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悄然时兴起留白这个词。留白,只知其表,不明就里,不求甚解。穷源竟委,求度娘得知:留白,是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简单说,留白就是刻意空出周边以突出想要表现的主题。</h3><h3><br></h3><h3> 题记</h3> <h3> 艺术角度上说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进而渲染出美的意境。</h3> <h3> 其实,所谓的“留白”,留下的色彩不一定就是“白”,也可能是其它色彩,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混合的。所谓留白,不过是一种表现手法而已。</h3> <h3> 中国画的留白是意境。喻水,无水,却感觉水的清澈,满纸水汽淋漓。李苦禅评八大山人:"空白处补以意,无墨处似有画,虚实之间,相生相发,遂成八大山人的构图妙谛。"</h3> <h3> 书法的留白是平衡。整齐或错落的空白,富有审美意味和疏落有致抑扬顿挫的平衡感。笔断意连,空白处却藏着运笔的轨迹。笔墨"行走徜徉"之感跃然纸上。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是"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另一种妙用。清代冯武在《书法正传》中所言:“曰空者,即黑白分明也:一字有一字之空处,一行有一行之空处,一幅有一幅之空处也。”</h3> <h3> 诗词的留白是想象空间。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其笔下的塞外粗犷雄浑的壮美意境,而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其一语双关深厚情意。卞之琳的《断章》,蕴含着诗人无限的幽怨和伤感,读来隽永清新意犹未尽。</h3> <h3> 音乐的留白是情感延续。马头琴的《万马奔腾 》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你几乎可以感受得到蒙古马的呼啸而过。格里格的《晨曲》引子由一支长笛徐徐升起东方旭日喷薄而出的绚丽夺目的景象。贝多芬的《悲怆》中静静的休止使人感受到的不是沉默,而是山洪暴发前的压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静默,那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h3> <h3> 语言的尽头是留白,这样的留白其实是一种妙化的语言,是"白"在同等分量下的不同表现形态。赋予它的是空灵、飘逸、深遂、唯美的遐思,甚至使人在面对它时,有了二度创作的空间和无限想象力。</h3> <h3> 摄影中的留白,可能更直接,更一目了然。留白,表现为一种取舍,即如何使画面看上去更加简洁,又富有意境,有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我不懂绘画,可是我觉得绘画的过程,好像就是做加法,因为你要在空白的纸上一笔一笔地勾勒累积出一幅画作来,成画的过程,就是加法的过程,在加法中留白;我也不精通摄影,可是我觉得摄影的过程,好像就是做减法,一张照片很难包罗万象,又精彩纷呈,取景的过程,好像就是做减法,只选取自认为最美的,而在摄影中,做的更多的是一种减法,将画面中许多的干扰因素剔除出去,使主体更醒目,在减法中留白。留白的取舍过程,显然就是突出主体,简洁画面,使画面更富意境和冲击力的留白过程,我会学着、试着去留白。</h3> <h3> 生活里留白也是比比皆是。围棋,要“留眼”;说话,要“留心”;手下,要“留情”;话不说绝,事不做尽,锋芒不全露,得理让三分。路径窄时,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俗话说:酒斟八分平,饭吃七分饱。生活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打拼奋斗,勇猛前行,也要有笑看人生的恬淡心境。留白的生活,不能挤得太满,当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声处听音,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心处参禅。生活里,能留白和会留白,是胸襟,是气度,是智慧,是境界,也是一种生命从容、淡然的生活方式。疏密有致,张弛有度,生活才会少烦恼,多快乐。</h3> <h3> 留白这个题目有点儿高大上,其实不属于我这样的草根试笔的。只是想,有感而发,以己之见,供人参考而已。</h3> <h3> 或描摹,展露澎湃</h3><h3> 或拍摄,写意抒怀</h3><h3><br></h3><h3><br></h3><h3> 其实</h3><h3> 世界很美好</h3><h3> 时光很温暖<br></h3><div> 不必刻意去绵延</div><div> 千万别无求徘徊</div><div> 每个晨曲的清早</div><div> 每个午后的闲睐</div><div> 每个落日的黄昏</div><div> 每个夜空的天外</div><div><br></div><div><br></div><div> 会被阳光的相思淹没</div><div> 想念千朵莲花的山海</div><div> 会被梵香袅袅烟缭绕</div><div> 悟那释道庭院里的禅在</div><div> 当你遐想、闲思</div><div> 就是长生天</div><div> 给你的留白</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