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随云南水彩艺术家一起于今年一月中旬开始在马来西亚进行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写生创作活动。</h3><h3>云南画家所到之处,得到了马来西亚各地朋友的热情款待和帮助支持,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渔民,从海岛到山村,一句问候,一个笑脸,都充满着浓浓的爱意,"China云南"成为介绍我们的最好词汇。直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水彩画会的朋友们在蔡会长的带领下,组织画会的画家们和我们一起去岛上写生,与画交流,共絮友情。森美兰州的六南老师为我们交通食宿操劳奔波,令人感动;廖世玲夫妇无微不至的关心更是让大家有了到家的感觉;帮咯岛平阳居的庆生和阿量为大家提供免费住宿⋯⋯</h3><h3>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成为过去,美好的回忆已经留在了我的水彩作品里。</h3> <h3>【渔家码头】这是吉胆岛上的一个普通漁家的码头。</h3> <h3>【星星索】风儿呀吹动我的船帆,</h3><h3> 船儿呀随着微风荡漾,</h3><h3> 送我到日夜思念的地方,喂⋯⋯</h3><h3>我和杨教授下午去印尼人集聚的地方画写生,印尼小伙子在我们身边滴哩嘟噜讲个不停,我叫他们别讲了,我们一句都听不懂,来,我们一起唱《星星索》音乐无国界,大家边唱边笑。</h3> <h3>【停泊在渔档中的小船】近期两次到过马来西亚吉胆岛,并且还住了很长时间,自以为很熟悉了,直到要走的头天才发现有很多精釆的地方都还没到过,第二天赶在出岛的船来接我们之前,匆匆忙忙又跑去拍了好多素材图片,有几个地方都还没到,只有留下遗憾了。</h3> <h3>【船归渔港】吉胆岛的傍晚,涨潮时打渔船一艘接一艘的归来了。</h3> <h3>【吉胆岛渔村】这里都是木板房,家家户户门虽设而常开,门上不带锁的。我在这里画写生,去过几家人的屋子里上卫生间,都整洁异常,超乎想象。</h3> <h3>【邦咯岛上的渔档】吉隆坡汽车三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霹雳州,再乘船20分钟,就到了邦咯岛。岛上居民主要靠打渔为生,我们选在制冰厂里落脚,这里三面环海,景色宜人,主人小马十分高兴我们在他的厂里画画,临走前送每人一包他家的海鲜特产,让我们实在过意不去。</h3> <h3>【待修的渔船】本来还在地面上修理的小船,涨潮后漂起来了。</h3> <h3>水彩画【渔档里的船】一家连着一家的渔档,围绕着整个邦咯岛。</h3> <h3>【邦咯岛上的渔村】沿岛海滩边的铁皮房子风格独特,错落有致,是写生的理想地。</h3> <h3>【渔民的午餐】船上的渔民们吃的午饭十分简单,一块塑料薄膜铺着一堆米饭,然后浇上叻哩调料,用手抓着吃。</h3> <h3>【船头】有一天我们到岛上的一个造船厂参观,见到这些渔船全是木制结构,工艺十分复杂,建一艘渔船得用800千马币左右。</h3> <h3>【吉胆岛之夜】夜色中的渔港显得格外清新,刚刚收的漁获得抓紧时间用冰块保鲜。</h3> <h3>【补渔网】拖网渔船</h3> <h3>【邦咯岛上的渔档】在岛上这样的渔档一个接一个连在一起,每间都不一样,如果每个渔档里画一天,估计半年都出不来。</h3> <h3>【停靠在渔港上的船】渔船涨潮时才能来回到家</h3> <h3>【邦咯岛上的环岛路】岛上绕一圈大慨得半个多小时,沿途风光秀丽,一会儿海边一会山林和村庄。在靠左侧行驶的路上行走我们一开始不很习惯。</h3> <h3>【邦咯岛上的量记鸡饭】这间房子是一个快餐店,里面又分七八家小摊位,各买各的东西,有茶、咖啡、米粉、果条等等,吃一顿早餐,最后要与不同的摊主结帐。阿量的量记鸡饭就开在门口边,平时是一个工人给他打理着。</h3> <h3>【海岛木屋】阿量带着我们来到海岛边,木屋里空无一人,只有两条小船静静地停泊在岸边。几棵高高的椰子树结满了椰子。</h3> <h3>【岛上的海鱼】渔船归来,打得最多的就是这种鱼,细鳞、刺少、味美,问渔民叫什么鱼,他们只会用马来语说出来名来,跟没问是一样的。</h3> <h3>【鲎】我们随五道港的老村长出海捕鱼,收网时陆续有各种鱼类出现,其中还打到了这只鲎。鲎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h3><h3> 在中国,鲎列为 濒危物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h3> <h3>【花蟹】吉胆岛上的渔民每天打得最多的就是花蟹,因此吉胆岛也称作螃蟹岛。</h3> <h3>【写生马来人的村庄】中马艺术家在马来人的村庄里写生,树上挂着熟透了的红毛丹,味道鲜美可口。当家乡滴水成冰的时候,我们在36度的高温下写生。</h3> <h3>【吉胆岛小景】整个岛的道路都是架上木板桥互联互通。连小道也是靠左侧行走,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