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戊戌年正月十六,“红星知青”们在天津海河边上的一处餐馆相聚。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享受着开心、快乐、美好的时光。</h3> <h3>距离当年插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往事历历在目,芳华已成过去。今天,能够相约相聚,那是真情、是友谊、是缘份!</h3> <h3>炳兰同学定居塞外古城大同。记忆中她是女生的主心骨。涉及知青中的事,狄多财队长就会与她说说。今天她带来了两瓶白酒,说是她的孩子给舅舅们带的,一定让舅舅们开怀畅饮。炳兰把男同学都称兄弟,女同学都称姐妹,她说:见到同学们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一样!这是多么深厚的情份!</h3> <h3>所以,炳兰抓紧时间,和兄弟们合影、留念!</h3> <h3>文建是每次活动的热心组织者。他在红星插队几年,放羊、修渠、打场、赶驴驮木头的活儿都干过。他能记得红星队很多社员的名字,连有的喇嘛的名字都记得清清楚楚。可见,文建真的和当地农牧民打成一片了。</h3> <h3>记忆中金泉是个聪明机灵的小伙子,总是笑呵呵的。后来金泉在盟上当了干部,成了组织部的一名领导,专门“干人事儿”的!金泉是个大孝子,也是个有心的人,是他,把红星知青插队的经历写成了文字。</h3> <h3>杨威是和夫人唐迺意一同出席聚会的。一对恩爱妻。之前,我听同学们说起他们多年来不辞辛苦,敬养老人的大爱之举,令人肃然起敬!也是这次相聚我才知道:迺意她们后来从二道岭知青点转到了红星,与其他同学和水磨沟的社员们一道,参加了水磨沟水库的建设!</h3> <h3>在红星时,钟泰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男同学的“智囊”人物,聪明,字写得漂亮。他后来上了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吉兰泰中学和阿盟最高学府一中任教,升至教导主任。称得上桃李满天下了。钟泰在阿拉善最大的收获,是赢得了阿拉善姑娘的芳心,收获了爱情,成了名副其实的阿拉善女婿。</h3> <h3>在红星时,宝生是个聪明活泼的大男孩,很注重仪表,一双网球鞋总是干干净净,绿军帽也整得有棱有角。1970年招工时宝生去了304厂,为建设青铝贡献了自己的青春智慧。</h3> <h3>印象中,秋生是男生中是最成熟的一个,总是显得持重老练。2016年至今,我和秋生是“第二次握手”,秋生还是那样,说起当下社会上很多不平的事儿来,他总是在谈笑之中显出一份理智与冷静!</h3> <h3>再来说说记忆中的其他几位女生吧!那时候我和志芬、闻莉一起劳动的时间比较多。在地里薅草,拔麦子都在一起。当时我想,人家是大城市的姑娘,来到了这样的穷乡僻壤,还干这样的苦活累活,也真不容易。用现在的话说,与她们感同身受。后来混熟了才发现,她俩性格接近,聪明机灵,活泼开朗,一点都没有大都市女孩子的娇气。她们与队里的老老少少都相处的很好。有意思的是:在一起劳动时她俩总爱拿我取笑,有时还一唱一和地“欺负"我。因为我比较老实。当然,被姑娘欺负是绝不会生气的。现在见了面我说起这事,她俩就嘿嘿地笑!有这事吗?我们咋不知道!</h3> <h3>顺莉和文香与我在一起劳动的时间不算很多。她们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性格开朗,心直口快。文香时不时地给你撂个笑话,逗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而顺莉则属于比较理性,很有主见的那类女生,她会很认真地对你说一件事儿。几十年后再相见,感觉文香秉性没变,而顺莉则多了几分温柔与随和。</h3> <h3>陈惠琴、潘晓慧两位女同学远在银川,同学们今天相聚,也很想念你们!你们好吗?保重!同学不在远近,都在心里!</h3> <h3>同学,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映辉,彼此鼓励,彼此相望。不一定天天相见,永存的是心心相通!</h3> <h3>“我们年轻过”,今天我们也一样年轻、靓丽!多彩的生活,多彩的人生!</h3> <h3>遥想当年,一起在石炭井的那些日子……</h3> <h3>自从离开红星,他们今天第一次见面,炳兰说:我们手挽手照个相吧!</h3> <h3>男同学们称她“老崔”,我一直称她小崔。在群里她自称蔷薇玫瑰!今天她真的“幸福得像花儿一样”。</h3> <h3>老友相见,格外亲切,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儿!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揪不住的时光,衔不住的岁月。年纪大了才懂得:平安健康,才是根本……</h3> <h3>聊起红星那些事儿,同学们心存感恩之情,感恩那里的山山水水,感恩那里纯朴的人民,感恩那段难忘的生活!懂得感恩,必有福报!</h3> <h3>来吧!让我们举起酒杯吧!为昨天干杯,为今天干杯,也为明天干杯!</h3> <h3>四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让我们勿忘初心,彼此关照,保持良好心态,积极笑对人生!期待下次相聚!</h3> <h3>同学们依依不舍,非常珍惜相聚的时刻!</h3> <h3>相聚总是短暂的,让我们各自珍重,相互鼓励!忘记不该记住的,珍惜身边拥有的。闲煮岁月,细品时光,活出精彩,活出健康……</h3> <h3>本集中照片由孙炳兰、李福清拍摄,李福清编辑制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