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至简 青甘行(三)

我的太阳(孙斌)

<h3></h3><h1 align="center"><font color="rgb(1,1,1)">环湖西路</font><br></h1><h5> 西路起点为黑马河乡,终点为切泉沟,为省道206,全长75.62公里。 从黑马河乡沿环湖公路走78公里,便是著名的鸟岛,黑马河到鸟岛这一段被誉为青海湖最美的路段,很多人的环湖梦幻之旅都选择从黑马河开始。 此外,秋天是看日出的最佳季节,而位于湖西岸的黑马河正是观看青海湖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h5> <h3></h3><h3 align="center"></h3><h1 align="center"><font color="rgb(1,1,1)"><b>祁连山大冬树山垭口</b></font></h1><h5> 祁连山大冬树山垭口,大冬树山垭口是昆仑山和祁连山口的分界线,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到青海湖的204省道上,海拔4120.6米,是这段道路的最高点,这里风光秀美,垭口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水草丰美的高山草甸,羊群、牦牛一片片散落在漫山遍野,在牛羊在山坡上悠闲的吃草。路过这里的人都要驻足逗留,体验一下高原的感觉。此处还有一个休息站,游客们可以下车观赏风景,为之后的旅行稍做休息和准备。</h5> <h3></h3><h3 align="center"></h3><h1 align="center"><b>冰沟林海</b></h1><h5> 冰沟林海是祁连风光的重要景点,也是自然原始风景区的精华之所在。景区内原始森林密布,一年四季林荫蔽日,清泉飞流,环境清幽,是避暑度假、山水观光,休闲娱乐的理想地。</h5> <h3></h3><h3 align="center"></h3><h1 align="center"><b>卓尔山</b></h1><h3 align="left"></h3><h5>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卓尔山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站在卓儿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传说中卓尔山与祁连的镇山之山--阿咪东索(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h5> <h3></h3><h3 align="center"></h3><h1 align="center"><b>阿柔大寺</b></h1><h5> 阿柔大寺又称“阿力克大寺”,位于祁连县八宝镇的东南21公里处,游客游玩祁连到门源等地时多会经过这里。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建寺伊始规模较小,到20世纪40年代,在阿柔千户南喀才昂和百户阿多等人的支持下发展壮大,成为祁连县规模最大的格鲁派寺院。</h5><h5>&nbsp; 阿柔寺最初为一座静房,30年后,献寺于阿里达尔罕曲结。里达尔罕曲结后又称“阿里呼图克图”,其第二世罗桑丹巴热吉出生于阿柔部落,曾入藏学经,返回后扩建阿柔寺;第三世桑丹巴达吉建立显宗学院,完善各种法会制度,寺僧增至400 人,发展成一座正规寺院。</h5><h5>&nbsp; 阿柔大寺位于丘陵状的草原之上,周围碧绿的草原连绵起伏,十分漂亮。寺院有藏族传统的庭院式建筑、大殿、金塔、转经长廊等,在建筑外面拍照十分漂亮。</h5> <h3></h3><h3 align="center"></h3><h1 align="center"><b>祁连山草原</b></h1><h5 align="left">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奇丽壮观。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h5><h5 align="left"> 祁连山的四季从来不甚分明,春不象春,夏不象夏。所谓“祁连六月雪”,就是祁连山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写照。</h5><h5 align="left"> 祁连山草原 是中国最美丽的草原,祁连山清水秀景如画,天高云淡夏如春,巍峨的雪峰捧起洁白的哈达,广袤的草原铺展开千里碧毯,让祁连山的情怀深藏在每个人的心间。</h5><h5 align="left"> 祁连之美,美在山清水秀,更美在奇峰云雾,“暮雨朝云几日归,如丝如湿人依“。夏季的祁连多夜雨,次日清晨,这浓云厚雾像一缕缕银丝素绕在山腰间,忽而又变成滚滚青烟,在山际间飘逸。不经意中,它会滑过你的脸颊,落进你的心田,身临其境,恍如梦中。天空放晴和欧普山际间的浓雾消失的无影无踪,深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心态各异,与这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交相辉映,好一派高原独有的草原风光。<br></h5> <h3></h3><h3 align="center"></h3><h1 align="center"><b>民乐县</b></h1><h5> 民乐县隶属于甘肃省张掖市,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张掖市东南部,县境东与山丹、永昌二县接壤,南与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相连,西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西和西北同张掖市甘州区毗邻。</h5><h5> 扁都口位于民乐县东南部,地处祁连山腹地,自古就是甘青咽喉要冲和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扁都峡谷,主要景观有万顷油菜、高原牧场、大斗拔谷、石佛岩画、娘娘坟、黑风洞、诸葛碑等。</h5><h5> <u>扁都峡谷</u>,出民乐县城沿国道227线南行约30公里,黄花映衬之下,高大险峻的祁连山被的峡谷东西劈开,形成了著名的扁都峡,历史上称作大斗拔谷。驱车而上,见两山夹峙、峭壁摩天,一水中流、波浪汹涌.盛夏时节,沿峡一行,如历四季,六月飞雪,不足为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此峡不仅有峭壁湍流,还有连天的牧草、芬芳的野花、肥壮的牛羊、悠扬的牧歌,更有野兔、雪鸡、鹿、樟、狼、豹等野禽野兽和煤、铬、锰、铜等多种矿产资源。历史上,此峡是南通河煌、北达甘凉的险关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扁都峡便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王震出峡:在这条峡内,还上演了现代战争史上奇迹般的一幕。1949年9月18日,王震将军率领数万大军“明月出天山”,势如破竹,追击溃不咸军仓迄逃遁的马家匪帮,一举解放了河西诸域,为挺进新疆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青山不老,幽谷为证,那些浴血奋战而长眠于峡内的烈士们必将与扁都峡万古长存。】</h5> <h3></h3><h3 align="center"><b> 扁都口</b></h3> <h3></h3><h3 align="center"></h3><h1 align="center"><b>张掖</b></h1><h5 align="left"> 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h5><h5> 张掖市是国家1986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 。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h5><h5> 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古人有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来寺、马蹄寺、镇远楼、山西会馆、民勤会馆、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h5> <h3><h3 align="center"><h1><b>马蹄寺</b></h1></h3><h5>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h5><h5> 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马蹄寺因传说中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h5><h5> 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h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