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处那一片蓝天 ——自驾丙察察至藏新线(下)

兰竹梅

<h3>  都说西藏往西,才是真正的西藏,往西就是“藏西秘境,天上阿里”。阿里是“万山之祖”、“百川之源”。</h3><h3> 这里有世界级神山——冈仁波齐,这里有藏地圣湖之首玛旁雍措;这里还有百公里之阔的札达土林和拥有七百年历史的古格王国遗址。</h3> <h3>  同行的四个人,都不是第一次来到日喀则,因此这次就不在这里多做停留了,西藏很大,没去过的地方太多太多。</h3><h3> 原本的计划是去藏北申扎,清晨吃过早餐,驱车离开日喀则往北,行进了100多公里后,发现修路,几乎没有路可行,只好回返日喀则,直接‘奔向萨嘎。</h3> <h3>  萨嘎县隶属于日喀则地区,位于日喀则市的西北部,属边境县之一,为日喀则地区西部三县仲巴、萨嘎、吉隆之中心,处在雅鲁藏布江上游。</h3><h3> 阿里地区四大河流之一的马泉河从萨嘎境内流过,流经仲巴县境内时称“玛藏河”,自萨嘎开始称之为“雅鲁藏布江。萨嘎,藏语意为“可爱的地方”。</h3> <h3>  西藏是距离蓝天最近的地方,这一条笔直大路仿佛通向天国,高原上的山脉没有更多的起伏,平缓富有温情,高原上的天空更加湛蓝深邃,云不再低沉压抑,飘在空中一朵朵的随时变化身姿,放眼望去心旷神怡。</h3> <h3>  路上车辆很少,兴奋的我们玩起了自拍。</h3> <h3>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经幡,还有蠕动的羊群,由远及近,五彩斑斓,动静相宜,美丽的景色令人心动,给人眼前一亮。</h3><h3> 谁说西藏只是苍凉的代名词,这赤橙黄绿蓝靛紫的风光,分明就是梦中的伊甸园,即便画技高超的大师到此,也会感到自愧不如。</h3> <h3>  我们在忘我的拍照,有藏民过来观摩照片,纯朴的笑容透着真诚。</h3> <h3>  远远地我们看到了一群藏野驴,警觉的身形似乎是弦上的箭,一触即发,好不可爱。70-200的镜头,在这里真的是力不从心啊。</h3> <h3>  一小群藏羚羊,看见我们停车,飞快往草原深处奔去,我赶忙掏出相机,只拍到了他们的背影。</h3> <h3>  萨嘎平均海拔高度4600米,在高原有个好的睡眠,是旅行者必须的保证,说也奇怪这一夜无梦无醒,睁开眼睛就是天明。</h3> <h3>  也许是把远方的远,归还阿里,阿里残酷的高原环境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我们来到了你的腹地,心情如此平静,身体如此舒适。</h3><h3> 在阿里,我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放空自己。用纯净的心接受神山圣湖的洗礼,让这片天空住进心里。</h3> <h3>  身处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身体和灵魂接近蓝天的欲望更加强烈。虽然年过半百,渴望自由高飞的心却和年轻人一样。</h3> <h3> "岗仁波齐"的意义是雪山之宝。海拔6638米,形似金字塔。传说曾诞生八千万贤能,并传播佛法,让这里成为传播佛法圣地。同时也是赡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佛教之源,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波佛教的故乡。</h3><h3> 每年来这里朝拜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转山磕长头,坚守神圣的信仰。</h3><h3> 按我的本意也想转转冈仁波齐,转山需要三天时间,现实的状况不允许我多做停留,只能带着遗憾离开。</h3> <h3> 纳木那尼峰,白云缭绕,玛旁雍错陪伴山脚下,成群的藏野驴在湖边草地上觅食,把这里装点得即神圣又灵动。</h3> <h3>  在玛旁雍错岸边回望冈仁波齐,山峰高入云端威严而神圣。</h3> <h3> 玛旁雍措,藏语意为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位于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雅山纳木那尼峰之间,湖面海拔4588米,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西天瑶池的地方。被称为圣湖之王。在佛教经典中只将一处湖泊称为"世界江河的母亲",那就是旁玛雍错。