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山西大槐树是我们故乡。“问我袓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从此,“大槐树”,“老鹳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h3> <h3>上学后,我从书中得知,元未明初,中原大地历经连年战乱,人口稀少,黄、淮、运三河多次泛滥,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省沦为一片泽园,土地荒芜,渺无人烟。刚刚崛起的明帝国面临有地无粮,治水无人的困难局面。与此同时,因地理优势而躲过历次战争的山西经济发达,人多地少。洪武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决定从山西向各地移民,由此,拉开了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地域最广、规模最大,有组织、有计划的官方移民的大幕。</h3><h3><br></h3> <h3>当时朝廷的移民政策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并实施了给每个迁民耕地15亩,耕牛一头,三年不课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土窝”,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迁到遥远的地域去。据说,开始时,官府下了一张告示,称:凡不愿意迁徙者,三日内到大槐树下集中,愿意迁徙者,请在家等侯。消息不胫而走,晋北、晋中、晋南老百姓拖家带口,携儿抱女簇拥而来。三天之内,老槐树下竟集结了十万之众。这时,大队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围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大明皇帝敕令,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带铐上枷,遂强行登记,强发凭证,一家一户,根绳相栓,如串蚂蚱,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h3> <h3><font color="#010101">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两华里的贾村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手续,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散之地。 </font></h3> <h3>据《明太祖实录》、洪洞县志以及各类史籍记载,从朱元璋洪武初年到朱棣永乐十五年50多年间,明朝官府组织了8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人口达百万之多。其中,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这里出发的人口迁徙就有812个姓氏,迁徙区域共涉及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安徽、逝江等30多个省市。他们之中有一部分还远涉重洋去了海外,散布于下亚洲、非洲、欧洲、美州、大洋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h3> <h3>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个移民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你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看一下。</h3> <h3>迁徙途中,为防止百姓逃跑,采取了武装押解的办法。用绳子捆住移民手脚,几个人连成一串,每串由一个士兵押解。被押解的百姓只能扶老携幼,肩挑行李,艰难的缓慢前行。移民一般都是在秋后进行的,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鹤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潜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下的老鹳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h3> <h3>行走途中,被押解人员需要大小便,只能向押解人员告急。士兵便说:“行,我给你解开手,各路押解大队都是这样。时间长了,便用“解手”一词代替了大小便。以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又把“大便”演变为“解大手”,把“小便”演变为“解小手”,沿用至今。有许多人说,走路“背手”也是大槐树后裔的典型特征,押解时,移民都是被反绑着手走路的,行走多日也就成了习惯。至今大槐树后裔人们还有这种习惯,如今背起手来走路,倒也觉得挺舒服。</h3> <h3>水流千里总有源头,人处四海难忘故土。移民先袓当年从这里开拔外迁,开疆拓土,但从没有一刻忘记对故土的思念。几百年后,洪洞大槐树这个地方早已在移民后裔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作为移民后裔的我,自小心中就生成一个念头,有机会一定要到大槐树看一看,喝一杯家乡水,吃一口家乡饭,听一听家乡音。为先祖们点一柱香,磕几个头,烧几张草纸,表一表我的“饮水思源”之情。</h3> <h3>長大后,走入社会,参加工作,娶妻生子。儿时的梦想,青少年时的理想,一个个被繁忙的工作,生活的压力撕得粉碎,逐渐淡忘了。唯有到大槐树看一看,寻根祭祖、探本溯源的愿望始终没有忘记,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强烈。但,远隔千里,交通不便,工作繁忙,时间不允许,始终没有这个机会实现心愿。</h3> <h3>2006年,单位为我办理了退休手续,开始了我人生最后的路程。养花种草,品茶聊天,买菜做饭,看电视睡觉,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神仙般的日子。后来,智能手机开始普及,我那些先知先觉的朋友们,先后把我拉进了老哥们、同学、老乡等聊天群,成了“低头族”一员。