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游览上海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滩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黄浦江夜景是上海著名的十大景观之一.黄浦江 两岸被灯光修饰的具有欧洲特色的建筑,让人晃如置身法国的赛纳河上。我们常常漫步这里。</h3> <h3>2020、10、1、外滩灯光秀</h3> <h3>时间每半小时播放一次光影,下晚6点30至22点。不同角度可看到不同效果。非常漂亮。9月29日至10月7日结束<br> 平时只用走半小时的南京路步行街今天2020、10、1、既是国庆节又是中秋节人山人海。我走了三个小时,只为这一刻。<br></h3> <h3>游玩上海外白渡桥。这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 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外白渡桥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在上海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外白渡桥仍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自1908年落成后,外白渡桥便是成为上海天际线的组成部分。2018年1月27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公布,上海外白渡桥入选。印象最深的是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赵薇盼演的‘依萍从这外白渡桥上跳下去的一幕。</h3> <h3>2023.4.30.走近上海武康大楼。原名东美特公寓,诺曼底大楼。</h3> <h3>第二批第三类优秀历史建筑。建造于1924年。<br>是上海地标性建筑,到上海必去地。(位于上海交通大学边上,10号地铁可达)</h3> <h3>2015.8.1孙女在上海科技馆探索、好奇、惊喜的目光告诉我,她喜欢这里。谢谢热心向导的小哥哥,他来过多次,在科技馆如在他家一样熟,虽在科技馆玩了一整天,可姨奶奶介绍才玩了科技馆的十分之一。这里是一座把自然、科学、技术和艺术融为一体的主题科技乐园,在这里,宇宙天地将不再遥不可及,世间万物也不再永恒不变,享受发现的快乐,激发智慧的灵感!充满惊喜的参观体验,孙女忙得目不暇接,回家还回味无穷,和小哥哥约定还要来。我也开了眼界。</h3> <h3>游览南京路步行街。这里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一一包括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中的两个:南京东路与南京西路。南京东路(包括南京路步行街)主要是平价商业区和旅游区;而南京西路(包括静安寺地区)则是中国商铺租金最高也是全上海最奢华的时尚商业街区,以奢侈品和高端个性消费为主。这里是世界知名、万商云集的宝地,是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国内外购物者的天堂,还有着美丽的外滩风景。它东起外滩、西迄延安西路,横跨静安、黄浦两区,全长5.5公里,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广义上的南京路包含上海十大商业中心里的两个——南京东路与南京西路。狭义的南京路即1945年以前的南京路则专指今天的南京东路。上海当地所称的南京路一般特指南京东路。南京东路步行街被誉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它是与纽约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伦敦的牛津街、东京的银座齐名的世界超一流商业街。《霓虹灯下的哨兵》——“南京路上好八连”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京路起源于1851年花园弄堂,1854年延伸到浙江路,俗称大马路,1862年再次向西伸至西藏路,1865年正式定名为南京路。如果说北京的胡同是古老和现代的结合,那么上海市南京路就处处显示着新时代,洋玩意的气息。有人曾经说过,即使在夜幕中,南京路上的霓虹灯牌都能成为一景。在这里到处都是现代化商业气息的符号诱惑i</h3> <h3>正月十五,我们三姐妹(大姨女儿和四姨女儿,她们都在上海出生、长大)相约游玩上海静安寺。这是上海著名真言宗古刹,静安区即由静安寺而闻名。1999年寺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寺内设有真言宗坛场和真言宗大德持松法师纪念堂,今尚存宋光宗题词的石碑和洪武二年的大钟等文物。每年阴历四月初八,这里都要举行3天的庙会,十分热闹。相传寺初建于三国时东吴赤乌10年(公元247年),南宋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移至现址。元朝后,静安寺建筑静安寺位于静安区历史背景 上浮起两尊佛像,背上有佛名,吴县信士把佛像迎到了重元寺。唐代改寺院名为永泰禅院,宋代始改为静安寺。寺院的原址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因江水波涛冲击,危及寺基,乃于南宋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年)迁至现在的地址。静安寺久经风雨,也不知建了多少次,毁了多少次。比如,太平军东进时,静安寺一带战火连天,巍峨的殿宇被大炮轰成一堆颓垣残壁。后来,由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资助,重修山门殿宇,又将山门外的涌泉安置井阑。涌泉,昼夜沸腾,状似温泉,又名海眼,深可通海,有人将之题为天下第六泉,以沸井、涌泉而在天下名泉谱中占据一席之地。“文革”时,静安难逃,庙亦不庙,变成织染厂的天下。拨乱反正之后,大力修复,寺院获得新生。 静安寺风景独秀,元代诗僧寿宁将寺院之景吟为静安八景,历代文人对此题咏很多而今已灰飞烟灭。院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楼、念佛堂等。我坐地铁常路过静安寺站转站,但今天第一次进入静安寺,平时门票25元,今天正月十五门票100元一张,四姨家我的小表妹请我们的,图二左她特别注重这些。她说,”静安寺晚上看,可漂亮了,金碧辉煌。”她说,”你看这地里位置,上海市中心哦。”我,开眼界了。