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与我国西南边界比邻,有一个我们既不陌生又不熟悉,既以胞波(兄弟)相称,又各怀心思,难以全心相交的国家,缅甸。和国人趋之若鹜,蜂拥而去的泰、老、越、柬等东盟国家不同,缅甸一直与世界,与中国隔着一层薄薄的门帘,让人欲入不能,欲罢也不能。终于,缅甸的时代也变了,门开了条缝儿,半遮半掩,我就毫不犹豫,毫无顾忌的钻进去逛了一圈(二十天)。</b></h3><h3><b>在大部分国人心中,缅甸最著名的就是晶莹剔透的翡翠和罪恶之极的毒品,以及缅北民族之争的战火。实际上,这个国家最让人心动,感叹不已的除了美丽的山川大地,淳朴的民风,就是无处不在,深入民髓的佛国世界了。</b></h3><h3><b>缅甸旧都,仰光街景。</b></h3> <h3><b>苏雷(Sule)塔,高46米,位于仰光市中心,据说2200多年前,仰光就是以此塔为中心开始向四面延伸。仰光三大佛塔之一。</b></h3> <h3><b>仰光大金塔,缅甸人称为"瑞大光塔"。瑞,缅语"金"的意思;"大光",仰光的古称。仰光大金塔与印尼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称为东方三大艺术瑰宝,是缅甸的象征和骄傲!</b></h3><h3><b>大金塔名副其实,上面贴的金箔就有7吨多(旁边许多中塔、小塔贴的还没算在内);另外还挂了1065个金铃,420个银铃;塔顶镶了4531颗宝石,其中最大的一颗钻石72克拉,真可谓价值连城!缅甸可不是什么土豪,而是一个刚能吃饱饭的穷国,又一次为信仰的力量感叹!我去时,大金塔周边正在维修,无法拍出它最宏伟的全貌。不过,这塔身主体和整个大金塔寺的光彩夺目已够我留恋!</b></h3> <h3><b>缅甸虽是佛国,也善待、包容其他宗教信仰。这是一个天主教堂,里面正在举办一场婚礼。</b></h3> <h3><b>蒲甘,位于伊洛瓦底江畔的缅甸历史上蒲甘王国的都城,缅族人的中心。</b></h3><h3><b>缅甸的母亲河,伊洛瓦底江。</b></h3><h3><br /></h3> <h3><b>蒲甘是闻名世界的佛教文化遗址,旅游胜地。在并不广袤的蒲甘平原上,各个历史时代都在这里修建了数不清的寺庙、佛塔,具体数字难以精确统计,只能说:数以万计。现存的佛塔比较统一的数字是4400多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登记的2700多座。</b></h3><h3><b>在蒲甘转佛寺最经济、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不过要辛苦一些哦!</b></h3> <h3><b>蒲甘最大,最著名的阿南达寺。</b></h3> <h3><b>无数佛塔,千年传承,为心中那一位佛祖。有的依旧金碧辉煌,有的已没于萋萋荒草之中,只剩一份虔诚!</b></h3> <h3><b>自认为这一生看日出日落无数,在尼泊尔喜马拉雅山看的是壮美,在沙巴海边看的是绚丽,而在蒲甘看的是空灵、宁静。</b></h3><h3><b>日出是一番景色,等待日出也是一番景色。看日出上佛塔,多少佛塔烟雨中,总有一座适合你。</b></h3> <h3><b>我不说,估计你也分不出这是日落还是日出。本来嘛,日出日落,循环往复,要不佛祖怎么说还有来生呢!落日余晖有时看着比朝霞还美。</b></h3> <h3><b>落日余晖下的青春</b></h3> <h3><b>曼德勒,缅甸第二大城市,数朝古都。曼德勒整个地区都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古迹众多,我在那逗留了四天,也只能说是走马观花。</b></h3><h3><b>大皇宫,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王宫,二次大战毁于战火。