</h3> <h3> 玛旁雍措在佛教信徒心中圣洁的地位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认为玛旁雍错是胜乐大尊赐予人间的甘露,湖中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可以洗掉人们心灵上的“五毒”(贪、嗔、痴、怠、嫉),在湖口沐浴净身,灵魂得以洗礼,肌肤得以洁净。很多书籍也描写玛旁雍错的水像珍珠一样,喝了以后能洗脱“百世罪孽”,几乎所有的藏族老百姓都会称赞玛旁雍错的水“很甜”。因此,尽管湖水很凉,风也很大,还是有很多游人想在此洗清一生的风尘和内心的不安。</h3><h3> 我虽没有在这里沐浴,脖子上围着的酒红色的丝巾,不知道啥时候飘落了,成为送给玛旁雍错的礼物。</h3> <h3> 拉昂错同样与玛旁雍错位于冈仁波齐峰和喜马拉推山纳木那尼峰之间,两湖相距不远且有地下水道连接,前者是淡水的“圣湖”,后者却是咸水的“鬼湖”。</h3><h3> 湖面风大浪急水声滔滔。是因为有圣湖的对比与暗示吧,心里总会感到会有什么灵异之物,会随着波涛出现。在岸边看了很久,只有风吹浪起,云走草低,扔进湖里的石头也悄无声息。</h3> <h3> 普兰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峡谷地带及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海拔3900米。地处马甲藏布流域,具有山地灌丛草原景观。</h3> <h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印度边境贸易发展较快,普兰已成为中印边境贸易的重要口岸。</h3><h3> 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来游玩的老外,身着彩色纱丽的尼泊尔或印度女子,深眼窝黑脸膛的尼泊尔人,颇有域外风情。</h3><h3><br></h3> <h3> 普兰与尼泊尔、印度相邻,是阿里从古至今通往尼泊尔、印度进行经济、文化、宗教交流的重镇和对外贸易通道,也是中国12个3国交界的边境县之一。</h3><h3> 边贸市场的商品陈列依然是杂乱无章,如果想挑选心仪的东西必须坐下来慢慢琢磨才行,货品没有吸引我的注意,神情认真织毛衣的男子吸引了我的眼球。</h3> <h3> 在普兰这天是中秋节,我们在饭店点了菜,买了月饼,杯中斟满美酒,邀上明月与遥远的家乡亲人朋友共度佳节。</h3><h3> 也许是连日劳累,也许是水土不服,彪姐夫身上长出了几个水泡,同行的医生大姐看后,很肯定的说是水痘,去了普兰一家诊所,坐诊的是一位四川籍医生,同样诊断是水痘,并给开了药,所幸三天基本治愈。</h3><h3><br></h3> <h3> 离开普兰,下一个目的地就是扎达。路虽然不宽还算平坦,基本上是平整光滑的柏油路,前行的路一直盘旋上升,直到上升至海拔五千米左右,才缓和下来,起起伏伏的上路连绵不断,只要是过一个小小的山包,海拔表就显示五千以上的海拔高度。此时我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高海拔气候,身体没有特别的不适,个个精神抖擞。</h3> <h3> 这里已经是西藏深处,我们的普通话这里的人们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我们同样听不懂,我们只能用神情、肢体、眼神来交流,传达彼此的愿望。</h3><h3> 走进一家茶馆,老板是一位漂亮的藏族女子,她一边带着孩子一边招呼我们,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也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在这里是我喝的酥油茶是最香的了,那个味道至今难以忘怀。</h3> <h3>  告别茶馆主人,驱车攀上山顶,回头望去,仿佛置身火星之上,干涸的大地展露出机理,向天空袒露无遗,如不是看见的玛尼堆,偶尔在光秃秃的山顶上看见羊群,真的会以为是到了另一个世界。</h3> <h3>  蓝天大地之间唯有我们,我们尽情的享受着高原独有的安适与静谧,360度无死角的拍摄。在这个山谷中大喊几声竟然没有回音,也许是上天收回了我们的呼唤吧。</h3> <h3>  风吹云动,云影投在山体,把本就五颜六色的山峦撩拨得更加绚丽多彩。</h3> <h3>  震撼!这个词已经难以表达此刻的心情了,原生态裸露着的肌肤有如此大美!</h3> <h3>转过这个谷底,就到扎达土林了。