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2军125师375团二连作者)</p> <h1><b> 凯 旋 门</b></h1><p class="ql-block"><b> ——42军125师对越作战胜利回国之庆</b></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是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而归的大门。这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振奋。它是胜利的象征,光荣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1979年3月15日,中越边境水口大桥。对于我英勇的42军125师官兵来说,终生难忘的,莫过于伫立于桥头上的凯旋门了。</p> <p class="ql-block"> 作战老兵清楚地记得:1979年2月份之前,水口大桥(也叫中越友谊桥)全是战火硝烟。当时,大桥两头的桥头堡被炸成废墟,桥面上更是弹痕累累,桥上两侧的护栏,也被炮火轰击得残缺不全。这一切,乃是越南当局武装挑衅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正是为严惩越南当局的背信弃义,我军开始还击了。自2月17日起,一批批荷枪实弹的解放军队伍,一辆辆威武的战车,连同一门门高昂的大炮,从包括水口大桥在内的整个边境线上,冲向越境,与狂妄的越军厮杀了一个小月(28天)。</p> <p class="ql-block"> 这期间,我军先后攻占越南3个省、17个县市,大获全胜。胜利是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那个没有凯旋门的日日夜夜里,水口大桥上,除了从越南运回一车车缴获的各种物资和军事装备外,还有我军烈士和伤员。这些年青的生命,以伤、亡的方式,述说着胜利的来之不易,昭告着国泰民安的珍贵与难得。我125师官兵,就是为了这个胜利,为了祖国的国泰民安,而驰骋在越北战场上的。为之有不少官兵在越南这个异国他乡,杀身成仁。</p><p class="ql-block"> 我是由福州军区抽调到广州军区42军125师375团二连参加作战的。已知我们125师于战前就派出一个工兵排,在水口附近的龙头山上,将烈士墓穴挖好了。每个墓穴规格是一米宽,两米长。也许人们很难理解这种行为——这仗还没开打,人还没死,怎就把墓穴给挖好了?啊?这要是在平时,我国民间会认为是很不吉利的事情呀!也不知这些工兵们,在挥动锄头开挖墓穴的时候,是个什么心情?是难过、沉痛还是其它?然而,正是这种悲壮的举动,足以说明我们125师的官兵们,在国难当头的那种以死报国,马革裹尸的豪迈了!</p> <p class="ql-block"> 果然,一场战争下来,我师早已挖好的烈士墓穴里,已经安葬了500多位英烈。</p><p class="ql-block"> 在那些排列规整的墓碑中,有我们375团最年轻的一位烈士。他于攻打越南复和糖厂时腹部中弹。当时,鲜血直流,我团伤烈护送队队长将他运往水口途中,发现他的三角巾被鲜血浸透,又给他包扎上一个,小战士说:“首长,我不想死,我才16岁,是城镇户口。父母让我多报两岁来当兵,回家能安排工作”。护送队长一惊,接着安慰他:“没事,你还年轻,不会死的”。但当运送车在越军炮火的疯狂阻击下,七绕八拐、一路颠波地抵达水口时,这位小战士还是牺牲了。据这位伤烈护送队长说,打那以后至今几十年,他眼前总浮现小战士那双乞求的眼神……</p><p class="ql-block"> 战争摧残着生命,也缔造出永恒。</p><p class="ql-block"> 整齐划一的墓穴,俨然是一座座丰碑!</p> <p class="ql-block"> 而我连在战斗中多次担任375团尖刀连,经历攻打越南糖厂、复和县城、激战哥新阵地、夜袭班占无名高地和越北大清剿等多次战斗,全连180人,伤亡115人(其中27名战友牺牲,不同程度的伤残者达88名),歼敌153名。中央军委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记集体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 载誉归来,战中由炮排长先后升任副连长、连长的黄纪石,曾代表全连官兵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全国各地去作英模报告,当他把军委授予的“攻坚英雄连”的大旗带回连队时,我作为二连文书,正在统计连队伤亡情况和给烈士家属写慰问信。我抚摸着军委授予的大旗,似乎触摸到连队官兵们的血,烈士们的魂……</p> <p class="ql-block"> 其实,何止是复和地域,还有之前的跨水口、打糖厂,之后的战哥新、袭班占和越北大清剿在内的28个昼夜里,无时无刻不是血雨腥风、艰苦卓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尤其2月26号那天,375团中的我们一营官兵(含加强7连),在营长徐尤松、教导员饶维金的率领下,夜袭班占,将盘踞在班占连环高地上的越守军567团二营(包括上尉营长阮文丁在内)悉数全歼。创造了我军一个营歼敌一个营的辉煌战绩,大振我军威国威!</p> <p class="ql-block"> 那种生死拚杀的场面,电影里永远看不到,只能现场看到。那种渗透着于国于敌的爱与恨,文学作品里写不出,只能现场体察和感知。