</h3> <h3>静安寺内,手摸一下壁画全是玉制成的。</h3> <h3>小表妹介绍,静安寺右边就是百乐门,我常在”情深深雨蒙蒙”等电视里看到的,出于好奇,我们一行走近百乐门,巧遇一老上海人,口中不断地大声对路人说:”什么远东第一,什么日本,香港都不如上海当时的百乐门(ParamountHall)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是上海著名的综合性娱乐场所。1929年,原开在戈登路(今江宁路)的兼营舞厅的“大华饭店”歇业,被誉为“贵族区” 的上海西区,没有一个与“贵族区”相适应的娱乐场。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1933年开张典礼上,时任国民党政府上海市长的吴铁城亲自出席发表祝词,当时百乐门的常客有张学良、徐志摩;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在此举行,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而来。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百乐门在这里。到此一游,十分荣幸。</h3> <h3>2018:正月十六日,我们来到上海豫园(城隍庙)欣赏民俗艺术灯会。近千只各式彩灯点缀在城隍庙商城古朴的建筑群、形成最亮丽的一道流光溢采的风景、也是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项上海人文传统的重要文化活动。近40组大型灯组、近千只气氛灯点缀着豫园商城的地面、墙面、湖面、桥面和道路上空。结合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具象的、场景的、审美的、民俗的、家喻户晓的、雅俗共赏的灯彩形式进行演绎,体现了吉祥如意、喜气洋洋、和谐美满,让我们领略一场视觉艺术的饕餮盛宴。</h3> <h3>走进周公馆,看一看伟人的历史足迹。陈设虽然简单,但却书写着不可磨灭的红色印记。</h3> <h3>上海思南路73号“周公馆”。<br>这是一幢建于19世纪20年代的西班牙式花园楼房,共有三层,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br>周公馆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中共在国统区设立的唯一办事处。由于国民党拒绝中共设立办事处,董必武果断提议说“不让设办事处,就称周公馆”,于是,对外以个人名义使用的周公馆因此得名。<br>一进周公馆,就仿佛闻到了久远的历史气息,小楼一层有警卫室和会客厅,二三层是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宿舍,周恩来的办公室兼卧室在三楼,董必武的卧室也在三楼朝北,墙上挂着记者招待会使用的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形势图,当时周恩来多次在这里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来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br>朝东的一间约14平的房间是周恩来的工作室和卧室,室内陈设简单,办公桌上是周恩来于1946年10月4日为举行李公朴、闻一多公祭时,在追悼大会上亲笔写的悼词和阅读的一些书刊。据解说员介绍,周恩来经常在这里工作到深夜。中间的屋里是餐厅,面积20来平,这是办事处工作人员吃饭的地方<br>二楼整个房间是办事处人员的办公室兼卧室。陈列着老式收音机、英文打字机、油印机和编辑出版《新华周刊》的相关物品。<br>三楼朝北的面积约12平的房间是董必武的办公室兼卧室。另外,底层停放着周恩来使用过的“别克”轿车(复制品)。<br>解说员介绍,当年国民党在周公馆附近布置了大量的特务,工作环境相当险恶,特务24小时监视周公馆里人员的一举一动……<br>走进周公馆每一个房间,都能感受到当年那残酷斗争的环境和简陋的生活条件,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和办事处所有同志,就是在这样艰险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到1947年2月。1947年3月1日,国民党当局封锁了周公馆,董必武冷静地主持了最后一次党支部大会,布置好各项任务才撤离。3月5日中共驻泸人员被迫离开上海前往南京。3月7日,在董必武率领下同驻在南京的人员一起返回延安。<br>周恩来在“周公馆”居住过4次,时间最长的一次达一个多月。在这里接待过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邵力子、吴铁城,以及三方代表沈钧儒、黄炎培、郭沫若、许广平、枊亚子等,召开记者招待会,为宣传中共主张,推动民主,揭露内战阴谋,争取民心,最终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br>走到周公馆后面的花园里,在周恩来的铜像下,鲜花静静地开放,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弥漫在铜像周围,我们在周总理铜像前留个影。草坪绿色青青,高大树干枝叶繁茂,浓郁而稠密的青藤爬满周公馆的外墙,让人深刻地体验到那句话:生活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br>2021.11.24于沪</h3> <h3>参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上海香山路七号(原莫利爱路二十九号),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和他的夫人宋庆龄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四年在上海的寓所。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续在此居住到一九三七年。这幢楼房是当时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送给孙中山的。 <br><br> 故居楼下是客厅和餐厅,楼上是书房、卧室和小客厅。故居的陈设绝大多数是原物原件,并根据宋庆龄生前的回忆,按二、三十年代时的原样布置的。孙中山曾在这里总结他几十年革命的经验,完成《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重要著作,酝酿了改革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的伟大决策。