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智慧同行----记文幼第一次阅读分享会

文昌路幼儿园

<h1>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增强教师们文化底蕴,引领教师在读书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打造终身学习型教师,2018年2月28日,我园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开学初第一次读书分享交流会!</h1> <h1>  <b>  分享前:</b> </h1><h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学习型社会里成长的教师,更需要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风气。这不,文昌路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寒假来临之际,积极主动地向幼儿园借阅了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图书。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吧!</h1> <h1>  看到我们的书单,大家有没有很期待呢!阅读分享交流会即将开始了,大家最想看谁的分享呢?孙园长发起了全园大投票!</h1> <h1>  一起来看看老师们的投票吧!</h1> <h1>  通过老师们的投票,我们的读书分享的顺序产生了!</h1> <h1>  2月28日,文昌路幼儿园第一次读书分享会开始啦!</h1> <h1><font color="#b04fbb"><b>  第一位主讲人:刘静冬教师</b></font><br /> 她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幼儿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策略》,主要讲述的是如何有效促进师幼互动,主要从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解决师幼互动两大方面来阐述,在原因与解决方式中她通过幼儿与教师两方面来进行原因的分析,最后她结合自己五年来的工作经验,结合自己班级的一个个小案例,谈了师幼互动给我们教学活动集体活动带来的意义!</h1><h1> 听完刘老师的分享,底下的老师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数老师都表示从刘老师的案例分享中看到了自己带班时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平时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刘老师案例中的有效策略给了她们很大的启发。同时也有老师提出,听到《幼儿教师与幼儿有效互动策略》这本书的名字,最想知道的就是有哪些互动策略,刘老师结合班级案例来讲述很好,但是有关于"影响因素"这一方面占用了较多时间,希望分享的老师能够分配好讲述内容的比重,抓住重点。</h1><h3> </h3><h3><br /></h3> <h1><b><font color="#b04fbb">  第二位主讲人:杜婷教师<br /></font></b> 她今天带我们分享的书籍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今天主要讲述的是第一章和第二章里的内容,主要从观察的涵义,观察的类型,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涵义,儿童行为观察与儿童发展理论以及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和功能五个方面来分享。在阐述观察的类型时结合了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定观察的案例。在介绍儿童发展理论时,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和儿童行为发展理论两方面分享了例如华生的行为主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家庭中的学前儿童行为研究,同伴游戏中的学前儿童行为研究等常见的研究观点和应用举例。</h1><h3><br /></h3> <h1>  杜老师今天积极地谈论着自己对观察的理解,生动地畅谈自己对这本书的认识,深入的讲述了自己读完这本书后的收获、感悟和体会。时而提出一个问题,时而手舞足蹈的讲述着生动的案例,她的讲述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在座所有的老师。</h1><h1> 大家都表示杜老师对《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这本书看的比较透彻,并且有了自己深入的思考。听完杜老师的分享,老师们了解了什么是观察法;观察的类型有哪些;构成观察的要素有哪些。了解了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涵义,儿童行为观察与儿童发展理论以及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和功能等。大多数老师表示:“听完杜老师的分享,迫不及待的想跟她把这本书借来仔细的阅读。”我想这句话也是对杜老师最大的肯定了!</h1><h1> 加油吧!</h1> <h1><font color="#b04fbb"><b>  第三位主讲人:徐诗琪教师</b></font><br /> 她今天为我们分享的书籍是《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本次分享她主要介绍了项目课程的意义;如何进行项目课程。重点向我们介绍了第一个阶段——"开始项目课程"是如何开展的。从"决定幼儿的兴趣,并选择一个主题";"制作预期的计划网络图";"建立共同的背景经验"这三个方面,结合简单的案例,分享介绍项目课程的展开部分。</h1><h1> </h1> <h1>  我园有很多新教师,对“项目课程”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很多老师不知道如何开展“项目课程”。听完徐老师的分享,很多新老师表示她们能清楚了了解到什么是项目课程,项目课程怎样去开展,怎么样去取舍我们的项目课程等等。孙园长也对徐老师的分享做了点评,她表示,虽然徐老师本次的分享也有自己的思考,但是还比较浅显,希望她能继续深挖,继续深入的思考,期待她更加精彩的分享!</h1> <h1><font color="#b04fbb"><b>  第四位主讲人:秦梦驰教师</b></font><br /> 她今天和我们大家分享的书籍是《理想的教学点子——以幼儿兴趣为中心最计划》。她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高瞻教学法,高瞻教学法的要素。其次以美劳作品:线条画、绘画和制作模型为例,先呈现了四个国外的案例,再针对案例中的情境进行分析,其中好的做法,以及在美术活动中和幼儿互动的有效策略。最后以对于穿线和打结、绘画、服装设计、建造或修理车子类型的美术活动为例,阐述了教师该如何提供材料、如何给予幼儿相应的支持。</h1> <h1>  听完秦老师的分享,大家都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孙园长首先就对“高瞻教学法”提出了疑问。秦老师也对我们的问题作出了回应,“高瞻教学法”就是教师的计划开始于幼儿特定的观察,再进行讨论以全班为整体考量,如何能将每位幼儿的想法和行动拓展为整体的学习,最后再制定次日的计划。对于秦老师的回答,在座的大部分教师还是没能理解。大家认为秦老师本次的分享形式需要调整,不仅仅应该将书中的理解以“灌输式”的方式读一遍给我们,而是如何将书中的理论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理解给我们全新的、生动的、易懂的分享。分享需要交流,需要互动。希望她再次研读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分享。</h1> <h1>  本次阅读分享会,教师们内容精彩、畅所欲言,每位教师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品味读书促进成长的感悟与体会。教师们的解读和所悟所思,深深吸引并打动着台下每一位细细聆听的教师。<br>  通过这样的阅读分享交流会,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对话、交流读书感受的平台。相互间分享了智慧、增长了见识。<br>  读书,是教师的工作方式,更是教师成长的方式。本次的分享虽然结束了,但是老师们的学习不止,孙园长又布置了新的任务,希望我们的老师们在本次分享的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每位教师写一份游戏观察案例,在幼儿园的每月心得的交流会议上分享!大家继续加油吧!</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