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剧院

牛儿

<h3>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悉尼市区北部,是悉尼市地标建筑物,由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Jorn Utzon)设计,一座贝壳形屋顶下方是结合剧院和厅室的水上综合建筑。</h3> <h3>不远万里只为找到了你</h3><h3>从水路360°转,从里外360°转</h3><h3>俯视,仰视,远视,近视</h3><h3>这颗撒在南半球大洋洲上的一把贝壳,终于今天眼见为实。</h3><h3>在南半球,有一处举世无双的地标建筑叫悉尼歌剧院。</h3> <h3>每个角度都有独一无二的画面立体几何感,据说如果把所有散装片体组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整的圆球,不得不感叹设计者的独匠之心</h3> <h3>初见悉尼大剧院的图片还是在那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银幕图片挂历中,总之那是一个离自己遥不可及的地方</h3> <h3>它的造型像风帆,又像贝壳。给我感觉就像鸡蛋壳随意撒落在悉尼湾…</h3> <h3><font color="#010101">它,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建筑,澳大利亚的标志与灵魂,悉尼人的精神家园。</font></h3> <h3>第一眼看见它时,心里还是感觉挺震撼的!整个建筑不是站在平直的岸边和众多建筑拍成一列,而是坐落在一个突出水中的岬角(贝尼朗岬角)上,三面临水,隔海望过去,它就像是岸边一艘扬帆待行的船舶,向着蔚蓝色的海洋,将要带着人们的音乐梦想,驶向远方。</h3> <h3>  悉尼歌剧院的广为人知,不仅仅是因为其造型新颖独特以及建筑设计的超高难度,还有来自它背后那令人震撼的故事。</h3> <h3>悉尼与Jorn Utzon成就了歌剧院,而歌剧院,则令悉尼与Jorn Utzon名扬世界。  </h3><div> </div> <h3>在悉尼建造一座能够表演大型戏剧作品的场所的创意最早始于1940年代,由当时的悉尼音乐学院的院长Eugene Goossens发起,并在1954年成功取得了新南威尔士州总理Joseph Cahill的支持,要求设计一个专门用于表演歌剧的剧院。</h3> <h3><font color="#010101">院长坚持将歌剧院建在贝尼朗角(Bennelong Point)上,1955年由他发起歌剧院的设计竞赛,向海外征集设计方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56年,37岁的丹麦建筑设计师约恩·乌松(Jorn Utzon)向澳大利亚政府寄出他的设计方案,但在最初的评审时不被看好而遭淘汰。后来评选团专家之一,芬兰籍美国建筑师埃洛·沙里宁来到悉尼,提出要看所有的方案,约恩·乌松(Jorn Utzon)的方案才被从废纸堆中重新翻出。埃洛·沙里宁看到这个方案后,立刻欣喜若狂,并力排众议,在评委间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游说工作,最终确立了其优胜地位。</font></h3> <h3>1957年1月29日,约恩·乌松的方案从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取得第一名,获得5000镑奖金。当年他访问悉尼,1963年他把工作室搬到了悉尼。</h3> <h3>歌剧院从959年破土动工到1973年建成,工期长达14年(这是我们建造两个国家大剧院的时间),期间历经坎坷,曾因几次重建使预算经费耗尽而一度停工,曾遇到克服不了的技术难关,澳大利亚政府为筹集资金发行过彩券,1965年改组后的新南威尔士政府对歌剧院的建造计划发生改变,决定对乌松实施惩罚性收税和停止政府的拨款,约恩·乌松被迫辞职,从此再未踏上澳大利亚土地。</h3> <h3>作为设计师,不仅无法参与后阶段的工程,而且在他生前直至2008年去世都没能够亲眼看过他自己的杰作,这不能不说是人生最大的遗憾!</h3> 歌剧院最终于1973年建成开放,悉尼结束了没有歌剧院的历史!它就像一座纪念丰碑,彰显人类伟大的智慧创作。<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美得一塌糊塗的悉尼歌剧院夜景。</font></h3> <h3>万不无能百度,让我把夜景P上去吧,以示她美轮美奂的完美</h3> <h3><font color="#010101">夜景霓虹妖艳</font></h3> <h3>午间我们踏上了游轮畅游悉尼达令港,也称情人港</h3> <h3>两层客体游客大多为华人,分程序西餐咖啡,悉尼港湾巡游,尽收眼底两岸风光。