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div>大戏院在724人的心里占有重要的位子,工作、学习以外,文化娱乐会让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div><div>文化宫、大戏院、体育场、公园以及医院、商店……这些附属设施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这让724的封闭环境就像一座小城镇。</div><div>我们小时候上学以外的活动很少,和现在小孩子没法比。文化宫、大戏院、大操场,还有北商店就是我和同伴玩耍经常光顾的去处[呲牙]。</div><div><br></div><div>今天就说说即将消失的大戏院——他承载着我们童年快乐的永久记忆。</div><div><br></div><div>这座日本人三十年代后期建造的大戏院(我们的叫法)直到五十年代初也没正常使用上(剧场里仅在舞台前有些长凳子)。</div><div><br></div><div>我加入少先队就是在大戏院,学校也是第一次在安装了皮座椅的大戏院举行隆重的入队仪式,鼓声号声在剧院里震荡,此场景终身难忘。</div><div><br></div><div>这样气派剧场市内少有,东北电影院排第一,724就第二,要知道只有这两家是皮座椅,还有个原因是这两家的电影放映机是德国蔡氏机,新影片要在这两台机器才能放映,我当过放映员(在原来工厂)知道,新片胶片表面掛腊(保护不划伤),其他影院机器带不动,刮下来的腊糊住机器停下,就烧胶片。724有福了,新片老先放映[呲牙]。不过我们看电影也会碰到烧片的时候。</div><div>曹技师是大拿,不但放电影还照相,我们托儿所小伙伴照的那张相片就是我妈找曹技师给照的,邻居吗。</div><div>厂工会给曹技师配了个徒弟张生,这人对我们小孩挺好,可惜命不长。</div><div>电影我看的真不少,有事没事就喜欢文化宫、大戏院那溜达。</div><div>我来算一算,42*36=1512,后来又减少34 35 36排,再加上前几排两侧少些座位,1300+吧。加上楼上座位1500还是有的。</div> <h3>有谁进过放映室里面吗?上过房顶吗?进过天棚里面吗?这些我都有过经历,这些都要到二楼放映室门那,要想上房顶,可通过小门到西南天台,有铁梯子上去后爬行到房顶,我是握住了旗杆,胆大的站起来了。铁皮房盖你一动,哗哗直响瘆人。</h3><div>上天棚里也在那,天棚有一个活动板,可推开爬上去,当时是剧院维修,两侧旁门都打开了,有工人在干活,没人管。记得我们是三个人,居然有人带了火柴,一较劲就上去了——脑残就无法无天[敲打][暈],靠边可扶着走后来看到一根粗铁链,猜想是拽棚顶大吊灯的,没人敢往中间走,只好回去了。据说大吊灯有1000多斤,后来每次看电影我都会看大吊灯,怕砸下来(明知道不会的)。</div><div><br></div><div>记得是五年级时,夏天里晚上有演出,没票进不去闹心,就和伙伴围着剧场转来转去,“可以爬上二楼阳台”,有人发现了维修房屋的木杆,说干就干,把一根木杆立到了外阳台和墙体连接的拐角处,等了半天没人上,我脑残了[敲打][暈]第一个上,随后四五个都上来了,进了剧场好开心,看吧,又脑残了[敲打][暈],聚在一起,有人还哈哈大笑,结果都被请出了剧场[流淚]。</div><div>(以上的事我可是从没跟任何人说过[呲牙])</div><div><br></div><div>我说电影看的太多了,是真的,父母觉得要让孩子了解社会只能是这样方式,我们的生活环境太封闭了。</div><div>困难年头电影是分甲等(2角)、乙等(1.5角)的,这要比市内电影院便宜,</div><div>有时还放映内部片。</div><div>到了〈五一〉、〈十一〉就放映露天电影,老是演〈智取华山〉、〈平原游击队〉、〈渡江侦察记〉看的够够的,不爱看了就到银幕后面看,要不就看怎样放电影,看他换片。</div><div>新电影会贴电影海报,有时是工会田俊侠画的海报,还有放映时间,基本上星期三、六、天这些日子,赶上好电影不得了啊,早上七点开始一直到晚上九、十点,放映五场,这时就得有人骑摩托车跑“到片”,挺辛苦,张生就是冬天跑“到片”路滑,从小桥子回来出事的,唉,好人那。</div> <h3>工厂在大戏院开大会的时候少,除了演电影,还演出职工自己排练的话剧、歌剧、京戏、评戏、革命歌曲大家唱,也有请来名家演出的时候。</h3><div>花淑兰的〈半把剪刀〉、</div><div>韩少云的〈小女婿〉……</div><div>最大的一场戏是梅兰芳来军工厂慰问演出,那天晚上我八点半特意去剧场外边转一圈,是夏天,剧场外基本没啥人,好像有保卫处的人,两侧的门都开着,一走一过听的很清楚,我一点都不懂啊,就回家了——我是不是神叨的[疑問]。</div><div>职工自己演的还有些印象:</div><div>话剧〈白毛女〉、〈霓虹灯下的哨兵〉、〈智取威虎山〉、〈江姐〉、“33621”,“左手带手套”,……。</div><div>小舞剧〈王老虎抢亲〉。</div><div>我不喜欢戏曲,京戏都听不清楚唱的是什么词,评戏能听清,但不感兴趣,一般都是演的某个唱段。</div><div>评剧〈三不愿意〉、</div><div>京剧〈凤还巢〉、〈红娘〉、〈定军山〉、</div><div>歌剧〈三月三〉、〈刘三姐〉……。</div><div>〈三月三〉都演到碾子山了。</div><div>这些都是文革前的事了。那阵儿演员每天晚上业余时间排练,有补助的,剧场服务员也有每晚0.2元补助。</div><div>文革一来,职工的演出结束了,舞台低下化妆室储藏的服装和道具一把火烧了个精光。</div><div><br></div><div>大戏院里原来有小卖部的,有印象吗?就在南侧楼梯上二楼右手第一个房间,困难年头就关了,不过一楼左手第一个小屋(没到厕所那)卖过雪糕[呲牙]。</div><div><br></div><div>不想再写了,讲个小故事结束吧,是真事。</div><div>六十年代时,有个小男孩是哑巴,住在吴家坟,还没上学,一天小伙伴吵吵要去文官屯看火车,哑巴也跟着去了,刚好有辆货车“待闭”就都爬了上去,后来车启动了,其他孩子赶紧跳下车,哑巴胆小就被拉走了。</div><div>结果被拉到了梅河口那边,在一个小站临时停下了,有人发现了他,赶紧让他下车。…… 再后来,一个管道口的工人留下了哑巴,就两口人还没孩子,哑巴命挺好。</div><div>到了七十年代末,老工人该退休了,铁路上有待遇呀,就带着哑巴到妹妹家串门,来到了文官屯。一天带哑巴到大戏院看电影,哑巴有点反常。第二天自己来到大球场,盯着大戏院看,之后就直奔吴家坟。到了他家附近,刚好邻居老太太从家里出来,哑巴连比划带哇啦,老太太来了一句“哑巴,你上哪去了”,就这样哑巴又回到了自己家。</div><div>怎么样,神不?大戏院在724人的心里重不重要啊![流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