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元宵節”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賞燈、舞龍、扭秧歌等民間傳統文化在此節日裡是百花齊放,蔚為壯觀。</h3><div> 党的十九大召開,中國跨入新時代,祖國日益強盛,人民生活越來越好。成都市高新西區合作街道清江社區和院的老百姓溢不住心中的喜悅,在2018年元宵節到來前夕,由合院自己的土生土长的草根舞龙队、秧歌队等民间文艺队,掀起了一场深涵合院老百姓个性的鬧元宵活动。</div> <h3> 3月2日清晨,“铿锵”地鼓樂聲划破了合院寜靜的气息,一條金色的中国龍出現在小区院内,秧歌隊、花灯队等文艺队,伴着腰鼓隊“鏗鏘”的節奏,汇聚一堂,揭开了合院闹元宵活动的序幕。</h3> <h3> “吉祥龍”頭是來自希臘的大叔,聽說鬧元宵要舞龍,希臘大叔高興地報名參加中國的傳統文化節,幷強烈要求當龍頭,龍頭,龍尾可都是苦差事,龍頭要調好步伐,龍尾要跟上節奏,稍不合拍,舞步就的亂套。</h3> <h3><font color="#010101"> 希臘的大媽也不甘落後,穿上中國的民族服裝還是煞有介事,扭起秧歌也不比中國大媽差,喜慶的氣氛打破了國界線。</font></h3> <h3> 一聲號令,鼓樂齊鳴;號子震天,百姓歡呼。吉祥龍煥發其勃勃生氣,頓時活了起來,行走在合院小区内外。</h3> <h3> 莫笑老外是生手,個大力足,跑動起來如燕飛。無形為節日增添了幾分歡快。难得有此良机能在他乡异国,渡过如此热闹的节日,他们何尚不开心。</h3> <h3> 舞龍俗稱“玩龍燈”,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之一,其展示的扭、揮、跳、搖、跪等技能貌似簡單,其實非凡。舞龍和舞獅都是中國古民以祈求平安和慶豐收的民族文化。</h3> <h3> 現在的舞龍、舞獅活動已演變為良好祝願的文化藝術活動,深受百姓喜愛。舞龍的种類也在不斷衍生,如:火龍、草龍、板凳龍等,成為百姓就地取材即可宣瀉歡快情緒活動。</h3> <h3> 合院舞龍隊完全是支草根隊伍,隊員(含希臘大叔)都是合院小區的居民,耍起龍燈怕也是初學,但中国人民特有智慧,难不倒他们,吉祥龙很快在他们手中活了起来。</h3> <h3> 合院舞龙队,手中挥舞的是象征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可心里舞的是一种大无大畏的民族精神,舞的是一种威严庄重的民族气节;更是舞出了新時代中國人民充滿陽光心态的正能量。</h3> <h3> 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民族昌盛,民生安定。國家富強,人民安康;民族興旺,文化繁榮。</h3> <h3> 合院人民在清江社區黨委和居委會的領導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南,把一個更加祥和、平安、幸福、美好的家園建設的越來越好,居民的生活過的越來越甜美。</h3> <h3> 合院的文體隊成立后,小区居民的文化、體育生活丰富多彩了;居民們的身體也健康了,心情愉快了,人际间的诚信度增加了,小区内的和谐局面打开了。</h3> <h3> 和院“吉祥龍”隊把龍的精神傳給了居民;把自己的汗水化為居民們愜意地微笑;更是把和諧的氣息舞進了家園。</h3> <h3><font color="#010101"> 合院居民臉上的笑容写下的是,人民对安居乐业的生活点的赞;对富强昌盛的祖国深切的爱;对辛勤付出的热心里者给予的赞。</font></h3> <h3> 满满圆圆地汤元,带着沁馨地甜,蜜蜜地融入了人民的心房。祝愿祖国越来越好,人民生活也越来越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