</h3> <h3> 扎达土林是西藏最著名的地址风光区,分布高度在海拔4000米,面积广阔,造型规模堪称世界一绝。</h3> <h3>  阳光透过云层泻在高原连绵不断的山峦上,矗立群山之巅的观光台,俯瞰大自然赋予的奇观,千奇百怪的山峰,好似雕刻大家手中的作品,粗犷而精致,别具一番风味。</h3><h3> 蜿蜒的象泉河在土林中穿过,让这里有了些许的色彩,仿佛置身仙境,置身其中仿佛在梦游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不由的产生超乎自然的心境。</h3> <h3> 扎达土林是名副其实的土林,除了黄土就是黄沙,没有绿植,就意味着没有生灵,没有生灵就死一般的寂静,咋一看似乎隐藏着千军万马,只要一声令下,呼之既出。然而无论凝望倾听多久还是一片寂静,宛如繁华落尽,寂寞成殇,心灵独守空灵,淡然的得以休憩安放。</h3> <h3> 汽车在土林中迂回穿梭,穿过狮泉河大桥,看见了绿色的植被,路边林立参天的大树,穿越了时空般回到了现实,扎达县城到了。</h3><h3> 札达藏语意为“下游有草的地方”。县政府驻托林,海拔3700米。扎达住宿条件不错,洁净干爽,街边有很多餐馆多是四川风味,味蕾得以充分满足。</h3> <h3> 古格王国遗址就隐匿在这浩瀚的荒漠土林中,位于扎达以西20公里处,交通不便,多以自驾或包车前往。我们自驾给这次旅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h3><h3> 它的高度相当于现代160多层高的摩天大楼,直冲云霄,即使在今天,依然是西藏最大的建筑群之一。</h3> <h3> 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流域,北抵日土,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古格王朝的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佛经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历经数百年不衰。1042年,印度高僧阿底峡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上路弘法”。</h3><h3> 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h3> <h3>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h3> <h3>  17世纪中叶,古格王朝爆发内乱,致使古格王朝被推翻。随着古格王朝的骤然消失,留给我们的只有那记录了古格灿烂辉煌文化艺术成就的遗址。那些和泥土颜色一样的建筑群和洞窟,可以明显地看到这里昔日的繁华。</h3><h3> 如今,除几间寺庙外,全部房舍都已塌顶,只剩下一道道土墙。漫步在古格王朝遗址的废墟,如同走在一段干枯的河床,高大的河岸、裸露的石滩,仍能感受到曾经的河流那汹涌澎湃的力量。</h3> <h3> 古格王朝最神秘的地方在于,这个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的。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唯一不能够了解的,就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h3> <h3>  这个消亡了380年的王国仿佛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人们甚至把它和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意大利的庞贝古城相提并论,因为三者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在文明鼎盛时期突然遭到灭顶之灾,正是因为突然的变故,得以完好地保存。<br></h3><div> 突然由盛而衰,消失于茫茫沙海,这个王国从此成为西藏的谜中之谜!</div><h3><br></h3><h3>冉冉升起的朝阳,染红了这片残垣断壁,那段衰败的历史燃起一片生机,仿佛繁华依旧、盛世依旧。</h3> <h3> 夜幕下的古格遗址清凉幽静,在这样的幽光里,不自觉的有很多奇怪的念头冒出来,:哪一个洞穴是否走出来当年的人们,在空旷的空间里对话,说起往事,我们静静的倾听他们,那一段尘封了千年的故事,在这样的夜色下就会得以揭秘,飘忽的思绪悠远而绵长。