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山贵水贵客来!(醉美贵州)

ZYJ

<p><br></p><p><b>团长:老树&nbsp; 摄影:pcq、大地 编辑:zyj(文字资料:中国国家地理)</b></p><p><b>出镜:八家团成员16人,于2017年9月11日~22日贵州之旅。</b></p> <p><b>  俯瞰贵州,映入眼目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岭与峰谷相间的地貌。巍峨的苗岭、磅薄的乌蒙山、险峻的大娄山、雄奇的武陵山构成了一片山的海洋。这里特殊的喀斯特地貌与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色交相辉映,山、水、洞、林、石组成绚丽多彩的景色,因此贵州被誉为迷人的“天然公园”。正是山与水维护了贵州的天然原生态,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威宁草海、雷公山、麻阳河、习水中亚热带植物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原生态及民族文化的原生态。</b></p> <p><b>贵客到来桂花开!</b></p> <p><b>第一站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官寨苗族乡,距贵阳120公里。毕节织金洞是洞穴喀斯特中最为独特的自然美景和重要的美学价值区,几乎囊括了世界溶洞所有的形态类型。织金洞已进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和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了贵州省第一个世界地址公园。</b></p> <p><b>《中国国家地理》织金洞是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洞穴之一;中国最美旅游胜地—中国最美的十大奇洞之首。</b></p> <p><b>贵州:山上有“文化”,美景在地下。</b></p> <p><b>毕节的织金洞,熔岩堆积物多达四十余种,呈现出万千气象,无限风光,素有“地下天宫”的美名。溶洞长6.6公里,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米,全洞溶积达500万立方米,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中遍布石笋、石柱、石芽、石旗等。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洞穴第一名。</b></p> <p><b>"浑圆天秤"。站在织金洞里,眼前的世界流光溢彩,精美绝伦,确是真实存在。</b></p> <p><b>"福禄寿",三尊寿星。景随步移,它的气势、它的深邃,它的丰富、它的独特和它的和谐,可以穷尽人类的想象力。</b></p> <p><b>"织金选美"。古人常常把美丽的洞穴称为“仙人洞”或“仙境”;现代文人也没能超出古人,表达赞叹的时候无非也就是“仙境”“天宫”这样的字眼了。</b></p> <p><b>"大唐仕女"。</b></p> <p><b>"霸王盔"。堪称洞中奇绝,它颠覆了人们想象中的石笋外形。它由两部分组成,下部分圆圆的还有一个缺口,上半部分是一个杆状石笋,合起来就像古代战士戴的头盔,雄浑高古,颇具神韵。</b></p> <p><b>"银雨宫"。花瓣状石笋,最终形成约15万年。</b></p> <p><b>"姊妹玉树",洞中之宝。因树身荧光闪闪、晶莹剔透而得名。树高有50多层花瓣,重重叠叠,层层怒放,看上去既绚丽又纤秾。</b></p> <p><b>"垂钓织金"。</b></p> <p><b>"普度众生"。著名作家冯牧游览织金洞后,曾赋诗一首,“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环胜地瑶池境,使信天宫在人间”。所以,游客置身其中,常常会产生梦幻般的感觉。洞穴是人在一生中至少应去一次的地方,否则你不会知道自己居住的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奇妙。</b></p> <p><b>第二站:黄果树瀑布景区。位于黔西南安顺市,据贵阳128公里。黄果树瀑布群风景区,是以著名的黄果树为中心的一个群体,由姿态各异的十几个地面瀑布和地下河瀑布集中分布在四百五十平方公里区域内的贵州北盘江支流打邦河、白水河、霸陵河和王二河上。黄果树瀑布群形成于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地区,统称"岩溶瀑布"。</b></p> <p><b>这里有多处86版《西游记》的取景地。如【水帘洞】和【陡坡塘】,与师徒四人一起重走一次西游路线。</b></p> <p><b>白水河。</b></p> <p><b>你挑着担子,我牵着马……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通天河景区拍摄基地。</b></p> <p><b>晒经石。</b></p> <p><b>陡坡塘瀑布。