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西民俗——帕柑头

麦泽辉

<h3>  帕柑头,是饶平县汫洲镇港西乡流传已久的一种传统风俗。</h3><div> 只要哪一家生有男孩,俗称喜丁,就得在翌年正月十五的下午,聚集在三房厅前,每户各放一张桌子,排成几行或十几行,一起拜神,供品非常丰富,其中有一种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大桔,象征大吉大利,俗称柑头,据了解,今年每户喜丁要准备约千五、六斤,然后挑选10对又大又雅的摆在案前,集中祭拜,有的还抱着可爱的宝宝来凑凑热闹、沾沾喜气。</div> <h3>  在神坛的两旁还要挂两串喜灯。一般祭拜的神灵主要有王公夫人妈(摆在正中央)、花公妈、大圣佛祖(在右侧)、财神爷、关公(在左侧)等。这些神灵是由那些新婚、喜丁的“后生仔”在正月十四下午从神庙里扛出来的供众人祭拜的。</h3> <p>  在桌子的后面是戏(或木偶)棚,人们一边拜神,一边看戏,随着文化的发展,现在看戏(或木偶)的人都比较少啦,只有一些婆婆奶奶,戏(或木偶)实则是演给众神们看的,这样是为了报答众神们的保佑,给乡里增添“喜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男丁出生,在拜神仪式即将结束时,便会来一次潮州大锣鼓的表演,一大队人马兴浩浩荡荡、喜气洋洋,在神的面前扮“十仙庆寿”、“仙姬送子”等比较祥和、喜庆的剧目,好不热闹。围观者接踵摩肩,水泄不通。最后,以一串串鞭炮声作为拜神的结束语。</p><p><br></p> <div>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一大早,那些有喜丁的人家,就会兵分多路,挑着一大担柑头挨家挨户分送柑头。按老辈介绍:旧时分柑头时,被赠送者在接上柑头时,必须撩起衣襟,将柑头帕在衣襟时,还要对赠送者说一些喜庆的话。那些没有生男孩的,或是刚刚新婚的人家,则会把柑头放在枕头边,期待这些柑头会给他们带来生男孩的好运。</div><div><br></div> <h3>  时至今日,帕柑头还是港西乡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一个传统风俗。许多人即便是在外地工作,只要是生男孩,还是会回乡帕柑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