</h3> <h3> 狮泉河,藏语称森格藏布。印度河上源,西藏自治区西部主要大河之一。发源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北面的冰川湖,自南向北流至邦巴附近转向西流,经革吉在扎西岗附近与噶尔藏布相汇合转向西北,流入克什米尔地区。 &nbsp; 西藏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坐落在国狮公路和新藏公路的交汇处。我们早上从扎达出发,中午就到达了这里。明天清晨我们将从这里,踏上新藏线,圆一个穿越藏新线的梦想。</h3> <h3> 一路之上景色变化很大,走过一山岗,面前的景象让我们心为之一动,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层提花绒毯,给人的感觉就是躺在上面萱萱软软的,找一处相对安全处停车拍照。我爬上山去,近距离看个究竟,原来漫山铺满的竟然是厚厚的一层苔原植物。</h3> <h3> 狮泉河两岸堆积着高高的沙丘,人走在上面好似到了沙漠。</h3> <h3>  河滩上牛羊成群,在忽明忽暗的云影里觅食玩耍。</h3> <h3> 河面清晰的倒影着蓝天白云,好一个山水相间的画面,想象中的天堂也不过如此。</h3><h3> 狮泉河是连接西藏新疆的重镇,从西藏到新疆由此办理边境通行证,当天下午就去办理这个手续,办手续的人很多,办公的战士一脸的严肃,办理这个手续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h3><h3> 迷迷瞪瞪的彪姐夫,把他的全部家当都丢在了复印机旁,一个小时以后想起来去找,索性没有人动他的包包。</h3><h3> 吃过晚饭我们在街上转转,这里物资还是很丰富,单看街道的景象与内地没有什么不同,偶尔出现的藏式小楼提醒我这是藏区。生活在这里的汉族人很多,直觉告诉我这里的生活还是蛮好的。</h3> <h3> 离开狮泉河镇,一路向西北挺进。车走不多时就是一片湿地,丰美的草丛里生活着各种鸟类,这些鸟精灵一般的提防着人类,离公路远远地,我的镜头想拍一组清晰的鸟的图片是不可能了,只有这几只大大的黑颈鹤还能看出模样。</h3> <h3>  雪山湿地沙丘形成了这里独有的景观,一路饱餐美景的我们,还是为这里的色彩惊艳了。</h3> <h3>  路边忽的飞起了一群大鸟,没有拍摄经验的我,只拍到了这个画面,看看同行的伙伴收获都是大大。</h3> <h3>  西藏有一种美那就是静,静得令人心醉。</h3> <h3>  多想变成一只翱翔的大鸟,自由的飞翔。</h3> <h3> 班公湖:藏语称错木昂拉仁波,意思是"明媚而狭长的湖泊"。湖面海拔4242米,是高原上的内陆湖,大部分位于我国西藏阿里日土县,小部分在克什米尔地区境内。&nbsp;</h3><h3> 她的奇特之处在于:湖水由东向西依次为淡水、半咸水、咸水。位于我国境内的湖水水色碧绿,水质好,物产丰美,盛产味美的高原鲤科裂腹裸鱼。</h3><h3></h3><h3><br></h3> <h3> 在这我们相遇了相向而来的一骑行队伍,其中一人是锦州驴友,与我们丹东驴友很多人都相识,相遇倍感亲切,互相交换着路上的信息,临别时,有些依依不舍。</h3> <h3>  斑公湖的水染绿了天上的云,大自然的魅力在于相互的衬托,今自然之美达到极致,心里不禁感叹,原来近碧者也可以绿啊。</h3> <h3>  心情美,感觉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很美,这一片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和不生寸草高山,竟然是如此和谐美丽。</h3> <h3> 走着走着,又看见了草地、有了马匹,心想离城池不远了,果然到了一处有人烟的地方,多玛乡到了。</h3><h3> 在多玛乡给油箱加满了油,做好穿越新藏线最后一段路程准备。</h3><h3> 藏新线靠近西藏这边非常好走柏油路又直又平,大饱眼福的我们在这一段路途基本没有停留。</h3><h3> 据说这段路正在进行军演,经常封路有的时候封路几天,心里多少有点忐忑不安的。</h3> <h3>  快过红土达坂的时候天空飘起了雪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雪花越来越大,这也是连日来第一次看见下雪,能见度很低,影响我们欣赏风景,但是湿润的空气,让我们的身体感觉非常舒适。</h3> <h3> 翻过山口, 天气渐渐晴朗,到达界山达坂,已经是晴空万里了,这里风很大,虽然地处高原空气不是那般干燥了。