</b></p> <p><b>陡坡塘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布面最宽的瀑布,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上游一公里处,顶宽105米,高21米。陡坡塘瀑布顶端是一个面积1.5万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则是形成在逶迤100多米的钙化滩坝上。</b></p> <p><b>瀑布犹如从天际淌来,洋洋洒洒漫在100多米的钙华滩砍上,每当洪峰到来时都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谓之"吼瀑"。</b></p> <p><b>“遥闻水声轰轰,从陇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载,盖为对崖所隔也”。这是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对陡坡塘瀑布的描述。</b></p> <p><b>听!如歌如泣的瀑声。</b></p> <p><b>银链坠潭瀑布位于天星桥景区水上石林左上方,在黄果树瀑布群中,它既不是以高取胜,也不是以阔或以大惊人,而是以它那千丝万缕的情态和如歌如泣的瀑声,让人看见就不想离开。这个瀑布只有十余米高,上面成漏斗形,底部是槽状溶潭。在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像一张张下腹的莲叶,交错搭裢,河水在每一张叶面上均匀铺开,纵情漫流,像千千万万条大大小小的银链,清音嚷嚷地缓缓坠入溶潭,永远没完没了……。</b></p> <p><b>天星桥景区。天星桥的水是为石而生。一入景区,脚下就是水,是一面静静的大镜子,让你正面、反面、侧面,从各个角度来看山,看石,看自己。随物赋形,这水一时被众山穿插成千岛之湖,一时又被幻成漓江秋色,忽而又错落成武夷九曲,当然这都是微型美景。</b></p> <p><b>水上石林。</b></p> <p><b>在数生园寻找自己的出生日!</b></p> <p><b>天然大盆景天星桥。</b></p> <p><b>古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b></p> <p><b>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米。其中主瀑布是高67米,顶宽80米。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早在三百多年前,我国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就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描述:“水由溪上石,如烟雾腾空,势其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摇峰,具不足拟其状也”。</b></p> <p><b>其奔腾飞流直泻犀牛潭的气势及发出轰鸣巨响,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声势雷鸣,远震数里,有一种让人不得不憋住呼吸的美!</b></p> <p><b>滔滔银浪,气势恢宏,水珠飞溅,如云漫雾霭,洒落天空。矗立瀑布之下,即使晴天,也得撑伞遮蔽。</b></p> <p><b>黄果树瀑布附近溪流纵横,洞穴成串,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喀斯特山水旖旎风光。在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的20公里范围分布着18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瀑布群,故称“九级十八瀑”。因此,黄果树瀑布群也被称为“岩溶瀑布博物馆”。</b></p> <p><b>当地百姓这样总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无村不榕,无榕不荫。有水皆成瀑,城为石头砌。左手拎芭蕉,右肩挎黄橙。相逢毋需问,十九布依人”。</b></p> <p><b>第三站:兴义万峰林、马岭河峡谷。</b></p><p><b>万峰林位于兴义市,南与广西交界,西与滇、贵、黔三省交界的三江口,北接乌蒙山。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也是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第三名。</b></p> <p><b>一座座奇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弯曲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态环境,形成天底下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b></p> <p><b>“天下名山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考察兴义万峰林,并赋诗称颂。