在这里还曾诞生了有名的《孙文、越飞宣言》,曾在这里做好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并在此第一次会见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接待过李大钊、翟秋白、毛泽东、林伯渠、邓中夏、恽代英;向警予、罗章龙等中国共产党人。1924年11月,孙中山先生离沪北上前夕,在这里发表了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讲话,主张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收回租界和领事裁判权及一切失地等,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声音。每年孙中山先生诞辰及忌日纪念,上海党政领导及市民都来这幢深灰色的二层花园洋房举行纪念仪式。<br> 上海孙中山故居是富有历史意义的,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br> <br><br></h3> <h3>2020、9、29。我和表姐表妹参观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br>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br>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br>生平经历<br>宋庆龄祖籍海南省文昌县。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907年,15岁时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br><br>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br><br>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br><br>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因反对孙中山北伐而叛变革命。在叛军企图炮轰大元帅府及住所的危急关头。”坚持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br><br>此后,孙中山、宋庆龄在上海与共产党人李大钊等中共代表以及列宁派来的特使进行多次交流,总结经验教训,磋商国共合作,着手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br><br>1924年年底,宋庆龄随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为和平统一全国犯难北,直到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孙中山病重期间,宋庆龄日夜守候在病榻旁。<br><br>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北伐军攻克武汉,国民政府准备迁都,宋庆龄与先遣人员一同抵达武汉。<br><br>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当时她虽然不在南昌,但仍然与周恩来等25人组成革命委员会并被推选为7人主席团成员。<br><br>1927年12月和1929年8月两次被选为国际反帝同盟名誉主席,之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br><br>“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再度从西欧回国,无情揭露蒋介石“欲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上海,十五路军奋起反抗,宋庆龄高度评价十五路军抗日将士的爱国行动。<br><br>1932年12月,宋庆龄与蔡元培、鲁迅、杨杏佛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自己的崇高威望,通过广泛的社会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斗争,营救了许德珩、罗登贤、邓中夏、邹韬奋、陈赓、廖承志、丁玲和救国会的“七君子”等一大批革命者和爱国进步人士。<br><br>1933年9月宋庆龄在上海领导召开了“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远东会议。<br><br>宋庆龄于1938年在香港创建“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的医疗救济和儿童保健工作。她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向海外华侨和国际社会宣传抗战真实情况,<br><br>1950年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上,她当选为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荣获1950年“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和平奖,并将全部10万卢布的奖金捐献创建“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1952年与郭沫若等人发起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并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亚太区域和平会议,被选为联络委员会主席。<br><br>1981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决定接受她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br><br>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遵照她的遗言,骨灰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h3> <h3>和表姐们参观上海世茂国际酒店—/网称深坑酒店。