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朋友!当你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也许想不起这是什么地方……好像是个造船工厂?!高高的烟囱在冒着青烟,整个厂区内外四面八方都被松花江水所围困着…它就像一艘航母战舰,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那条弯延曲长的铁道线在江中就像一条巨龙摆尾一样看不到头,由北向南直达市区。</p><p>据历史记载,这个厂是中国最早由中国共产党解放(1946年)东北军事接管全国第一个哈尔滨水泥厂(原名叫洋灰窑)。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伪满时期由日本人设计与建造的。建厂期间,从伪满国立高中技校专业中挑选(中国学生)各专项工程技术人员六位建厂人,据说是建厂期间技术水平最高的人员——八级工,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工程师级。当时,他们的工资标准比厂长还要高,是水泥厂建厂历史的见证人、建造人、开拓人。</p><p>据家父讲,有关六位建厂人的故事很多,但,我隐隐约约只听说过技术很高(八级翻砂)的一位叫李八砂(李茂成)的老技术员。一提起这位大名鼎鼎的李八砂这个名字,水泥厂的老人和我们这一代曾在水泥厂工作过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从建厂30年代至60年代中,厂中机械化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从设计到绘图,再从制作模型到翻砂完成…整个工艺流程技术要求极高、难度之大。为提高生产进度、技术改造,经常加班加点,熬更守夜,他所付出的精力和辛苦,让常人难以想象……。老一辈的这种革命精神和工作作风,永远是我们水泥厂后代人的学习榜样,值得怀念和敬仰!老一代建厂人,为水泥厂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的贡献。我想,他们(六位建厂人)的子女们,在水泥厂社区一定能够见到不少后代的身影。</p><p>这张航空拍照的哈尔滨水泥厂全景照片,时间应该是1957年夏季。当时,是松花江涨大水期间,给工厂生产与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难以想象的危难,在工厂内外完全被来势凶猛的松花江水所包围时,有着老一代光荣革命传统觉悟的全厂干部和职工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抓革命、促生产,在自然灾害面前不低头,在困难面前不怕苦不叫累,依然决然的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为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p><p>像老一辈水泥厂人致敬!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将永远地怀念他们……!</p> <h3>这张历史照片,应该是在1984年左右松花江涨大水,工厂区和生活区全景。</h3> <h3>从另一个角度,俯瞰水泥厂全景。</h3> <p>从松花江上眺望厂区全景,它就像一艘“航母”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p> <p>从东南方向俯瞰水泥厂全景。远处的办公大楼、动力车间、烧成车间,还有三家一厨房红楼顶都清晰可见。</p> <h3>涨大水期间,厂区西侧松花江边。</h3> <p>2017年秋季,返乡故里回到了水泥厂并去了厂西大坝下的松花江畔。</p><p>望着溺水而上的江上客轮,不由想起儿时到此时玩耍时情景。在江边马老大开的游船虽然没有眼前这艘船大,但是类同…那一幕一景,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厂区西大坝的松花江边水面,比我们少年时候感觉水位高了很多。