徐霞客再次来到兴义,在游记中写到:“丛立之峰,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更绝的是,在如此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四周,围绕着平坦美丽的坝子。</b></p> <p>万峰林气势磅薄,景观奇特。其天然名河暗流、天然湖泊、天然溶洞、天然林木、奇花异草、相得异彩。使得峰林状如千军万马、奇如海洋、美如画卷,被誉为"天下奇观"!</p> <p><b>行大运,走八卦,采真气。天然形成的八卦田,层叠有序,中间有三个地漏,深不见底,被称为地眼—大地的眼睛。这里是世界锥形状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区域。</b></p> <p><b>悟:晴日巍峨粗旷,雨里静中有动。雾境瞟缈隐约,夜中皓月静谧。</b></p> <p><b>六六大顺峰!</b></p> <p><b>落水天坑: 翻天覆地后的宁静,定格于历史的天空。</b></p> <h3>攀天立地雕塑,鬼斧神工杰作。</h3> <p><b>马岭河峡谷。位于贵州兴义市境内马岭河,峡谷谷深流急、壁挂如织,银瀑飞泻,峡谷的地缝幛谷,群瀑横飞、碳酸钙壁挂形成景观特色。峡谷长74.8公里,谷宽50米至150米,谷深120米至280米。谷底低于地面200米。</b></p> <p><b>马岭河峡谷,不仅有“地球上最美丽的伤疤”—钙化瀑布,更以能在同一角度看到连续数十条瀑布而闻名。</b></p> <p><b>一位清代才子这样描述马岭河:两山队峙,鬼斧神工,一槽河谷,银瀑飞洒,一槽乳雾,一槽彩虹……</b></p> <p><b>悬空的马岭河峡谷栈道。</b></p> <p><b>天壶。(途径休息站)</b></p> <p><b>第四站:荔波瑶寨拉片村。在贵州众多民族村中,黔南州荔波青山绿水的古寨拉片村,是个保留很好的原汁原味的古瑶寨。拉片村主要居住瑶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瑶族由根据服饰特点分为白裤瑶、青裤瑶、长衫瑶等。白裤瑶是这里的主要民族。白裤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长期身居高山密林,至今仍保留着狩猎、扑鱼和过着刀耕火种方式的古老民族。难怪这里曾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认定为文化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称作“人类文明的活化石”。</b></p> <p><b>在红砖青瓦古色古香瑶族文化展示厅,白裤瑶青年男女载歌载舞迎接我们的到来。</b></p> <p><b>瑶王府。白裤瑶最德高望重的民族自然领袖瑶王的居住地—瑶王府。瑶王府的选址很讲究,它面朝睡佛山,左接涡霞神树,右连莲花山,用风水之说则为:左边山和右边山保平安,莲花山造福,睡佛开路。这里只有在有关瑶寨生死存亡的时候,才能启用,而在这里发生的一切绝不外传。</b></p> <p><b>这位瑶王,持鸟铳鸣枪欢迎我们到府参观。瑶族男子穿的裤子是清一色的及膝白色短裤,黑带束口,并垂直秀上几条红色瑶棉,俨然都市里小伙们流行的马裤。</b></p> <p><b>日常生活中女人依然穿着自织、自染、自制的白蓝相间的“两片瑶”,走起路来让人心动。</b></p> <p><b>原始的粮仓。</b></p> <p><b>瑶山特有的年膏树。</b></p> <p><b>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b></p> <p><b>以白裤瑶为主体的荔波瑶族,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远古遗风。原始的生活方式、神秘的宗教礼仪和古老的婚丧习俗,存在着许多人类社会未解之迷,令人无限遐想。生活在这块土地的瑶族人,有自己更接近山林本真的生存秩序,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古老的传统。</b></p> <p><b>茂兰石上森林。茂兰喀斯特森林位于贵州南部荔波县内,茂密森林植被覆盖下的喀斯特峰丛波连起伏,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漏斗森林,洼地森林纵横交错,原始森林葱郁繁茂,水秀山青,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原始森林风光。</b></p> <p><b>茂兰喀斯特森林即有典型的生长在完全裸露的岩石堆上的“石上森林”,也有树基和根部常年泡在水中的“水上森林”,还有大型喀斯特漏斗森林等,林相景观多样,呈现出一片青山绿水沃野连片的生机盎然的景象。</b></p> <p><b>茂兰小镇。</b></p> <p><b>第五站:肇兴侗寨。 肇兴侗寨侗族乡素有"七百贯洞,千家肇洞"之说。七百贯洞,指从江县贯洞;千家肇洞,指的便是肇兴。且不说别的,单是五座鼓楼群、五座戏台、五座风雨桥,聚集在一起所造就的风景,就不只是美丽,而是壮丽,整个寨子的形状就仿佛一艘大船。无论经历怎样的风暴,这艘船都会稳当的航行,永不沉没。</b></p> <p><b>白云深处有人家。“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b></p> <p><b>肇兴侗寨干栏式吊脚楼,麟次栉节、错落有致,充满了侗族风情。