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春到人间人似玉</b></font></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3> 虹霓村位于太行山南端东侧的虹霓大峡谷中,在山西平顺县城东30公里处,距林州市35公里。平坦的十米宽马路贯通全谷,整个峡谷西高东低,从东寺头、虹梯关、羊老岩三个支峡顺绝壁下太行山之底,汇成一条长22公里,宽不足3公里的大峡谷直通河南林州,峡谷的南山与林州市的石板岩风景区、林虑山风景区紧紧相连,北与太行水乡浊漳河相通。复杂的地质,峻峭的岩体,蔚为壮观的山形地貌,连绵的山脉,形成奇峰怪石,危崖绝壁,幽谷深渊等自然景观,也有众多人文建筑物。有殷纣时期武成王黄飞虎留下的三件遗物:师盔山、鞭山、牛头山;有汉刘秀留下的汉王寨,有唐李世民留下的跳马涧等。虹霓瀑布、梯后羊回峡是上党地区二大特景;悬崖公路、悬崖水渠、悬崖水电站、悬崖水库是人类创下的奇迹,天然溶洞十处,构成了一幅变幻无穷的虹霓峡谷风景名胜图。这里有平顺县八大景之一的“虹梯接汉”、国家级重点文物“虹霓明惠大师石塔”,省级重点文物“虹梯关铭”、天然奇特溶洞“库交黑龙洞”、“天龙洞”,新修的“悬崖公路”、潞水河“大石桥”、悬崖“洞中水库”,自然风景“虹霓峡谷”、“冰凌沟”、太行第一大瀑布“虹霓村瀑布”。这里也是兵家避难重地。传说在隋朝时期,爱国将军窦建德曾从河北来避难,唐朝时的黄巢也曾来过,北宋时的方腊在兵败河南后也躲在这里,所以在羊角沟村的后边崖中有备兵岩、藏军洞、岩孛岩,有人在这里发现过箭头、枪头、护肩、甲片等军用武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武器、被服、粮食等也在此处存放过,还有为抗入侵之敌修的大炮台,将军炮遗址、遗物。小说家赵树理也曾在这里了解小说素材,,还有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山里人》等大部分镜头是在这里拍摄。</h3> <h3><b><font color="#39b54a"> 2018年,虹霓村闹元宵活动,有九曲黄河灯,有村民自发组织的文艺晚会,更有绝美烟花助力,吸引了不少</font></b><b><font color="#39b54a">长治市</font></b><b><font color="#39b54a">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来</font></b><b><font color="#39b54a">到虹霓村赏花灯、 品民俗、转九曲黄河灯、闹元宵,亲身</font></b><b><font color="#39b54a">体验了</font></b><b><font color="#39b54a">原汁原味的转灯活动,让我们2019年再次相约虹霓村吧。2018没有来 你真的是需要再等一年……另外,还有一件事:特向广大摄影爱好者们征集2018年虹霓村过十五转灯、闹元宵等活动的照片,您可以将您的摄影作品及姓名、联系电话发送到邮箱:hongnifupin@163.com,联系电话:18434555188</font></b></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建议wifi下观看</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010101"> 转灯是千百年来虹霓人自娱自乐、自编自导的精神享受,是他们在本村重大节日和秋收之后欢庆丰收时的活动。每年元宵节家家挂灯、提灯、转灯按“福”、“禄”、“寿”、“禧”摆成迷宫,十分壮观,庆祝上年丰登,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家家平安,据说转灯习俗起源于2000多年前东汉时期,可谓悠悠古远。</font></b></h1> <h3>建议wifi下观看</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b>建议wifi下观看</b></font></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虹霓大峡谷睡佛</b></font></h3> <h3>虹霓商人</h3> <h3><font color="#39b54a"> 新时代下的新农村,新时代下的文化自信,虹霓村展现出了霓虹闪烁的自己!这里是曾经采访拍摄过乐游山西《崖畔上的人家》的古村!这里是当年《咱们村里的年轻人》拍摄取景地之一!这里现在是我们文旅中心的扶贫帮扶村!2018,虹霓村会大放异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虹霓村,位于县城东部的虹霓河断崖上,属典型的崖上村庄。距县城20余公里,隶属虹梯关乡。长安高速公路从村对面的半山腰穿过,向西2公里是著名的通天峡景区。2013年底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评为第五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村庄历史悠久。村中海会院明慧大师塔碑碣记载:明慧大师塔创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即公元932年。海会院遗址出土的一截八棱经幢,其落款为“乾符五年仝立”,从这些石刻碑记中可以确定最晚在唐乾符五年,即公元878年虹霓村已具有相当规模,且已繁盛。村中寺庙众多,遗址遗存遍布,民居保存完整,建筑多为明清时代风格,装饰精美,雕琢精致。该村人文历史厚重,传承精准到位,是享誉三晋的自然风光村落、传统古村落。</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村落选址讲究。