</p> <p class="ql-block">子弹穿透躯体的一瞬间,生与死的一刹那——</p> <p class="ql-block"> 是啊,只有亲身经历这场战争,才能深知它有多么惨烈!只有历经生离死别,才能深知保家卫国是何等的悲壮!而当你完成了这一神圣使命,作为一名生还者,有幸能够昂首阔步地从凯旋门前通过,又是何等的荣幸和荣耀!</p><p class="ql-block"> 呵,凯旋门!</p><p class="ql-block"> 见到凯旋门和通过凯旋门的那一刻,包括回国途中的每个细节,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我相信当年的作战老兵们同样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我们取得对越作战的最后胜利,奉命从越南撤回国的路上,炸倒的树木横七竖八;江河里不时漂浮着被枪炮击碎的人的躯干;田野里被炸断腿的水牛奄奄一息地口吐着白沫; 房屋、桥梁等建筑也是满目疮痍……</p> <p class="ql-block"> 约莫离边境还有一里多路吧,部队停下整好着装再走。因为自打仗以来的28天里,我部官兵们没有洗过一次脸,刷过一次牙,一个个蓬头垢面,沾满血浆和泥渍的军装,也脏、破得不忍目睹了。这个时候整一整着装,可以给祖国人民留个威武之师的好形象。</p><p class="ql-block"> 我不满足于整好着装,还想洗把脸。为此我迅速走近一条小溪边,掏出剩余的三角巾急救包,奢侈地用它洗涮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当年我的这个举动说明: 别看我们一身污垢,一脸征尘,其实都是爱美的,是个顶个的帅哥、帅弟、帅小伙子!而那些牺牲了的官兵,尤其那位年仅16岁就牺牲了的小战士,更帅!他,他们,本来比谁都更有理由和资格获得完美人生和甜蜜爱情。只因为了这个国家,他们把个人的一切都舍弃了。</p> <p class="ql-block"> 小溪边,我把急救包撕开……</p><p class="ql-block"> 这种急救包,本来战前人均分发两个。而我连一位名叫尹太锋的老乡战友(江西永新藉)在给战士们分发急救包时,却特意给了我三个。当时,多出的那个我不想要,我的理由是:当我用上了三个急救包,我还有命了吗?他却故作神秘地悄声对我说:傻瓜,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好。他硬塞给我。我们对这种三角巾太熟悉不过了。只要枪炮一响,立马就有人要用它!它不知缠裹过多少中弹的官兵。只是有的被救而活,有的救助无效而亡。以至于几十来,我只要看见它,就会想到战争、鲜血和生命。</p> <h3> 这就是负伤战士缠裹着的三角巾。</h3><h3> </h3> <p class="ql-block"> 小溪里的水在缓缓流动,我抽出包里的纱布,蹲下身子掬一把水往脸上一抹,粘乎乎的,洁白的三角巾立马变色,一条粘稠物拉得老长。掬第二把水再往脸上一抹,还是那么粘稠且带涎。毕竟好久没洗脸了,不知脏成啥样了。再掬第三把水匆匆而洗,接着上路,归队,开拔……</p><p class="ql-block"> 远远地,我们看见了凯旋门。</p><p class="ql-block"> 凯旋门那边,边民们正敲锣打鼓并舞着狮子在夹道欢迎我们。门上面的一行标语,字迹也隐隐可见,我们争相辩识这幅标语上的字,记得当时我们排的蒋群排长(系桂林步校补充来的)还高兴得像个小孩一样,首先念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热烈欢迎英男战士们胜利归来!”</p><p class="ql-block"> 我一惊,赶快纠正说:“不对呀排长,是‘英勇战士’!”</p> <p class="ql-block"> 然而,排里其他战士还保留着在战场上一切服从的习惯,他们为了维护排长的威望,居然和我争论起来:</p><p class="ql-block"> “排长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我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排长”,“我”……</p><p class="ql-block"> 我们欢快地争论着。</p><p class="ql-block"> 说到蒋排长,我能在战场上认识他,乃是我的造化。他系由桂林步校抽调我连作战的。只因2月19号那天,我们排的黄汉标排长在哥新阵地上壮烈牺牲,黄排长职务由他临时接替。</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上战场后,我们排里有位战士的全自动步枪因为对敌射击时间过长,枪管膨胀,卡住的刺刀怎么也御不下来(这种枪的钢材质量太差,不耐热),情急之中,我上前用我的刺刀插入他的枪管护环,一撬,轻轻松松地帮他御下了。蒋排长见状惊喜地问我:你在原部队是干什么的?我说是当文书。他说怪不得这么利索(因为文书往往兼军械员),太好了。后来,在整个对越作战中,我感觉蒋排长始终给予我关怀和呵护。</p> <h3> 一是在次日早上,我和几名战士从守护了一夜的3号高地上下来吃早饭时,闻到一股浓烈的尸臭味。原来,山脚下的堑壕里,还躺着一具尸体(领章、帽徽已掉落,分不清敌我。系打扫战场时疏漏了),其他战士连看都不看一眼,直接下去吃饭了。而我却非要凑过去看个究竟。这一看,不得了,但见那具尸体肿胀得面目全非,尤其张开的嘴巴里更是长满蛆虫,恶心得让人想吐,完全没了胃口。