尤其是最近几年,全国掀起了旅游热潮,我的老伙伴们一个个坐不住了,纷纷加入到了走南闯北的旅游队伍。去年,友人邀我山西旅游一趟,看一看平遥古城、壶口瀑布、王家大院等著名景点。到临汾后,知洪洞乃临汾所辖,乘车只需半小时。和老友商量后,草草看了一眼壶口瀑布后,就匆匆乘車赶赴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h3> <h3>位于洪洞县城北端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大槐树公园、大槐树旅游区),位于县城古槐北路公园街002号,东靠同蒲铁路与霍侯一级公路,南临309国道,西临汾河与大运二级公路以及大运高速公路,北依洪三公路,距車站500米,交通十分便利。</h3> <h3>趁着老友办理入园手续的时间,我简单浏览了一下景区门口张贴的导游图。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始建于1914年,宦游山东的贾村人景大启告老还乡后,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集资修建了碑亭茶室等,以方便移民后裔寻根祭祖。80年代初,洪洞县政府重修并扩建了大槐树公园。1991年,景区举办了第一届寻根祭祖文化节。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对景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目前,景区己发展成为占地300多亩,全国唯一一个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4A级“名祭圣地”。景区由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体验区、汾河生态区四大主题板块组成,共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h3> <h3>我们是从根雕大门入园的。根雕大门,是寻根祭祖园的正门,为槐根造型,东西跨度20米,高13米,其造型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劲有力,寓意大槐树后裔同门、同根、同袓、同心。象征大槐树儿女舍小家,取大义,扎根神州大地,为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孜孜不倦地艰辛劳作和奋斗拼搏。诠释的是移民后裔共同的根,共同的老家,是大槐树儿女的魂。</h3> <h3>进入园内,首先看到的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一一根字影壁,一个大大的隶体“根”字是由我国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隐含象形,寓意深邃。饱含着浓浓的桑梓之情,悠悠的思乡之意。道尽了凝结于归乡游子胸怀间那种复杂的故园家国之感。</h3> <h3>迁民壁画。是根据明代迁民的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由芦保桐先生绘制而成,反映了当时迁民的悲壮情景。</h3> <h3>按照路标的指引,我们直奔古槐遗址。</h3> <h3>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清未民初建立的碑亭,碑亭飞檐斗拱,是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的,碑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有余,碑上镌刻的“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字,将多少代人的辛酸、委屈、悱恻、凄切与思念都凝固在这里。这五个字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刷子刷出来的。据说遗址的修建者之一刘子林一个好友非常穷,当时没有钱捐资修碑亭,只能用刷子写字,也没有留下姓名,虽然没有捐资,但是字写的非常好,就被采用了。</h3> <h3>悠悠六百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己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景区在古槐遗址旁边,用水泥新塑了一棵古槐树,重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据记载当时的大槐树身围“七庹零一媳妇”,也就是说,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连手才能合抱,男一庹五尺,女一庹四点五尺,故这棵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遥想当年,官府将百姓聚集在大槐树下,编排队伍,发放证件。移民们自此被迫离开故土,踏上了去往冀、鲁、豫、皖各地的路程。临行之前,秋风萧瑟,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时发出阵阵哀呜,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潜然泪下。不少人紧紧抱着大槐树,就像拉着亲人的手久久不愿离去。先人们就这样望着槐树,一步一回头,直至古槐消失在视野中。</h3> <h3>距古槐遗址几米远的石砌的高崖上,是汉槐之根孽生的“二代大槐树”。她于1974年被飓风击倒,人们将她扶直后,那钢铁般一样的躯体仍挺立着不朽的灵魂。并执著地将自己的基因传送给“三代槐树”,复苏着她失去的绿色。</h3> <h3>傍母而立,“三代大槐树”已粗壮过围,郁郁葱葱,她继续弹拨着生命的琴弦,又孽生出一片大大小小的新槐。</h3> <h3>老槐新槐在大槐树寻根祭祖园里,同吟着倔强生命进行曲。</h3> <h3>在古大槐树前游览时,正赶上园内很有特色的实景演出。据说,这些节目都是园内职工自已收集、编排、排练的,剧中的人物由职工担任。有《大槐树移民情景剧》、《铁锅记》、《苏三路过大槐树》,互动演出《传统婚庆一一迎亲》、《变脸》、《魁星点斗》等剧目,在景区大槐树前全天分时段为游客免费上演,让大槐树后裔和游客们在了解深厚移民文化的同时,享受到富有生命力的文化旅游盛宴。尤其是近距离观看《大槐树移民》,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先祖被迫移民远赴他乡时的不舍与悲壮。