过了这个达坂,我们就踏上了新疆的疆土了。</h3> <h3>  从界山达坂下来还没到红柳滩,就因为前方军演堵车了,这一堵就是六个多小时,天黑前到达三十里营方成为泡影。</h3> <h3> 索性在这笔直的新藏线自拍留影,抒发对这里的眷恋吧。</h3><h3> 由于我们对于前方的了解很少,三十里营方住宿怎样不是很清楚,于是电话求助儿子,让他上网查住宿的联系方式,以保证我们到达后有所投奔,还好联系到一家青年旅社可以住宿。</h3> <h3>  我们在藏新线行驶的时候,没有遇到几辆同行的车辆。这六个多小时的堵车,却积攒了至少五公里的车龙。傍晚放行的时候,车队很是壮观。行进到山顶回头看山下,车队灯光闪烁,好似漫天的繁星美美的,深夜到达目的地。店家没有休息,同行的也有同住在这里的,一同吃了面条入睡的。</h3><h3> 我们住的青年旅社很有特色,满墙都是壁画,画家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有签名、留言、诗歌、漫画,五花八门,看得我心绪跟着五彩缤纷。</h3><h3> 第二天清晨,走出房间才知道这三十里营方没有想象的那么艰苦,不大的街道各种店铺都有,高档次的宾馆不止一处,这在游记里是没有看到的,感叹中国的发展是如此迅猛。</h3> <h3> 从三十里营方出发走过不长的一段柏油路,之后路况就不如之前的好了,有好多路段坑洼不平十分难行。</h3> <h3>  翻过一个山头就是一个达坂,土路的行走真的很煎熬,接近叶城的每十公里二十公里都像是过一道关一样。</h3> <h3> 越过送西达板过了以后的那一段路是最不好走的。由于修路改道路段多,下山路段坡陡弯急,还有的地方泥宁难行,我们只能慢速小心行驶。</h3> <h3>  过了麻扎达坂又是一路柏油路直到叶城。 </h3> <h3>新疆在我的脑海里是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地方,殊不知新疆也有很大面积是荒山荒漠的高原呢。</h3> <h3>到了这里,我们就算是走出了藏新线这个称作死亡之路的历程。</h3> <h3>  新藏线号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路况极差、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对于已经走过了丙察察的我们,这条线路的不算烂路。走过了阿里,这条线路不算太高,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高原湿地。万里碧空鸟兽成群,一半淡水一半咸水的湖泊,还有发生在那里的故事。</h3> <h3>  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距首府乌鲁木齐1500多公里,距喀什市260公里。南依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脉,北接开阔平原,紧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叶尔羌河畔上游,地形南高北低。这里气温零上30℃。</h3><h3> 我们到叶城的时间很早,历经丙察察的洗礼。小小的奇骏伤情严重,开车全城打转,寻找修车的地方,后来找了一处宾馆住下卸了车,由两位男士负责整修车辆,还好车除了有外伤,其它部件没有出问题。</h3> <h3> 2016年9月20日,我们到达喀什。</h3><h3> 喀什地区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称疏勒、任汝、疏附,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其语源有突厥语、古伊斯兰语、波斯语等融演而成,含意有"各色砖房"、"玉石集中之地"、"初创"等不同的解释。</h3><h3> 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其中。</h3><h3> 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古老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发展经济、文化。境内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 31个民族。</h3><h3> 在喀什走在街上就像到了国外,人的长相各异,服饰各异,街上的工匠,做着各种手工,有着浓浓的异域风味。