2018年11月20日,历经12年,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五星级深坑酒店——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震撼面世,一时间刷爆了朋友圈。一周后,“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探寻地下88米的体验之旅”活动,让参与人员感受世茂洲际酒店的品位,也揭开了该酒店地下88米的设计建设的神秘面纱。<br><br>这个酒店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足足盖了12年、斥资20个亿,最大的悬念是它建在地下,坐着电梯下去,竟然深的地下88米,十多层下去,简直是个地下宫殿,网上都叫它“深坑酒店”,“中国人对摩天大楼的热爱,180度逆转了”。去实地体验下居住在世界第十大“奇迹”——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究竟是何感受?<br> <br>这可能是全球最贵的洲际酒店<br> <br>据了解,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位于上海佘山,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虹桥火车站,均为32公里,它毗邻上海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辰山植物园等多处旅游胜地,这个神奇的酒店遵循自然环境,充分利用深坑岩壁的曲面造型,悬挂并建造在深坑崖壁之上,主体由地表两层及地表以下的15层构成。深坑酒店的住房有点贵,贵到工薪阶层“住不起”,一晚到底要多少钱?<br> <br>早前就通过一些社交网络媒体看到,深坑酒店一晚上价格4000+,这样的价格足以称其为全球最贵的洲际酒店。我们舍不得住这里,只是看看,开开眼界<br></h3> <h3>我和姐姐们参观上海市历史博物馆</h3> <h3>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地志性博物馆。专门收藏上海地方的文物标本,对地方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历史发展和建设成就进行研究、陈列。临时馆址在上海市虹桥路。1984年5月开馆。<br>该馆藏品包括前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所存在内,总数约1.8万件。重要藏品有七宝寺藏五代金字写经、明徐光启农书手稿、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划界碑。现有陈列有出土文物、传世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文献和租界殖民主义遗物1300余件,展示上海从远古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介绍了上海市在长江口南岸的冲积平原上伴随大陆逐步向海面延伸的过程,古代的渔捞、制盐、织布、沙船海运的兴起,以及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br>陈列也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租界,成为冒险家的乐园,以及后来成为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中心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直到上海解放的革命历史。<br></h3> <h3>楼顶有大钟哎:我要做时间的主人</h3> <h3>上海历史博物馆楼顶观外滩</h3> <h3>上海印迹一侧:常散步家边周家桥苏州河岸边。以前这里是上海国棉二十一厂,原来是上海钢铁厂,上海味精厂后为化工厂(图为化学分子结构关系雕塑),现在厂都不见了,只有这些雕塑展示这片地方的足迹和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最初的“周家桥”并非地名,而是桥名,这个名字的来历还与清雍正年间的松江知府周中鋐有关。相传周中鋐是个爱民如子、两袖清风的廉吏。1727年,周中鋐奉命督办吴淞江疏浚工程,在陈家渡(其旧址位于今苏州河北岸、长风公园西侧)筑坝遇到了麻烦。次年,周中鋐乘舟亲自到现场督工。不幸落水殒命。1909年刊行于上海的《图画日报》中关于周太仆祠内容(图片来自黎云昆的新浪博客)堤坝修成后,为了纪念周中鋐,当地百姓在坝边筑起一小祠堂。后来,周中鋐以身殉职的事迹上达天听,雍正御笔朱批,下诏谥赠周中鋐为太仆寺少卿,赐祭葬。1761年,周太仆祠在小祠堂的原址上重建。据说这周太仆祠“岁时报享,祈祷皆灵”,香火旺盛。由于周太仆祠位于吴淞江(即现苏州河)北岸,从上海县城到祠堂必须经过吴淞江支流西芦子浦。为方便过河,人们就在西芦子浦上修造木桥一座,即名“周家桥”。三元宫坤道院(原周太仆祠)里供有周中鋐像“谋天厨原料”之地旧时周家桥附近分布有李家门和宅里两个村落,住着顾、姚、裘、李四姓约二、三十户人家,以种菜、捕捞和纺纱织布为生。清末民初,工部局越界新辟白利南路(今长宁路)、霍必兰路,延伸极司非而路(今万航渡路)以后,周家桥一带便捷的水陆交通吸引了许多实业界人士纷纷来此设厂,原本宁静的村庄逐渐为拔地而起的厂房所取代,周家桥地区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渐次繁荣起来。1929年,白利南路以北、靠近苏州河的一块面积为24亩的空地迎来了一位新租客。此人即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企业家吴蕴初。他不仅亲手研制出味精,打破了日本“味之素”在国内市场的垄断,还开办天厨味精厂,开创了中国调味品行业的先河。但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生产味精的主要原料—盐酸却不得不依赖进口。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吴蕴初与合伙人张逸云等集股20万银元,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从地主匡仲谋手里租下白利南路上的这片土地,创建了国内第一家氯碱工厂——天原电化厂股份有限公司,天厨味精提供原料,“天原”即意为“谋天厨原料”。公私合营上海天原化工厂在天原化工厂原址内设立的吴蕴初纪念碑除天原电化厂外,荣氏家族的申新一厂、申新八厂以及日商丰田纱厂、民生纱厂等10余家企业也开在周家桥地区。