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观花杂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作者:汤前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编辑:发哥聽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照片:携友现拍</b></p> <h1> 昨天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常宁百万樱花园游玩观赏,看到那新栽植成的大片大片樱花树和观花人潮时心里竟然有些茫然,似乎有一种说不出味道来的感觉,且一直压抑在心里面。于是便无心观赏,一直都在低头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国人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是从什么时候起竟然集体失去了自己的信仰和民族的本格?他们到底是为什么要去崇尚一种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呢?”</h1>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回到家中,仔细翻阅了有关花絮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咱中华民族地大物博,自古就有着许多名花奇卉,也有许多花卉更是扬名四海。例如:中国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它们哪个又比樱花差?而且这四种植物它们早就有了自己定格的品行,被国人称为"四君子"。它们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梅、兰、竹、菊也经常在人们生活中成为我们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吟诗和文人墨客最常见的好题材,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 ,例如梅:迎寒傲雪,剪雨裁冰,一身傲骨,寓意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寓意为高尚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寓意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寓意为世外隐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再一个就是我们的国花——牡丹,它有着百花之王的誉称,它国色天香,向征着圆满、浓情、富贵,寓意着端庄秀雅,仪态万千,雍容华贵。还有就是这个时候正当开放的桃花、杏花、山茶花,它们那一个不比樱花强?它们的花朵不但可以供人观赏,而且花落之后还能给人们带来丰硕的果实。更何况樱花的花期只有那么短短的三五天,它根本不配供游客长时间的观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没有文化并不可怕,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信仰和民族尊严那才最可怕。在经济社会里,有一部分人把经济利益凌驾在民族利益之上,把曾经是我们敌国的国花肆意泛滥引进,进行园植化开发,然后宣传诱导旅游观光者。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符国情的行为,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不强迫所有人去苟同。因为处在经济发展时期的开发商,他们不可能会有很强的民族大义思想,他们资产意识浓厚,贯彻的是白猫黑猫资本理论,目的也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大多数来此观赏樱花的观光者,也不见得个个都懂得国情及花语文化,盲目跟风者居多,我认为大家还是先跟我一起来了解一下樱花文化的始末,以及樱花基因转变过程的真相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樱花进入日本国家后的始末,让大家对它也有些认识吧!在日本国家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花如樱花美,人若武士威 ” 这句话的来源本身就带有一股血腥味,据说,在很早之前,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樱花都是白色的,并没有其它不同的颜色,只是到了后来才有了红色的樱花。传说是因为日本武士用自己的鲜血和他人的鲜血共同染红的,日本人生性好杀掠,崇尚武士精神,视红色樱花为他们的骄傲,故用武士的血来浇灌,让白色樱花树开出血色樱花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15 年,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的媒体曾经掀起过一场樱花原产地之争。事实上,只要弄清楚 " 樱花 " 的定义,关于它的起源基本上就很清晰的了。日本权威樱花专著《樱大鉴》里记载:樱花原产于中国唐朝时期,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区域传到日本。(这点毋庸置疑,书中有详细记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樱花排名并不在著名花卉之列,它的排名远远落在梅、兰、菊、牡丹、荷花之后。虽然从南北朝开始就有歌咏樱花的诗文,但这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书籍记载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远不如歌咏那些中国传统名花的诗文多。而对于当时的日本国而言,樱花却是他们的民族象征,从江户时代起,樱花在日本人的心中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它代表着他们国家的民族精神与审美以及不惜一切只为瞬间绚烂的思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国的樱花在进入日本国后不久,那时候日本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中,关于梅花的诗有 118 首,而写樱花 的诗只有46 首,樱花在 《万叶集》所描写的花卉中,只能排列第四。可见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樱花文化并未被形成,那个时候日本民间所谓的“赏花 ”所指的也是赏梅,而并非赏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根据在 914 年前后日本的成书《古今和歌集》中的诗歌看来,此时的和歌、俳句里的 “花 ”更不知不觉地开始从梅花变成了樱花,而且数量上也呈现压倒性优势。因为这个时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嵯峨天皇,是他把 " 赏樱 " 仪式化,并在宫廷里四处种满樱花。君王的喜好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国家乃至民间文化。因此在民间,樱花也就开始成为日本国作为春日的象征。从这个时候起,樱花文化才逐渐成形。到1603—1867年江户时代,樱花更正式成为日本国的主流文化标志。此时正值武士道精神盛行,日本人则认为一朵樱花并不足道,满树樱花才蔚为观止,与日本武士集团精神状态相似。故出现 “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 ”之说法。同时,江户时代所处的 17-19 世纪,也正是西方园林文化蒸蒸日上之时,东亚地区花卉植物种植疯狂的年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日本人的樱花品种就越来越丰富了。以至发展到现在,整个樱花文化体系就完全确立,这就是樱花进入日本国家后的始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了解完樱花文化的始末后,再看看这一树一树血红色的樱花,我又不由的想起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9.18”南京大屠杀,南京几十万人的鲜血酿就了今天日本樱花的“红”。这些血红色的樱花从一开始到现在,里面不知注射了多少中国人的鲜血。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通过阅读樱花始末的书籍后,知道白色樱花变成红色樱花的来历,和其背后真实隐含的意义,到知道日本国近代设立樱花为国花的真正含义后,我的脊梁骨在阵阵发麻。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自己的信仰却严重缺失,居然去追崇这些带有血腥味的花卉,多么具有讽刺性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不反对赏花,也不反对欣赏樱花,但大面积引进栽培就不必要了。你可以栽培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牡丹呀,或梅、兰、菊;或桃、李、杏或山茶花等呀,弘扬自己的花卉文化,壮自己的国威不好吗?种植什么样的花卉都可以,只要园林化种植管理就会一样有欣赏价值。虽说欣赏花卉并无国界,问题是樱花现在已然成为人家日本国的国花了啊!如果大家还一味的盲目跟风崇尚,那岂不是要成为天下人的笑话?哼哼!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却喜欢欣赏日本人的国花,多么具有讽刺意义啊!很担心这样下去将会成为日本人乃至全世界人们永远的笑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说明:本话题只是个人随感,所述意思仅代表本人。不喜勿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2018.3.1日随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