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五十年前花市大街<br /> 闲来无事,说说五十年前花市大街和羊市口里的那些事 : </h1><h1> 提起北京的花市大街,老北京人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从前的花市大街都有什么买卖铺?各位还不见得都说的上来,因为那些事过去差不多有半个多世纪了。转眼年过完了,不由得又想起了住了几十年的花市大街,想起了花市大街的店铺,想起了胡同里那些陈年旧事,想起了朝夕相处的老街坊。如果你身份证开头是110103……要是在崇文门外花市大街一带长大的老哥们儿,就一定还记得东花市大街,西花市大街,羊市口,小市口一带的老字号,老商铺和胡同里那些曾经的往事,一想起来心里就觉得还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h1> <h1> 在我的记忆中: 羊市口里有个荣源恒小吃店(每天下午都卖爆肚,小时候看着新鲜,心想等我有钱,一定得吃个够),有个华丽阁理发馆(小时候理个发1毛5),有青山居书茶社(袁阔程,连闊如书馆),还有只花五分钱就能看一场林则徐,宋景诗,武训传,火焰山,刘三姐,红旗谱,追鱼,三笑,前哨,海魂,红日之类的大众电影院,羊市口里还有个猪肉铺(最好的肉9毛5一斤),中三条口三义兴羊肉杠,大同酱油坊,粮食店(粮站),副食店(合ze 社),小人书店,尚鞋铺(自己做好鞋底和鞋帮),小照相馆,庆仁堂小药铺,上四条口是刘仲三正骨科,当年羊市口北边路东的豆腐坊就是我的同学刘启爸妈开的,自己做豆腐,自己卖,起早贪黑的很是辛苦。中三条1号2号是一个现烙现卖的烧饼铺和煤铺(一开始卖硬煤,后来摇煤球,再后来制作蜂窝煤)。羊市口外路南一年到头的菜站大棚,张一元茶庄,路北的福源长食品店,夏天就在门口卖西瓜(黑崩筋,大花岭才四分钱一斤),说起卖西瓜真的就跟侯宝林在相声里说的一个样,那会儿的西瓜真是又甜,又沙,又脆,都把西瓜切成一块一块的卖,很少有人买整个的西瓜。福源长西边还有增华斋点心铺(那时候是先尝后买),西音小学(在小胡同里的母校西花市小学),福音堂,大烟袋锅百货店,还有就是唯一跟花市沾边的绢花厂的门市部,但卖的都是绢花。羊市口外路北的玻璃铺,小储蓄所,穆德小学,小市口外的内明远饭馆,东花市派出所,小医院,黄门副食店,沛仁堂中药店,大成客栈,东花市大街路北天源小吃店,泉成纸张文具店,修自行车铺,汇生浴池,天佑浴池,工农兵浴池(东花市浴池),容真照相馆,建华照相馆,花市清真寺(今还在),西花市万全堂药店,化工颜料店,红霞服装店,西花市大食堂,西口大药房,上二条口王麻子刀剪铺,上三条口的锦芳小吃店,最让我难忘的奶油炸糕,太好吃了(两毛钱一盘)。还有内蒙古驻京办事处,上四条口信托行,上四条打线厂,上三条小学,上三条西口的房管所,花市大街千芝堂中药店,第四医院(今普仁),人民银行崇文区办事处(家父退休的单位),崇文区文化馆(原崇文门小学),崇光电影院,西花市新华书店,在花市一带的绢花厂,绒鸟厂,花边厂,拉锁厂,象牙雕刻厂,金丝镶嵌厂,花市邮局,花市门诊部,四条穿堂门一巷,二巷,三巷(里边有丝线厂),火神庙(今还在),小有名气的专卖豆汁焦圈的小吃店,三寄子命馆,西花市牙科,路南的麻酱厂,废品收购站,理发馆,洗染店旁边还有一个膛火炉子,敲烟筒,换盆底,焊洋铁壶,修锁配钥匙的五金铺,花市消防中队(今还在),黄家店穿堂门和边上的竹柳杂货店,花市西口的亨德利钟表行,启元茶庄,花纱布公司,花市百货商场,崇文门菜市场。</h1> <h1> 总之,花市这一带吃喝拉撒用卖什么的都有。热闹了上百年的花市大街,曾经拥挤不堪的羊市口,尤其是一到快过年的时候,排长队买年货(凭本按家庭人口买花椒大料,黄花木耳,花生瓜子,一大堆人抢着买带骨头的猪肉等等),那叫一个热闹,一个排队,一个挤。