万余产业工人散居在厂区四周,有的租房居住,有的租地造屋安家。周家桥的范围亦随之扩展到强家角、沈家郎等村落。畸形的周家桥米市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周家桥地区的工业勃兴戛然而止。八一三事变期间,此地屡遭日军轰炸,域内工厂大多被毁,民房大半化为废墟,仅天原厂损失就超过30余万元。1939年,汪伪上海特别市政府沪西区公署在那里设置周家桥镇(抗战胜利后撤销),控制着沪杭铁路以西的大片土地。1942年,汪伪政权为推行“清乡”政策,在上海市区外围修筑竹篱笆封锁线,阻断近郊粮食输入市区,导致市内粮价节节攀升。但很快,有精明的市民发现封锁线两边的米价高低悬殊,封锁线外的大米每石200元,而市里则高达440元。于是,不少跑单帮者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色,或绕小道,或穿水路,肩挑背负,伺机拆去篱笆,钻过封锁线。周家桥处在市区边缘,其西面的北新泾就建有封锁线,这里因而成为贩米单帮的中转站。从中山路(今中山西路)到沪杭铁路间的白利南路集中了大量米店米摊,名噪一时的“周家桥米市”应运而生。提起“强家角”,周家桥的“老土地”们无人不知。这原是苏州河畔一个小村落的名字,村里以强姓居多,故名。强家角村最出名的就是设于该地的船渡。强家角船渡始于清末,起先是村民自设的义渡,从强家角出发,横跨苏州河,北抵今光复西路,行程约50米。解放后,强家角船渡于1956年以资产入股方式并入市轮渡公司,后又对码头进行扩建改造,船只改用钢质电动渡船。每天4点45分至23点30分营业,不设固定班次,只要乘客略多即开航。1990年,日渡客量近3000人次。过去苏州河上的轮渡运输曾十分繁忙,最多时共有7个渡口,10多条渡船,200多轮渡职工。据老一辈回忆,苏州河上的摆渡费,起初为一分钱一渡,后来逐步上调到二分、五分,最贵也仅一毛钱。然而,伴随上海道路交通的大发展,苏州河上的摆渡口一个接一个地停航,强家角船渡成了苏州河上硕果仅存的一家。苏州河上最后一个轮渡强家角渡1997年12月16日上午9点半,当沪航客107轮载着数十名乘客从光复西路驶抵强家角后,这座苏州河上最后的船渡完成了它的使命,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钢筋水泥的人行桥。周家桥的变迁也折射出近半个世纪以来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实,像周家桥这样今昔“两重天”的地区在上海并不止一处,与上海的“两湾城”等许多棚户区一样,都纳入了上海变迁的史册,只是,它们过去的故事,或许也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同湮没了吧。如今随着长宁路沿线兴建:来福士广场、圣约翰名邸、中山公寓、虹桥新城、虹桥新苑、春天花园、上海花城、虹桥河滨花园、虹桥万博花园、仁恒河滨花园、天山河畔花园。。。周家桥已是沪西的高尚社区 。</h3> <h3>2018、3、13。我们四个盐城人随子女在上海,相约去迪士尼开开眼界。以前总认为这是孩子们的天地,表姐说:“我同事夫妇来上海看病特地去迪士尼玩玩,我们在上海,为何不享受资源?”于是,子女们调休一天,让奶奶们去过把童心隐,尽情地嗨。到了门口,因不是节假日,人不多,各人带的吃的一律不允许带进去,每人只能带杯水。上海迪士尼乐园(Shanghai Disney Resort),又称上海迪士尼魔法,上海迪士尼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是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内的标志性景区,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乐园。迪士尼乐园一直是全球建造成本最高的主题乐园之一。上海迪士尼乐园占地963英亩,大概是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迪士尼世界的1/26。2014年12月,华特迪士尼公司曝光了一组上海迪士尼乐园概念设计图,其中包括“玩具总动员”主题酒店的外观设计和迪士尼小镇的整体造型。上海迪士尼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开门迎客,并举办为期数日的盛大开幕庆典。我们是闻名而来。</h3> <h3>上海迪士尼园区图(横看)买门票进来后,所有项目都免费进入,不需另外再买票,而且过了65岁每人280元。成人票不是节假日370元每人。节假日400元至500元每张票。</h3> <h3>夜晚景色更美</h3> <h3>-我们来到上海迪士尼6大主题景区之一的“明日世界“创极速光轮”,是全球迪士尼中最刺激的过山车之一,我们乘坐两轮光轮摩托飞驰在轨道上,高速进入幻想空间。<br> 该景区中还有喷气背包飞行器、星球大战远征基地、太空幸会史迪奇、和巴斯光年星际营救等。迪士尼全球首发景点“创极速光轮”源自迪士尼电影《创:战纪》,它被赋予全新的设计理念、外观造型和游乐项目。主体建筑有一个巨型穹顶,呈波浪状起伏,其设计灵感来自中国龙,穹顶的线条好似鳞片。穹顶采用半透明轻质反光材料建造,当“创极速光轮”呼啸而过时,光轮摩托车上的脉冲会从穹顶投射出来,炫酷的蓝绿光条在整座穹顶闪亮,幻化出不同光彩,如龙尾般在“创广场”周围翻转摆动。那个过山车,但绝不同于世界上许多的过山车系统。“创极速光轮”是特别为上海迪士尼乐园设计的全球首发游乐项目,我们乘坐两轮光轮摩托飞驰在轨道上,高速进入由多彩灯光、投影和音效营造出的幻想空间。有一阵感到晕了,赶快闭上双眼<br> “明日世界”中还包括不少较为刺激的、适合年轻人体验的游乐项目,比如喷气背包飞行器等。也有老少皆宜的项目,比如星球大战远征基地、太空幸会史迪奇、巴斯光年星际营救等。《星际宝贝》中淘气的动画外星人史迪奇会与游客随兴畅谈、玩耍游戏和搞笑逗趣。刺激过后,游客可以在“明日世界”上层广场的“星露台餐厅”用餐,它是整个乐园最大的餐厅之一,可俯瞰乐园。</h3> <h3>过山车不敢做。因为都已年过六旬,心脏都不怎么好,咱看看,过过眼隐。</h3> <h3>海迪士尼海盗杰克船长演出<br><br></h3> <h3>玩得最开心的是,飞越地平线这个项目。当安全带系好座位慢慢上升到最高位后,影片开始播放。5D效果做得非常不错。影片带我们穿过非洲大草原,看各种动物迁徙,之后来到泰姬陵,路过埃菲尔铁塔,看到迪拜塔和埃及金子塔最后是北京长城回到上海东方明珠陆家嘴。真是一场完美的虚拟旅程。不但让我认识、重现了很多的世界名胜,同时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层次的感官认识。视觉美餐。我想,我们的飞越地平线之旅不虚此行!就单这一项就值这门票钱。