</b></p> <p><b>山寨坐落于半山腰,其上为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其下则是连绵不断的层层梯田,山寨有十多个寨门,寨子的中间是高高的鼓楼,它是侗寨文化活动中心,其他居民则围绕鼓楼修建,多为三层木结构穿斗式建筑,形成呈放射状的侗寨。</b></p> <p><b>侗寨建筑布局巧妙,花桥、鼓楼、溪流、吊脚楼相间,只要置身其中,必驻足长流。</b></p> <p><b>风雨桥和鼓楼是侗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它们都完全用杉木建成,卯眼相接,不用一根铁钉和铁部件,结构极为合理。</b></p> <p><b>侗寨:古楼意欲龙头,花桥意欲为龙尾,龙头通天,龙尾接地。表达侗族人对天地与大自然的崇拜,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祈福。</b></p> <p><b>鼓楼里从顶端悬挂下来一面大鼓,称为寨鼓。鼓楼底下则是全村的议事厅、休憩和社交的场所。侗寨里每一族姓都要建一座自己的鼓楼,因此族姓多的村寨里鼓楼就多。</b></p> <p><b>有人说,肇兴有五个姓,一个姓一个鼓楼。这五个鼓楼的名字很有意思,分别是:智寨鼓楼、仁寨鼓楼、义寨鼓楼、礼寨鼓楼、信寨鼓楼,因而被命名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从名字上看,教化作用占的成分更大一些,也可以看出这里受到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b></p> <p><b>这里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踩歌踏舞让你回味无穷。“人类保存最古老的歌谣”,数十人合唱“侗族大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天籁之音。可以将高音部、低音部、混声、合声、轮唱、花腔等等唱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令人荡气回肠。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b></p> <p><b>第六站:凯里民族博物馆、郎德苗寨。</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凯里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属县级市,简称"凯",别名苗岭明珠,位于贵州东部,是贵州的主要城市。"凯里"系苗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b></p> <p><b>凯里民族文化宫。</b></p> <p><b>郎德苗寨。位于凯里27公里的苗岭腹地,分上下两个自然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景观村落。郎德苗寨的古建筑群风雨桥、十二道拉门酒、杨大陆故居战壕、古树、长裙服饰、奥运之火传递、祭祀活动、歌舞表演都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旅游价值。郎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b>郎德非遗博物馆。</b></p> <p><b>郎德非遗一条街。</b></p> <p><b>郎德上寨四面环山,村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跨溪有风雨木桥。沿溪有石磨碾房,水中群鸭嬉戏,牛儿哞哞,两岸水车成行。</b></p> <p><b>肥壮的水牛。</b></p> <p><b>郎德苗寨"风雨桥",这里也是奥运火炬步道入口。</b></p> <p><b>古老的风雨桥安静地伫立在小河之上,为人们默默地隐蔽了千年的风风雨雨。</b></p> <p><b>民族风情街。</b></p> <p><b>郎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b>杨大陆故居。</b></p> <p><b>铜鼓。</b></p> <p><b>郎德上寨因属郎德地片上方,故名。寨内苗民的服饰以长裙为特征,所以又称为“长裙苗”。</b></p> <p><b>古井。</b></p> <p><b>苗家奥运步道。</b></p> <p><b>晒秋。</b></p> <p><b>第七站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知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博物馆,展览着苗族发展史。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b></p> <p><br></p><p><b>西江千户苗寨四面环山,梯田依山而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势而建,又连绵不断,气势恢宏。形成了其独特的背靠青山,脚踏玉带,一水环流的美丽。