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儿时朋友那儿看到的。勾起我儿时的回忆!</h3> <h3>走进朋友的制作室,犹如走进了,风筝博物馆,一个个制作精美,工艺精湛的风筝,酷似工艺品。立即让我兴趣大增,拍了下来,留住儿时的记忆。</h3> <h3>家乡的风筝,讲究的,上面有很多口,上面看到的多至上千口,上面的口,指发声的哨子(你一定知道鸽哨)等,越小声音越高,越大声音越低沉。春天到了,放风筝了!夜晚,风筝上的口发出的声音,犹如器乐合奏,大户人家互相比拼。天空传来天籁之音,整个夜晚让人们陶醉。那真是热闹。</h3> <h3>这是我的家乡的风筝。简单一点的号称六角。</h3> <h3>整个风筝呈六角型,仔细看,六角型里还有很多小的六角型。分别有七星,十九星……</h3> <h3>这就是比较简单点的七星风筝。</h3> <h3>这是南通地区特有的口哨风筝,放在空中如交响乐。</h3> <h3>这是风筝上的各式音响源。</h3> <h3>这种风筝,为了平衡,会拖两根长长的尾巴,以前是用草绳或麻绳做尾巴!放飞在天空长长的尾巴不停地在天空摇曳。</h3> <h3>那时,小孩就象过节,看见放风筝争相观看。场面可热闹了!现在已很难看到了!刚刚看到的有一个大风筝,全手工制作,仅人工就用了几个月,一个风筝几万块钱,人家还不卖给你呢!放风筝可是体力活,可重了,几个成人接力用麻绳迎风拉上天,待风筝进入平流层,才能稳定地停留在空中!现在风筝制作材料也轻了,风筝也就轻了,制作材料也更结实了,放风筝用的绳子也有更好更结实的了,只是到处有电线,几乎无法放飞了!</h3> <h3>我一位友人写的回忆录《放风筝》,现摘录于后。 </h3><h3> </h3><div>风筝,就是纸鹞,在南通叫鹞纸或板鹞。从我记事起,南通的风筝很盛行,特别在解放后至58年之前。59—64年之间,因三年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基本停止。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风筝几乎绝灭。直到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温饱之后,风筝又开始盛行起来,而且得到丰富和发展。</div><div>风筝的大小不一,大的有一丈多高,小的只有碗口大。风筝的品种繁多,较普通的有“六角”“八角”,“九心八角”,较复杂的有“七星”、“长龙”“蜈蚣(百脚)”、“老鹰”、“蝴蝶”、“蝙蝠”、“滚灯”等。风筝的功能有“有源”(带音响)的和“无源(不带音响)”的。较简单的只需一张纸和两根麦杆草。</div><div> 有源风筝放在空中能发出响声,顾名思义,我称它为“有源”。它的声音是由一系列发声器组组成,主要有哨子组、葫龙组、一对共鸣葫龙和一个大瓮子,经风吹而发出声音的。哨子很小,可系在信鸽的尾部,信鸽飞行时发出音响,如果是两只或是多只鸽子飞行,声音是很好听的,非常悦耳。在风筝上通常有几十个分几行固定在上方。哨子是由哨口和经桐油浸泡过的蚕茧做成,发出的声音很清脆而尖悦,属高音区。葫龙的大小不一,数上组下方,葫龙是由哨口和葫芦壳做成,因大小不等,发出的声音大小(音量)、频率高低(音调)都不同,混音响亮,属中高音区。共鸣葫龙和大瓮子体积较大、质量较重被安在风筝的下腹部,降低重心,以保持风筝的平稳。共呜葫龙是两个大小匹配、音调相同的组合,发出的声音产生共呜、有节奏地顫抖,它是音源的主旋律。它也是哨口和葫芦壳组成,只是较大而矣。大瓮子的体积特大,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它是音源的低音区。由此可见,整个音源活象一个交响乐团,音色之美可想而知。正如《考工志》上说:“天际频传镇鼓乐,云端隐闻丝竹声”。现在,人们把风筝装饰得更漂亮了,用上了彩绸和彩灯,白天看上去更加绚丽多彩,晚上看上去恰似天上夜市、璀灿流星。</div><div>我孩童时期最喜欢放风筝。小的风筝叫“豆腐方”,小学田字簿那样大的纸(或是用过的书撕下一页),对角穿两根麦杆草,中间系一根引线就成了一个风筝。那时没有又细又牢的尼龙线,拆掉旧袜子作引线,或者将母亲用作缝补衣服的线偷来使用。尽管天气寒冷,北风刺骨,田地里总有我放风筝的影子。后来长大了,开始放“六角”、“九心”等带有“音响”的风筝,引线用细蔴丝搓成,很是花了一番工夫的。</div><div>放风筝不仅为我的孩童时代增添了无尽的乐趣,也增长了不少关于放风筝的知识,丰富了孩童时代的生活。放风筝也有益于身心健康。宋人李石《续搏物志》载:“春回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泄内热。”清代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说:“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也有保护视力的作用。我的视力很好,可能与儿时放风筝有关。</div><div>如有机会,我想回老家转一转,看是否有南通的风筝卖。如有,我定要买一个作个纪念。</div><div><br></div><div> </div> <h3>风筝的形状各异,这里主要是口哨风筝。</h3> <h3>看完,你一定也和我一样,勾起了儿时的回忆,一定也有想买一个风筝的冲动,或者和小孙子一起去放飞你们的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