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停车场上,会看到一个个水桶,旁边竖着一个铁制装置,这就是运输部自制的“静电桩”。</h3> <h3>2017年9月份,我公司开始增加二甲醚的运输业务,对二甲醚的运输经验相对较少。二甲醚的危险性比LNG更大,尤其是金誉石化“6.5”罐车泄漏重大爆炸着火事故,给班长马兴新敲醒的警钟。</h3><h3>无意间,马兴新在指挥二甲醚车辆在停车场倒车时,发现挂车接地线似挨不挨地面,接地效果不好,马兴新想起前几天从网上搜索二甲醚的性质等方面知识时,上面介绍说二甲醚的导电率较其他产品低。如果是这样的话,虽然二甲醚车辆在装车、卸车时都有静电接地装置,但在停车场上,二甲醚产品也需要设置静电桩,来释放静电。</h3><h3><br></h3> <h3>想到这里,马兴新就先去废料堆找到合适的角铁埋在停车场,并规范停车区域,将LNG车辆停在停车场最东边,将二甲醚车辆停在停车场对面中间位置,液氧、液氮停在停车场最西边位置。担心静电接地效果不够,他将盛尿素液的废桶,装满水,并在水桶下扎一些小洞,只要保持水桶内有水,就能够将地面打湿,增加导电率。</h3> <h3>运行一段时间后,在安全科的指导下,近期,马兴新又增加了静电桩的高度,来增加导电效果。</h3><h3><br></h3> <h3>新能源班组承担的产品种类多,产品危险性大,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对新产品的安全管理提升,我们一直在学习、创新中。</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