</h3> <h3> 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噶尔老城东北端,只有到这里,你才能从奇特的民居中真正感受到古老喀什的脉搏。 </h3><h3> 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才形成了如今的规模。</h3><h3> 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小巷,就像巨大的迷宫,一不小心就会迷路。</h3><h3> 高台民居既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绝佳场所,也是维吾尔族美化环境、雕刻与绘画艺术的殿堂。</h3><h3> 这里被中外游客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是喀什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所在。</h3> <h3>  从表面上看高台民居破败不堪,深入其中还是很温馨的,房屋是木架结构主体为黄泥土坯,阳光直射的外面炎热无比,室内相对凉爽很多。</h3> <h3>  在喀什街头常常会看到有维吾尔族妇女,带着不同大小几个孩子出行。我坐在一户维吾尔族家门前和他们聊天,得知:他们没有计划生育,自然繁衍子孙,一个家庭的兄弟姊妹都很多。</h3><h3> 旅行之前有诸多担忧,其中就有对这里安全问题的担忧,走在喀什街头,我们没有感到异样,人们脸上洋溢着安逸与祥和,商铺、清真寺和民居相间建设在一起,民居小区街巷虽然狭窄,但却很整洁。给我们的拍摄与探索增添了很大兴趣。</h3><h3> 连日的奔波也让我们嘴巴变得贪婪起来,看到街上卖的羊肉,就买了一扇排骨,用我们携带的高压锅炖上,香气冲刺整个宾馆,肉肉入口香的无法形容,汇成一句话:新疆的羊肉太好吃了。</h3> <h3> 2016年9月21日,我们向帕米尔高原进发,途经卡拉库伦湖。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一路之上宛如走进画中,距离边境哨卡红旗拉普,只有290公里距离,我们走了三天。</h3> <h3> 慕士塔格峰是一座浑圆形的断块山,其主峰海拔7509米,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其雄伟高大的身躯巍然屹立于帕米尔高原之上。倒挂的冰川,犹如胸前飘动的银须,雄踞群山之首,故有"冰山之父"的美称。</h3><h3> 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及公格尔九别峰,三山耸立,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美丽的帕米尔高原上,成为帕米尔高原的标志和代表,是帕米尔高原上最迷人的景观。</h3><h3> 傍晚的慕士塔格峰静美明艳,拍不够的美景让我们决定住下来,公路旁柯尔克孜族的家就是我们下榻的地方了,条件虽然很差,有美景的陪伴也不觉得艰苦了。<br></h3> <h3> 与慕士塔格峰遥遥相望的是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海拔分别为7649米,7530米,是昆仑山最高峰和次高峰,山顶常年积雪,山间悬挂着条条冰川,犹如飞流直下的银瀑,又似随风飘逸的素练。</h3><h3> 清晨的柔光普照峰顶,为群峰披上了华丽的彩衣。</h3> <h3>去往塔什库尔干的路上有这样一小段黄金大道,突兀的出现在高原之上,成为这里独特的景观,给帕米尔高原增添了色彩。</h3> <h3>  塔什库尔干石头城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石头城之一。一千年前,色勒库尔国全国人民用一百二十天造就了它。</h3><h3>  这里,有过繁华、有过战争……它立身在一个大岩石上,脚下是阿拉尔草滩,塔什库尔干河在这里蜿蜒而过,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塔吉克族的先民没有先进的工具,但却完成了石头城--这项浩大而宏伟的工程。</h3> <h3>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语就是“石头垒砌的城”。只是最早那座石头城如今已成一片废墟。