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98年3月5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发生液化气泄漏闪爆事故,参与抢险的42名消防队员和煤气公司工作人员被大火吞没,其中消防官兵7人壮烈牺牲、11人身负重伤。<h3> 事故发生后,我和我的同事一起采访了这一事件,并由我执笔,写了这篇后来在《人民公安报》整版刊出的纪实稿件。我的同事潘锋更是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主动深入到火场拍照,留下了一些珍贵的图片。20年前这次采访,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为震撼的一次采访经历——<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震天撼地英雄魂</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胡杰 李媛彬 杜亚民 尚迎宾 图:潘锋</h3></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h3> 准确地说,消防官兵最早出现在这起事故现场的时间,是3月5日16 点57分。</h3><h3> 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大寨路的煤气公司液化气所,是市消防支队七中队的 重点消防保护单位,现有总存量为3200立方米的16个汽罐,其中11 号、12号是两个400立方米的球形储罐;15号、16号为两个100 0立方米的球形储罐。16点50分,11号球罐突然破裂,强大的高压液 化气从根部阀门处呼啸而出,弥漫四周。公司职工一边拔“119”报警, 一边用棉被、衣物堵漏。当七中队副队长杨子树中尉和6名战士警笛呼啸着 赶到这里时,储罐区内已腾云驾雾,十米之外就看不见人,液化气呛得人头 昏眼花。杨子树知道,此时,只要有一星半点的火星,这些气体就会立即膨胀250倍,产生爆炸。“关掉手机、BP机,切断电源,在大门外设立警 戒线,无关人员、鞋上钉铁掌的人不得进入库区。”战士们持水枪进入战斗 岗位的同时,杨子树向支队请求增援。 </h3><h3> 十几分钟后,四中队5部消防车、六中队2部消防车、支队贾西海副支 队长、贺军胜副政委等数十位官兵相继赶到现场。由于断电,液化所的水泵 已不能供水。贾西海去相邻的3507厂解决供水,贺军胜和消防队员们一 起在罐下堵漏。</h3><h3> 一尺多厚的白烟象毒蛇一样,在库区游来飘去。由于液化气喷出后温度 很低,罐底池中已结满了冰,站在罐底的消防队员们裤脚也已结冰。因为没 有空气呼吸器,七中队1号战斗员高雷中毒休克,被抬上救护车。不久,接 替他持水枪的杨子树也头昏想吐。贺军胜下令让他退出现场。</h3><h3> 18点30分,配备空气呼吸器的特勤九中队赶到,接替下四、七中队 的部分战士。九中队后勤班战士崔安卫空气呼吸器产生漏气,中队长晏红安 命令他退出现场。而没带空气呼吸器、已有中毒迹象的贺军胜却坚决不同意 撤下。他和九中队少尉司务长别渭涛一起,站在紧挨罐壁的防护堤上,紧张 地指挥战士们作业。</h3><h3> 18点45分,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十几米高的大火冲天而起。刚 走出大门的崔安卫一回头,整个液化所已是一片火海。闪爆发生了。</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贾西海(前排左二)在现场指挥灭火方案</font></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h3><h3> 3月9日下午,在大火熄灭两日之后,记者冒着细雨,来到了事故现场。 占地近36亩的液化所,所有的树木、冬青和草地,统统被烤成黑色。储罐 区停放的8辆油罐槽车,轮胎几乎被全部烧光,成了一堆堆废铁。距11号 罐20多米远的一个厕所,被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成了一堆废砖。