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

陈显月

<h3><font color="#010101"> 2018年是十万官兵转业北大荒6O周年,是黑龙江兵团组建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O周年。每当想起北大荒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不由令人心绪滔滔、豪情激荡……</font></h3> <h3>  1958年4月,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在黑龙江密山对集体转业官兵激情豪迈地说:开垦北大荒是为了祖国,是为了子孙万代的幸福!</h3><h3> 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的广大荒芜地区。</h3> <h3><font color="#010101">  1968年9月,我们告别了繁华都市,告别了朝夕相处的弟妹爹娘。</font></h3> <h3>  在上海老北站,登上了火车奔赴北大荒。</h3> <h3>  </h3><h3> 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史无前例的欢送场面恍如昨日,仍历历在目。</h3> <h3>  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到了最后终点站……福利屯。</h3> <h3>  坐在解放牌卡车上,在黑泥土堆起的坑坑洼洼土路上颠簸了十几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烏苏里江畔的八五九农场场部。场部招待所是当时最好的建筑。</h3><h3><br></h3> <h3>  黑龙江省遍布大森林、大草原、大界江、大界湖、大火山、大湿地、大农场。这里风光独特、景色瑰丽。859农场座落在祖国地图的最东北角,离十八公里的烏苏里江畔,邻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之城一江之隔。</h3> <h3>  烏苏里江是我国每天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迎接中国的第一缕曙光。</h3> <h3>  烏苏里江从锡霍特山脉发源流经大顶子山下,一路向东,与西来的黑龙江汇合,绕过黑瞎子島,直奔达鞑海峽。</h3> <h3>  挠力河是烏苏里江的一条支流,弯弯曲曲、曲曲折折,小河有水大河不干。它为农场的农作物灌概功不可沒!</h3> <h3>  开荒种地是最重要的工作,当年开荒,当年打粮。铁铧犁飞快地划开沉睡多年的沃土,机车后面留下一条条翻卷的黑龙。</h3> <h3>  拖拉机日夜运转,驾驶员两班倒。机器轰鸣,链轨哗啦啦不停地响,平整土地准备春播。</h3> <h3>  春风漫卷烟尘中,有我们播种的身影。</h3> <h3>  夏锄烈日下,洒下我们颗颗汗滴。</h3> <h3>  辛勤耕耘,迎来了秋天的收获。一眼望不到头的大豆摇铃了!</h3> <h3>  金灿灿的稻谷等待开镰!</h3> <h3>  火红的高粱穗,笑迎着人们。</h3> <h3>  我们曾经在被雪覆盖的苞米地里掰苞谷捧。棉鞋早晨被太阳照耀下的溶雪浸湿;傍晚太阳下山气温聚降,棉鞋冻成了冰坨坨。</h3> <h3>  七十年代,老式收割机割麦,用马车往回拉麦粒。</h3> <h3>  九十年代,新式收割机割稻,用汽车拉回稻粒。</h3> <h3>  在割麦地里,大蚊子蜂拥而至,舖天盖地把我们团团围住,头、脸、手,所有暴露的皮肤无一幸免,一通猛叮。经过几年岁月的磨炼,我们终于闯过了:跳蚤蚊子、气候饮食和艰苦劳动这三大关。</h3><h3> </h3> <h3>  中午在地头吃饭,水桶装馒头,脸盆盛菜肴,蹲着站着吃也很香。</h3> <h3>  爭时间,抢速度,一路小跑翻晒忙。</h3> <h3>  齐心协力堆粮食,丰收果实要保牢。</h3> <h3>  挑灯夜战,场园扬麦24小时连续转。</h3> <h3>  麻袋灌装粮食,准备入库。</h3> <h3>  全连上下齐上阵,扛粮上肩走挑入屯。</h3> <h3>  近二百斤粮包远远超过人的体重,好样的!</h3> <h3>  每年秋冬运粮忙。</h3> <h3> 冬修水利抡镐挥锨,汗湿棉衣忘却寒意。</h3> <h3>  冬季在火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野外吃饭,炊事员送来的馒头还未下肚已冻成了速冻食品。</h3> <h3>  每年冬季上山伐木,搭建帐篷住几个月。</h3> <h3>  口渴了,捧口白雪吃,好凉爽啊!</h3> <h3>  稚嫩肩膀扛起沉重的圆木。</h3> <h3>  打石放炮,运石到家,为造房打地基之用。</h3> <h3>  白手起家,伐木搭架,脱坯垒磗,造屋抹墙。实践出真知,本领干中学。</h3> <h3>  北大荒冬季长达半年之久,秋季是一年收获蔬菜最好的季节。</h3> <h3>  鲜美的江中魚都是野生的噢!</h3> <h3>  锅贴玉米饼,猪肉白菜炖粉条是当时最好的饭菜。</h3> <h3>  马车是连队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h3> <h3>  冬季雪天相连,马爬犁在白雪皑皑的树林里穿行。</h3> <h3>  夏季为冬季马饲料堆放拉回储存。</h3> <h3>  老牛每天都要为自己和猪马羊们拉水。</h3> <h3>  二个木箱子和一个吃饭用的炕桌是家庭的所有家俱。</h3> <h3>  每次连队放电影是最开心的事情!</h3> <h3>  1970年兵团掀起开垦千古荒原的热潮,每个老连队负责建个新连队,叫新建点。方圆十来里之内渺无人烟,茫茫的荒草甸土点缀着高低不平的塔头,一米多高的荒草在狂风的肆虐中顽强挣扎着……</h3> <h3>  兵团战士在烏苏里江边巡逻。</h3> <h3>  经过前后70年,20万荣誉军人、复转官兵,10万大中专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1OO万城市知青,百万大军前仆后继、百折不挠、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开拓建设。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将北大荒建设成为中华大粮仑,实现了&lt;耕作广褒的田野,居住在现代化城镇&gt;的美好願望!</h3> <h3>  东北农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年产44O多亿斤粮食,可供全国四分之一人口吃一年口粮的生产战略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中华大粮仑。</h3> <h3><font color="#010101">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lt;振兴东北&gt;促进东北区经济大发展战略。黑龙江作为远东&lt;一带一路&gt;的起点,将会有更宏伟的发展!我们要为响应十九大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名,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font></h3> <h3>  以上图片大部分来源于纲络,感谢各路摄影师们为我们留下了当年极其珍贵的历史瞬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