</h3> <h3>正餐加甜点</h3> 被戏称为"大衣架"的悉尼大桥,是世界第一单孔拱桥,也是世界最宽的铁桥,而且又是当今世上唯一一座允许游客攀爬到拱桥顶端的大桥,厉害吧。<div><br></div> <h3>顶着强烈的紫外线,爬上甲板,风大船晃,偶尔上来一两个人,也被摇摆的东倒西歪下去了</h3> <h3><font color="#010101">我成了转场独秀,一个劲的自拍,自嗨,短短十几分钟暴晒,代价就是两臂起满了日光性皮炎,脸明显的花了黑了 去他的,我的片子比什么都重要</font></h3> <h3>情人港(Darling Harbour)是悉尼居民和游客最爱游览的地方之一,坐落于悉尼城区西部,每年有超过130万的外国游客来这里游览。</h3><div><br></div> <h3>要想在甲板上站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现了两个小公主陪我一起不惧晒</h3> <h3>悉尼大桥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早期悉尼的代表建筑。这座大桥从1857年设计到1932年竣工,是连接港口南北两岸的重要桥梁。</h3> <h3>暴晒到手机抓拍失真</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座大桥整个工程的耗资达1350万澳元(约合690万美元)。这座桥由大约600万颗铆钉固定,桥拱的跨度为503米,最高处距离海面134米。全部用钢量为5.28万吨,铆钉数是600万个,最大铆钉重量3.5公斤,用水泥9.5万立方米,桥塔、桥墩用花岗石1.7万立方米,建桥用油漆27.2万升,从这些数字足可见铁桥工程的雄伟浩大。</font></h3> <h3>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文化遗产,五十岁不到就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同披挂冠</h3> <h3>这是金璧辉煌的剧院音乐大厅,简直是美爆了。音乐大厅最多可容纳2679名听众。</h3><div>悉尼歌剧院,只有进入体验感受了,才能算真正的来了悉尼歌剧院!</div><div><br></div><div><br></div> <h3>进音乐大厅内部,虽然是免费,但是约定时间人数,分批次有讲解</h3> <h3>慢慢走进她,不但是著名演艺中心,还是世界艺术天堂</h3> <h3><font color="#010101">厅外露台休息区</font></h3> <h3>悉尼歌剧院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艺术中心之一,有两大表演场所,音乐厅和歌剧厅。</h3> <h3>  音乐厅是悉尼歌剧院最大的厅堂,歌剧厅比音乐厅小。</h3> <h3>:由2194块每块重15.3吨的弯曲形 混凝土预制件 ,用钢缆拉紧拼成的,外表覆盖着105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瓷砖。</h3> <h3>歌剧院整个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岩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象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顶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象竖立着的贝壳,又象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h3> <h3><font color="#010101">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元素</font></h3> <h3>悉尼歌剧院设备完善,使用效果优良,是一座成功的音乐、戏剧演出建筑。</h3> <h3>在悉尼歌剧院不只可以看演出,还可以在贝尼朗餐厅品尝美食。</h3> <h3>我喜欢悉尼</h3><h3>喜欢古典与时尚并存</h3><h3>喜欢歌剧院的大气磅礴,蓬荜生辉</h3><h3>喜欢悉尼大桥气贯长虹 ,</h3><h3>是他们决定了城市的节奏,定格了城市风貌,赋予了它青春,活力,优雅,华贵与美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