2005年,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p> <p><b>炊烟袅袅,朦朦胧胧,密密匝匝地布满了民房,满眼都是。一片黑顶的中间,间隔着一片黄绿稻田,又有一片浓绿树林,像一幅山水画。这里居住着苗家有1000多户,人口逾6000多。是名副其实的千户苗寨。</b></p> <p><b>傍晚的苗寨,灯光闪烁,远远望去如同坐落在山谷里的一座布达拉宫。</b></p> <p><b>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b></p> <p><b>满坡的绿色宛如呼吸的海洋,生动而亮丽。在贵州的喀斯特山地上,“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尺平”,幸而雨水充沛,把每一寸有土的地方都变成了湿润的,仿佛能呼吸的绿色。</b></p> <p><b>稻田跌宕,水车吱呀,牛儿哞哞,光线在清雾中破空而来,说不出的的夺人心魂……</b></p> <p><b>苗寨风雨桥。在中国百姓心目中,廊桥不仅是公共建筑,更是文化的图腾。</b></p> <p><b>古香古色、精雕细琢的“乧岽僦”风雨桥。</b></p> <p><b>河岸商铺林立,商贾穿行。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座风雨桥连接着两岸,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b></p> <p><b>“中国苗都”舞台。</b></p> <p><b>苗舞是不能不看的,苗舞的节奏非常欢快,起舞时,满身的银饰叮当作响,合着音乐的节奏,铿锵有声,款款地,尽是欢迎的情谊。</b></p> <p><b>苗女的服饰繁复非常,硕大的银头饰闪闪发光,阳光下发出刺眼的光辉,满目银光,裙摆上的挂饰也是琳琅满目。</b></p> <p><b>苗奶与苗孙。</b></p> <p><b>第八站:潕阳河。位于贵州东部,两岸雄奇险峻、竹树峥嵘,其主体龙王峡、诸葛峡和西峡被称为“潕阳三峡”。</b></p> <p><b>我们游的是下潕阳河。景区以高峡平湖,瀑泉飞流、喀斯特为主体。整个景区一湾一画,一步一景。</b></p> <p><b>山雄水美。</b></p> <p><b>瀑泉飞流。</b></p> <p><b>孔雀开屏。</b></p> <p><b>游过潕阳河的客人,无不恭维赞誉其幽谷、山色、水景为天下绝色叹为观止。清代爱国将领林则徐曾在此留下著名诗章:两山夹溪溪水恶,一经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但已破。</b></p> <p><b>舞阳河小吃。这里随意一道小吃,都能让你食欲大开,吃到停不下来。</b></p> <p><b>第九站 镇远古镇。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名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b></p> <p><b>镇远古镇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军事和移民造就了这里的多元文化的融合,小小的古镇中瑰丽的文物古迹令人目不暇接。</b></p> <p><b>民国年间镇远专员战斗英雄华光也称:“镇远有胜水名山,令人盘恒而不忍离去”。大自然为镇远造就了舞水清、山峰秀、峡谷幽、溶洞奇、瀑布美。</b></p> <p><b>穿过古桥,鳞次栉比的古建筑沿着岩穴石窟和丘壑洞隙巧妙嵌入,30多座明清建筑盘绕于洞崖之间,“下吊”、“借用”、“附岩”、“嵌入”、“筑台”等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而且在文化上,形成了三教与地方宗教合一的特点。</b></p> <p><b>青龙洞建筑群以道教为主,有灵官庙、吕祖庙殿、保山殿和玉皇殿等。佛教的紫阳书院群、中元禅院组群以大殿为中心,佛教色彩浓厚。万寿宫的戏楼、厢楼、天文祥祠等建筑。将一镇之精华收纳典藏,真乃“入黔何处风光好,镇远城头一洞天”。</b></p> <p><b>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走壁、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布局精巧。洞穴和庙宇结合在一起,很好地烘托出宗教的神秘和天人合一的理念。</b></p> <p><b>第十站。梵净山。兀立于黔东溶丘之上的梵净山不是贵州最高的山,却是最有名的一座。它古名“三山谷”,有3座主峰,9条支脉以及无数深陷的峡谷,气势磅薄,景色绝佳。千百年来,该地百姓把梵净山称作“大佛山”,山既是一座佛、佛即是一座山。2018年7月2日,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將梵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雾太大,我们拍的效果不好,借用一张照片。)</b></p> <p><b>梵净山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已傲然矗立了十一亿多年。全城山势雄伟,层峦叠嶂,坡陡谷深、溪流纵横、千姿百态、峥嵘奇伟,集"黄山之奇,峨眉之秀、华山之险、泰山之雄",被誉为"天下名岳之宗"。