蒋排长帮我打好一茶缸饭硬塞给我说:“残酷、惊险、刺激的事还在后头呢,不吃东西怎么撑得住?”他逼着我把饭吃完。</h3> <p class="ql-block"> 二是长途奔袭那天,我因为身上的装备太重,加之扛在肩上的那箱炮弹挡了视线,走着走着掉队了,竟独自误入了6个越兵形成的包围圈里了。我记得,当时那些越兵茫然、惊诧地盯着我(可能是怕惊动我们大部队,也可能是怕引爆我的那箱炮弹),并没有马上朝我开枪。就在我和越兵对峙的紧要关头,蒋排长找过来了,他将枪口对准越兵,对我说:“小颜,你走错路了,快回来!”我在他的掩护下,迅速折回追赶上了部队。 事后想想,真险!如果当时不是蒋排长突然出现,那几个越兵反应过来后,只要他们一拥而上把我扑倒,我肯定永垂不朽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有鉴于此,我能活着凯旋回国,首先要感谢蒋排长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然而,我什么时候也改不了率真、倔犟的秉性。比如我为纠正蒋排长念错的字,却硬要与维护他的战士一争高低: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弱智!马屁精!"我振振有词:“哪有英‘男’战士一说,显然是英‘勇’战士!不信,等着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能够凯旋归国,本来就让人振奋。这一下,队伍里更是笑声不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其时,凯旋门越来越近,载歌载舞地欢迎我们胜利回国的边民就在眼前,凯旋门上的宋体字也赫然入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小颜说得对,是我看错了。”德高望重的蒋排长一语定音,结束争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米,10米,1米……</span></p> <p class="ql-block"> 不错,凯旋门前,英勇战士们穿门而过了!125师官兵穿门而过了!我们“攻坚英雄连"穿门而过了!</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的另一边是祖国。此刻,我们,自卫还击的英勇战士们,情不自禁地与边民们握手、拥抱了!</p> <p class="ql-block"> 此刻,我们,自卫还击的英勇战士们,看着真真切切的歌舞队,听着真真切切的锣鼓声,人人心中泛起一阵狂喜:呵, 我们活着回国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就是我们当年经过凯旋门的全部细节和心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呵,凯旋门!共和国迎接外出征战军人胜利回归的庄严之门!全体幸存官兵终生难忘的神圣之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部队凯旋而归后,中央慰问团及地方各级慰问团深入作战部队,慰问作战官兵——</span></p> <h3><font color="#ed2308">我连作为军委授予的“攻坚英雄连",已载入我军史册。</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下面是我375团牺牲的官兵名单——</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战后39年来,当年的作战官兵尽管早已复转到全国各地,身份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是:每年都会自发地返回边境的烈士陵园,祭拜阵亡的战友。每每这时,陵园里总是哭声一片。地上地下,天上人间,透过时空,交流着千言万语,传递着绵绵无尽的不舍与思念……</font></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多少年来,还有不少越战老兵利用中越商贸往来之机,陆续进入越南,在当年的战场上,含着眼泪呼唤牺牲的战友“亡灵回家"!这凄厉的呼喊,撼天动地!</span></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下面的小视频,是我125师374团战友重返越南战场时拍的。他们所站的位置是当年的师观察所。居高临下,越南复和县境内各个战场尽收眼底。尽管时长只有82秒,却是当年的战场实景。</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下面这段小视频,是当年作战官兵的战前宣誓时录制的。</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为祖国争光,为家乡人民争光,为牺牲的战友报仇,誓与阵地共存亡——!"这气贯长虹、义薄云天的豪迈誓言,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回望这段历史,可见作战官兵对祖国的赤胆忠心!</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对越作战中牺牲的英烈们永垂不朽!</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