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甜酒,古代称之为“醴”,上古之时已有之,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便有关于“醴”的记载。 《诗经》中有云:“为酒为醴”,可见最晚在西周时,“醴”就已经是与“酒”并存的一种饮品了。“醴”以其甘甜味美而闻名于世, 《庄子》有云:“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醴之甘甜味美,由此可见一斑。自秦汉以后,中原战乱不止,几度发生夷狄南侵之事, 华夏文化 道统重心逐渐南移,甜酒在北方的传承逐渐断绝,在相对安稳的南方反而得以保存,至今不绝,已有三千多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长乐甜酒,出于醴但又不完全同于醴,是在醴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所得的一种饮品, 《说文解字》中说“醴,酒 一宿孰也”,也就是说“醴”的酿造发酵,只需一个晚上,而传统的长乐甜酒的酿造发酵时间较“醴”更长一些,大概需要2-3天,味道却胜过“醴”,大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起源 长乐甜酒的酿造始于何时,并无信史可考,但其由来已久,却是众所周知,在 长乐镇,随便找个人一问,便可以听到关于长乐甜酒起源的故事。据说,北 宋真宗景佑年间, 长乐街照壁巷有一姓陈名玉昆的年青人,幼年丧父,靠其母纺织 针线拉扯大。玉昆成人后以帮工、打柴为业,事亲至孝,是全街出名的孝子。 某日,老母想吃 糯米饭,玉昆去 米店籴来一升糯米,当天中午即把糯米饭煮好。谁知到吃饭时,母亲突发胃病,玉昆连忙寻医抓药为母亲治病,同时又把糯米饭盛出用钵装好,为了保温用 絮被包裹好放在火炉边,以备母亲随时食用。谁知老母亲一连多日粒米未进,到第三日中午其母病情稍有好转,说想吃糯米饭。玉昆见母亲病好高兴异常,忙把包裹打开,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至。玉昆 心道不好,只怕糯米饭坏了,可把木盖揭开,只见米饭洁白如玉、剔透晶莹,四周清水漾漾,用 竹筷夹起一试,入口温软,酒香四溢,味甜如蜜。玉昆忙盛了一碗给母亲。老人家一试 果然好吃。玉昆问娘这是何故。娘说:儿啊,是你的孝心感动了天地,是上天赐给的甜酒。玉昆 将信将疑,于是仔细观看甜酒,发现内有一些小黑籽,是一种叫曲花草的籽,原来是自己在盛饭时不小心将砍来做柴烧的曲花草的曲花弄了一些在米饭里,玉昆心想一定是这曲花起了作用。于是,第二天他又籴来一升糯米, 如法炮制,并拌上一些曲花。三天后一看,果然如前一样。母亲吃了两次甜酒,病全好了,而且面色红润,好象年轻了许多。玉昆大喜,忙和母亲商量,决定在长乐街上开一家甜酒铺, 择吉日开张,并挂出了“长乐陈记甜酒”的招牌。街坊邻里都来道贺,并尝试甜酒,果然酒香四溢,入口生津,味甘如蜜。 玉昆的生意越做越好,后来,他将这酿造方法传给街坊亲友,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到了元朝, 元顺帝未登大宝之时,受封在 靖江,赴藩经过长乐,曾饮此酒而大悦,赞曰:长饮此酒,乐而忘忧。有人说长乐镇就是由此而得名。后来,清乾隆帝 三下江南,曾经驻驿长乐,品酒后赞不绝口,御笔亲题“长乐甜酒”,长乐甜酒始得其名而誉满四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