</b></p> <p><b>蘑菇石是梵净山的惊魂,石高约10余米,上大下小,看是不稳,却屹立亿万年。</b></p> <p><b>不愧为一座充满神秘、禅韵、奇迹的灵性大山。</b></p> <p><b>翻天印。这处山崖的顶端平铺着一块巨石,恰如一方印倒置于平台上,人称“翻天印”。自古仕途求官之人为祈求如愿在此祭拜。</b></p> <p><b>蘑菇石下的“万卷经书”。</b></p> <p><b>红云金顶:海拔高度2493米。山峰拔地而起,垂直高度差达百米。山峰上的上半部分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边各建一庙,一边是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赶上雾天,我们拍的效果不好,借用一张照片。)</b></p> <p><b>天桥下面两块九十多米高耸立的巨石。</b></p> <p><b>我们攀爬红云金顶:攀铁索而上,四面悬崖峭壁,一路古庙摩崖。</b></p> <p><b>拽着铁链沿着近九十度的坡度艰难爬行号称8888级台阶,虽然雾大看不清脚下的风景,但感到了大山的灵性。</b></p> <p><b>梵净山也是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比较完整的典型区,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列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b></p> <p><b>胜利下山。</b></p> <p><b>梵天净土,弥勒道场。</b></p> <p><b>第十一站:遵义、赤水。</b></p><p><b>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是黔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国家历史名城。遵义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长征文化,拥有遵义会议会址,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娄山关、四渡赤水渡口等革命纪念地,还有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赤水十丈洞瀑布、杨粲墓等游览胜地。</b></p><p><br></p> <p><b>遵义会议遗址。1935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文天、周恩来、朱德、陈云、秦邦宪、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科全,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这次会议是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召开的,独立自主纠正了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b></p> <p><b>这里是国民党(黔军)25军二师长柏辉章私邸。中央红军到达遵义时总司令部驻地。现作复原布置。</b></p> <p><b>宣誓。</b></p> <p><b>向赤水进军。佛光岩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景区、赤水国家自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赤水十丈洞大瀑布景区。</b></p> <p><b>"佛光岩”。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的核心景区,主题景观“佛光岩”和“五柱峰”两大组成部分。(我们只拍到佛光岩景观)佛光岩景区被誉为“赤水乃至中国侏罗纪、白垩纪丹霞地貌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特色最典型的景区之一”。</b></p><p><br></p> <p><b>有“世界丹霞之冠”之称的佛光岩呈弧形,弧长近1000米,高300米。佛光岩早在侏罗纪、白垩纪就已经形成,它像是恐龙灭绝前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一部红色天书,摊开在半天云海中。</b></p> <p><b>佛光岩中间有一条宽40余米的柱状瀑布,如天使的长发一般从峡谷壁内垂挂下来,在阳光照射下,血红的岩壁与雪白的瀑水相互融合,如佛光普照。</b></p> <p><b>莲花台。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b></p> <p><b>四渡赤水酒店的晚餐,也是令我们回味无穷。</b></p> <p><b>还有这火腿和香肠都想带走。</b></p> <p><b>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以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唯一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距长江最近的一处国家自然保护区之一,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面积最广的桫椤林区。