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俗话说得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大家知道这首诗想告诉大家什么样的情景呢?想必大家都猜到了,没错,这首诗讲的就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春节。每当这个时候,家家户户纷纷开启了"过春节,闹大年"模式。大家都知道在春节这段时间小朋友们要收红包,大家要回家乡吃年夜饭,(感觉最近又加了一项传统——看春晚)然而我们对春节的了解好像就到这里停止了。其实,春节里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些传统呢。</h3> <h3>中国人过春节在虞舜时期开始,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习俗(其实除了中国,韩国,日本也共同庆祝这个节日)。不仅如此,它也在中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每当春节来临时,人们就纷纷乘火车,乘车回到自己的家乡,俗称"春运"。春运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在春节期间的运输,它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类大迁徙",在短短四十天里,就有近二十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其数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这些习俗是怎么流传至今的呢?这还要从关于一些春节的神话故事里发现。接下来,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在春节的一些神话传说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熬年守岁</h3><h3 style="text-align: left;">相信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那我就为大家简单地叙述一下好了。</h3><h3>Once upon a time, 有一个叫做岁的怪兽,每到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那天,就会跑到人类的村庄里,这个岁呀,不仅吃各种各样的飞禽走兽,有时候还会吃人。一个春节,人们算准了年肆虐的时间,在这一天纷纷闭门大吉,在家门口贴对联,贴福字,枕着压岁钱,还会在门外放鞭炮。当年过来的时候,鞭炮啪啪作响,吓得年赶忙躲到了附近的林子里,不敢出来了。以后,就慢慢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春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2、桃符传说</h3><h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里出现了"桃符"这两个字,那么桃符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呀,桃符就是一块用桃木做的木板,上面刻着神荼、郁垒这两个名字。关于神荼、郁垒这两个人还有一段传说呢。</h3><h3>很久以前,有一片个美丽的桃林,其中一桃树遮天盖地,硕果累累。据说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还能立刻升天成仙呢!一天深夜,有一个青面獠牙,面目狰狞的妖怪想要偷吃仙桃。于是桃林主人神茶、郁垒手持桃枝,抽打妖怪。还用草绳把妖怪捆起来喂了老虎。以后百姓们就纷纷在自家门前挂上这种一尺宽,七八寸长,刻着神茶,郁垒名字的桃符挂在门前,以便消灾除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3、万年历法说</h3><h3>古时候,有个青年叫万年,他觉得当时的节令很乱,于是就在心里萌生了制定节令的想法,但是他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砍累了,就坐在树下休息,这时,他注意到了树影的移动,这使他深受启发,他设计了一个测可以日影计天时的仪器,叫做晷,晷是用来计算一天时间的,一天,他又上山砍柴,山崖上的滴泉又启发了他,他又动手做了一个有五层的漏壶,也可以用来计算时间。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长短就会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名叫叫祖乙,他也为当时的节令而深感苦恼。万年知道后,就携带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告诉了祖乙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高兴得眉飞色舞。于是他把万年留下,让他在天坛前修建一个日月阁。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为天下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上面有一首诗:</h3><h3>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h3><h3>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h3><h3>祖乙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来看望万年。万年对祖乙说:"今天十二月已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请国君定个节吧"。春节也就由此而来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长期观察,制定出了太阳历,当他把它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纷纷挂上寿星图,就是为了纪念创作了历法的万年。</h3> <h3>这就是关于春节的三个主要的神话传说的故事,如果大家还知道其他的一些神话传说,可以告诉我哦!最后祝大家狗年一定旺,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