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山西宁武我曾插过队的地方 摄影:鹰笛

鹰笛

<h3>1968年冬到现在2018年已经50年了、在50年前,在一片锣鼓之声、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震天口号之声中、伴随着父母的眼泪离开了家、被欢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山西省宁武县辉顺沟公社神沟大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成了一名知识青年。和我在同村一起插队有我的同班同学齐少安、刘凤章、李昌平。还有三二班吕启文、郑德山、陈伟国、武镇富、李占魁、邹根生、杨长安和卫元超、刘桂英、王兰君、李安、李凤莲、梁马兰、张萍、孟真、杨长生等高中的一些哥哥,姐姐。</h3> <h3>宁武县城</h3> <h3>宁武鼓楼,我们是1968年12月22日,在毛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发表的当天傍晚到达宁武县城,住在宁武第一中学,离这个鼓楼很近。第二天一早就被送到县里各个生产队了。</h3> <h3>宁武鼓楼,鼓楼是位于宁武县城内街道办事处人民大街十字口的鼓楼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约306平方米,创建于明代,现存为明代建筑。城门上有光绪年间的题词。</h3> <h3>鼓楼为上下两层楼阁式,通高20米。一层为砖石结构台基,高约10米,内设十字拱券穿心洞,通东西南北四向。东西洞门额嵌石匾,西刻“凤仪”,东刻“含阳”,下题“光绪辛卯圜郡重建”。二层为楼阁式木结构建筑,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四周围廊,檐柱间设雀替,三重檐歇山顶,一重檐下东西设隔扇门,其余为墙体。二、三重檐下东西面悬匾,东为“楼烦重镇”“毓秀钟灵”,西为“奎光普照”“层霄耸翠”。楼上保留有清光绪年间石碑1通。据清《宁武府志》及清代碑记载,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h3> <h3>宁武城外</h3> <h3>宁武的古城墙</h3> <h3>宁武县新修的城墙。</h3> <h3>宁武县延庆寺</h3> <h3>2015年带着小孙子沿着我当年插队回家的山路,由宁武县城,经原平县轩岗,长梁沟,撇开了宽阔的公路,沿着我当年徒步回家的山沟,开始了回乡之旅。”每年探亲回家都要沿着这个山沟走近70里。”虽说路不好走,但沿途风景很美。</h3> <h3>2015年我们由长梁沟到神沟的路线,以前我们都是徒步经长梁沟到轩岗乘火车回家。我所在的神沟村坐标和海拔高度。</h3> <h3>山沟里沿途风景</h3> <h3>水桑坡村</h3> <h3>看到这张照片真是浮想联翩,那年我少安,凤章由村里沿着崎岖的山路经一家村,楼板寨徒步几十公里走到原平县城。就是为了买点菜。回来时路过楼板寨村附近的一个大湖,脱了衣服痛痛快快游了个泳。照片上边是原平县城,原平县城下边是楼板寨附近的湖。这是站在村边的山上拍的。</h3> <h3>在那时我们的伙食就是以土豆为主,几乎天天吃土豆。为了买点菜,来回走一百多里地。从山上走到山下的原平县。在现在看来,那时真的有点疯了。</h3> <h3>村子附近的山上到处都是风力发电机。</h3> <h3>野花遍地。</h3> <h3>崎岖的山路</h3> <h3>峭壁上的山羊</h3> <h3>牧羊人和他的羊群,牧羊犬。我们插队时,那里的狼多,豹子多。经常有狼闯进村里咬死羊,生产队的牛配种时,都要把全村的狗拴在牛圈周围,以防狼,豹子的偷袭。在一次我去长梁沟时,一头狼跟了我好长时间,我都没发现,当我坐下来回过身来才发现。我立刻拿刀砍了一棵长树干,前边削的尖尖的,跑到一个悬崖边,(怕还有狼从后边袭击我)和狼对持了一个多小时,它才离开。</h3> <h3>水桑坡村</h3> <h3><font color="#010101">山沟里溪水潺潺。</font></h3> <h3>神沟村的卫星图片,</h3><h3></h3><h3>我们村的土豆在忻州地区都是有名的,由于海拔高、气候适宜,土豆长的很大,蒸出来又面、又好吃。插队时它就是我们的主食。干活时,饿了挖几个土豆,找点干牛粪点着,土豆往里一扔一会就烤熟了、那叫一个香。天天啃土豆,怪了还没啃烦。每当想解馋时就到森林中采点野蘑菇、野韭菜,从老乡那弄几个鸡蛋,大吃一顿。森林也是我们的菜园子,随吃随取。</h3> <h3>山西宁武辉顺沟神沟村远眺。我插队的小山村海拔2千多米、夏天很凉快、由于周围全是森林、没有工业、空气特别清爽、根本就没有雾霭、山泉一年四季哗哗的流淌着甘甜可口、是一个山清水秀小山村。那时没有汽车、没有自行车、一切带轮子的东西都没有、全是靠人背、牲口驮。村里娶媳妇都是骑着骡子嫁过来。