</b></p> <p><b>这里主要景点有:干沟、龙潭瀑布、鸳鸯桫椤、大水沟景段等。V形谷地与阶梯瀑布是这里的主要景观,干沟长不到3公里的河段上共有27级瀑布。这就是丹霞与瀑布的完美结合,不但展现了非凡的自然美,而且展现出现代侵蚀地质过程证据及绝妙的切割砂岩地貌观。赤水境内有瀑布四千余条,因此被誉为“千瀑之市”。</b></p> <p><b>这里还有海芋、野芭蕉、竹子等热带植物。</b></p> <p><b>岁月流逝,林依石,瀑伴水,相依相偎,长厢厮守。</b></p> <p><b>桫椤系当今地球上保存不多的一种冰川前期植物,被列为科学研究的“活化石”。树形优美,具有观赏价值,是国家一级珍惜濒危保护植物。</b></p> <p><b>被国家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b></p> <p><b>世界上唯一的侏罗纪地球史迹自然生态园林。</b></p> <p><b>中国竹子之乡。</b></p> <p><b>赤水大瀑布,原名十丈洞瀑布,被专家命名为“丹霞第一瀑”。景区距市区37公里,位于赤水河支流风溪河上游。景区面积30平方公里,是“赤水风景名胜区”和“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瀑布的高、大、水流量和瀑布气势堪与黄果树大瀑布媲美,瀑布高76米、宽80米,(黄果树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布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布顶宽83米。)比黄果树瀑布主瀑布高9米、仅窄3米,是我国最佳瀑布奇观之一。</b></p> <p><b>这里四周林木葱茏,瀑布从悬崖绝壁倾泻而下,似万马奔腾,远远便能感受到它的磅薄气势。</b></p> <p><b>“中国丹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不可多得的财产,是大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妙境界,它将永远受到世人的礼赞和保护。</b></p> <p><b>贵州"息烽集中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设立的一所高级秘密监狱,关押过杨虎城、张露萍、小萝卜头等爱国人士。</b></p> <p><b>第十二站:贵阳市,贵州省会。唐宋时称钜州,元时建城,明始称贵阳,因城区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又因古代贵阳盛产竹子,而“竹”与“筑”谐音,古称“筑”,1930年设市。贵阳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于一体,我们只游一部分。有黔灵山、甲秀楼、青岩古镇明清古迹。</b></p> <p><b>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于明代,坐落于市区内南明河中的一块巨石上,是一座三层的木质阁楼。甲秀楼是第一次来贵阳的游客必去的景点,这里的夜景也非常漂亮,楼旁同样建于明代的翠微园也可以一并游览。甲秀楼景区主要分为三部分,即浮玉桥、甲秀楼、翠微园。</b></p> <p><b>甲秀楼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起名字"科甲挺秀"之意。这座木楼高22.9米,共三层,顶层"甲秀楼"三字,游客可登顶俯瞰南明河岸风光。数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在甲秀楼留下了赞美诗词,其中以清人刘玉山所撰写206字长联最为脍炙人口,此联概括了贵阳的地理形势及历史变迁。</b></p> <p><b>浮玉桥是一座纵跨南明河的石桥,由北向南将木牌坊、涵碧亭、甲秀楼、翠微园串联一线。翠微园原名观音寺,现为一组将寺庙和园林结合为一体的古代建筑群,有亭台楼阁、假山、长廊,如今主要是当地人品尝聊天和交流字画的去处。</b></p> <p><b>浮玉桥头立有实木牌坊,牌坊中央设有“城南遗迹”四个大字,桥上建有“涵碧婷”。</b></p> <p><b>涵碧婷,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b></p> <p><b>甲秀楼是闹市中一处不可多得的清幽之地,景区内古色古香,景区外高楼林立,入夜后灯火辉煌,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聚焦地。2006年,甲秀楼作为“文昌阁和甲秀楼”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b>黔灵公园。</b></p><p><b>以名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自古便是贵州高原一颗璀璨明珠,有"黔南第一山"、"贵在城中,美在自然"等美誉。</b></p> <p><b>公园鸟类繁多,猴群时现。</b></p> <p><b>麒麟洞。