墙外大堤那时候好像都是用大石块儿砌的斜坝,石缝是用水泥勾嵌而成,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远看就像一张张大鱼网似的,把方圆几公里的堤坝,整个儿笼罩着个水泄不通。</p><p class="ql-block">喜好打鱼撒网的老职工和爱垂钓的人们,经常在此处分拨拉开距离,各自都展示着自己的高超技巧和娴熟的动作,一朝一式都堪称是专业的水准。耐力,是江中的大鱼们对他们这些高手们是一种最特殊的技能考核,那个场面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p><p class="ql-block">少年时期,在涨水的时候与家兄也曾一起在此处钓过鱼,什么经验都没有,只知道看水漂儿没影了就是鱼咬钩了,赶紧拉杆,十拿九稳有收获。记得有一次还真钓上一条大鲶鱼,足有一尺多长,你看它瞪着双眼,大嘴紧闭,摇晃着大脑袋,甩着两根儿长须,左右摇晃着它那黏滑的身躯,看样子是很不情愿地让我们把它钓上来。为了把它抓住放进网斗里,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害得我还差点儿摔倒掉进江里……现在有时候想起来,虽然也真挺好玩儿的,但是,事后也有些后怕。类似这样只图好玩儿而不计后果的事很多…当然,这事绝对不能让家长们知道的,否则,那就是一顿皮肉吃苦了,多加小心、保守秘密,这是我们发小少年期一块儿玩时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朋友!如果你也是50年代出生的水泥厂职工子弟,类似我们这样的经历,你也会有很多的故事吧……</p><p class="ql-block">堤围的修建和维护巡视,对涨水渗漏对护厂大坝生产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大堤坝巍然屹立,坚不可摧,固如磐石。是它,一直守候着这个中国解放初期,1946年东北解放第一水泥厂,为东北老工业建材企业的这只“航母”,保驾护航,乘风破浪。</p> <p>松花江畔水泥厂厂区防洪大坝西段,江水由南而下,川流不息,时而能看到江面的漩涡,这说明主航道水深湍急,流速之快。据说,主行道水深有几十米,为保障江中主航道的通畅,清沙船长年工作在松花江上。打捞上来的江沙与地面上的沙石有所不同,江沙颗粒细腻,颜色清绿,在哈市建筑工地上常可见到,也是广为民用修缮的好材料。陆地多为石沙,颗粒粗细不一,色泽黄红。无论是江沙还是陆地采挖的石沙,都是建筑材料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究竟哪一种在使用中效果更为突出,目前没有实际考察过,所以也就没有发言权了。</p><p>眼前,从江边儿到江身处,是一个搬鱼的木质绑构设施,行话好像叫搬登。喜欢搬鱼的朋友,在这儿搭架下网,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据说,这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一项运动,每隔三五分钟搬起、入江操作一次,每天工作下来全身都会达到锻炼的目的,尤其是两只胳膊的臂力,久而久之,弘二头肌肉的锻炼非常发达,一两年下来你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运动健将了。虽然保证不了每次都有大小鱼入网,但每次都会有收获满满的信心和快乐之感的心情……!</p><p>江面远端是满载而归的拖沙船,正在逆水而上。托船身后是江心岛,自然野生郁郁葱葱的树木非常茂密,再往后还是江面和江对岸,直线距离大约1千米左右,和中朝鸭绿江两岸距离基本相似。</p><p>当看到这松花江水川流不息,顺势而下的画面…会想到儿时的伙伴们常在江边戏水和游泳玩耍的场景。最难以忘怀的就是与水性好的邻居兄长们(左凤林、雷历、马庸、刘明海、刘士成、刘增江等)和我的伙伴们(雷涛、刘杨、刘明、王春生、张军、孔德?曲凤江、张援东、金利等)一同渡江的场面,虽然水深流急,但我们都毫无畏惧,勇往直前。