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一中的光辉岁月(上篇)

孙沿红

<h1> 桂花园赋</h1><h5> 孙廷觉</h5><h3> 武陵腹地,酉水之阳。龙潭古镇,王举人长院杏坛,辟桂花园播誉礼仪之邦。树不在多,馨香则珍;潭不在深,潜龙则昌。佼佼斯园,见证名庠。经院遥遥,青灯黄卷,造就几多生员赴省上京以应试;省中赫赫,继晷焚膏,育成无数学子出类拔萃而名扬。莫谓蚕校流星,雪印志士赞庭实业抱负;休云高小倏忽,脱颖先烈世炎精英栋梁。斗转星移,共和国势若朝暾,天高地迥,老名校驰骋翱翔。魏巍乎,一个百分点之超越永载竹帛;洋洋乎,跻身京华之盛会世纪流芳!日月曾蚀,光明雾障,十年浩劫,堪怜德教碑亦遭祸殃!幸有擎天巨擘扭转乾坤,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征途接力,人才辈出。百年名校,乘风破浪。荣誉佳音接踵而至,校容校貌台阶快上,嘉木百卉送爽飘香,琼楼玉宇清流影荡,广厦工程实现了诗圣千年遗愿。试数家珍,满目琳琅!<br></h3><h3> 喜年年桂子飘香时节,鸿雁衔来片片彩云,渡上千学子飞向理想之殿堂!</h3> <h3>  龙潭镇位于渝东南武陵山区腹地,因伏龙山下两个状如“龙眼”的汆水洞常积水成潭,古镇自 “龙眼”之间穿过,形如“龙鼻”,因而得名。龙潭自蜀汉以来,曾相继为“县丞”、“巡检”、“州同”、“县佐”所在地,相当于州县的分司或副职,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自宋及清600余年的“蛮不出洞,汉不入境”土司统治政策,造就了龙潭这一千年古镇独有的建筑艺术和神奇的民族文化。</h3> <h3>  湄舒河自古以来就是连结酉水汇入沅江,通往洞庭长江的大通道,自雍正末年废除土司制度后,湖广、川黔等地客商纷纷云集龙潭古镇,运来大宗食盐、布匹等日用百货,运出桐、茶、漆、朱砂等特产。古镇上盐号、商行、店铺林立,有“货龙潭”之称。江西商人会馆万寿宫、湖南商人会馆禹王宫等相继建立起来,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h3> <h3>  龙潭镇砖木结构的居民房屋鳞次栉比,建筑工艺各有千秋。木结构的房屋,一般人家是“三柱四骑”、“三柱六骑”。大户人家则是“四合天井”大院。青石柱砌成古朴典雅的大朝门,院内有“中堂”,用作祭祖、迎宾和办理婚丧大事。临街底层用木板装修或砖泥砌成的柜台,是主人出售货物的门市。文昌宫、轩辕宫、禹王宫、万寿宫等古建筑,窗花门楣、画栋雕梁,飞檐翘角,秀丽美观。</h3> <h3>  抗日战争时期,龙潭古镇成为沦陷区民众避乱的大后方,1.5平方公里的小镇上汇聚了8万人,商贾云集,人烟阜盛,使龙潭一时蜚声全国,被誉为“小南京”。</h3> <h3>  龙潭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赵世炎、王勃山、赵君陶、刘仁、王剑虹等仁人志士、革命先贤诞生于此。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关向应均在龙潭驻扎过。杨汝岱、罗豪才、费孝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2001年国庆期间,李鹏委员长视察龙潭,兴然题写“武陵山青酉水长,烈士英明放光芒”。</h3> <h3>  龙潭书院创建于清代,依山而建,层层叠进,错落有致,林木遮掩,亭阁点缀,山墙起伏,飞檐翘角,有“骨色相和,神彩互发”之效。</h3><h3> 清同治年间,云贵总督劳崇光,赴任途径酉阳龙潭书院,看到书院四周绕以高墙,饰以照壁,规模宏大,院宇深沉,欣然为书院撰联:<br></h3><h3> 黄卷青灯,结习难忘,到此地暂停使节;<br></h3><h3> 墨池蔬圃, 流风未泯,愿诸君远超前贤。</h3> <h3>  曾任酉阳直隶州知州的赵藩,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和书法家。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护法运动,历任众议员,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赵藩一生著述颇多,尤以诗词为最。其咏成都诸葛亮武侯祠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给诸葛亮以辨证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受到毛泽东的称赞。现昆明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为其手书。</h3><h3> 赵藩题龙潭书院联:</h3><h3> 崛起信才难,必有诗焉,庶几龙跃之翔,虎腾风啸。</h3><h3> 空读防学弊,游于门者,要贵通经致用,鉴古知今。</h3> <h3>  《 酉阳第一中学校志(1925-1995) 》记载:<br></h3><h3> 1896年经酉阳州牧赵藩批准,设经院于此,为州属各县上省赴京员生讲学,进修,由举人王大章长院。<br></h3><h3> 1906年循变法维新国策,废科举,兴学校,按“癸卯学制”《实业学堂通则》的规定,改办蚕桑学校,由留学日本宏文师范学蚕桑专业的陈德元主持。<br></h3><h3> 1912年,按“壬子癸丑学制”《小学校令》,在此设立龙潭两等小学堂高等班(五至七年级),办至第一、二两班毕业为止。老同盟会员王勃山先生曾执教于此,革命先烈赵世炎就是第一班毕业的学生。<br></h3><h3> 1925年省教育厅备案,创立“四川省立第五中学校”。</h3> <h3>  王大章除了刻苦的学习,还经常走出经院,观察社会,其由龙潭到渤海,一路见闻,都写诗以志之。</h3><h3> 龙潭笔架山</h3><h3> 九峰排到处,高下势参差。</h3><h3> 信有笔能架,如邀人作诗。</h3><h3> 露垂秋雨后,墨泼夕阳时。</h3><h3> 好与推书坐,淋漓写小词。</h3><h3> 题大白岩</h3><h3> 乌道羊肠外,悬岩万仞高。</h3><h3> 松衫蹲虎豹,风雨撼波涛。 </h3><h3> 奇险神先阻,艰危首重搔。</h3><h3> 山灵应笑我,名利恐徒劳。</h3> <h3>  王勃山《步东星宗弟&lt;丁亥除夕&gt;诗原韵和之》(四首):</h3><h3> 随俗龙钟守旧年,红炉绿焙醉中天。酒筹戏把梅花数,为欲吟诗检玉篇。</h3><h3> 千里奔驰不到家,那堪逆旅寄生涯。今年幸得团圆乐,酒饮西汾量倍加。</h3><h3> 种得红梅度岁寒,漫天风雪卧袁安。阿蒙幸寄新诗句,喜抚猗兰一再弹。</h3><h3> 发出春风喜在头,一年好景一时收。辋川示我新诗法,秀韵天成不用偷。</h3> <h3>  陈德元的书法和使用过的墨砚。</h3><h3> 陈德元(1876—1938),龙潭经院著名生徒,前清优贡。1904年6月,留学日本宏文师范。1905年7月,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在川籍中国留日学生中发展成员。1906年冬,毕业归国,接受同盟会四川分会主盟黄树中的委托,负责川东地区秘密征集会员的工作。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酉阳州响应独立,他被推选为酉阳州五路司令官之东路司令官。1912年7月,当选为四川省临时议会议员。1920年任酉阳县知事(县长)。1928年和1932年曾两度任省立五中校长。博学多才,杏坛著绩,书法刚劲,诗文笔调新颖,精于诗文,擅长楷书,著有爱国诗文《征兵伐倭》等。</h3><h3> 1906年,酉阳留日归来的陈德元在原龙潭经院地址开办蚕桑学校(1914年停办),在外地聘请名师,开设了公民、历史、地理、国语、外语、算术、自然、图画、手工、音乐、生理卫生、体育等课程,开设了蚕桑专业课程。