</h3><h3>  塔吉克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伊朗人的后裔,属于欧罗巴人种,人长得很漂亮,也很友善,我们去他们的村子女人们很主动的让我们拍照,加微信索要照片,感觉上很亲切。他们的服饰也很美,如果有机会再去,我会选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多住些日子专门拍摄民俗。</h3> <h3>  阿拉尔金草滩位于塔什库尔干县城东侧,塔什库尔干河两岸,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属帕米尔高原上的一片湿地。</h3><h3> 当你站在观景台上,你可以将金草滩的美尽收眼底,左边就是泛着光的雪山,在高耸如云的山峰下,阿拉尔金草滩尽显柔和。</h3> <h3>  披着晨光走进这金草滩,仿佛闯入了一幅浓墨重彩的画间,不知不觉流连忘返。</h3><h3>  满目是蓝天、白云,雪峰、绿草地,塔什库尔干河像条蓝丝带缓缓流淌在平坦的草原上。</h3><h3> 水面倒影倒影清晰,更让人沉醉其中。</h3> <h3>  红其拉甫山口海拨在5000米左右,这里是喀什通往巴其斯坦的中巴公路国内段的终点,竖有中国国界的界碑。<h3>  受气候条件影响,红其拉甫口岸是季节性开放的,一般是从每年的5月到10月期间开放,想要到哨卡看看必须在塔什库尔干办理通行证。</h3><h3> 我们到这里已经闭关,没有看到商人,只看到对面有一对巴基斯坦夫妇,看样子也是游客,隔着铁丝网我们相互合影拍照。</h3></h3> <h3>  库车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新疆库车县城以北64公里处,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峰2048米。峡谷南北走向,全长5公里,最宽处53米,最窄处0.4米。</h3><h3> 亿万年的地质运动、风雨剥蚀,在这里造就出无数奇峰异石,如一线天、月牙谷、玉女泉、悬心石等。最神奇的要数开在悬崖之上的唐代千佛洞,石窟中保留的汉文化完整丰富,在古西域地区数百座石窟中绝无仅有,堪与同时代的敦煌莫高窟相媲美。</h3> <h3>  峡谷夏日暑气不侵、冬季温暖如春,四季均适合进入。但因为地处沙漠戈壁,中午气温偏高,而夜晚降温很快。</h3><h3> 暴雨时进峡谷非常危险,因为沙漠戈壁地区,雨水存不住,据说十多里外的暴雨,也可能在瞬间汇成山洪冲入峡谷,这里就曾经发生过洪水围困游人的事件。</h3> <h3>  晨曦中的峡谷让人惊讶不已。山体上因地质作用而生成的褶皱,层层叠叠,清晰可见,光线和岩石本身造就出各种色彩,交织融会,尽管没有丛林和鲜花,这里的一切却五彩斑斓,不能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h3> <h3>  独库公路,是指国道217线新疆独山子到库车段公路是连接南北疆的一条重要干线。全长561公里,将原来南北疆的路程缩短了近一半,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h3><h3>  为了修建这条公路,数万名官兵奋战10年,其中有168名筑路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h3><h3> 这是一条绝对让人难忘的公路,它横贯天山,一路蜿蜒,一路险峻,一路惊艳,这条路汇聚了一切令人震撼的新疆美景。</h3><h3></h3><h3></h3><h3><br></h3> <h3>  我们从库车出发,倒着穿越独库公路。</h3><h3>  在每年的冬季会进行交通管制,封路整修、除雪,长达7个月,到了夏季就全面开封,勾引了很多人的向往心。</h3><h3><br></h3> <h3>独库公路,宛如一条巨龙盘卧天山,虽然只是隔了一座山,这一路却是"从火焰到海水"的冰火两重天体验。</h3><h3>  从寸草不生的赤色土石山到满眼绿草,从芳香的野花到寒气逼人的白雪。让你感受"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神奇。</h3> <h3>  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地势平坦,水草丰盛。</h3><h3>不但有雪山环抱下的世外桃源,还有优雅迷人的天鹅湖,天鹅可是草原上的世袭贵族。</h3><h3> "九曲十八弯"的开都河,河谷开阔,河道蜿蜒,犹如走笔龙蛇,夕阳西下,更是可以看到九曲十八弯的落日。</h3> <h3>  天鹅、湖水、山峰、牛羊 、牧民、毡房......