生动感人的演出让很多游客都眼中泛泪,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叫好声不断。</h3> <h3>千年槐根。据考古人员鉴定,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距今约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度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盘根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一棵罕见的古槐真根。</h3> <h3>槐木化石。是从洪洞西山煤矿挖出来的,据专家考证己有上亿年历史。上面的许多地方已经炭化,这就形象地说明洪洞早在亿年前就有了槐树的身影,所以洪洞被称为“槐乡大地”是当之无愧、名不虚传的!</h3> <h3>徜徉在景园的小道上,到处花红草绿,树木成荫,只觉得神清气爽,令人惬意。</h3> <h3>思源潭。</h3> <h3>顺着园区小路,我们来到了园内的中心建筑祭祖堂和祭祀广场,二者都是近几年新建的。祭祀广场位于“一堂两阁”正前方,东西寬99米,南北长93米,建筑面积为9207平方米。采用混凝土垫基,青石板铺面,肃穆庄严,可容纳万人祭典,称为万人广场。</h3> <h3>穿过祭祀广场,来到祭祖堂。祭祖堂前,炉香袅袅,人密如织。人们在这里寻找自已的祖先牌位,烧香磕头,祭拜自己的先祖。祭祖堂是由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设计与施工,建筑风格为仿明代建筑,为整个祭祖园的核心。祭祖堂坐北朝南,面阔112米,进深55米,总占地面积6160平方米。堂前置露天铜鼎香炉,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袓姓氏牌位,不仅体现传统文化,而且突出“祭祖”主题,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h3> <h3>祭祖堂内景。</h3> <h3>姓氏牌位。祭祖堂里供奉着所有从大槐树下迁出去的姓氏牌位,总共1230个,这大大超过了百家姓。他们都是六百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经过搜集整理,公诸于众,以便移民后裔们寻根查询。</h3> <h3>祭祖大典。随着改革朝流的高涨,以古大槐树移民遗址为载体的“根祖文化”活动空前活跃,蓬勃发展。九州大地、乃至四海大槐树后裔,思乡祭祖之潮与日俱高。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1991年,洪洞县委、县政府,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举办了首次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到去年,景区先后成功举办“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26届,清明节为主祭日,每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都有数以万计的大槐树移民后裔云集于此,表达着对大槐树老家浓浓的爱、深深的情。</h3> <h3>祭祖大典。</h3> <h3>祭祖大典。</h3> <h3>祭祖大典。</h3> <h3>献殿。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也是主祭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位于祭祖活动区中轴线位置上。</h3> <h3>“寻根祭祖节”定为每年4月,清明前后10天,主祭日为汉民族传统扫墓日一一清明节。颇为有趣的是,自从1991年开始举办祭祖节以来,临近4月1日,就会有成千上万只小鸟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晚上栖息于大槐树的树丛中,白天飞翔于祭袓园的上空。它们的形状象麻雀,但比麻雀略大,颜色是灰黑的。人们看到在园内二、三代大槐树和其它树木上,鸟儿落满枝头,它们时起时落,交颈偎依,仿佛经年不見的老朋友,在倾诉昔时的离别意,畅谈今日在它处的思乡之情。此后,便渐次减少,4月10日后,就零落无几了。来时鸣音响亮,啾啾欢啼,去时叫声凄凉,哀鸣而去,洪洞人民称它为“思乡鸟”、“吉祥鸟”,有人说它们是大槐树移民死后所变,生不能归故里,死后化做鸟儿也要飞回故乡,看看家乡变化!<br></h3> <h3>中华姓氏苑。</h3> <h3><font color="#010101">移民实证展览馆内有移民情景泥塑群雕,有移民先袓生活用品,还有许多珍贵的移民谱牒。在这里展出的每一件实物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都是对移民历史最真实的見证和最珍贵的做证。</font></h3> <h3>石经幢。经幢是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朝,由多块石刻堆建成柱状,柱上有盘盖,刻有垂幔、飘带等,柱身刻陀罗尼经文及佛像。这座石经幢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也是典型的经幢作品,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迁民的唯一見证。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9.4米,雕刻古朴深厚,书法刚劲、流畅,浮雕栩栩如生,是金代雕刻艺术珍品。</h3> <h3>看到景点参观的人越来越少,打开手机,已经12点多了,这时才感觉到累了,饿了。园子很大,景点众多,内容丰富,一时半时是难以看完的。考虑到下午的行程,只好恋恋不舍的走出了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在走出园门的一刻,我回过头去,最后看一眼这座宏大的祭祀园,心中默默祈祷:再見了,大槐树!再見了,我的先祖!愿你们庇佑国昌民富,家圆人和;护持祖国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家梦、国梦早日实现!!</h3><div><br></div><div> (图片取自网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