洞内有钟乳石,酷似麒麟,古称麒麟洞。1997年4月被列为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曾先后被蒋介石软禁于此。</b></p> <p><b>老一代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曾登黔灵山峰赋诗一首:“竟上黔南第一山,老夫腰脚尚称顽。泉清树古叶微脱,寺外双峰峙若关”。黔灵公园占21处,历代文人、政要在圆内留下墨宝或史记。徐霞客、李四光、刘海粟、张学良、杨虎臣、蒋介石、朱德、董必武、江泽民、赵朴初,也为贵阳公园之最。</b></p> <p><b>青岩古镇。距贵阳约有30公里,是一个方圆仅六七平方公里的小镇。和许多并不出名的小镇一样,青岩最引以为傲的是她掂起来让人觉得深沉的历史。悬崖下的厚土里掩藏着明代镇边将士的铁甲,古驿道斑驳的方砖上回响着叮当的马蹄声,路旁不羁的民居、翘檐上朽损的木雕顽强地昭示旧时辉煌的的荣光,路边残破的石碑讲述着一段奇异的往事……不长的路,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人逐渐从远古走来。</b></p> <p><b>贵州多山,青岩古镇整体上是顺着山势起伏的,与其他山间小城不同的是她多了几分江南小镇的精致蜿蜒。</b></p> <p><b>定广门城墙依稀可见古城墙的遗址残迹,使人联想当年古镇作为军事要塞重兵屯集驻守的雄姿。电影《寻枪》里的羊肉粉摊就摆在这定广门下。</b></p> <p><b>青岩,就像一本书脊泛黄的、几乎要脱线的老书,每一段静谧的悠长古道,每一块祠堂老墙上的素净石刻,每一户绿荫掩映的悠闲人家,甚至是每一个摆摊设点的市井小贩,仿佛都有一段悠远的故事。</b></p> <p><b>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贵州第一个状元赵以炯。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的历史文物。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前辈及家属均在青岩秘密居住过。2010年青岩古镇荣获中华诗词学会授予的“中华诗词之乡”荣誉称号,率先成为了全国的诗词之乡。2013年在顶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旅游规划项目中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b></p> <p><b>石牌坊。历史上,青岩古城四门内外有八座牌坊,现保存的只有南门外的“周王氏媳刘氏节孝坊”、南门内的“赵理伦百寿访”和北门外的赵彩章百寿访”三座,三座牌坊建筑造型基本相同。</b></p> <p>这里的房屋很质朴,据说是用一种岩层做起的,平整的岩石表面下像皴墨一样荡出星星点点的斑白,确实很有质感。</p> <p><b>一溜石墙刷低从面前延伸出去,悠远而神秘。有的石墙已经残破,前面上不经意间还会窜出一株小草花,甚是可爱。</b></p> <p><b>穿过一条幽静的小巷,不知不觉来到一条老街,与先前窄小的石巷相比,这条街给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老街没有过多的修饰,就那么自自然然地依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而来,很乡土,却浑然天成。</b></p> <p><b>街面上摆满了各色铺面,大多是当地的土特产和工艺品,像苗族的银器、蜡染布、当地人自制的米酒、玫瑰糖等。</b></p> <p><b>“游青岩古地,品青岩美蹄”,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旅游文化现象。</b></p> <p>青岩的镇中心有一座基督教堂,这在其他乡间小镇是不多见的。很难想象在偏居中国西南山偶的这个小镇怎会忽然之间耸起这么一个基督教堂。</p> <p><b>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年间重修,装木结构。是旧时读书人常去读书、聚会、拜祭文昌帝君的地方。</b></p> <p><b>青岩在朱元璋时代曾屯居过大军30万,如今在古镇的尽头还围着一道城墙,城楼巍然,几百年前那些威武的士兵就从这里注视着远方。如今的城楼早已是门户洞开,供游人自由参观凭吊。站在城楼上,尽可以将古镇的面貌一收眼底。</b></p> <p><b>最后一景多彩贵州博物馆。</b></p> <p><b>有人说:在贵州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你很难用几个词、几句话说清楚这片土地神奇,你可以说它是瀑布之州,峡谷之州,但它还是溶洞之州、峻岭之州,杜鹃之州、梭罗之州等等。其实,山水结合之美,才是贵州这块土地的完整灵魂,桂林山水没有它玲珑婉转悠扬;苏杭二州缺少它的灵性。如果说人徜徉于其间能挥洒真性情的山水称得上真山真水的话,贵州的山水堪当。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b></p><p><b style="font-size: 20px;">谢谢来访美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