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山东祭祖2018.2.22

🌲ella🌲

<h3>  2018年的戊戌狗年,春天来的更早了一些,沐浴着初春的暖风,吴氏家族的兄弟姊妹、孙男弟女们在正月初六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回乡祭祖拜亲之行 。 &nbsp;</h3><h3> ——策划人吴彪、吴彬 &nbsp;</h3><h3> &nbsp;</h3><h3> 今年的回乡,大家分别而来!远在海外的泽睿为了能够参加每年的祭祖,经过近20小时辗转飞行,经多仑多、香港、北京,大年卅赶回沈阳,大年初五又与父母、小弟由沈启程,驾车回鲁;家中"淘女"、永远不老、永葆青春的"吴家小姑"也提前一日半公半私的驾车奔乡;吴家长女"老大"和儿子、儿媳及漂亮乖巧可爱的孙女也在今年回乡,大家分别而来!五婶带子小生、携女小红,启兴夫妻、启光,凤玉驾车小云搀姐,每年祭祖拜亲的组织召集者"吴家二公子"等初六一早,迎着晨夜的光如约由沈出发,一路上互相照应着,向昌乐进发。不同时间出发的家人,在统一的时间如约相至昌潍酒店。</h3><h3>几乎每年到山东的第一顿相聚大餐,都由全举和丽丽夫妇张罗、相陪。十几年的正月初六傍晚,他们都会早早在高速路口迎候着东北来的亲人,因为今年东北来鲁的亲人是分散而至,所以他们不好一一在路口迎接,却在酒店备好了酒宴恭候着亲人。。</h3><h3> </h3> <h3>孔家庄村的中央位置,座落的这间仍留有当年印迹的老宅,风里雨里己过48年。它曾是一位伟大的母亲领着小到4岁、6岁、8岁,最大12岁的四个儿女在这里度过了最艰难,却是最难忘,现在想起来也是最幸福的那段峥嵘岁月。近半个世纪,老宅见证了母亲的不易,也佐证了儿女们的成长过程。更有意义的是村庄经过50年的深刻变革,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老宅却夕颜来改,仍旧保持当年的"容貌",令我们每次回来都会睹物思人、睹物思事……</h3> <h3>刻在老宅上的名字,是此人在少年时,现在都想不起来用什么工具刻在坚硬基石上的,却留下了少时文字的功底,也给老宅增加了时代的烙印、赋予了老宅新意,不仅回味无穷,更提升了老宅存在的价值。</h3> <h3>老宅故事绵绵不断,</h3> <h3>早上整装待发,开始了祭祖仪式</h3> <h3>初七早上,全举特意安排本家侄子郑晓城和我们一起到鞭炮烟花市场采购,这些卖鞭炮的都知道这个日子会有东北来客大量采购,他们纷纷留下联系方式,希望来年光顾自己的摊铺。</h3><h3><br /></h3> <h3>今年的回乡,大家分别而来!远在海外的泽睿为了能够参加每年的祭祖,经过近20小时辗转飞行,经多仑多、香港、北京,大年卅赶回沈阳,大年初五又与父母、小弟由沈启程,驾车回鲁。</h3> <h3>初七的早上是表弟的亲戚帮着找了一家在昌乐县最大的饺子馆去定饺子祭拜,顺便吃早餐,这张图片是这家饺子馆的工作人员。</h3> <h3><br /></h3><h3>每年祭祖活动中,燃放烟火爆竹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整个祭祖活动都是爆竹声中进行,长达数小时。</h3> <h3>几天的山东之行,车马劳累,人身困乏,但祭祖过后心清气爽,冥冥之中总有祖先的灵气,父母的恩泽在佑护着后人的诸事。</h3><h3>祭祖后回到酒店兄弟姊妹气爽心怡,忆往事、讲家史、叙亲情、展未来。</h3><h3>在吴艳霞"总导演"下,拍下了一幅幅令人难忘、值得珍存的照片。</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人的一切一定要相信是祖先的积德行善给修来的,所以我们不要忘本忘根。</h3><h3>我们的根在齐鲁大地,在山东故里,在孔家庄村,那里是我们血脉之源,是我们发展根基,是我们荣归之巢。</h3> <h3>同根生性格各异,姐姐爱照相、大弟弟才华横溢、小弟弟大老板范十足;俺只要有可能就给姐姐照相,尽量让她开心,照的照片大弟弟只要给配文字我就尽头十足,因再好的照片没有好的文字衬托也显得乏味枯燥,很欣赏小弟的江湖范,就是太急了点😜</h3> <h3>兄弟六人情同手足,</h3> <h3>姐妹几人深情似海</h3> <h3>婶子好辛福呀!</h3> <h3>姐姐走到哪都喜欢留影。</h3> <h3>吴彪抽烟四不象,雪茄虽好也属浪费。</h3> <h3>吴斌形象霸气侧露,气场压人悍势雄义。</h3> <h3>夫妻合睦家族兴旺,</h3> <h3>同根生姊妹情</h3> <h3>这兄弟们聊的</h3> <h3>  每年正月初六,已经成为了吴氏、郑氏两大家族最为重要的日子,用吴彪话说正月初六对于我们两大家族来说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大年30,那种渴望相聚、相聚幸福的心情溢于言表。全世兄嫂这几天放下手中的事情,推掉一切节日的迎来送往,全程陪同或者精心安排饭菜,盛情招待远来的客人,十几年皆如此,令我们感动、感澈、感谢……郑家三姐妹也是每年的这几天不去顾及家中的所有活计和任何事情携自己的丈夫孩子,为我们的到来而不辞辛苦的忙活……全举夫妻更是全力以赴、倾心尽力、东奔西波、车马劳顿……尤其全举、康东每年在我们回山东的这几天里,驾车往返于唐吾昌乐不知多少次,也不分深更半夜还是拂晓清晨,车劳人累,令我们心存感激。</h3> <h3>表亲挚亲情连骨筋</h3> <h3>吴郑家族血脉渊源,</h3> <h3>叶落归根,人生最终归宿,逝者息;<br /></h3><h3>荣归故里,后人光宗耀祖,生者慰;</h3><h3>衣锦还乡,谁人都曾相往,他者羡。</h3><h3>每年正月初六的回乡祭祖,成为了吴氏家族每年的重要活动事项,期待以后的祭祖返乡越走越顺,孙男弟女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吴郑家族人丁财运越来越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