学校教育改变了原有学生只单纯读儒家经书,知识结构单调的状况,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h3><h3> 陈德元曾作一首《少年抒怀》,抒发心意: </h3><h3> 此身即以堕尘埃,</h3><h3> 不夺锦标誓不回。</h3><h3> 自古英雄多磨难,</h3><h3> 从来俊义惹疑猜。</h3><h3> 丹铝岂肯无酬桢,</h3><h3> 白壁终须上价来。</h3><h3> 有志竟成言岂谬,</h3><h3> 妙龄心思敢轻灰。</h3> <h3>  刘扬(1874—1953),酉阳后溪人,龙潭经院著名生徒,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重庆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酉阳活动于酉酬、大溪一带,结纳绿林豪俊。于宣统三年(1911)五月,组织酉阳保路同志会,被公推为会长。同年九月初,在酉酬、大溪举行武装起义,公推为参谋长。民国元年六月被选为酉阳州议会议员,七月,被选为四川省临时议会议员。民国二年东渡日本,参加了改组后的中华革命党。民国三年(1914年)秋,由日本经云南回川。民国三十二年(1943)当选为四川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会议参议员,常驻成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四川省档案馆文史研究员。</h3><h3> 《庚午余由京沿北河归里,见酉秀萧条,民悉流亡,欲以边防十县联团,救济之,征之团绅同意乃欣然踊跃,佥以湘西里耶为会议之所,议决地方一切兴革,开会后,酉秀流寓难民思归者众,忽被里耶土豪瞿英士弟兄勒索苛虐,号声满野,因感而作此》:</h3><h3> 北上溪蛮救劫来,故园零落野棠开。</h3><h3> 联团为解边民困,集会欲征救世才。</h3><h3> 风雨满城惊客梦,鼠狐夹道叱鸿哀。</h3><h3> 石壕村里难投宿,始信清廉是祸胎。</h3><h3> 《庚午由成都至南京旬月返酉阳家乡感作》:</h3><h3> 锦城丝管未蹉跎,江左风流又放歌。</h3><h3> 一代沧桑新劫运,六朝烟月旧山河。</h3><h3> 衰年憔悴莺花老,故里萧条蔓草多。</h3><h3> 谁念酉溪乾净地,避秦犹未息干戈。</h3><h3> 《丁酉新正人日与白元卿登三晤山》</h3><h3> 三峰劈立破鸿濛,踏叶吟诗得句工。</h3><h3> 山齿泥柔苔长碧,佛头春晚独摇红。</h3><h3> 十年事业胸襟内,万里河山眼界中。</h3><h3> 今日与君歌一曲,也宜携手同东风。</h3> <h3>  赵世炎故居今昔。</h3><h3> 1912年,赵世炎考取龙潭高等小学,他的老师中有两位同盟会员,陈德元和王勃山。在这里,赵世炎和同学们得到了陈德元先生送的《民报》,读到《民约论》、《天演论》和《进化论》。</h3><h1> 《怀润之》</h1><h3> 京华轻言别,重叙在何时?相识不为久,相知肝胆披。忧忆陶然亭,对坐从谈诗。今人争自由,摆脱古人羁;成功在尝试,推陈出新奇。言中果有物,笔下应无疵。韶句易成诵,宣传实为宜;抒情且达意,感人入心脾。列宁论文艺,时将党性提。反帝反封建,认明作主题;展开阶级斗,拨白树红旗。理直气且壮,所面轧披靡。天下方滔滔,庸人泣路坟;吾辈固有守,遵循马克思。以俄为师法,行动岂能迟;吾道不愁孤,人民大众支。”言罢解衣起,欣然相对嘻,昂头一回首,矫矫龙之姿。同志如兄弟,风谊兼友师;拳拳当服鹰,坚信终勿移。发奋勤工读,我来法兰西。理论重实践,空谈觉忸怩。炼钢充艺徒,操作有胼胝;手脑能并用,乐此未尝疲。劳工是神圣,长者不吾欺,普罗品质优,由于本无私,同心复同德,正义共获持。先生再三嘱,念兹亦再兹;旧愿既能偿,写诗寄润之。恩而不可见,好音望频贻;海天千万里,临枯寸心驰。</h3><h3> 这是一首赵世炎作于1921年2月的追怀诗,当时他在法国的巴黎,在紧张的革命工作之余,他思念自己在北京时与毛泽东(字润之)的历历往事。</h3> <h3>  著名作家沈从文上世纪20年代当兵驻龙潭,写过18岁古怪“女匪首”王幺妹的动人故事,他在作品中多次描写了龙潭古镇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著名女作家丁玲也描写过古香古色的龙潭中学;著名戏剧作家田汉在他离别龙潭时,吟了“酉阳孤塔隐山岚,巨石撑天未可探,闻道鲤鱼多尺半,把竿何日钓龙潭”的七绝。<br></h3> <h1> 沈从文《一个大王》(节选)</h1><h3>  听说可以过四川去,我自然十分高兴。</h3><h3> 贺龙做了我们部队的警卫团长,另外有一顾营长,曾营长,杨营长。我们当时的防地同川军长官汤子模、石青阳事先约好了的,是酉阳,龙潭,彭水,龚滩,统由军接防,前卫则到涪州为止。</h3><h3> 三天以后,就随了一行人马上路了。我的职务便是机要文件收发员。我们先从湖南边境的茶峒到贵州边境的松桃,又到四川边境的秀山,一共走了六天。六天之内,我们走过三个省份的接壤处,到第七天在龙潭驻了防。</h3><h3> 这次路上增加了我新鲜经验不少,过了些用木头编成的渡筏,那些渡筏的印象,十年后还在我的记忆里,极其鲜明占据了一个位置(《边城》即由此写成)。</h3><h3> 我们的军队到川东时,虽仍向前方开去,司令部却不能不在川东边上"龙潭"暂且住下。</h3><h3> 我们在市中心一个庙里扎了营,办事处仍然是戏楼,比较好些便是新到的地方墙壁上没有多少膏药,市面情形也不如数年前在怀化清乡那么糟了。商会欢迎客军,早为我们预备一切,各人有个木板床,上面安置一条席子。院中且预先搭好了一个大凉棚,既遮阳又通风,因此住在楼上也不很热。市面粗粗看来,一切都还像个样子。地方虽不十分大,但正当川盐入湘的通道,且是桐油集中处,又有一条小河,从洞庭湖来的小船还可由湘西北河上行直达市镇,出口的桐油与入口的花纱杂物交易都很可观。因此地方有邮局,有布置得干净舒适的客商安宿处,还有"私门头",供过往客商及当地小公务员寻欢取乐。</h3><h3> 地方有大油坊和染坊,有酿酒糟坊,有官药店,有当铺。还有一个远近百里著名的龙洞,深处透光处约半里,高约十丈,常年从洞中流出一股寒流,冷如冰水。时正六月,水的寒冷竟使任何兵士也不敢洗手洗脚,手一入水,骨节就疼痛麻木,失去知觉。那水灌溉了千顷平田,本地禾苗便从无旱灾。本部上自司令下至马夫,到这洞中次数最多的,恐怕便是我。我差不多每天必来一回,在洞中大石板上一坐半天,听水吹风够了时,方用一个大葫芦贮满了凉水回去,款待那些同事朋友。</h3><h3> 那地方既有小河,我当然也欢喜到那河边去,独自坐在河岸高崖上,看船只上滩。那些船夫背了纤绳,身体贴在河滩石头下,那点颜色,那种声音,那派神气,总使我心跳。那光景实在美丽动人,永远使人同时得到快乐和忧愁。当那些船夫把船拉上滩后,各人伏身到河边去喝一口长流水,站起来再坐到一块石头上,把手拭去肩背各处的汗水时,照例总很厉害的感动我。</h3><h3> 我的职务并不多,只是从外来的文件递到时,照例在簿籍上照款式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收到某处来文,所说某事。发去的也同样记上一笔。 </h3><h3> 我出去玩时,若只一人我常到龙洞或河边,两人以上就常常过对河去。因为那时节防地虽由川军让出,川军却有一个旅司令部与小部分军队驻在河对面一庙里。上级虽相互要好,兵士不免常有争持,打点小架。我一人过去时怕吃人的亏,有了两人则不拘何处走去不必担心了。</h3><h3> 有一天,七个人在副官处吃饭,不知谁人开口说到听说本市什么庙里,川军还押得有一个古怪的犯人,一个出名的美姣姣。十八岁时做了匪首,被捉后,年轻军官全为她发疯,互相杀死两个小军官。解到旅部后,部里大小军官全想得到她,可是谁也不能占到便宜。