</h3> <h3>我们四个快乐的老玩童排队休验雷鸣山漂流,没想到要带雨披,是因为漂流过程中会有水溅起来,所以我们四人买了四个简单的雨披(好象穿一次性就没用了专门有人收的)。</h3> <h3>童心沸腾的四个奶奶,忘记了年龄,这一刻回到了快乐的童年。</h3> <h3>头晕目眩地转了几圈,吓坏了。</h3> <h3>我们来到迪士尼小镇。这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迪士尼小镇”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内的大型购物餐饮娱乐区,这一面积超过46,000平方米的“迪士尼小镇”将向公众免费开放。地理位置优越的“迪士尼小镇”不仅可以让游览完主题乐园的游客得以延续乐园的神奇体验,也将成为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的最佳休闲去处。这里包括五个区域:“小镇市集”、“百食香街”、“百老汇大道”、“百老汇广场”和“迪士尼小镇湖畔”。</h3> <h3>傍晚,我们走进上海迪士尼乐园城堡,观看《冰雪奇缘》的互动表演,看过书,听过讲过无数遍的童话内人物活灵活现地出理在眼前,梦游似的陶醉其中。圆了童年梦。</h3> <h3>我们等到傍晚8点15分,星空下,数枝烟花腾空而起,瞬间迸射出绚丽的色彩。耳边熟悉的音乐响起,一个个经典迪士尼电影画面映射在高大巍峨的城堡上,城堡前则是一排跃动的水幕,像是被施了魔法的精灵。看到上海迪士尼乐园城堡烟花秀,大家无不为这奇幻曼妙的效果所震撼,很多人评价这是全世界迪士尼乐园里最精彩的烟花表演,虽然迪士尼乐园主城堡没有开灯,但是其他标志性建筑的灯光也都开启了,所以能看清主城堡的样子啦,我们亲自体验下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夜景我们看到烟花下方那个小小的尖尖的房子,就是迪士尼乐园主城堡!很多很多束烟花一起升空的情形,这一刻,童年所有的童话故事情结和少女情怀都会同时回来,满溢而出~这样的画面不是动画片,而是上海迪士尼乐园实拍的烟花哦~迪士尼乐园城堡处不停变幻出一串串童话故事的表演与烟花相映展出,这样的烟花看起来,有一点像科幻片里光速宇宙飞船的尾迹,又像是太空中的传说,真是太美了~~~这几种烟花,看着觉得像一支一支颜色各异的蒲公英一样~,我们感受到这场烟花雨的震撼,和故事的神奇的幻影,过足了眼瘾。</h3> <h3>走进上海朱家角<br>朱家角是AAAAA级景区。有块47平方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镇,镶嵌在湖光山色之中。有人把她比作上海的威尼斯,有人把她比作淀山湖畔一颗明珠,如今这颗璀璨明珠又在“金色玉带”――318国道的依托下,放射出更夺目的光彩。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朱家角,1991年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四大文化名镇之一。朱家角地处江、浙、沪二省一市交通要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靠虹桥国际机场,北连昆山,南接嘉兴,西通平望,淀山湖下游、黄金水道漕港河穿镇而过。镇内河港纵横,九条长街沿河而伸,千栋明清建筑依水而立,36座石桥古风犹存,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在玩腻了一个个雷同价高的人造景观后,人们莫不惊讶于上海市郊还有一块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真山真水的天然景观,在这里可以寻找一种回归自然,崇尚野趣的享受。无怪乎一位同济大学的名教授在考察朱家角后,不觉赞叹:“朱家角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上海一宝,也是国家的瑰宝”。台湾著名已故作家三毛,到此曾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淳幽静,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视察了古镇朱家角后,不禁欣然命笔,写下了“全国历史名镇朱家角”几个大字。<br><br>2021.6.5于沪</h3> <h3>走进上海田子坊——<br>上海这座城市,现代与复古的魅力并生,摩天大楼与旧时建筑交相辉映,上海的旖旎不来自自然景观,更多的是人文风景在这里的闪闪放光。<br>关于田子坊,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魔都必打卡景点】,它由上海最具特色的石库门里弄演变而来,纵横交错的小巷内点缀了很多有趣的店铺,是小年轻来上海必打卡的文艺小资地。田子坊是上海泰康路艺术街的街标,雕塑上方的飘带,把五大洲四大洋的艺术家们联结在一起,田子坊展现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上海亲切、温暖和嘈杂的一面。只要你在这条如今上海滩最有味道的弄堂里走一走,就不难体会田子坊与众不同的个性,行走在田子坊,迂回穿行在迷宫般的弄堂里,一家家特色小店和艺术作坊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跳入你的视线。<br>随着年份愈久,常年驻扎在田子坊的人和店,好像都沾染上了一股独特的特质,工匠的气质,从茶馆、露天餐厅、露天咖啡座、画廊、家居摆设到手工艺品,以及众多沪上知名的创意工作室,可谓应有尽有。各种线路栏杆,在头顶交织出一道道生活的轨迹,杂乱却满满都是生活的艺术感,在这里,看什么都自带滤镜,你会发现横纵交错的巷弄里面,是享不尽的属于上海的慢生活。<br>去田子坊可以不带钱包,但一定要带手机或照相机,因为随时可以发现动人的场景,阳光穿透树叶,在地面上打出斑驳的光影,微风拂过,树叶轻声作响,镜头都无法记录下的几分美好,只有用眼睛才能细细领悟。田子坊所蕴含的各种文化符号庞杂繁多,既有前卫新潮或复古怀旧的小店,又有体现旧上海风情或异域特色的装饰符号,还有属于本土的上海里弄的生活场景。<br>因为独特建筑氛围和历史腔调,让田子坊愈发有名,逐渐成了上海旅游的必打卡之处。<br>2021.10.29于沪</h3> <h3>2018.5.28.和表姐相约参观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地址:上海市卢湾区兴业路76-78。我们乘坐2号地铁转IO号地铁出站200米即到目的地。<br>这是一幢建于一九二零年的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是当时出席大会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和他哥哥的寓所。