11号罐 北侧的水泥地上,3个被烧黑的人形焦痕清晰可辩。在一处焦痕中,记者还 找见了一小节白骨。从堵漏地点到大门口,足有60米。也就是说,抢险人 员必须在火海中跑出这五、六十米,才有可能生还。</h3><h3> “里面还有人,快进去救人!”泪流满面的煤气公司经理吴宏权不顾一 切地朝厂区里冲,被消防队员们死死拉住。闪爆之后的液化所,已被大火吞 没,根本进不去人。3月5日傍晚,30余名消防人员、煤气公司职工就是 这样从火海中跑出来的。大火几乎烧尽了所有人周身的衣服和头发、眉毛, 他们浑身是烟和火,惨叫着,象企鹅一样平伸着双臂奔跑着,连滚带爬地逃 到大门口,被接应的人们扶上救护车。九中队一班班长朱兆飞已被烧得面目 全非,他的战友何新成是从声音上辩出他的。何新成拉过他的手,竟然沾下 了他手上的皮。</h3><h3> 当时现场的最高指挥、市公安局副局长王锐下令后撤30米;几分钟后, 他再次下令所有人撤到一公里开外的大寨路、丈八北路丁字路口。19点1 2分,第二次闪爆发生:火焰腾空而起达百米之上,整个西郊都笼罩在血色 之中,数十万居民都陷入紧张、慌乱之中。</h3><h3> “太恐怖了!”当记者提起那个难忘的夜晚,王锐副局长仍旧泪水涟涟: “我主管消防,那么多同志活蹦乱跳地上去,却眼看着他们葬身火海,我有 愧啊!回到家里,已上高中的女儿翻着我的影集责问我:‘那么多消防战士 都牺牲了,看看你,西装革履的,哪怕你烧着根头发也算数,你怎么就完好 无损地跑回来了呢?’”</h3><h3> 事实上,王锐是在第一次闪爆发生前几分钟刚刚赶到液化所门前。听说 他来了,消防支队副支队长贾西海、煤气公司经理吴宏权等8人才从抢险现 场汇到大门口开碰头会。他们甚至只来及说了一、两句话,爆炸就发生了。</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烧成灰烬的水带</font></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三</h3><h3> 相继赶到的特警支队、雁塔分局、莲湖分局的民警们一边手挽着手阻挡 着潮水般朝火光方向涌来的群众,一边进入爆炸现场附近的3507厂家属 院等处,逐门逐楼疏散居民们。</h3><h3> 第二次闪爆之后,距中心现场150米的3507厂棉花库也熊熊烈烧 起来,火场前沿指挥部的省消防总队领导命令支队贾西海、张化民两位副支 队长迅速查明棉花库的火情。此时,火场附近一、两公里内已空无一人,爆 炸随时都可能再发生,走进火场,谁都知道这将意味着什么。汽车开出不远, 贾西海突然喝令停车,命令司机和同车的支队参谋权选进下车。司机与权参 谋眼泪夺眶而出,坚决要求和首长一起去。贾西海、张化民铁着脸强行将他 们赶下去,自己开上车,义无反顾地驶向棉花库。</h3><h3> 20点01分,储罐区发生第三次闪爆。“磨菇云”在空中持续了十几 秒,夜空刹那间被照得如同白昼。形势变得更加危急:按火场的温度估算, 两个1000立方米的球罐应该已到了临近爆炸的极限。邻近的液化气铁路 专用线站台上,停放着一列满载250吨液化气的火车;液化所向西800 米远,就有煤汽公司一个地下油库;东北方一公里,是煤气公司的3座大煤 气柜,其中一座容量为5万立方米,另两座每柜容量为3万立方米;现场周 围还有西安石油化工厂、西安焦化厂和西安日化厂。一但火场两个最大球罐 爆炸,引起的连锁爆炸就可能将周围3至5平方公里变成一片废墟。</h3><h3> 来自咸阳、渭南、宝鸡消防支队的37台增援车、200多名官兵也相 继赶到附近集结。指挥部再次命令,西安消防支队尽快侦察出中心火场的准 确情况。生死关头,派谁去呢?风萧萧兮易水寒,坐阵总指挥部的省委常委、 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才玮辉、市公安局长刘平等 领导一一和消防支队政委郑永夫握手、惜别,因为领受“令箭”的郑永夫首 先派出的,便是他本人。</h3><h3> 3507厂的一栋办公楼玻璃已被全部震碎,这里就是临近火场的制高 点。郑永夫与支队司令部警务科参谋王西院用望远镜反复观察,能看见7、 8、9、10号4个卧罐在燃烧,因为有浓烟遮盖,无法判断12号罐是否 已炸。</h3><h3> 第二次侦察,郑永夫等人和市公用事业局范副局长、煤气公司、液化所 的几名同志一起,从液化所办公区进入储罐区南侧。