听过这个消息后,我就想去看看这女土匪。</h3><h3> 我们过河去到一个庙里,那里驻扎的有一排川军,同他们似乎都已非常熟悉,打招呼行了个军礼,进庙后我们就一直向后殿走去,不一会儿转入另一个院落,就在栅栏边看到一个年轻妇人了。</h3><h3> 妇人回过身来,因为灯光黯淡,只见着一张白白的脸儿,一对大大的眼睛。她见着我后,才站起身走过我们这边来。逼近身时,隔了栅栏望去,那妇人身材才真使我大吃一惊!妇人不算得是怎样稀罕的美人,但那副眉眼,那副身段,那么停匀合度,可真不是常见的家伙!她还上了脚镣,但似乎已用布片包好,走动时并无声音。</h3><h3> 我当时只稀奇这妇人不像个土匪,还以为别是受了冤枉捉到这里来的。</h3><h3> 原来这女匪早就应当杀头的,虽然长得体面标致,可是为人著名毒辣,爱慕她的军官虽多,谁也不敢接近她,谁也不敢保释她。</h3><h3> 在龙潭我住了将近半年。</h3> <h3>  刘仁(1908-1973),酉阳自治县龙潭五育人,1923年毕业于酉阳龙潭高等小学堂。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晋察冀中央分局委员、城工部部长等职。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市委第二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候补中央委员。</h3> <h1> 王剑虹与丁玲</h1><h3> 王剑虹,原名王淑、王番,1902年出生,四川酉阳龙潭镇人,土家族。<br></h3><h3> 王剑虹比丁玲大两岁,是丁玲的同窗好友。曾与丁玲一块就读于湖南的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波涛传到桃源第二女师,王淑是学生运动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同学罢课、示威、游行、演讲。这时王淑与丁玲是“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的好朋友。王勃山把女儿带到上海读书前,根据龚自珍《夜坐》中的诗句“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将女儿的名字淑改为剑虹。 </h3><h3> 丁玲回忆说王剑虹女士“有一双智慧、犀锐、坚定的眼睛”,她口才流利,能言善辩,口若悬河,见解精辟,常反驳学潮中的校长老师哑口无言、瞠目结舌,同时,她又“象一团烈火,一把利剑,一支无所畏惧、勇猛直前的队伍的尖兵”。 </h3><h3> 在二十年代初的中国,王剑虹应算是一位优秀而出色的女性,丁玲说她“是坚强的,热烈的”。由于她自幼丧母,同时,她又是一个很俭朴的女性,在她和丁玲一块求学的日子里,“如果能买两角钱一尺布做衣服的话,也只肯买一角钱一尺的布。 </h3><h3> 丁玲小说《梦珂》的女主人公梦珂的创作原型,应该是丁玲的同学好友王虹剑。这被丁玲的好友沈从文写的《记丁玲》里提及,且有过切实的记述。</h3><h3> “这幼女在自然的命运下,伴着那常常喝醉,常常骂人的父亲一天一天的大了起来,长得象一枝兰花,颤蓬蓬的,瘦伶伶的,面孔雪白。天然第一步学会的,便是把那细长细长的眉尖一蹙一蹙,或是把那生有浓密睫毛的眼睑一阖下,就长声的叹息起来。不过,也许是由于那放浪子的血液还遗留在这女子的血管里的缘故,所以同时她又很会象她父亲当年一样的狂放的笑,和怎样的去煽动那美丽的眼,只可惜现在已缺少了那可以从挥霍中得到快乐的东西了。”(出自丁玲《梦珂》) </h3><h3> 这里描写的梦珂是个美女。而丁玲的同学挚友王剑虹,沈从文是这样描述:“当时丁玲女士还不过十七岁,天真烂漫,处处同一个男子相近,那王女士却是有肺病型神经质的女子,素以美丽著名,两人之间从某种相反特点上,因之发生特殊的友谊,一直到那王女士死去十年后,丁玲女士对于这友谊尚极其珍视。在她作品中,常描写到一个肺病型身体孱弱性格极强的女子,便是她那个朋友的剪影。”(沈从文《记丁玲》第57页)</h3><h3> 梦珂,实出于王剑虹的人生经历的影子为多,也是丁玲悼念缅怀好友的一种方式。可见她们感情深厚,友谊真挚。有小说《梦珂》,丁玲与王剑虹,都可以因此不朽了,永远活在文字里。</h3> <h3>  瞿秋白、王剑虹和丁玲的照片。 <h1> 王剑虹与瞿秋白 </h1><h3> 1923年7月,中共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大学”,王剑虹与丁玲经瞿秋白同志介绍,就读于上海大学文学系,瞿秋白同志时任教务长兼社会科学系主任。 <h3> 瞿秋白致王剑虹的诗作 :“虹: ……你偏偏爱我,我偏偏爱你——这是冤家,这是“幸福”。唉!我恨不能插翅飞回吻…… 爱恋未必要计较什么幸福不幸福。爱恋生成是先天的……单只为那“一把辛酸泪”,那“暗暗奇气来袭我的心”的意味也就应当爱了——这是人间何等高尚的感觉!我现在或者可以算是半“个”人了。 梦可!梦可!我叫你,你听不见,只能多画几个“!!!!!”可怜,可怜啊! 秋白 一月十二日” <h3><h3><h3> 1923年寒假,瞿秋白与王剑虹喜结良缘,可惜,好景不长,红颜薄命,这么一个出众的新女性,被瞿秋白称为“梦可”的王剑虹,婚后不久便被瞿秋白同志的肺病染上,病势沉重,最后香消玉殒,秋白剑虹竟相隔于天上人间了。</h3></h3></h3></h3></h3></h3> <h1><font color="#010101"> 省立五中建立经过 </font></h1><h3><font color="#010101"> 酉属四县(酉、秀、黔、彭)处四川盆地周边东南缘,伸入鄂、湘、黔边。酉阳处四县中心,镶嵌在四省结合部,是连结四省的天然枢纽。旧时谓“酉属四县纵横千里,幅员辽阔,人口百万,山多田少,地瘠民贫,离渝城千里,离成都两千里,虽有可造学子,咸因家贫不能升学。”几度办中学皆难免夭折。1910年州牧杨兆龙创办“酉阳州中学”,校址设州治考棚,因辛亥革命爆发停办。1914年,省府拟设“四川省第四中学”于酉阳,委璧山人吴步蟾为校长,吴某以招生困难为托辞,将校移设涪陵,其实他是畏酉地山高水险、路途遥远,怀有私心偷梁换柱之策。同年四县人士改设四县联中,1918年复命军起,学校停办。1924年再办四县联中,亦因经费困难仅两年再度停办(后归并省立五中)。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925年春,时黔军进据酉属各县、驻军师部设于龙潭。师长何厚光召开“善后会议”,向四县捐禁烟罚金29万元,同时将四县肉税拨作教育经费,倡办中学一所。出席代表中有各县主管教育的官员,如酉阳蔡少康、秀山陈养民、黔江谈国才、彭水王伯奇等教育局长,且有热心教育的绅耆胡用之先生参加。会商结果,四县肉税作专款办省立中学一所,当年5月命名为“四川省立第五中学校”,委酉阳人陈珊为校长。王大章先生捐其私家作校舍,新建礼堂一座,一连楼房11间,楼上作寝室,楼下作教室。一应教学用具,迅即备齐。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926年二月,陈珊校长到职,正式执掌校务。当即面向四县招收新生第一班,同时原四县联中三个班级,其甲乙两班及其丙班并入新招第一班。这样,开学时,办齐了三个年级。3月17日正式行课。于是,省立中学终于成为现实。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927年起始,在文昌宫设平民学校,学生从100多人至200多人,教师由本校高年级学生轮流担任,开支属学校经费内。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933年招收三年制高中师范科1班,面向酉属各县招生。至此已发展成兼办师范科共四个年级规模的初中戴高中师范科帽子的中学了。