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远征南极点,赴一场与帝企鹅的约会(Ⅳ)

杜创

<h1><font color="#167efb"><b>圆梦南极点</b></font></h1><h5><br></h5><h5>今日天气很好,上午营地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了前往南极点的注意事项,中午准时出发。<br><br>从机内往外望,看到的不是云海而是冰川。山顶已几乎整个被冰覆盖,不难想象南极的冰究竟有多厚。</h5> <h5>走出机舱,没有想象的那么冷。美国科考站的工作人员出来迎接我们。</h5> <h5>这便是世界的尽头:南极点。</h5> <h5>这里除了我们、除了载着我们飞来的DC-3、除了两个“南极点”、除了远处的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以及距科考站几百米远的射电望远镜外,什么也没有。</h5> <h5>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斯科特悲壮的以生命为代价,与阿蒙森展开了那场20世纪著名的南极点角逐。<br><br>站在南极点这个令我魂牵梦绕的地方,眼前只有白色向北边无尽延伸,一时竟有点恍惚。此刻,除了那难耐激动、扑通扑通跳动着的心脏,只剩耳旁凌冽的寒风提醒着:Hey,你正身处这个星球上最南端的地方呢。<br><br>就好像是在品一部默片,那是一种时空凝固的感觉,原始而虚幻。千百万年来,这片土地都只是那样静静地看着你,无论你去过多少次,它都会像看一个陌生人,永远对你冷眼以待。<br><br>庆幸的是,这里既不属于任何人,亦不属于任何国家。</h5> <h1><b><font color="#167efb">两个南极点</font></b></h1> <h5>这是象征意义上的南极点,一个简单的金属球,四周插着除苏联外,11个南极条约创始国的国旗。因为中国不是南极条约的创始国,所以没有中国的国旗。</h5> <h5>很多到达南极点的人,或是会快速绕球一圈,完成几步之内环游世界的壮举;或是会对着这个金属球来一张认证自拍;或是会挥舞手中的国旗,以示自己的爱国之心。</h5> <h5>可是既然来到了这么一个极致的地方,怎能不任性撒欢?又有什么理由不疯狂一下呢?零下27℃脱掉上衣,脚踩2000多米厚的冰川,我在世界最南端打卡留念。</h5> <h5>前面提到两个“南极点”,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南极点。由于覆盖在南极点的冰雪会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向西经43°移动,因此,科学家每年12月31日都会重新标定一次南极点的精确位置,立上标杆。</h5> <h5>而每年标杆上的象征物都不一样,在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的橱窗里,收藏着往年地理南极点的纪念标志。</h5> <h1><b><font color="#167efb">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font></b></h1> <h5>说到南极怎么也绕不开阿蒙森与斯科特的故事。两名致力于在极端环境中取得卓越成就的领导者,在近乎相同的外部条件下,阿蒙森率队获胜并安全返回,斯科特败北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h5> <h5>为了向这两位伟大的探险家致敬,美国把1957年建在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h5> <h5>自1956年开始动工以来,科考站已重建、拆除、扩建和升级多次。现在我们看到的高架科考站(Elevated Station)已是第三版。</h5> <h5>南极的独特气候,会使冰雪在风吹作用下不断累积、埋深,因此,初始站(Original Station)已于1975年被放弃,现已完全被冰雪覆盖。又因科考站会以每年10米的距离远离南极点,第二版圆顶科考站(Dome)也于2010年被拆除,现在的高架科考站内还留有圆顶科考站拆除前一天的纪念照片。</h5> <h5>科考站内部很是宽敞,除工作室外,还有健身房、篮球馆、音乐室和娱乐间等。</h5> <h5>员工活动也是丰富多彩,一周五日,每天都被各色各样的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h5> <h5>既然是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内部自然是少不了这两位伟大探险家的影子。下图是1910-1912年阿蒙森的日记原稿。</h5> <h5>工作人员正给我们介绍那段传奇的南极点竞速故事。</h5> <h5>这是一张南极点的日落,要知道在南极点看日落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一年仅一次,若碰巧遇上阴天,就得再等一年。</h5> <h5>这是南极点上空的星座图,当时一进科考站就被照片上的极光所吸引。几年前看过北极点的极光后,就一直想看看南极点的极光。但极光只能在冬季极夜期才能看到,而我们又只能在夏季前来,这张图也算是了了心中的一桩遗憾吧。</h5> <h5>说到冬季,每年都会有约50人在科考站越冬,一待就是大半年。在最冷的7月,南极点的平均气温甚至低于-60℃。因此每年在这越冬的科考人员,都会拍这样的认证照挂在墙上。</h5> <h5>晚上回到联合冰川营地,工作人员为我们准备了极点归来的庆功会。大家共同举杯,致敬伟大探险家阿蒙森和斯科特,也敬每一位今天抵达南极点的“勇士”。</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