8台油罐槽车底部、4 个卧罐顶部仍在燃烧,烈火烤得人脸皮火辣辣痛。走到9号、10号罐之间, 在距离12号罐不足20米的地方,他们终于看清这只罐已被炸裂,第三次 闪爆就是发自它的淫威。</h3><h3> 3月6日凌晨1点多,郑永夫、贾西海等8名警官、5名战士重返中心 现场。他们的任务是用3支高压水枪对尚未起火的6号罐、两个1000立 方米的大球罐实施冷却降温。</h3><h3> 牺牲战友们的遗体就在他们的脚下,有的漆黑的躯体上只有一只钢瓶, 防护堤下,一具遗体还保持着战斗姿式,两条刚才还在使用的高压水带,除 枪头之外,已被烧成了一节节灰烬。恐惧感使小战士们浑身发抖,但是他们 没有一个人后退半步。</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烈士烧焦的面部被用纱布遮挡</font></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1名当场牺牲的烈士被确认出来,他们是:消防支队副政委贺军胜、 九中队少尉司务长别渭涛及士兵李海宁、冯骥、杨小红、马军武和刘军元; 煤气公司副经理罗宝晨、办公室秘书宁方磊、液化气管理所职工卢照东和史 沈根。</h3><h3> 3月5日这天,贺军胜本来不值班。他的老父亲患直肠癌住在医院,等 着他去交钱作手术,白天因为忙于组织支队的学雷锋活动,没顾上去,从银 行取出的3000元现金还揣在身上的。一听有火警,贺军胜就毫不犹豫地 穿上了火衣。</h3><h3> 3月10日,记者来到了参战中伤亡最惨重的九中队。院墙黑板报上的 值班表,仍然排列着所有牺牲战士们的名字,原来,这一期黑板报还是烈士 冯骥出的,谁都不忍心把它擦掉。</h3><h3> 中队战士们介绍,家在甘肃的冯骥没有一身便衣,唯一一双皮鞋还是退 伍老兵送给他的。一次到朱雀大街办公事儿,回来时,为省下几毛钱车钱, 他硬是徙步走回了中队,走了一个多小时。冯骥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在他 的遗物中,记者发现了一本《微机办公自动化实用教程》和一本警官教育出 版社出的《英语》,厚厚的英语书从头到尾都认真地圈圈划划过。3月5日 这天,可能是中队文书冯骥当兵以来情绪最低落的一天。因为年龄超了几个 月,下午3点钟,当别人走进武警西安消防指挥学校的考场时,从入伍第一 天起就在做准备的农村兵冯骥,彻底失去了上军校的机会。但这个特别老成 的小伙子显然并没有闹情绪,火警一到,黑板报出了一半,他马上又跳上了 消防车。</h3><h3> 在特勤中队,身材瘦小的湖南兵刘军元显得很暗淡。不到一年就该退伍, 和他一起参军的战士大多当了班长、学了开车,有的还入了党,而他仍和刚 来时一样,是个普通战士。但是,生性爽快的的刘军元却并不在意。今年大 年初一,出火警回来,刘军元就用笛子给战友们演奏《当兵的人》。如今, 提起小刘的名字,悠扬的笛声就在满眼泪水的战友们耳畔回荡。</h3><h3> 22岁的别渭涛,是省消防总队原副总队长别鑫奇的独子。这个昆明消 防指挥学校毕业的年轻警官曾意气风发地对朋友说:“我们就是国家的白血 球和抗体。细菌来了,我们就围上去。我们死一层,再围一层,只要人体存 在。”小别喜欢王朔,也喜欢普西金。他的哥们儿、西安市武警支队中尉刘 恒权记得他朗诵普西金诗歌《纪念碑》的片段:“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 的灵魂在我的诗歌中,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并逃避了腐朽与灭亡。我将 永远光荣,即使有一个诗人还活在月光下的世界上。”</h3><h3> “多好的孩子们!”中队门前小卖部的苏占鹏大嫂的一路哭声,让记者停下了手中的笔。</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h3><h3> 3507厂棉花库的火,被咸阳消防支队的3辆消防车扑灭。</h3><h3> 经过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四个消防支队40辆消防车、300多名 官兵37小时的拚死奋战,3月7日19点05分,事故现场最后一束火焰 被扑灭。