</font></h3> <h1> 丁玲笔下的酉阳中学</h1><h3> 现代著名作家丁玲的处女成名作《梦珂》,原载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小说月报》。</h3><h3> “她在酉阳家里曾念过好几年书,也曾进过酉阳中学。到上海来是两年前的事。为了读书,为了想借此重振家声,她不得不使那老人拿叹息来送别她的独女,叮咛又叮咛的把她托付给一个住在上海的她的姑母,他的堂妹。”(出自《梦珂》</h3><h3> “梦珂看见那老太太的亲热,倒不好意思起来,也就笑了。到晚上吃面时,老太太看到那绿色的,新擀的菠菜面,便不住的念起故乡来。是的,酉阳的确不能拿上海来相比。酉阳有高到走不上去的峻山,云只能在山脚边荡来荡去,从山顶流下许多条溪水,又清,又亮,又甜,当水流到悬崖边时,便一直往下倒,一倒就是几十丈,白沫都溅到一二十尺,响声在对面山上也能听见。树呢,总有多得数不清的二三个人围拢不过来的古树。算来里面也可以修一所上海的一楼一底的房子了。”(出自《梦珂》)<br></h3><h3> 这里描写的酉阳风光,深得龙潭神韵。<br></h3><h3> “本来,酉阳是不必有那样多学校的,并且酉阳的圣宫——中学校址——是修得极堂皇的,正殿上的横梁总有三尺宽,柱头也象桌子大小。便是殿前的那一溜台阶,五六十级,也就够爬了。“哼,单讲你那学校的秋千,看是多么笨,孤零零的站在操坪角上,比起我们学堂里的来,象个什么东西!未必你们忘记了?想想看,好高!从那桐子树的横枝上坠下来,足足总有五六丈,上面的叶子,巴斗大一匹匹的,底下从不曾有过太阳光,小孩子在那里荡着时,才算标致。你大哥在时,还常常当打到东边就伸手摘那边杈过来的桂花,只要有花,至少也可以抓下一把来,底下看的人便抢着去捡花片。匀儿总该记得吧!””(出自《梦珂》)</h3><h3> 这里描写酉阳中学,很是逼真。</h3> <h3>  回首省五中,就经费言,可谓拮据。就环境言,社会动荡,匪患频仍。然竟能把学校办的播誉海内,原因何在?除王大章等绅商大力支持外,其内因是肃穆杏檀,校系一长。热心桑莘的有陈珊 、陈德元、刘兆麟等;雷成农、官简贤、屈建中、刘季昆等。</h3> <h3>  民国二十四年(1935),酉阳为四川省第八行政专员公署,辖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南川、涪陵、石柱、丰都、武隆9县。<br></h3><h3> 1933年3月,教育部规定“省立中学以所在地名名之。”按此规定,学校于1934年更名为“四川省立龙潭中学”。<br></h3><h3> 1935年冬,高中师范科毕业。1936年春,改办一年制高中简师科,到1942年共毕业8个师范班,毕业学生300多人。<br></h3><h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龙潭作为大后方,不少军事机关和团体移此,当时人口高达4万人。商业盛世繁荣,学生猛增至500多人。校长刘季昆办学有方,从1937至1940年任职三年半颇多建树。任职第二年增设女生部,省立龙潭中学发展成男女生部两全、高初中完备兼办高中师范科的完全中学。</h3><h3> 1925至1949年,共毕业初中43个班、高中16个班、师范科8个班。</h3> <h3>  龙潭319线原川湘公路边的抗战纪念碑。刘湘给省立五中捐赠图书一批。</h3><h3> 龙潭中学名师荟萃,灿烂群星,有王介平、蒲剑秋、李光署、徐汝兰、李维藩、王文、周克昌、赵硕普、李玉昆、王季涵、宁选三、王潜夫 、王东星、肖子华、张清尘、蔡玉仑、莫德华、张庭晖、刘鹤年、蔡松芝等,口碑相传,人皆称道。</h3> <h1> 题江运鸿《流亡词》</h1><h5> 张清尘</h5><h3> 争传词客到,声誉满川东。</h3><h3> 二酉藏书地,三湘避世翁。</h3><h3> 柳溪春共赏,萍水夜相逢。</h3><h3> 不尽流亡恨,家山在梦中。</h3><h3>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江运鸿《流亡词》的赞许。《流亡词》的作者湖南人江运鸿因战争流亡到酉阳。诗人与词人夜晚在柳溪偶然相遇,并一同观赏柳溪的美景,勾起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情景交融。(张清尘是原酉阳龙潭中学教师)</h3><h3> 人们崇尚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我们希望用理智与教育来消灭战争,希望人心向善,让友情如花遍地开放,生命如莲花盛开。</h3> <h1> 任龙中教习有感</h1><h5> 陈幼庵</h5><h3> 茫茫聚散总前缘,数月淹留亦偶然。</h3><h3> 愧我无能归晚景,嘉君有志正青年。<br></h3><h3> 敢将驽马当前绝,伫看鲲鹏直上天。<br></h3><h3> 记取临歧珍重语,良辰先着祖生鞭。<br></h3><h3> 陈幼庵清朝进士。这是他在龙潭中学担任教学工作时的一首诗。</h3><h3> 文字是通往一个人内心最近的路,以字为刀,力拨山河,笔若刀锋,绝美而凌厉。埋首书山,一瞬万念,忧心如捣,温润如玉。手中的纤纤笔杆,终可成为征讨天下的有力武器,而且,唯有强大的文字力量,才能真正地给心灵以警醒与救赎。记日记倒是成了一种渲泄感情的好方式,可以适时地一松胸襟,如同忽得一知己。无论是日常琐事,还是恩爱情痴,都能够放宽了心地往纸上说。</h3> <h3>  王潜夫(1883—1948),龙潭渤海人,光绪三十年(1904)考取秀才,赴成都就读东文学堂日语专业,擅长日语,毕业后曾任四川优级师范学校翻译,后任四川大学文书课主任。1928年在龚滩创办速成师范,任校长,以盐业税附加为办学经费。三、四十年代先后任酉阳中学校长。<br></h3><h1> 东篱</h1><h5> 王潜夫</h5><h3> 一夜严霜发,东篱破晓看。<br></h3><h3> 衣单人影瘦,雾冷菊花团。</h3><h3> 品格知彭泽,诗心醉建安。</h3><h3> 白云天外远,乱世得归难。</h3> <h1> 山黛沟</h1><h5> 王东星</h5><h3> 羊肠鸟道一深渊,</h3><h3> 万转千回路欲迷。</h3><h3> 两岸蝉声鸣不住,</h3><h3> 夕阳满树草萋萋。</h3><h5> 王东星老师此首诗描绘了一副山黛沟美的图景。</h5><h3> 苍茫人海,众生百态,沧海横流之际,触动情怀,心手相牵,洒脱赤城。孤意嶙峋、郊寒岛瘦、凄清月色、苍松竹梅。春信不至,夜莺不来,流转相照,孤苦坎坷,失意落寞。纷纭静默,难遣愁苦,但怜幽独黯黯云开,将期盼遗失,寡淡无味,疼痛令人清醒。</h3> <h3>  黄德全(1911-1946),酉阳县龙潭镇永胜街人。1925年龙潭小学毕业后考入四川省立五中读书。1928年中学毕业后组织几位有志青年筹办了“四川省立第五中学附设平民学校”,专收穷人的孩子学。1930年,黄德全考入川东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并参加了校内外的社会活动,尔后被中共川东师范支部吸收为共产党员。1933年毕业后被党组织派到长寿傅河镇、云阳东城等地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9年他历经艰险的旅程,冲破敌人的重重关卡,步行到达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宣传部速记班学习,为召开党的“七大”作准备。因“七大”延期,调中央办公厅秘书处任行政秘书兼文化教员,在王首道直接领导下工作。1945年随李富春到东北工作,任中共辽阳县委委员、七岭子区区委书记。1946年10月19日在算盘峪小西沟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壮烈牺牲。