虹霓村坐北朝南,背靠紫峰山,村西及西北是兔耳山、帅盔山、双鸟峰,村南及西南是牛道闯、水晶坡、笔架山和缝山,唯东南山涧狭缝与外界相通。虹梯关晋豫古道经虹霓村而过。虹霓河把虹霓村一分为二,三面环山、一水中分,符合北方传统村落依山傍水的习惯。虹霓村以虹霓河为界,分为北庄和南庄两部分,北庄以民居为主,古宅大院错落有致。南庄是由晋豫古道衍生的商贸区,店铺商号杂以民居,宽疏相宜。旧貌早已毁损,现存多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筑。整体看,村北岸居民的分布像一只九尾凤凰,南岸“新区”则犹如一尾八卦阴阳鱼;再看街巷布局,北岸主街巷形成一个规整而略带倾斜的“王”字,南岸则是一个“日”字,“王”、“日”隔河相望,恰是一个“旺”字。</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公共建筑遗存丰富。村中原有大小庙宇26处,现存8处。贯穿东西的上街是村中主街,一街担四庙是其特色。街的最西端是创建于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的明慧大师塔,此塔纪年确切,雕造精美,保存较为完好,为研究当时石雕和石塔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是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会院遗址在东边,据《潞州紫峰山海会院明慧大师铭记》的记载推断,此院在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已存在,后改建为藏梅寺。1995年在藏梅寺原址建起虹霓小学。五道爷庙、土地庙时间不长,且已不存。关帝庙为清代遗构,五檩前廊式构架,庙的对面即戏台。殿前石柱上镌刻“红面绿袍浩气悠悠陶武庙,心赤胆忠心耿耿对青天”长联。此处还有南海观世音菩萨庙、山神庙、龙王庙、马王殿等遗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民居独具特色。总体上看,村庄分为北岸居民区和南岸商贸区,北岸居民区又可分洞穴居民区和四合院居民区。从时间上看,洞穴居民区为最早,四合院次之,商贸居民区最晚。洞穴居民区位于紫峰山脚下村的最上端,属最早居人之所,一个石洞分成几个石屋,屋无装饰,适用便捷。紫峰山余脉向下,上、下街两侧是居民区的主区,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四合院,五裹三、七裹五规整讲究,装饰精致。其院落有一进院、一进两院或一进三院式,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层层垒砌,石与石丝丝相扣,庄重大方,质朴厚实,是该民居一大特色,院落均是青石铺地,干净整洁,建筑多为两层楼房,刘文则大院、桑喜栓大院、刘计栓大院、王六则大院是当地院落的典型代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雕刻精品随处可见。门垛迎风石雕凿繁简相宜,简得大方,繁得细腻,均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遗留碑刻遍布,碑文撰写讲究文辞,言简意明,切中肯綮,文字雄健。刻字单字讲究笔画对应穿插、筋骨相宜,布局讲究,章法得体,顺畅自然。砖雕装饰图案题材丰富,造型生动,不泛精品。门匾题字真、草、隶、篆各种杂陈,写景、状物、言志、抒情均有。大院窗棂雕饰是木雕中的典范,寓意多财多福、事事如意。</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人文历史厚重。虹霓水磨历史悠久,《平顺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河源三窟并出,粗如桶口,水势甚旺。据传,很早以前,虹霓河畔水磨有24盘,仅虹霓村就有13盘之多,因磨使虹霓留下了上磨、下磨、西磨的地名。磨坊大多不复存在,唯有河谷东端断崖处尚存五十年代所建水磨一盘。虹霓村曾创造了多个平顺县第一:第一座水电站——虹霓村水电站,是平顺县第一座试验水电站;1959年又建成了平顺县第一座粮食加工厂;1960年6月创建了平顺县第一个广播站;1958年省劳模王三毛带领全村群众修建了全长12.5公里,可灌溉沿河2200多亩耕地的万福渠;1980年建成了1500余米的高灌倒洪设施。</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民俗风情别具韵味。手工艺传承源远流长。传承方式多以家族式为主,传承中注重工艺技巧,纯朴自然,力求原汁原味。手工粉条、手工烧饼、土榨花椒油、手工纺织、手工编织等民间传统工艺均在虹霓村得以传承。民间艺人手艺精巧,队伍壮大。四股弦、转灯是千百年来虹霓人自娱自乐的民间传统文化载体。口耳相传的童谣更是虹霓人智慧的结晶,其言简意赅,韵律流畅,朗朗上口,诸如《上南台儿》《扛大刀》《杨家庄》《麦金锁》《拉大锯》等成为村人耳熟能详的小曲儿。“拉拉锯,扯扯怀,姥姥家门前搭戏台”的《拉大锯》是村妇哄小孩入睡时常念的曲儿。</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虹霓,这个坐落在峭壁断崖上的传统村落。在飞流直下的七彩飞虹中愈发展示出“崖上古村”的无穷魅力。</font></h3> <h1><b><font color="#010101">更多内容请点击下面“中国传统古村落虹霓村”:</font></b></h1> <h1><b>想去虹霓村吗,请点击下方“虹霓村”<br></b><b><br></b><b>↓↓↓</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