记得第一次渡江我的年龄只有9岁,水泥厂和我同龄的子弟,大部分水性都很好,也许这就是在江边儿长大的缘故吧……有时真的好想好想那个年代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是一辈子难以忘怀的趣味生活。</p><p>每年夏季,阿什河与松花江岔口处,高处是分叉两条铁路开往水泥厂进出运输专用线,是我们发小伙伴扒火车、跳水、游泳、抓鱼、摸蛤蜊(自带佐料烧烤)的最佳去处。</p> <p>图为1956年七八月份防汛期间,火车运输西线终端——装卸车间。据说这是厂工会动员全场(生产车间在岗除外)的职工,利用节假日和厂休时间,参加义务劳动的场面,主要工作就是将火车皮卸下的建筑材料运往江边修筑防洪大坝。男男女女,人来人往,肩扛车拉,场面一片繁忙景象。那个年代,我们老一辈的水泥厂人都是以厂为家,以工作为荣,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生产革命精神,是我们这一代水泥厂子弟,永远值得学习和最崇敬的老一辈水泥厂人……!</p><p>因厂区西侧离松花江边距离太近,虽然生产用水方便,但每年汛期松花江涨水,厂区都面临着被淹的可能。之后,1957年松花江涨大水爆发,工厂办公区、车库及职工生活住宅区全部被淹,水深达到一两米左右。</p><p>五七江怒迅淹全厂,男女老少抗洪顽强。</p><p>生产生活有条不紊,屹立“航母”乘风破浪。</p> <h3>老照片,图为厂区中的烧成车间。</h3> <h3>50年代建的厂办公大楼。</h3> <p>这是1973年元月,部分厂领导及机关科室干部们,参加欢送宋希祥的合影留念。</p> <p>图为1978年8月在长办公大楼门前,厂机关干部全体人员,欢送方世军同志调市工作合影留念。</p><p>在水泥厂第二代职工子弟中,工作有成就的人不少,都是我们同代人的骄傲。</p><p>一、方世军:哈尔滨水泥厂党委书记、哈尔滨市团市委书记。</p><p>二、闫杰: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哈尔滨医大二院耳鼻喉科主任、教授、专家。</p><p>三、戚贵宝: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p><p>四、高强:四川重庆市旅游局,局长。</p><p>五、王政平:南方房地产开发集团,总经理、董事长。</p> <p>哈尔滨水泥厂老中青机关干部在办公大楼前合影,厂长王春祥在中间就坐。他们中间可能有我们不少熟悉的面孔,或多或少都能叫上几个他们的名字。估计当中最年轻的人,也都有70岁以上了。在此,衷心祝愿他(她)们晚年生活幸福,健康长寿!</p><p>知天命龄不老松,耄耋之年世纪翁。</p><p><br></p> <p>1984年,30年代初建厂至1950年之间,曾任日方技术技员,携带夫人从日本飞往中国,来到水泥厂看望老朋友、老同事,并在办公大楼前合影留念。</p> <p>1987年3月,在厂办公楼召开的专项中层干部工作会议后,与部分厂领导在办公楼前集体合影留念。</p><p>一晃30多年过去了,看着照片上那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张张和蔼可亲的面容的老前辈们,使人遐想连篇,感慨万千…有谁还能叫上他(她)们名字;有谁还能知道他(她)们现在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也许当中有不少人早已离世,也许当中不少人早已过耄耋之年。在此,祝愿所有水泥厂的老前辈们晚年安康,快乐美满,阖家幸福,长寿百岁!</p><p>第一排右起:徐工、吴国芬、高炬、高秀芝、王湖等。</p><p>第二排:从佩德、张文艺、丁洪利、刘汉林等。</p><p>第三排:罗维、陈涛、陈玉田等。</p> <h3>体制改革后的工厂大门。</h3> <h3>体制改革以后,老办公楼依然存在。</h3> <h3>现在的厂大门内保安室,企业改制前叫保卫室,归保卫处管理。</h3> <h3>厂大门内南侧的宣传橱窗,仍然存在。</h3> <h3>橱窗依旧,面积和长度增加了不少。