相通心领神会而已,追慕前贤大师,笔不能至心至。图七八和图九,前者,2015年见微信上有个视频《亚洲欧洲版图演变》,手抄了一份;后者为1989年写在大500格文稿纸上的笔迹,拙著中篇小说刊发在《萌芽》增刊《电视·电影·文学》上。以前写作是纯手工,换笔后,除了签名,私下里一般不写字了。请高手赐教。</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子回眸之六(我的画):马马虎虎六十年</h1><h3> 今年二月,到老友立刚兄家做客,居然还藏着我三十五年前所赠旧作,并原璧奉还。感其美意,就拿回家用IPAD翻拍了一下,贴到朋友圈一哂。这些拙作,或临摹或习作,因有的画马,有的画虎,加之时隔三十五年之久,正好戏称"马马虎虎三十五年"。现在再发此帖,既为甲子回眸,那就要将"三十五"改为近"六十"了,请高手赐教。谢谢。</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子回眸之七(我的画):黑与白</h1><h3> 这些旧时的人体习作,拿来用电脑特技处理一下,使之阴阳交换颠倒黑白,居然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高手赐教。谢谢。</h3> <h3><br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子回眸之八(自配画三幅):翰墨丹青结善缘</h1><h3> 沪上知名画家谢春彦(图三四)、罗希贤(图六至九)先后为拙作插图,十分难得。前者为1991年,谢先生作画并题字说"(殉情故事)…绘来不觉寒意生笔端矣"。后者系拙作长篇小说《上海霓虹》插图(2011)。图一至三,是本人为刊发于《萌芽·电视电影文学》上的中篇小说《离婚》所画的涂鸦之作。高手赐教。谢谢。</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甲子回眸之九(老记伏枥):远征不辞两万五</h1><h3> 二十一年前,有幸跟随《世纪·长征》摄制组几乎全程走了长征路。与60年前不同的是,后者靠一辆蓝色大道奇用轮子来完成。白天行路难,晚上伴着兄弟们的呼噜声写《行军记》,隔天,半途中找邮局把稿件传真或快递出去,并连续密集地出现在千里之外的某周刊上,往往是两版或三版的篇幅。犹记得,采访团队两度遇险,命悬一线。一次,在川主寺;一次在夜往哈达铺的旷野里遭遇洪峰包围…图一二,开国元戎杨成武、张宗逊上将。图三至图九依次为:六盘山、大渡河泸定桥、夹金山、金沙江、腊子口、红原(流散红军)、彝海(小叶丹后人)。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