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会议室的布置均恢复了原貌,家具物品是按原样仿制的。 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明、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包惠僧共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三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也参加了大会,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 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由陈独秀、李达、张国焘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听说,习主席每年都来这里,各地方各层领导分批来此参观,我们来时看到四辆旅游车,参观人川流不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和表姐可都是共产党员,来去途中我们交谈的都是对那些战争年代无私无畏献身英雄前辈们的崇拜和敬仰。谈到表姐爸爸和我舅舅回忆那年代潜水送情报,用芦笋放嘴里,头埋水中……。想到那些贵族子女娇生惯养参加革命后,一样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几天不能洗澡不说,常常还冒着生命危险,为了革命成功,奉献一生。感叹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退休还拿养老金,反问自已,你对国家又作了多少贡献?总对退休金不满?心怀感恩和知足,你就会幸福满满。</h3> <h3>走进鲁迅故居。正像鲁迅先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总是站在斗争的最前沿,以笔为枪,口诛笔伐,敢为天下先的为人性格。<br>鲁迅先生为了传播革命思想,一生殚精竭虑,颠沛流离,曾居住的地方很多,主要有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四处故居,而上海故居亦有景云里、拉摩斯公寓、大陆新村等多处。目前对外开放的上海故居位于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在这弄左边是瞿秋白寓所旧址,对面是矛盾旧居,可谓文人集中点啊)。<br>鲁迅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三层砖木结构的新式里弄住宅,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里弄两侧鲜花簇拥,墙上书写着鲁迅名言。已被列为国家优秀历史建筑。<br>走进庄重大方,典雅别致的鲁迅故居,客厅里摆放着小会客桌、老式留声机、瞿秋白用过的橱柜等。墙上的几幅老照片可以看出先生当年和文人志士聚会的场景;餐厅中间一张餐桌四把椅子,靠角一个碗橱里摆放着一家人曾用过的碗筷,足见生活极其简单。先生在上海全靠微薄的稿费养家糊口,但依然慷慨大方地接济志同道合的朋友;二楼是他和夫人许广平的卧室兼他的工作室,一张普通的大床,一张不大的书桌,一把老式藤椅,干干净净,朴素而有格调。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最终累倒在这把藤椅里;三楼是儿子周海婴的卧室,陈设更加简单,但墙上挂着先生特意挑选的艺术品,使儿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br>小时候就听说鲁迅,特别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名言。鲁迅先生一生著作何止等身,印象中鲁迅文章从小学、大学教科书上都有,但最早读鲁迅的哪篇文章,是在哪个阶段的课本上已记不清了!还是在后来不断地学习中,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药》;散文《有这样一种战士》《雪》《喝茶》;杂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看镜有感》等名篇佳作,才加深了对鲁迅先生的了解,逐渐奠定了他在我脑海里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奠基人地位。此次参观,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在我心里更加丰满高达起来。<br> 鲁迅先生诞生于1881年那个腥风血雨人吃人的时代,遗传了祖父狷介孤傲的个性,多受母亲影响,自幼勤奋好学,少年东渡扶桑留学日本,深刻感受到国人的麻木和遭受欺辱的现状,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振聋发聩的呐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先生苦苦寻求路在哪里?他回北京,走南京,闯厦门,去广州,辗转来到大时代的上海,然到处都是屠杀。面对黑暗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举起投枪,奋笔疾书,出版了九本杂文和小说,编写了近十种进步文学刊物;为了培养新战士他“俯首甘为孺子牛。”参加发起组织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坚持长期艰苦的斗争。<br> 1936年,鲁迅先生在上海走完了他人生最困难、最辉煌、最成熟的阶段,举国同哀,万里悲声。先生用他短暂的一生实现了他人生的格言:“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相关联,这才是实际上的战士。”他被誉为“民族魂”。正像臧克家在《纪念鲁迅有感》中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在人们的心目中,鲁迅先生一定还活着<br>2021.11.17.于沪</h3> <h3>参观鲁迅纪念馆<br>上海鲁迅纪念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人物类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故居、鲁迅墓两个文物保护单位,1950年春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备,谢旦如负责筹建,1951年1月7日正式开放,周恩来总理题写馆名。