</h3> <h3>宣传栏后的老房屋,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是老职工食堂最西边的火房。</h3> <p>厂大门内右侧的宣传栏,旁边地面是原来拉黄土的小火车道。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红楼区2楼,有一位姓于的小火车老司机老师付。七九年返城回厂后,有幸见到新一代开小火车的司机,他就是69届同学叫申子臣。</p> <p>这个小黄平房,如果没记错的话,是原来的汽车队休息室。早期好像只有两间屋子,一间小一点儿做领导办公室,另一个大间就是司机师傅们的休息室,平时也是开会和学习的地方。</p><p>1946年东北解放以后,很多的老厂都实行军管制,其他单位应该也是如此。随着工厂的发展和人员的需要,各个单位和部门陆续的分配来了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及一批批转业军人。</p><p>汽车队的人好像转业军人挺多,而且在部队就是开车司机。现在还能叫上名字的有:王志良、石二虎、郝师傅、鲁师傅等。</p> <h3>厂车队汽车库还是原来的位置,只是比原来的车库要多了不少。</h3> <p>记忆中老车库只有六七个,每个车库都有两扇大木门,其中有一扇大门还带一个小门。当车入库不出车的时候,大门会锁闭,小门儿有时候会敞开着,是为了师傅们修车、保养和通风方便出入的小门。</p><p>儿时和发小们还在车库里面玩耍过,里面的汽油、机油味儿很大,特别呛人,一般人真是受不了。每个车库之间好像没有隔断墙,没车的时候显得很大,很空旷,就是油味儿太大,待不了两分钟,就觉得恶心要吐,一会儿就得赶紧往出跑。</p><p>记得车库西边还有几棵五六米高的树, 树上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小鸟,总是叽叽喳喳飞来飞去不停地叫。每当四五月份春暖花开的时候,会有成群结队的鸟儿,在厂区内外大树中飞来飞去,有时那阵势还挺壮观的。</p><p> 儿时的小伙伴们,到哪儿去玩儿都会带上自制的弹弓,边玩边打鸟玩。在车库前的树下也打过麻雀(家乡话叫家雀qiao),有时运气好的时候还真能打上一两只。回家找根铁丝一穿,然后在炉子里连烧带烤,虽然鸟毛的味儿很大,又不太好闻,可是为了解解馋能吃上纯瘦麻雀(qiao)肉,也就顾及不了那么多了……。</p><p>汽车总共大小也没有几辆,好像小车就有一辆吧,是军绿色212型的小吉普,是给厂领导们去市内办公事专用的车辆。</p><p>开小车的司机姓马,叫马明义,听说是当过兵,转业回来的。他比我们年龄大很多,身材不胖不瘦,个子挺高,穿戴总是那么干净利索,一看就是标准军人的气质。有时候见了面,我们总会主动的先打招呼,叫声马大哥。</p><p>他的父亲在厂子是开游船(好像能拉好几十人的小客船)的,厂里的人都喜欢叫他马老大。 那艘游船就停在西大坝松花江边旁,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去船上玩耍。据大人们讲,夏秋季时,每逢节假日,厂工会经常组织部分职工乘船野游。游船逆水而上,途中会经过两个大铁桥(滨北两用桥和松花江大桥,两桥都具有百年的历史,而且都是在中东铁路时期建造的),同时,也能看到很多大小各异的船只经过。有拉煤的、拉圆木的、巡江和拉游客的,船只顺江流而下,那画面真是壮观极了。</p><p>厂子的游船会一直行驶到道里江沿,参加野游的人们,三三两两的奔向各个旅游景点。记得有:“兆麟公园”、“老江桥”、“青年宫”、“防洪纪念塔”、“斯大林公园”、“小九站”等,大人小孩儿那个兴奋劲儿就甭提了。</p><p>有时候回想起那个年代,如果,能去上一次这些个景点痛痛快快地玩一天,而且,还能吃上自带的列巴、红肠和汽水儿…那可真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一天吧……。</p> <p>这是部分厂机关干部参加工会组织的夏季野游中,乘游船在道里江畔水文站处( 具体位置好像是小九站)船顶合影留念。图片上老一辈儿叔叔阿姨们的名字,至今还能清晰地记得他(她)们的名字:张文艺、郭实、翟立建、杨淑琴、韩大姐。另一位年轻一点的女士已经叫不上名字了。