1951年5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授予黄德全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毛泽东主席签发“中央人民政府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h3> <h3>  1949年11月,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沿川湘公路从猴子山进入龙潭苦竹坝 </h3><h3> 1950年2月,住校军事代表杨正文到校,按酉阳专员公署的指示,对学校进行了调整,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民主管理学校。德高望重的刘偶圭老师被推为主任委员,蔡玉仑为副主任委员。民主管理学校,较好的维持了局面,广大师生欢欣鼓舞,喜庆解放,政治热情很高。学年内,公立学校取消了国立,省立,县立区别,实行分级管理。11月11日,川东行署文教厅决定学校更名为川东区龙潭中学并属川东行署直接管理。</h3> <h3>  王放校长与钱振琳的结婚照。</h3><h3> 王放(1924—2008)祖籍湖北黄陂县人,七岁时随父母流浪到四川梁山县定居。在上海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上海解放即投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进军四川。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酉阳军分区文工队队长。1952年调成都军区,之后又调回酉阳任龙潭中学校长。1960年赴北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表彰大会。后调任酉阳二中校长。1979年调任涪陵师范学院副校长,后任地区教育局副局长至1984年离休。著有《诗化情怀——王放诗抄》。</h3><h3> 1976年9月,沉痛悼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而作《永不落的红太阳》:</h3><h3> 晴空霹雳九州哀,八亿人民哭祭台。<br></h3><h3> 高举雄文承大业,子孙万世继开来。</h3><h3> 《烈士墓祭灵》:</h3><h3> 酉水难忘战友情,奔波千里祭英灵。</h3><h3> 为谋解放捐忠骨,长卧山乡伴落星。</h3> <h3>  川东区龙潭中学时的毕业照。</h3><h3> 一腔抱负胸中藏,身边往来无白丁,俊逸非凡无限荣光。交谈是灵魂的拥抱与碰撞,挑灯彻夜畅谈,击节而歌。男儿心中所牵挂,是最温情的磨砺,将柔情压至傲骨内部,忍小剧而克大绪,情透肺腑,心忧天下。放眼世间,岁月山川,立身报国,济事强民,得偿所愿。巍巍烈胆忠心,苍天日月可鉴。</h3> <h3>  中学毕业生酉阳代表合影。</h3><h3> 龙潭中学是川东一所重要的完全中学,早些年酉阳、秀山、黔江、彭水四县只有这所完中。</h3> <h3>  酉阳中学1953年毕业证书。</h3><h3> 四行署合并为四川省后,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酉阳中学校,属于四川省直接管理。1953年春,杨正文另有任用,王放副校长履行校长职责。1955年,学校发展到高中3个班,初中11个班,学生人数达到703人的空前规模。当年,省招办决定把高考考场设置在学校,自此文革前都设置在酉中。</h3> <h3>  1955年,酉阳中学少先队3中队合影。</h3> <h3>  五十年代,在龙潭河江西潭边,几个酉中学生的毕业留影。</h3><h1> 回忆母校四川省酉阳中学</h1><h5> 笔名可爱多</h5><div> 我在酉阳中学6年对我的人生意义很重大,60年来至今不能忘怀。进校时沿龚滩到龙潭的惊险崎岖的“盐巴路”(过去背盐老二走的路)走了两百多里到龙潭。寒暑假也是走这条路回家。当年学校古树参天、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特别是桂花园的浓郁香气扑鼻,感觉是“花园式”学校,是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河水满满清澈见底的龙潭河由东边过,川湘公路邻西边。</div><div> 1953年在校园北边起了两栋教学楼,教学楼之间是一块生物老师李孝忠领导学生精心培植的品种繁多枝繁叶茂的植物园,夏天百花齐放美丽醉人。这不仅是生物教学实验基地,而且给学校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最重要的是有一批来自重庆、成都及全国各地的大批优秀教师。博学多才能说会道的王放校长,每次大会上讲起话来诙谐动听吸引人,下面全体师生鸦雀无声。德高望重的数学老师刘偶圭,师德高尚,衣着朴素,不留长发和胡须,不吸烟,不打牌,长期坚持洗冷水澡。他是人大代表,每逢开会回来传达报告时,讲起话来句句动听,头头是道,特别是报告的数字高度精确滴水不漏,学生人人佩服,个个点头称是。进校时,在校园南边进龙潭镇的石牌坊下有民国时期毕业生为他修建的纪念碑(后来碑不见了)。身正学高的刘偶圭老师是师德的典范,学习的楷模。</div><div> 生物老师李孝忠,物理老师李庆寿,化学老师陈光南,语文老师陈策安和周烈勋,英语老师殷维康,数学老师杨充禄和刘若愚,史地老师蔡充之,体育老师鲁世沛……都是印象很深的优秀教师。他们个个真才实学,言传身教全校很佩服。哪怕我们到百多里外的车田大战钢铁又在龙潭坝上大办高产田,受尽折磨耽误了学习。但我们59高四个班两百人,高考录取125人,升学率还很不错。上届58级学生还有考进北大科大的。这些都是酉阳中学全体老师的功劳。酉阳中学在川东边区很有名。当时酉阳,秀山,黔江三县的学生只有在这里读高中,因为三县只有这所完全中学。而且湘西和黔东北常有学生也在这里读高中。比如上届考起体育大学的向鸣坤就是湘西人。还有一个忘记姓名的湘西学生,记得他的短跑成绩很好,学校运动会上,百米跑出11秒。</div> <h3>  杜培瑶老师和酉中少先队员在苦竹大桥的合影。</h3> <h3>  彭国文老师和少先队员在一起。</h3> <h3>  高1955级毕业合影。</h3><h3> 记忆永远比笔墨深远。光阴并不曾忽得知晓悲欣,对于那些早己注定的离别,我们除了道一声尊重,除了将甜蜜或忧愁的记忆深埋于心,别无他选。而余下的路,还是要温柔地走下去,不管前方是繁花似锦,还是荆棘丛生。<br></h3> <h3><font color="#010101">  酉阳中学1956级高中班毕业留影。</font></h3> <h3>  初1957级女少先队员合影。 </h3><h3> 陈显秀老师的散文《留在心底的钓鱼影像》摘录:“龙潭中学的旁边,碧绿的酉水河缓慢地流过。从校内大操场外一条约十米的泥坡坎下去就能走到河边。酉水河宽约一百米,江水四季清澈,映着山区多变的云影,照着慢悠悠的船帆。春秋时节,风和日丽,她文静温顺,轻轻地拍击两岸,大片的野花夹杂在爬满青藤草的田中,竞相开放,又给酉水河平添了几分生机。”</h3> <h3>  酉阳中学初57级四班合影。</h3><h3> 1958年教育部颁发教学计划,加强劳动教育,逐步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学校将生产劳动列入课程,相继办起了铁石化工厂,四季青农场,月月红饲养场。1961年统计共创造财富3万多元,在那个年代是一笔可观的财富,特别是农场生产的蔬菜与饲养场饲养的肥猪,对全校师生度过饥荒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h3> <h3>  酉阳中学高1959级一班毕业留影。</h3><h1> 我的回忆</h1><h5> 笔名可爱多</h5><h3> 我1953年8月从天馆乡走路两天到龙潭镇进酉阳中学读初中56级二班。