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开篇引《梅圣俞诗集序》为例,不想累举什么古往今来文穷而后工的例子,太多显得没意思,今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坐在电脑桌前开始码字,可能是因为我的词本寻不见了吧,上面记载了我从2010年至今的所有诗词,很遗憾,没有备份过,虽然有不少记载在空间或是朋友圈私密,但仍有部分被我删除了,我也没有很好的记忆去回忆它们,就当献给岁月了吧。</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我一直认为,世间诸事有散才有聚,哪怕千金,散尽亦有复来之时,可惜的是散去的诗词却再也没有复来的可能,它们多的是一时的心境,那一时过了,也就再也寻不见了。去年或许是我填词创作最疯狂的一年,而且几乎没有向刊物投过稿子,纯属自娱自乐,心理仍处于塞北回到江南的转折期,对生活颇有微词,对未来依怀希冀,觉得诗和远方都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可是今年,听到一句歌词"没有梦想,何必远方"时,突然发现落笔已写无可写,思乡怀人,早已是赴西北求学的词风;愤世嫉俗,不过是初入社会挣扎的心态。现今,身在故乡,心无愤懑,歌颂太平盛世,媚俗的事不情愿;赞美安康生活,阿世的活不心甘。可本就不多的文思的的确确抬笔泉涌,下笔全逝,或许真的是融于生活了,原谅我始终不愿承认"屈服"二字。每日按部就班的工作,循规蹈矩的生活,说不定有不少人羡慕,其实有时想想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采菊东篱下"的酸楚没人看得见,"为五斗米折腰"后的温饱却是实实在在。</span></h3><h3><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我倒不遗憾一腔热血被生活冷却,只可惜梦里生花的笔触逐渐淡去。要么就此沉寂,要么早作转变,我也知道我面前只有这两条路,可是前者不愿,后者不易。</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