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枫泾游

钱惠森

<h3>  风雨同行五十年,今又同行。元宵刚过,恰逢春雷。"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h3><h3><br /></h3><h3> 一群老人,九对结婚四十多年的伉俪。一群患难与共的荒友,下乡十数年,在北大荒安家立业,返城后奋斗不止,又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一群共和国的同龄人,同祖国一道,经历各种磨难,终于奔向实现梦想中的幸福晚年。一群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和江西的老人,今天欢欢乐乐在金山农民画的农家乐中尽情地释放我们的快乐和情怀。</h3><h3> </h3> <h3>  枫泾古镇是隶属于上海市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quot;西南门户&quot;。</h3><h3> 枫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距今有近700年历史。</h3><h3>枫泾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h3> <h3>踏春枫泾游,风吹河边柳,小径青石板,三桥看水流,白腊树青々,腊梅方失秀,谈笑走街巷,且看众老友。</h3><h3>(李昕)</h3> <h3>枫泾留影三桥,去尽纷纷扰扰,众享说说笑笑,夕阳岁月静好。[微笑][微笑](刘锋)</h3> <h3>一碑分吴越,一河隔江浙,古镇八百年,至今少斑驳,青枫春意浓,枫泾游人多,粽香豆腐臭,丁蹄名远播,小吃沿街摆,米糕伴糖果,纵然大热天,游兴不稍弱。</h3><h3>(李昕)</h3><h3><br /></h3><h3><br /></h3> <h3>江南多才俊,枫泾有丁聪,曾比华君武,漫画独一丛。(李昕)</h3> <h3>偶遇波兰友人拍个照</h3> <h3>波兰倒置屋</h3> <h3>走进中洪大院内的金山农民画村</h3> <h3>枫泾独一帜,金山农民画,重彩赋乡情,浓墨任挥洒,古镇非画院,美术出农家。(李昕)</h3> <h3>和画家留个影</h3> <h3>  1980年金山农民画首次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展出,自此,至1997年金山农民画先后赴欧、美、亚、大洋洲等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交流,计2700多幅作品。1989年成立了金山农民画院。(此段视频录自网上)</h3> <h3>  童心未泯上滑梯,君心可怀儿时趣 ?若有孙儿伴爷行,怎知笑言可无忌!(李昕)</h3> <h3>  一群老朋友、老同学,也是同赴北大荒屯垦戍边的老战友,患难与共是知己,五十年的历程把我们紧紧地团聚在一起。老了,有这么一群人在一起真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