之后,一个朋友提供了她的信息…名字叫董凤芝,是学文科的大学毕业生。据说,在厂期间文才十分出众,关于水泥厂很多重要的事记性文章、宣传报道、文字内容编辑等都出自她手。后来听说,由于工作努力、文笔突出、报道优胜、成绩显赫,被调之哈尔滨《家庭指南》杂志社任社长兼主编。</p> <p>水泥厂汽车队停车场,面积差不多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记得过去不是水泥面儿,就是沙石地面,只有车库门前是用水泥铺的路面。</p> <p>冬季白雪的地方,就是原小火车道的位置。</p><p>说起小火车道,它的钢轨要比大火车的轨道规格和尺寸要小的多,两轨距离大约一米左右。轨道为单线行驶,从厂区到黄土山距离大约5公里左右,每天往返大约三四趟。</p><p>小火车挂的车皮每趟大约有二三十个。 车皮箱并不大,整体都是日本人建厂时期用很厚的铁板卯焊成的,箱体非常牢固。车厢装运制作水泥配料的黄黏土,一个车皮能装一两吨。下面有四个轮子,记得儿时我们都称之为“轱辘马”。</p><p>上小学的时候,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同几个小伙伴们去扒小火车玩。当然,这扒小火车的功夫也不是谁都能敢上的,稍有不慎就会出危险。多少也要有点儿技巧,才能确保安全。最主要靠的就是动作灵敏、胆大心细,而且还要跑得快。每次先跟车箱紧跑几步,双手抓住车帮,两脚迅速一撺,蹬上两车皮的中间连接处,再快速翻身进入空车皮内藏身,为的是不让火车司机发现我们扒车行动。</p><p>虽说工厂和学校都有严格安全规定,由其是禁止扒车也在规定之中。可我们还是我行我素,依然经常扒车、跳车去中途的阿什河、大铁桥、王家屯、五棵树等“根据地”,侦查地形、挖各种野菜、爬树摘榆树叶等等。我们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兴高采烈的完成我们的“乘车之旅”。</p><p>好景不长,没几年我们这支小小的“铁道游击队”,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小伙伴们都纷纷都各自奔赴新的战场,为了开辟和建立更新更大的根据地,为完成革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都踏上了新的征途。</p><p><br></p> <p>正前方的两个洞口儿,左侧是货运车道,右侧是小火车运输车道。过去叫二道坝,坝上有铁道专线。一道坝就在松花江边上,比二道坝要高很多,大坝的主要作用,就是拦截预防汛期松花江涨水的固堤。</p> <h3>后来盖的厂房,已叫不出是哪个车间了。</h3> <h3>这个画面好像是烧成之间。</h3> <h3>制成车间,有输送带和大囤库。</h3> <h3>铁粉原料堆放处。</h3> <h3>各种输送管线,在厂车间区域增加了不少。</h3> <h3>厂内生产区的变化很大,据说会增加产量,又建了几个窑,自然规模也大了很多。</h3> <h3>这是老烧成一车间的办公室。</h3> <h3>烧成车间的露天大窑,雄伟壮观。</h3> <h3>生产过程中的流程管道。</h3> <h3>据说,大转窑驱动的减速机是丹麦生产的,已运转使用了近百年了,这项机械设备,可算是世界品牌。</h3> <h3>制成车间的一角儿。</h3> <h3>电收尘的烟囱,已是锈迹斑斑。</h3> <h3>车间运行的传送带。</h3> <h3>像高架桥一样的传送车间。</h3> <h3>像粮囤一样的大库。</h3> <h3>老车间的厂房已叫不上名字了。</h3> <h3>远处是新建的厂房。</h3> <h3>已叫不上名字的厂车间区。</h3> <h3>也说不上这是几号窑在生产中。透过蓝天,从大烟囱中冒出的捋捋白烟,很像一条白龙在空中飞舞。不难看出,现在的生产环境真是大有改观。</h3> <h3>这是用新型不锈钢材料做成的大囤,今非昔比,让人有些感慨万分……。</h3> <h3>大囤上的天梯,宏伟壮观,好像火箭发射塔一样,卫星随时点火,冲上蓝天。</h3> <h3>高空中那庞大的转窑,错落有序,巍然屹立。如果人在下面走过,显得是那样的渺小,而且,多少会有些恐惧之感。</h3> <h3>这里应该是包装车间散装水泥放料处。