该馆1994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全国首批一级博物馆。<br><br>上海鲁迅纪念馆总建筑面积5043平方米。一层建有文化名人专库“朝华文库”、学术报告厅“树人堂”、专题展厅“奔流艺苑”等,大厅可同时容纳数百人进行入队、入团、入党等各种仪式活动。二层为鲁迅生平陈列厅。该馆现藏文物、文献资料20余万件,其中一级文物达93件(组),珍贵文物2万余件。陈列厅以鲁迅手稿、文献照片、遗物为基础,辅以多种现代科技展示手法,用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华夏民族魂五个专题真实再现了鲁迅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以及曲折多姿的人生历程。纪念馆中厅前有一个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园内枫叶如丹,百花斗艳。<br>2021.11.17.于沪</h3> <h3>此图上面粘了鲁讯的胡须和眉毛。为镇馆之宝。放大可看下面一行文字。<br></h3> <h3>游玩鲁迅公园,原名虹口公园,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甜爱支路280号,占地面积为28.63万平方米,是上海主要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和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br><br>园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图三)鲁迅纪念馆,震撼近代史的尹奉吉义举纪念地梅园。有山有水有瀑布,山水之间,堤桥相连,景色优美。总体上保留了英国风景园的特点。鲁迅纪念馆内陈列品重点表现了鲁迅在上海10年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鲁迅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时,鲁迅墓由万国公墓迁葬于此。鲁迅公园还是上海最早用沙滤水的地方。<br><br>2021.11.17于沪</h3> <h3>我第一次来到上海中心大厦顶峰,楼高632米,可登位于546米118层上海之巅。这里有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观光电梯,从底楼到118层只需55秒。可360度俯瞰上海城市风貌,全方位感受身处“天空之城”的独特体验。开眼界了,买套餐券468元一人,可不排队直接进,(否则节日要排两小时队)。含西式晚餐和观看影片。下来时有一点耳鸣,其他还可以。<br>(图隔着双层真空玻璃拍不清楚)<br>2022.2.1春节</h3> <h3>和儿子一家来上海中心大厦。</h3> <h3><br>上海中心大厦是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楼建筑,螺旋式上升的造型延缓了风力,使得建筑能够经得起台风的考验,为上海刷新了天际线高度。<br>楼高632米,可登位于546米118层上海之巅。这里有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观光电梯,从底楼到118层只需55秒。可360度俯瞰上海城市风貌,全方位感受身处“天空之城”的独特体验。<br>这里还有239米高空的中国最高书店——朵云书院上海中心旗舰店,无数个连续的拱形落地书架,构成一个个连绵的“山洞”。远眺窗外,天上的云朵如同棉花糖,低头俯瞰则是奔腾到海的黄浦江。<br>2022.2.1春节于沪</h3> <h3>2022新年迎春,我们来到上海辰山植物园4A级景区游玩(以下简称“辰山”)位于上海松江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是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草局(原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占地207公顷。 <br>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科研工作定位在华东重要资源植物的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已形成“园艺与生物技术”、“次生代谢与资源植物开发利用”、“植物多样性保育”三大特色研究方向。围绕三大方向,目前已成立了“上海市资源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华东野生濒危资源植物保育中心”和“城市园艺研发与推广技术中心”三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为辰山植物园科研工作进入步入快车道提供有利的平台支撑。辰山一直注重基于活植物收集的研究工作,将科研与活植物收集与专类园建设密切结合,围绕重点研究的植物类群加强植物资源收集和管理,目前已建设了唇形科、蕨类植物和荷花三大国家级种质资源库,收集各类特色植物14625种,其中原种7758种,品种6867种,分别属于250个科,1690个属,来自71个国家(截止2019年8月20日),其中活植物数量前5科是蔷薇科、凤梨科、绣球科、仙人掌科、天门冬科。 <br><br>2022.2.4于沪</h3> <h3>我抢拍到黑天鹅展翘欲飞情景</h3> <h3>2019..4.22<br>在那紫藤花盛开的地方.我们姨姐妹相聚在<br>嘉定紫藤公园里。这是一片“令世界窒息的美丽”,这里是世界上仅有的3座以紫藤为主题的公园之一。园内种植了由日本大阪府八尾市和气町藤本道生赠送的100余棵紫藤,总共有28个栽培品种,从紫到洁白等各色都有。紫藤的美丽也在于花穗长度,而这里最长的花穗能达到150cm。嘉定紫藤公园的紫藤花3月现蕾、4月盛花、5月绽放、6月飘零。当漫步于紫藤之下,抬头是花顶,低头则是飘落于地面的缤纷花瓣,犹如梦幻世界。<br>紫藤公园是个免费的公园,修得颇有日本的田园情调,四五月正是看紫藤花开得最烂漫的时候。一进园,就能看到一大片紫藤架子蔓延开来,挂着一串一串紫色、白色、粉色的紫藤花,可能全上海也只有这里才有这样的景致了。</h3> <h3>参观上海太空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