在那还时不时的能分上点羊肉、每当分羊肉时我就知道”狼又进村了”。</h3> <h3>这就是我50前生活过的小山村、山西省,宁武县辉顺沟公社,神沟村。50年了、山村的面貌一点也没变、村边的山泉依然哗哗的流淌着、水依然那么甘甜。所变化的是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老人依然居住在他们祖辈住过的旧房子中。</h3> <h3>村里主要的农作物就是莜麦、土豆。吃的比起同是在平原插队的知青不知要好多少倍。有一次徒步近百里走到原平县、看到那的知青捧着红红的高梁面窝头啃、直皱眉头、(头一年插队刚到村里、国家分给的粮食就是红高梁、难吃死了。队长看到了说、"这怎么吃、这是喂牲口的。全拉到牲口棚去"。给我们换成了莜麦。队长太好了)。每年秋收、山下的人都要驮着白面、黄米面到我们村换莜麦、土豆。在那时,在那个小山村每天的工分可达六、七毛钱。年终分完口粮还略有盈余、不像有些地方劳动一年还欠队里的。</h3> <h3>时间过的真快、离开我插队的地方已经近50年了、当年的欢送锣鼓声、震天的口号声已经渐渐的淡去、父母的眼泪已经因重回父母身边而深深的留在记忆当中。但永远不能忘的却是在那生活的两年、时间随短、但永远铭刻在心。每当春播的时侯,我们背着装着满满的莜麦种子和切下带牙眼土豆块的麻袋(有100多斤重)爬到山上、种到沟沟坎坎的田地中。收获的季节割下的莜麦绑成一个个小山似的背着下山、远远的看去、只见麦剁不见人。每年探亲回家都要沿着山沟走70多里。有的同学回家时背着几十斤莜麦,到轩岗煤矿卖掉,给家里买点东西。</h3> <h3>我们插队住过房子,由于一场大火烧毁了。</h3> <h3>看望当年生产队长的爱人、如今已经90多岁高龄了、老队长已经不在了。进入家门原已经模糊的记忆全被唤醒了、还是当年的住房、还是当年的小院子。只不过人已经老了。</h3> <h3>村里的老乡,我还认识。带草帽的老汉就是当年管我们知青的队干部、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村里就他家是翻修了的、院子里种满了花、土豆、胡萝卜。又款待了一顿当年串门在老乡家常吃的悠面土豆。村里的土豆是有名的、由于海拔高、气候适宜、土豆长的很大、蒸出来又面、又好吃、插队时它就是我们的主食。干活时、饿了挖几个土豆找点干牛粪点着,土豆往里一扔一会就烤熟了、那叫一个香。天天啃土豆、怪了、还没啃烦。每当想解馋时就到森林中采点野蘑菇、野韭菜、从老乡那弄几个鸡蛋。大吃一顿。森林就是我们的菜园子。随吃随取。</h3> <h3>老哥俩。</h3> <h3>在河边洗衣服的村民。</h3> <h3>宁武和它所处的地区忻州也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不仅有千年古城、还有国家级的森林公园、万年冰洞、悬空寺、应县木塔、黄河自内蒙进入山西的第一湾"老牛湾" 、悬空栈道、道教圣地恒山等。这就是我、背着一个老旧的相机、照相时用红黑两色的布蒙着、调焦、构图、测光、上胶片。TMD按一下快门,每张胶片要几十块钱成本。心疼。</h3> <h3>老牛湾</h3> <h3>我插队的宁武县也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县,有万年冰洞,悬空栈道,天池,芦芽山等,还是山西母亲河汾河的发源地。由于海拔高,也是避暑度夏的好地方。</h3> <h3>宁武天池</h3> <h3>山西宁武东寨镇</h3> <h3>宁武东寨</h3> <h3>宁武东寨迎客松。</h3> <h3>宁武东寨万年冰洞</h3> <h3>宁武东寨万年冰洞</h3> <h3>宁武东寨万年冰洞</h3> <h3>宁武东寨万年冰洞</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悬空栈道</h3> <h3>宁武芦芽山,由于天气原因没有成行。</h3> <h3>五十年过去了,我一直怀念我曾插过队的地方,想念那里的乡亲,想念和我一起插队的同学。</h3><h3>迢迢千里,切不断深深的思念。</h3><h3>关山重重,挡不住长长的视线。</h3> <h3>在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朱总司令一行经宁武怀道、辉顺沟,各留 宿一夜。次日向晋绥六分区驻地崞县屯瓦村进发。</h3> <h3>抗日战争中的宁武</h3> <h3>宁武城,古称凤凰城,建于1466年(明成化二年)。城墙周长约3.6公里,墙高约10米,有城门四座——东“仁胜”,西“人和”,南“迎熏”,北“镇朔”。其中的北门镇朔门在1498年才开门的。图片就是1939年的宁武北门——镇朔门。<br></h3> <h3>插队离校前和老师同学在天安门前留影,尘封的记忆。</h3> <h3>五十年后的今天,2018年10月21日,北京八十五中学去山西宁武辉顺沟公社神沟,水桑坡插队的同学相聚在一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