</h3> <h3>高囤威严,蓝天白烟。</h3> <h3>高空堡垒,攻守兼备。</h3> <h3>楼宇天桥,美姿多娇。</h3> <h3>传送大动脉。</h3> <h3>散装放料处。</h3> <h3>行运中的散装大罐水泥运输车。</h3> <h3>散装放料处,污染很严重!</h3> <h3>圆囤大储库。</h3> <h3>“国有哈尔滨水泥厂物资检查站”的牌子,看样子已经挂了很多年了。</h3> <h3>厂区江边大坝中的行车道路。</h3> <h3>厂房白烟,生产依然。</h3> <h3>高大的塔楼,就像“航母”上的指挥中枢。</h3> <h3>厂区中的双子座。</h3> <h3>近处的工作环境。</h3> <h3>雪后净化中的厂房。</h3> <h3>囤下放料处。</h3> <h3>高大雄伟壮观的水泥塔囤,就像长城一样,永远屹立在松花江畔。有朝一日,但愿,国家应该考虑在此地改建和设计成水泥建材行业中的第一个《水泥历史博物馆》,那将是一件十分有教育意义的百年历史篇章。</h3> <h3>纵横交错的传送枢纽。</h3> <h3>松花江边,厂西区内侧的一道坝,雪路上的车辙清晰可见,这是厂内最重要的环形陆地运输线。</h3> <h3>一个个高大的塔囤排列有序,这里好像应该属于包装车间。成品水泥出运分两种,一种是袋装,另一种是散装。过去生产的只有袋装水泥,上面有明显的图案和商标。</h3><h3>记得那时候包装袋上印的图案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参与设计者是一个叫刘福全的人, 他是一个俱乐部专职放映员), 下面还印着规格、标号、重量等其他字样。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每一袋的标准重量应该是五十公斤。</h3> <h3>这是一条厂区内,水泥成品装卸铁路专用线,也是物资运输专用线。听说有一个叫装卸车间(过去叫装卸队),都是力工。个个膀大腰圆,身体条件都非常好,能吃苦不怕脏,一般人是干不了这个工作的。虽然比一般工人要挣得多点儿,但是,他们起早贪晚,不怕吃苦脏累,挣的真是辛苦钱那。</h3><h3>70年代末,有很多老职工子弟接班或招工回厂,基本都分配到各个车间。其中,有一批身强体壮的子弟去了装卸车间,这是水泥厂新一代的装卸工人,个个身材魁梧、体魄强悍,干起活来生龙活虎,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水泥厂的发展,可以说他们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h3><h3>具说,那时候赫赫有名的装卸队长,一个是崔吉德(外号崔毛),另一叫刘明海。提到这两个人,无论是水泥厂的老人,还是大人小孩儿,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h3><h3>他们是水泥厂子弟中学68届毕业生,也是同年人数最多的那一批上山下乡到格球山农场的知青……。</h3> <h3>松江边的水泵房,是水泥厂生产最重要的水源。<br></h3> <h3>又一列罐车驶入铁道专线。</h3> <h3>铁道专线区,也是装卸车间区。</h3> <h3>铁道口旁的警示标牌。</h3> <h3>厂内铁道专线旁的接车值班室。</h3> <h3>在厂区,汽车与火车的交口处。</h3> <h3>原料大库与运输和倒料中的传送设备。</h3> <p class="ql-block">这是生料车间,运料库中的门洞。</p> <h3>这个大库属于生料车间。大库中间有两个隔断砖墙,分成三个生料库囤,由南往北起,1号库是铁粉,2号是黏土库,3号是白石子库。</h3><h3><br></h3> <h3>烧成车间的外景。</h3> <h3>车间一撇。</h3> <h3>已经叫不上名字的车间了,变化太大。</h3> <p class="ql-block">这个三层楼的白房子,就是原来的化验室车间楼(据说目前还是做化验室)。车间楼后面的大囤,也叫不上车间的名字了。</p> <h3>现在的厂区变化很大,无法再辨认具体是哪个车间位置了。</h3> <p>这是老二道坝,位于厂区的东段。上面是铁道货运专用线。