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店村元宵社火分外浓

海纳百川

<h3>偏店村自唐宋起古称高阳关,与周边的壶口关(今响堂铺一带)、东阳关(黎城县东)并驾齐驱,构成一道防御性的关隘系统。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偏店村在元宵节一直延续着“马皮”这个神秘的角色,因此,也成为社火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亮点。</h3> <h3>马皮乃神灵的附体。一般是身着红衣,手持大刀,面目肃杀的状态。然后在工作人员的护卫下,在经过神灵祭拜后,从庙堂启程,挥舞大刀,疾步穿梭在人群中、大街上、秧歌中、旱船间、竹马旁,旨在传递驱恶逼邪,祈福村民风调雨顺,福寿安康之意。</h3> <h3>马皮启程前,赤脚赤背地跪在神像前,双目紧闭,等待神灵的安排。庙外就是威风的锣鼓声和震天的火铳声,鼓声、炮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给节日增加不少浓郁的色彩。<br></h3> <h3>马皮在出征前,会饮下几口烈酒,随即在工作人员的护卫下,拖着寒光闪闪的大刀,威风凛凛地踏出庙门,如同倥偬出征,驰骋沙场的将士。大刀的重量一般为十八斤整,若分量不足,可在刀片上加几枚铁环调节。<br></h3> <div><br></div><div>工作人员颈上佩戴着红布,寓意吉祥的意思。手中拎着蓝旗,也称令旗,蓝旗所指的方向,也是马皮所到达的地方。马皮穿梭在大街上时,常常抬起右手放在额前,旨在观看远方。</div><div><br></div> <h3>马皮在街道上穿行,他的威武、神秘、仗义无不让人虔诚敬重,而又避而远之。</h3> <h3>慧眼可识假恶丑,举头三尺有神灵。传说中,马皮常常走到不忠、不义、不孝的人前停下脚步,耀武扬威,要求对方出钱寓意惩罚。</h3> <h3>马皮口边抿着一些人递送的零钱。</h3> <h3>马皮所抵达的地方,锣鼓要欢快助阵,观众要肃穆敬仰,一如迎接他的驾到。</h3> <h3>传说中,马皮可以将一根飞锥穿透腮帮,并且一滴血不流。我小的时候,就亲眼目睹过那个场面。听老人们说,那是神灵阻止他的舌头,以防信口开河,把不该说得话,说到了人间凡世。</h3> <h3>到了路口,马皮一般会停下来,目送着队伍前往。寓意着,扫除一切凶煞邪念,营造一片风清气正的坦途。</h3> <h3>马皮停歇的时候,有时护卫还会跪拜在他的面前,征询该年的收成情况等,当问对了,马皮会点点头示意,除了这个以外,马皮整个出征的过程,都是缄默不言的。</h3> <h3>除了马皮增添厚重的文化气氛外,其他社火活动也是红红火火,一派祥和的。看,在民间艺人的指导下,穿着节日戏服的孩子们,也不时洋溢着几分喜庆和神采。</h3> <h3>各种社火表演如火如荼,阵容浩浩荡荡。明清期间,这里曾设有国家巡检室。作为历史积淀的古地,来,停下来,扭上一个回合。</h3> <h3>年龄虽小,也得学着把高跷踩好。曾记得,热爱高跷的家族,都是在这个时候被老人这样缠紧了腿,扶上了高跷。</h3> <h3>和着明媚的阳光,军乐队整齐的步伐,充斥着节日的喜庆。</h3> <h3>竹马,一项最普通的民间社火活动。一直不可或缺,延续至今。</h3> <h3>有家的地方,就有热闹的元宵节。</h3> <h3>朱红的庙门外,清风里氤氲着节日的庄严与欢愉。</h3> <h3>穿着华美靠服的小演员,俨然就是穆桂英、花木兰式的巾帼。</h3> <h3>村委会集体汇演,各类演出异彩纷呈,博得大家一片掌声。</h3> <h3>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水中倒映着憨态可掬的竹马。更有演员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h3> <h3>不爱红装爱武装,飒爽的英姿、矫健的步伐踏进对元宵节的一片情愫里。</h3> <h3>美好的童年从一张脸谱开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h3> <h3>清香的爆竹,燃放着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h3> <h3>童年是我美好的回忆。</h3> <h3>锣鼓声声、鼓点悠扬;高低缓冲、迎风飘舞;每一个鼓点击下去,都是播种的一种希望。驾着春风飞进了每个人的心田。</h3> <h3>质朴热情的元宵社火,每年如期演绎在同一片天空下。或许没有触动您,或许没有感动你。但若干年后或许就会成为你久违的乡愁。</h3> <h3>祝愿偏店村人民生活幸福,日子红火。</h3><h3><br></h3><h3>注:以上摄影作品均由:摄影家协会亮剑携光影共舞、战士、远翔等同仁共同提供!更多精彩瞬间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