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今年金昌的元宵节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呀~</h3> <h3>街上的大红灯笼是不是很有过节的气氛呢</h3> <h3>工作人员加紧安装,为晚上的灯展做最后的冲刺</h3> <h3>大红的灯笼为主体,整个外观看起来是一个正方形,方方正正寓意,狗年事事顺心,就像四边矩形一样仅仅有条,哪怕遇到困难也不乱了阵脚。</h3> <h3>35支社火队,上千人对决,为全市人民奉献了一场浓墨重彩的节日盛宴。</h3> <h3>晚上,我们全家早早地吃完香香甜甜的元宵就赶往28区赏灯了。一路上,只见观灯的人群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肩并着肩、牵着手,个个脸上充满了期待与兴奋。</h3> <h3>万家空巷观花灯,车水马龙路不通……</h3> <h3>灯会上还有很多灯谜,藏在灯笼里,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玩的不亦乐乎。</h3> <h3>"猜灯谜"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古流传至今,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张彩灯,放烟花,并挂上灯谜启迪智慧,营造热闹的节日氛围。3月2日晚金昌万人出动,灯展现场猜灯谜,热闹非凡,许多群众感慨地说,多年了没有过过这么热闹的春节!</h3> <h3>想那直径六米的彩灯巨无霸傲视群雄,想那一万条灯谜十万红包多诱人……</h3> <h3><br>红灯笼阵外的人们和灯,除了外围大红灯笼外,还有花车的灯笼,样子很好看,颜色也很漂亮,有很多人站在灯边拍照留念。</h3> <h3>花灯:此习俗源于东汉,南北朝时已蔚然成风,唐代灯会定为三天,正月十四至十六,至宋代改为五天,明代则为十天,清代宫中则从小年开始就挂花灯。民间挂花灯则有一美丽的传说,古时一猎人射死了一只神鹅,,玉帝闻讯大怒,要为神鹅报仇,要于正月十五焚人间,一位善良的仙女偷下凡间向人们报告了这一消息。人们决定在正月十五前后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待天兵要下凡时,见火光一片。以为火早就烧起来了,便不再下界,直接向玉帝交差,人间得免一难,此后,每至此日,家家户户都挂花灯。</h3> <h3>猜完灯谜,爸爸又带我到花博馆看花灯</h3> <h3>路边的彩灯,美不胜收</h3> <h3>看完是不是瞬间觉得,金昌也有了大城市的感觉?</h3> <h3>玩了一晚上,刚到楼下就遇到了一楼的叔叔在放烟花,我们的运气可真好啊!</h3> <h3>放烟火是中国民间古老的节日民俗活动。以火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起初,是专供贵族豪富争雄斗奢的消遣品,到了明、清,烟火制作技术有了新的发展,逐渐成为节日的礼品。每逢春节、元宵节以及其它重大活动,都要施放烟火助兴。烟火射入高空后,先是五彩缤纷的光剂燃烧,继而是一个个随开随落的降落伞,烟火重叠,夜空锦绣团团,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成为正月十五元宵节里人们观赏的目标。</h3> <h3>红红火火的元宵节过去,中国人的新年也就过完了,我们又将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参加了这场灯谜会,我更加明白自己的学识是多么浅薄。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等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也一定能猜中更多的谜语!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元宵节呀!</h3><h3> 任翔</h3><h3> 2018年3月3日</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