那时候虽然日子都不富裕,也没有电视机,也没有央视春晚,只有副食本上那点东西,但真有过年的年味,老人小孩,家家户户都高兴之极。每年初冬大卡车往胡同里拉的冬储大白菜(最好的大白菜两块五一百斤),每家每户都得买上一两千斤,够吃一个冬天的。每年天一冷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给炉子安烟筒,装风斗,溜窗户缝。冬天每逢下大雪孩子们就在胡同里打雪仗,堆雪人,溜冰车。最难忘的就是在三九天,零下十几度,西北风呼呼的一刮,晚上胡同里一人儿没有,大家伙儿多冷的天都得出去上胡同里的公共厕所,进了茅房裤子一脱,那叫一个冷,西北风嗖屁股嗖的厉害,今天想起来都害怕。冷归冷,不少人还都喜欢拿一张北京晚报(二分钱一张)上厕所,一边蹲着一边看报纸两不误。秋天粮食店就在马路边卖成麻袋的大白薯(一斤粮票给五斤白薯,一毛四分钱)。一到夏天,晚上吃完饭男人们都喜欢光着膀子,穿着木制踏拉板,摇着蒲扇,端着大把茶缸子,提了着大板凳儿在胡同里乘凉,侃大山,一聊就是后半宿。还有曾经劳民伤财在院子里挖的防空洞,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互相帮忙。再说说胡同里走街串巷做买卖的和各种叫卖的吆喝声,那年代卖菜的都是拉着人力车一大清早就出现在胡同里了,大妈大婶们就在家门口买菜。紧跟着拉车卖黄土的,送自来水的(有的院子里没有自来水管),送牛奶的,送报纸的,收破烂儿的,卖小玩意儿的,捏糖人的,挎蓝子卖樱桃,卖菱角的,卖冰糖葫芦的,剃头的,磨剪子磨刀的,拘盆拘碗的,咕噜铁锅的,天一黑还有推车卖夜壶的,反正每天都是你来他走,络绎不绝,各种买卖都有他们特殊的叫卖方式和吆喝声。六,七十年代做买卖的形式和今天相比较除了以钱换物之外,感觉是不一样的,首先见面彼此都很热情客气,最突出的是买卖双方态度的真诚。跟今天相比完全不一样。做买卖的人以"货真价实,和气生财,买卖不成任意在"为宗旨,发家致富的。那时候的生意人最讲究的就是诚信。所有的商铺和游商宁肯自己吃点小亏,也不会得罪买主的。那年代市场上是绝对没有假冒伪劣的玩意。充其量稍微给点小分量就算是缺德了。更重要的是那时街上所卖的吃物(食品)绝对没有污染和转基因的东西。什么打针催熟催甜的瓜果,什么毒大米,什么瘦肉精,什么地沟油之类的坑人害人的食品。得! 现如今,和睦相处了几代人的老北京的小胡同,大杂院,磨砖对缝的四合院,老街坊,包括我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中三条57号)。这一切老早就都没影儿了,都变成了往事。我一去花市就得变着法儿的转悠到自己出生的地方看看,每次去都特别希望能碰上个熟人聊会儿天。原来的胡同早就变成了高楼大厦,商场超市,变成了房地产,现代四合院,公寓和商品房小区了。这一切显得有点生疏。而当年一起长大的老街坊,胡同里儿时的小玩伴,在一起学习,追跑打闹的同学们都已经年过花甲,不少人都当了爷爷奶奶,头发也都变白了。同时也早就各奔东西了,再想见个面儿,说说话都费劲了。好好儿的崇文区也被取消了,归东城区管了。今天叫的"花市大街"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哎!细一想这都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也许这就是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吧。 <br /> 正是: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啊! <br /> (此文由徐進先生提供)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