</h3><h3> 3月8日22点,消防队员将7、8、9、10号四个卧罐的残液引入 空旷处点燃,并用氮气冲洗了罐壁。</h3><h3> 3月9日12点,所有气罐清洗完毕,消防队员撤离现场。</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b04fbb">当年参与指挥的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吴金彪、纪委书记王仁刚(左二,已去世)、莲湖分局局长兰士伟(吴金彪身后左侧,曾任市公安局副局长,已去世)和特警支队长肖西亮(前排右一,现任西安市公安局局长)</font></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六</h3><h3> 西华门消防支队办公大楼和西郊的煤气公司,都成了白花的世界。3月 5日晚曾经箪食壶浆支持过抢险人员的老百姓们,又自发地汇集到了这里。</h3><h3> 3月6日一早,目睹了抢险过程的西郊青年工人李明俊,首先来到西安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我已经下岗了,不宽余,只能为消防战士尽这点儿心 意。”他留下200元钱,又骑自行车到血站,为受伤的消防队员献了20 0毫升鲜血。</h3><h3> 北大街西安琴行经理刘伟用特快专递,给7名牺牲的消防官兵和煤气公 司副经理罗宝晨的家属各寄了一封慰问信,每封信还附了100元钱。他说: “这点钱是给烈士买花儿的。”</h3><h3> 抢险中受伤的人,大多数是大面积烧伤,许多人将终身致残。即使如此, 要挽救他们的生命,就需要植皮10平方米,需要经费1000万元。保险 公司一位姓黑的老太太抹着眼泪对支队司令部秘书科长刘军田说:“咱们的 消防队员如果有人身保险多好啊,这样,保险公司就可以赔偿了。”</h3><h3> 回族个体户、9年前曾因失火与消防队员结下情谊的马光华老汉来到消 防支队,一下就捐出了1万元现金。他情绪激动地对周围人说:“人都应该 有良心,没这些英雄们舍生忘死,咱们哪儿来的好日子?”</h3><h3> 王锐副局长的女儿也和母亲一道,随着人群来到消防九楼的吊唁厅,向 烈士们鞠躬致敬,然后将自己过年收到的1000多元押岁钱一古脑塞进了 捐款箱。</h3><h3> 四面八方向英雄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一周之内,社会各界20多万人来 到消防支队和煤气公司,捐款数达到了550万元。</h3><h3> 个人捐款中也有几元钱、几角钱的,它们大多来自回民小学、团结小学、 青年路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荡气回肠的哀乐中,孩子们肃穆地经过烈士遗 像前,摘下自己的红领巾,向哈达一样,双手奉献过去,搭在白花之间。</h3><h3> 在孩子们写给烈士们的一封信旁边,西师附小五. 二班红领巾中队辅导 员写下了这样的话:“请接受65颗孩子的心,孩子们的爱最无暇、最诚挚。 孩子们敬爱你们,爱戴你们。在今天的队会上,有很多孩子哭了,他们希望 去看望那些英雄,去安慰那些失去亲人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去鼓 舞失去父爱 的同龄人。作为中队辅导员,我被这情景所感动。孩子们都希望 这点钱能带去安慰,希望医院里的战士们早日康复。”</h3><h3> 天若有情天亦老。烈士们的在天之灵,安息吧!</h3><h3> </h3><h3><br></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凭吊烈士的市民络绎不绝</font></h3></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泪流满面为战友守灵的消防战士</font></h3></h3> <h3><font color="#b04fbb">时任西安市公安局分管治安、消防工作的副局长王锐,后来曾担任陕西省公安厅厅长。</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