构成一幅美丽的草原画卷。</h3><h3>  巴音布鲁克景区附近有这么一条街道,宽敞整洁,生活设施齐全,大饱眼福以后入住这里,巴音布鲁克物价很高,一顿早餐每人将近三十元,吃的还是蛮舒服的。</h3> <h3>清晨走出巴音布鲁克,这个不知名的河滩阳光正好,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h3> <h3>  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h3><h3>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h3><h3> 景区很大,自驾车可以办理旅游票进入,很是方便。</h3> <h3>在巩乃斯河的上游,是巩乃斯林场所在地,漫山遍野都是松树和野花。</h3><h3>满眼的林密草绿,延绵的山峦,幽静而诗意,云山雪岭,遮天蔽日</h3> <h3>  深秋的那拉提色彩更加丰富,今年的胡杨色彩不是很艳丽,让我们拍摄的兴趣大打折扣。</h3> <h3>  雨过天晴,彩虹横跨草原,给这里一个五彩的世界。</h3><h3>  在这里圆了我住毡房的梦想,哈萨克族姑娘浪漫而温柔,汉语的普及让这里的年轻人汉语水平很高,交流无障碍。</h3><h3> 毡房干净温暖,取暖用上了电力,虽然饮食习惯有所差别,旅游业的发展给汉族的游客提供了的方便,吃的很可口,天然发酵酸奶我们还是接受不了。</h3><h3> 入夜,万籁俱静,只有风声和小河的水声,似一首交响乐在耳边弹奏,万里清空,繁星闪烁。深夜明月高悬,蟾光流泻,放逐心间梦。</h3> <h3>  果子沟,也是"塔勒奇达坂",是一条北上赛里木湖,南下伊犁河谷的著名峡谷通道。该沟古为我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丝路北新道的咽喉,有"铁关"之称。</h3><h3>  沟内峰峦叠嶂,植被繁茂,云蒸雾绕,被清人祁韵士称为"奇绝仙境",素有"伊犁第一景"之称。</h3><h3> 去 果子沟,是我们在探访霍尔果斯回到独库公路途中经过,在高速公路上远望赛里木湖,景色同样美不胜收。</h3> <h3>  果子沟大桥全称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大桥是自治区公路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国内第一座公路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 </h3> <h3>奎屯大峡谷 位于奎屯市南面,距市区18公里,因千万年来天山雪水自然冲刷形成,南北走向,长约20公里,谷底宽100~400米,谷肩宽800~1000米,从谷底到谷肩高可达200米。</h3><h3>  </h3> <h3>  奎屯大峡谷是天然原始的旅游资源,处于未开发状态。即使是当地人也很少有人知道,我们一路询问,GPS定位,好不容易找到了它。</h3><h3>  大峡谷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岸断崖上风化的"泥塑",造型神态各异,近看像佛雕像,远看似英雄墙,仿佛一个自然天成的雕塑博物馆。</h3> <h3>夕阳下的峡谷,闪着金波,一束束光线耀眼之极,原本幽暗高冷的峡谷,此刻竟像活泼可爱</h3><h3> 到这里也就是独库公路的起点了。<br></h3><h3>  独库公路可谓:风景美如天堂,公路狂野激情,故事传奇震撼,风俗绚烂多姿。</h3><h3> 曾有人说,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的318在它面前也黯然失色。</h3><h3>客观而论,它不能取代318的美,但它的美也是318不能替代的!</h3> <h3></h3><h3> &nbsp; 原计划是在新疆拍摄秋景,今年的天气太干,许多植物没有到秋天就枯萎了,离开奎屯一路向东,经由哈密、额济纳、北京,回到温暖的家。 </h3><h3> 旅行就是一场修行,行走就是一场修行的过程。人,总会有:对未知的恐惧,对舒适的眷恋,当你做出了行走的选择,最困难的那一部分就已经完成了。人生中很多事情就和旅行一样,经受风雨,历尽坎坷,有很多靓丽的风景也会有丑恶的现实,雪域高原的雪山,白云,蓝天,湖泊,信仰洗涤了灵魂,稀薄的空气,艰苦的生活,险峻的道路锤炼了意志,使那颗浮躁的心得以平静,而平静就是旅行的收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