195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保送到本校读高中59级一班。1959年通过高考进入西南师范学院物理系,离开了酉阳中学。<br></h3><h3> 我在酉阳中学6年,这6年的历史我很清楚。进酉阳中学头两年生活很好,每月伙食费4元钱,饭敞开吃,菜也好,每周打两次牙祭,肉食吃不完。但是这个好日子不长,自从1955年8月粮食定量供应,全国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起就吃不饱饭了,全国进入了“辛酸的票证年代”。从此以后,学生只能吃个半饱,天天饿着肚子读书和劳动,个个骨瘦如柴,我饿着肚子读十年书,那个年代全国学生都是这样。</h3><h3> 1957年反右,酉阳中学的三位老师:杨充禄,颜绍全,周烈勋划为右派。三位老师很优秀,教书教得很好,学生都很喜欢。如孤身一人在校的生活十分朴素杨充禄老师教我班数学,学生个个都佩服;周烈勋老师教四班的语文,四班的同学说,周老师的语文教得很好。周老师的夫人是日本人,在我校总务处上班。那个年代的右派都是优秀人才。当年高中生反右倾,毕业班开除两个学生,反右倾中很多学生受到处分。我当时就受到共青团警告处分。</h3><h3> 1958年9月学校高中部开往百里之外的车田大战钢铁,全县集中大批人马在车田搞点。大战三个多月,结果高炉炼出的不是什么钢铁,全是几堆黑石头。这样的惨败谁也不能讲,只有默不作声收场各自回去了。</h3><h3> 我们回校后继续在校园龙潭河边大兴土木筑高炉两个月,不知筑高炉来干什么?这样的问题谁也不能问,那个年代,领导叫干啥就干啥,任何人不能多嘴。1959年夏天,涪陵地委下命令:要酉阳中学办亩产4.5万斤的高产田,涪陵党委书记挂名,王放校长具体执行。把龙潭坝上40亩稻田,已长高两尺多高的秧苗移栽到校园水沟边新开垦一亩田上。这种违背科学,劳民伤财地瞎干,结果换来的是颗粒无收。</h3><h3> 我们59级高三在58年、59年没有认真上几天课,书本快速拉完就走进考场高考。结果这一届考得很好。四个班不到200人,有125人考进大学。高考之后,专署文教科长王明华专门来查看酉阳中学高考成绩。这里顺便说下王明华。文革中我在涪陵师范工作,文革初期地委派工作组进驻我校,因为我校属地级机关。当时地委部长级干部王明华是组长。他是南下干部很会讲话,所以印象很深。很不幸的是,1967年8月的武斗中他被造反派杀害了。</h3> <h3>  1959年国庆节,酉阳中学教职工庆祝建国十周年留影。 </h3><h3>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学校特别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积极稳步提高教育质量,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第二方面,狠抓办学条件的改善,布局本着疏而不散,密而不挤的原则,从两个书院式的四合院组成结构逐步扩展,形成分别的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的整散结合的合理结构,1957年统计,校舍面积达到5937平方米这期间学校还解决生活上的饮水,照明,燃料三大难题。</h3> <h3>  王放校长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证件。</h3><h3> 1960年春,高60级两个班92人参加全省统考,创造了及格率达77,4,人平分数68,8分,位列川东片前茅,成为学校历史辉煌篇章。被省及全国评为文教先进集体。1960年4月王放校长出席四川省先代会,6月到北京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捧回了国务院颁发的奖状。</h3> <h3>  高1961级1班毕业照。</h3><h3> 怀念青春。怀念一齐在校园内外,沟壑溪畔嬉戏打闹的往昔。怀念和自我一般大小,一样顽皮,同样争强好胜,同样喜怒分明的同学。</h3> <h3>  1964年5月4日,酉一中高65级2班排球队合影。</h3> <h3>  1964年,酉阳中学部分校友在成都合影。</h3> <h1> 秋之歌</h1><h5> 蔡松之</h5><h3> 桐叶辞枝属暮秋,萍踪絮迹苦难留。</h3><h3> 功名远我甘恬淡,岁月逼人不自由。</h3><h3> 诱掖无方惭后进,操成有间愧前修。</h3><h3> 五更枕上温新梦,恍从桃源槕小舟。</h3> <h3>  六十年代中期,学校开展文体活动少年乒乓球在涪陵地区获得冠军,排演了当时出名的四川方言剧抓壮丁,对青少年具有特别的教育意义,让全校师生扬眉吐气,精神振奋。</h3> <h3>  酉阳中学学生篮球队的合影。</h3> <h3>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王放校长被批斗,刘偶圭老师的德教碑被毁,连续三年停课闹革命。1971年,为了全面落实五七指示,军宣传队来学校,着手学工,首先恢复学校办工厂,学生参加生产劳动。1973年,全校师生在木桶盖开荒种地,生产粮食,开辟果园。</h3> <h3>  酉一中学生为五保老人送柴火。</h3> <h3>  酉一中学生为革命烈士扫墓。</h3> <h3>  教师风采。</h3><h1>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h1><h3>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h3><h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h3> <h3>  刘若愚老师。</h3><h1>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h1><h5> 唐·白居易</h5><h3>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h3><h3>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h3> <h3>  一代名师刘偶圭。</h3><h1> 《无题》</h1><h5> 唐·李商隐</h5><h3>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h3><h3>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h3><h3>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h3><h3>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h3> <h3>  陈蘅校长。</h3><h3> 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h3> <h3>  陈策安老师。</h3><h1> 《七绝·师恩难忘》</h1><h3>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h3><h3>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h3> <h3>  周寿鹏老师的作品。</h3><h3> 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 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h3> <h3>  李有年校友。