坝下面的两个洞口儿,左侧大一点儿的是专门汽车行驶的通道,右侧小一点儿的洞口就是原来的跑小火车拉黄粘土的出入口。</p><p>这两个二道坝的洞口儿,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当汛期涨大水的时候,只要洞口堵上,就可以使工厂正常安全生产,从而保障水泥生产的各项指标。</p> <p>图片为1984年8月,水泥厂十七位中层干部在厂办公楼北侧合影,背后为二道坝及厂区各车间大窑烟囱风貌。</p> <p>图片为1984年秋,三位老人儿(右起:王湖、邹厂长——北京大学生、刘增仁)在办公楼四层顶平台合影。照片人物背景清楚记录了水泥厂厂区生产全貌,高大密集的厂房和多个高低不一的烟囱巍然耸立,清晰可见。</p> <p>老办公大楼的门前,蓝天白雪,道路依然宽敞。一晃,五六十年过去了,办公大楼广场前那曾经在上下班的时候,车库门前六七辆大客班车,早已整装待发。办公大楼前人头攒动,一波波的科室人员进进出出,熙熙攘攘,那个场面时常会浮现在眼前…让人难以忘怀和留恋。</p><p>在大楼上班和去厂车间上班的干部和工人们,马路上甭管男男女女,见面时都会互相主动打个招呼。人人面带着微笑,容颜里透露着对生活的充实和满满的自信。那个谈笑风生的场景,现在早已不复返了。</p><p>灰色扇型的老办公大楼,几十年来,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历史政治运动、经济文化变迁。当你了解道这近百年的老厂历史,会有多少风风雨雨的经历和让人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p><p>东北解放早期,哈尔滨水泥厂由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军事管委会正式接管。负责接管也是第一任厂长,是解放军的一个营级干部——史政委。</p><p>史政委在当时接管水泥厂的时候,身边只带了一个警卫员,和地方组织接上头以后,按上级要求,很快组织了武装民兵,并成立了武装护厂队,保障了工厂正常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安全问题。</p><p>当时厂外环境非常复杂,到处是乱岗树林,荒无人烟,还常有野兽出没。最主要的是经常有土匪袭扰,在当地经常劫车、抢粮、杀人,无恶不作。</p><p>水泥厂地理位置处于哈尔滨市远郊区,军管期间的解放军兵力十分有限,工厂的安全任务,基本都是由一批老工人和干部组成的基干民兵所担任,虽然没有打过仗和战斗经验,但,在当时基本保护了工厂区域一方平安。当时,护厂队队长叫方永义(方世军之父),此人德高望重,虽然身材不高,但机智勇敢,责任心很强,在众人中得有威望。</p><p>史政委带着警卫员小金(他是鲜族人,虽然个子不高,一看就知道是个聪明伶俐,遇事非常机警小伙子)接管水泥厂不久,就与当地的土匪发生了一次战斗。因武力悬殊,护厂队很快被打散,终因寡不敌众,史政委被抓,并五花大绑,拉到了厂外东边不算太远的树林里,对史政委严刑拷打,让其说出军管会住的地方和物资存放的位置,否则就地枪毙!当时,聪明机警的警卫员小金,趁土匪去抓史政委正乱的时候,迅速隐蔽藏身没有被他们发现。</p><p>在土匪把史政委带出厂后,小金趁机快马扬鞭,直奔市区军事管委会所在地,报告了水泥厂所发生的一切。军管会负责人听了小金的紧急报告后,迅速派出了一个排的精悍骑兵队,由小金领路, 去消灭那小股土匪,并且,一定要救出史政委。</p><p>警卫员小金带领骑兵排快马扬鞭,十几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水泥厂东侧的野外树林处,并与那小股土匪交上了火。土匪大部分被击毙,趁天黑跑了几个。当警卫员小金和解放军战士们在树林里找到了已经昏迷的史政委时,被土匪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如果解放军骑兵排再晚来一会儿,恐怕史政委就命玄难保了。当晚,史政委被军管会及时送往了市立医院进行抢救,没过多久史政的身体就恢复了健康,他和警卫员小金又重新回到了水泥厂的工作岗位中。据说,工厂军管工作结束后,史政委和警卫员小金,又被军管会调到了新的岗位之中。