1989年,缅甸政府根据史料和照片动工修复,共修复了89个大殿,1996年竣工并对外开放。</b></h3> <h3><b>乌本桥,位于距曼德勒市区12公里的东塔曼湖上,建于贡榜王朝敏东王时期,已有150多年历史。它全部是用珍贵的柚木建成,全长1200多米,徒步一个来回,快走也要半个多小时。乌本桥日落,是它另一个魅力所在,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前往一睹为快。</b></h3> <h3><b>曼德勒古代建筑的另一朵奇葩,柚木寺。柚木寺是一座传统的缅甸建筑,原位于皇宫中,是敏东王和王后的寝宫。敏东王及王后去世后,继任者锡袍王为避讳将其整体挪到现在的位置,改为一座僧院。整个柚木寺就是一个大型木雕艺术品,原来都镀着金,精美、高贵而华丽。随着时间的逝去,金皮都已基本脱落,只剩原色的柚木,更显得古朴而沧桑。欣赏柚木寺上的雕刻,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b></h3> <h3><b>马哈根达杨僧院,缅甸第二大僧院,现有僧侣1800多人。</b></h3> <h3><b>马哈根达杨僧院之所以著名并不单单由于它的规模,而是源于它的另一个特色,千人僧饭。缅甸僧人有过午不食的习惯,每天晨4点一餐,上午10点一餐。而上午一餐,近两千僧侣要排队统一到寺院餐厅进餐,这就形成了一个"千人僧饭"的震撼场面。每天10点,寺院开饭钟声敲响,所有僧侣排成两行,托钵低头,目不斜视,默默有序地缓缓向前移动。来到餐厅前的院内,由供奉僧餐的信徒给他们分发食物和饮料,然后步入餐厅就餐。这已成此地一景,每天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看,其中也有主动供奉食品给僧侣者。</b></h3><h3><b>这是开餐前僧侣们在做准备工作。</b></h3> <h3><b>寺院管事与供奉食品信徒在餐前诵经</b></h3> <h3><b>僧侣们排队去餐厅</b></h3> <h3><b>僧侣们在领餐</b></h3> <h3><b>僧侣们在进餐,脸色依然淡定,无声无息,丝毫看不出对盘中食品的好恶。</b></h3> <h3><b>餐厅外还有另一群人,他们的眼神充满渴望。</b></h3> <h3><b>缅甸之行的最后一站,茵莱湖。茵莱湖位于缅甸掸邦,湖面海拔970多米。虽说缅甸地处亚热带,但12月的"冬天",如此"高"海拔,加上湖水的凉气,清晨坐在快艇上,腿上盖着船夫提供的毛毯,穿着冲锋衣还是觉得寒气袭人!随着太阳的升起,雾气散尽,天上、水中两个太阳热量终于觉得暖和了。</b></h3> <h3><b>注意看船上那个渔夫,一只脚金鸡独立站在船头,一只脚挽着桨划船,两只手操作渔网打鱼,四肢分工、配合明确、合理、默契,这就是著名的茵莱湖"单脚渔夫"。</b></h3> <h3><b>这艘风驰电掣的快艇是茵莱湖上最有代表性的交通工具,我的坐骑跟它一样。无论是游客,当地人,货船彼此彼此,无二样。两船相错时,都会互相热情地打招呼,让你天冷心暖。</b></h3> <h3><b>水上寺庙,佛无处不在。</b></h3> <h3><b>去赶集的小姑娘。</b></h3> <h3><b>水上种植园。茵莱湖人为了生存,用水草和湖泥在湖面上造了许多"陆地",大的将近半平方公里,小的一、二平方米,盖房子、种蔬菜瓜果。湖上现有近万亩的水上种植园,不但解决水上人家的吃菜问题,每到收获季节,这里的蔬菜瓜果、水产品还远销缅甸各地。</b></h3><h3><b>美丽的茵莱湖,图片多多,故事多多,可惜美篇篇幅限制,只能发100张照片,轮到茵莱湖只剩下7张照片的位置了。缅甸很值得一游,没去过的亲朋好友、发小同学们,抓紧时间,去吧!</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