</h3><h1> 《新竹》·</h1><h5> 清·郑燮</h5><h3>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h3><h3>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h3> <h3>  唐腾华校友。</h3> <h3>  张尽平校友的书法和雕刻作品。</h3><h1> 《己亥杂诗》</h1><h5> 清·龚自珍</h5><h3>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h3><h3>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h3> <h3>  王兴谷校友。</h3> <h3>  吴泰隆校友。</h3><h1> 怀念恩师</h1><h3> 虽然日子<br></h3><h3> 都已过去了很长很长</h3><h3> 虽然我们</h3><h3> 相别在遥远的他乡</h3><h3> 但心头那份思念啊</h3><h3> 还一直在回想</h3><h3> 您的谆谆教导</h3><h3> 常响在耳旁</h3><h3> 您的拳拳哺育</h3><h3> 都记在心上</h3><h3> 既然现在只能遥望 </h3><h3> 既然过去只能回想</h3><h3> 那么 </h3><h3> 让未来期待着欢聚一堂 </h3><h3> 我已多年不见的老师啊</h3><h3> 您何止是</h3><h3> 一支粉笔 一束烛光</h3> <h3>  刘全明校友。</h3><h3> 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 。</h3> <h3>  六十年后的聚会。</h3><h3> 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 ,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 ——丰子恺</h3> <h3>  高1980级1班毕业留影。</h3><h3> 文革十年,给学校带来严重创伤。党的十一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布神州大地,也复苏了酉阳一中校园。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学校组织毕业班进行复习。</h3><h1> 高考,那些永不褪色的记忆</h1><div> 讲述人田兴华</div><div> 经过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我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现象。1977年冬天,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和应届毕业生,凡是符合条件的均参加了考试。</div><div> “高考那年,我16岁(那时,小学五年制,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还是一个懵懂少年。根本不晓得紧张,和平常一样答题,结果以总分301分的成绩排名班级第四,数学科班级第一。”田兴华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三个年头参加考试,他清楚地记得:龙潭中学100余人参考,50余人被录取,升学率达50%.</div><div> 当时,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在四川省只有1个名额,班主任周老师鼓励田亚大胆报考,结果如愿以偿,成绩在班级名列第二。</div><div> “我们班高考第一名是原兴隆区的李世标,被北京大学哲学系录取。”当时,县委书记殷之骆还奖励了他50元钱。</div><div> 让人难忘的是石敦会仅凭4科成绩就被原涪陵师范学院录取。</div><div> 当时填报志愿根本没有经验,如果在今天,录取结果会理想得多。</div><div> “那时,同学们大多数都在区戴帽中学读高一,高二时才到龙潭中学就读。”田兴华说,大家都是上高二才开始学英语,只有报考重点大学英语才计入总分。语文、政治、数学、历史、地理总分500分,考试时间每科均为100分钟。</div><div> 读高中,没有正规的教材,更不用说现在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老师们常常不分昼夜地刻钢板、油印,为同学们准备讲义。</div><div> 备考的那些日子,校园里、山坡上,全是同学们勤奋学习的影子。</div><div> “只要平时学踏实了,知识是不会遗忘的。”田兴华平日学习很刻苦,学得扎实。大多数同学都是农村的,家庭贫寒。“一定要跳出农门!”一直以来,大家都互相鼓励着。考前,同学们也会临时“抱佛脚”。考完了一科,回到寝室,通常针对自己平常识记较差的进行强化记忆。</div><div> “面对高考要‘无所畏’,但绝不能‘无所谓’。”田兴华毫不保留地说出了他的高考法宝。同时他祝愿所有的考生放下包袱,笑对高考。</div><div> 清楚地记得,高考的时间是7月7、8、9日,那几天,都是阴天,不炎热。全班同学坐班车到原酉二中参加高考,大多数同学都是第一次进城,高兴得像飞出笼子里的小鸟。赴县城高考,同学们都带了一个蓝布挎包,里面装满了厚厚的讲义。</div><div> “高考时,我本来是要投靠亲戚的,结果阴差阳错,亲戚没找到,就和同学们一起住在酉师校的木房子里。”田兴华回忆说,班主任周老师对大家照顾可周到了,在原来的服务大楼用餐,菜也比较丰盛,还可以坐在餐桌上吃饭,这是以前在学校从未享受的待遇。</div><div> 因为高考,第一次坐班车、第一次进城、第一次品尝可口的饭菜……太多的第一次,都成了田兴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div><div> 弹指一挥间,当年一群聪明、顽皮而懵懂的少年,如今已过不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2009年7月,龙潭中学79级的同学们相聚母校,慷慨解囊,支助了4名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div> <h3>  1981年1月,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酉阳第一中学校,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中学,1985年获四川省文明单位称号。</h3> <h3>  建于八十年代初的教工宿舍二栋和教三栋。</h3> <h3>  1982年元旦,酉一中从教三十年以上教师合影。</h3> <h3>  陈蘅校长时的学生毕业照。</h3><h3>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h3> <h3>  酉一中高1982级3班毕业照。</h3><h3> 高82级曾庆江《说起龙潭……》: </h3><h3> 说起龙潭,感触很多。读高中时经常出入龙潭,那条路都走玉了,三年啊!我从井岗到龙潭,共60华里,每周六中午刨一碗饭就走,直到晚上七、八点才能到家。特别是冬天,走到陈木溪沟沟就黑了,可我一个人还要上坡,笔直的上,山上突然一声嚎叫,原来是野山羊在叫,这时身上一阵寒栗,冷汗逗嘿出来了。还听说,山梁梁那路边有座坟,坟里那人是吊颈死的,每当我走到那里时,我更是猫起胆子走,好不容易到了家。我走了三年......如今的龙潭变了样。