</p><p>通过这次土匪事件后,军管会对水泥厂重新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并调入了一个连的解放军部队,在水泥厂周边安营扎寨,彻底解决了这一方水土的企业生产和生活安全的大问题。后来,据说在这方圆十公里以内,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土匪事件。</p><p>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水泥厂日以万新,蓬勃发展。不久,厂区又新增了不少新设备,产量也逐年递增。1955年左右,在厂外生活区域,新建了职工家属红楼(四栋三层楼,三家一厨房)。职工和家属浴池(我们都叫大澡堂子。没有现在的淋浴设施,只有两个冷热不一的大水池,空地儿的墙面处,有几组冷热水龙头,洗头、洗衣服,都在那儿解决。)幼儿园、职工子弟学校和职工俱乐部(可容纳近千人)。虽然,这些老楼房早已成为历史,但,它是几十年发展的历史见证。目前,它们依然存在……!</p><p>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厂,</p><p>一个经历了千疮百孔的老厂,</p><p>一个为国家建设立过汗马功劳的老厂。</p><p>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东北解放第一个水泥厂!</p><p>它是东北老企业建材生产战线中的楷模标兵!</p><p>它是在浩瀚大海波涛汹涌中永不沉没的航母!</p><p>让我们永远怀念老一辈的建厂人,并向他们致敬!致敬!</p><p>第一任厂长:史政委,哈尔滨军管会委员。</p><p>第二任厂长:陈柏村,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p><p>第三任厂长:左显廷,伪满国立高中毕业技术员。</p><p>第四任厂长:徐学彬,吉林省工业学院工程师。</p><p>第五任厂长:王春祥,辽宁建材学院毕业高级工程师。</p><p>第六任厂长:林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材系经济师。</p><p>在此,向大部分照片的提供者——我的学姐、同学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p><p>另注:美篇照片(除老照片)均摄于2017年秋冬季。2018年3月图片编辑未公开。2020年3月图文编辑完成并公开。</p><p>感谢各位朋友们的关注、支持和帮助!</p><p><br></p> <p>2019年夏季,站在松花江北段,中东铁路滨北公铁两用大桥上(上公路下铁路),眺望松花江远端的哈尔滨水泥厂,清晰可见。在我的眼中,那就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满载着它的历史沧桑和丰功伟绩,向新时代发展目标奋勇挺进……!</p> <p>站在滨北大桥上,把镜头拉近,哈尔滨水泥厂全景尽收眼底,壮观无限。</p><p>随着时间的流逝,命运难以揣测。或许有一天,它真的老了,会停产或者搬迁。无论怎样,它将会给水泥厂的后代子弟和曾经在水泥厂工作及生活过的人,留下那段曾经的辉煌、不可磨灭、难以忘怀的那段历史。</p><p>我曾不止一次地在梦中所见,哈水就像北京的798和北京首钢老厂等一样,在不远的将来,它也会变成一个最具有历史教育意义、最具有独特的生产工艺——《百年水泥博物馆》。从哈尔滨松花江(属第二松花江)最北端至最南端——道里太平庄段,江畔总长为43公里。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沿江发展总体规划中,水泥厂区大坝江畔地段,将会建设的就像道里斯大林公园、九站公园、音乐公园、松江湿地公园…和道外江沿公园一样,江边绿树成荫,步行道路宽敞,处处绿地草坪,花儿朵朵芳香……我个人给取了名字——《天鹅江畔公园》。</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