石板街有些地方也没石板了,弄成了水泥地;马路(319线)两旁高楼林立;工业园区机器隆隆,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赵世炎故居又换新颜;龙潭水泥厂停业整顿;森林工程正在成为实现酉阳“四大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龙潭湄苏河两岸山坡将会变绿;酉阳到渤海的快速通道也将在3年后全面贯通,伟大的龙潭就会成为酉阳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老家,前年就从60华里外的井岗沟沟头搬到了龙潭坝坝上(黄土溪粮站下去点,欢迎同学们来光临寒舍,我再买几斤嘎嘎,犒劳犒劳大家),我差不多又回去看看老父老母,现在7块5就到龙潭了。</h3> <h3>  四川省劳动模范、酉一中李孝忠老师上生物实验课。</h3><h3>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乌申斯基</h3> <h3>  《四川日报》关于中国籍日本女教师周谷宝的报道。</h3><h3>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h3> <h3><font color="#010101">  全国优秀班主任倪亚立老师,在校门口与学生交谈。</font></h3> <h3>  酉一中初84级1班学生干部与班主任倪亚立老师的合影。</h3><h3> 老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人,真正天国的引路人。 ——杜威</h3> <h3>  《酉阳报》登载的倪亚立老师的事迹。</h3><h3> 一说起回忆,脑子里想的只有童年。初一初二初三,我们几乎过尽了灰色的生活,留下的回忆只有灰色,但是,灰色也是完美的,因为在其中,我们尝尽了酸甜苦辣,这也是一种快乐。</h3> <h3>  《四川工人报》登载的关于杨继昌老师的报道。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h3><h3> 身为世范,为人师表。</h3><h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h3> <h3>  作家沈国凡校友分别与刘白羽、蒋子龙合影。</h3><h3> 沈国凡,1950年7月出生于酉阳,曾任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文联专职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常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影视文学剧本200余万字。</h3> <h3>  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和开展春游活动。</h3><h3> 回忆就是追忆过去,同时附带地加上一些从前没有的东西。我们回忆的东西,在很多的时候往往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或者正在失去的。我们之所以喜欢回忆,或者说常常不自觉地陷入回忆中,或许是因为回忆能够弥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缺憾,求得短暂那怕只是一刻的心理平衡。</h3> <h3>  学校的体育活动中生龙活虎的学生、运动会奖状。</h3><h3>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h3> <h3>  酉阳一中的游泳项目在原涪陵地区学校中很有名气,学校建有露天游泳池。</h3> <h3>  1984年、1988年、1990年,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三次视察学校。</h3> <h3>  在酉一中历史上,王放,吴名昌, 张昌达,徐嘉裕,李庆寿,凌安民、陈衡,李孝忠,周谷宝、刘观礼、李维德、倪亚尼、周寿鹏等老师被称为精英和功臣。</h3> <h3>  教学是学校工作中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h3><h3> 经历过的东西,不必须全都是完美的,但是,只要回忆起来能笑出来,那就是幸福的,虽然当时不必须明白,但等将来明白时,总会有点收获,我们也曾如此幸福过。</h3> <h3>  程学忠校长和老师们合影。</h3><h3>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h3> <h3>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活动育人。</h3><h3>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h3> <h3>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h3> <h3>  高89级文科班学生外出春游。</h3><h3>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h3> <h3>  高89级文科班部分学生高考录取情况。</h3><h3> 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h3> <h3>  学生毕业有了彩照。</h3><h3>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h3> <h3>  师生外出游玩,其乐融融。</h3><h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h3> <h3>  能在酉一中读到高中毕业,曾经是那么的不容易。</h3><h3> 中学六年,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是酸,是甜,是苦,是辣,是五彩缤纷,还是五味俱全,还是……总之是让人回味无穷的。</h3> <h3>  学生毕业照。</h3><h3> 往日,您在我的心田播下了知识的种子,今天,才有我在科研中结出的硕果——老师,这是您的丰收!</h3> <h3>  本校研讨,外地交流。</h3><h3> 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h3> <h3>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h3><h3> ——乌申斯基</h3> <h3>  从省立五中至1995年,学校建校七十周年。为筹备校庆,刘友直校长率领教职工着手组织校庆准备工作,修建校庆纪念亭,组织编写酉阳一中校志,梳理学校办学70年的历史,内容丰富,对了解学校,激发学生起到巨大作用。</h3> <h3>  参加70周年校庆的王放校长与县委书记王元楷。</h3> <h3>  1995年,教工宿舍七栋28套竣工使用,高考获黔江地区综合考核第一名奖状。9月25日,隆重举办省立中学70周年校庆、获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奖牌。9月,邹庭宁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授人民教师奖章。</h3> <h3>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真正的价值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一种开悟,一种得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