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是会计专业,语文资格,包班语数,每天七节。还是班主任,事情有点多。(自己是个喜欢怀旧的人,爱好摄影,再加上作为孩子王,平时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八点也总有各个年级的孩子来找我玩,我就教孩子怎么拍照片,所以入职以来有幸保存了两万多张清晰度比较高的照片)以下是从教三年多来总结的一些教育方法和实际案例,涉及习惯、纪律、卫生、小动作、打架、嘲笑别人、作业、教师语言的软压制力等。先是自己的作息时间。</h3> <h3>5:30-6:00:起床洗漱做饭(冬天顺便去教室把煤火拔开烧水,八点上课孩子就可以喝到热水);</h3><h3>6:00-6:30:备课;</h3><h3>6:30-7:00:吃饭洗碗刷锅(时间充足的话就打扫校园当做晨练);</h3><h3>7:00-8:00:去办公室把话筒装上电池,拿到教室,坐在教室等孩子,来一个改一本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h3><h3>8:00-11:35:四节课,一般四节都是我的,最少有三节是我的。</h3><h3>11:35-12:30:做午饭,吃午饭,洗碗刷锅;</h3><h3>12:30-13:00:我午休;</h3><h3>13:00-13:30:去教室孩子围着我边改作业边和孩子们聊天培养感情,或者读故事,或者他们给我背书;</h3><h3>13:30-14:00:看着孩子们午休,与此同时,我在讲桌上备课;</h3><h3>14:00-16:50:三节课,最少有两节是我的。总之我一周一般是32节课;</h3><h3>16:50-18:30:放学后,一般会有十来个孩子主动留下,去我屋写作业,培优补差,时间到了家长会来接。</h3><h3>18:30-19:30:做饭吃饭。(如果是夏天的话,会有孩子一直在我房间玩到八点多才回家,因为他们家长就在学校门口的广场跳舞)</h3><h3>19:30-22:30:三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可根据心情自由选择,如改作业、家访、备课、写教案、总结、试卷分析、填考核表、入学籍、安全教案、家长会准备、调电铃、和家长在群里聊天沟通、做班级相册、读书、写字、做手工、听广播、玩游戏、学跳绳、学踢毽子、对着墙练习乒乓球等。</h3> <h3>刚到那个学校,看到我们的课表是黑白的,于是当天夜里忙了三个多小时,设计了几个课表,最后选中了这一个</h3> <h3>2017年9月1日,新学期开学,我跟着原先的一年级升了二年级,我以为依旧会像一年级那样辛苦,可是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发现不是我想象的那样。</h3><h3>因为是开学的第一天,学校很多的孩子都还在校园里撒欢,可是我几乎很少能看到我们班的孩子,我以为他们还没到学校了,结果当我走进教室以后,发现他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坐着,而且有几个在室外的孩子,看我进教室,也赶紧回了。</h3><h3>在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本来就不大的声音忽然就鸦雀无声了,然后全部把双手放在桌子上端端正正坐好,看着我,我看了看表,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了。我想这就是以前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培养出来的习惯吧,即使不上课,也不会跑出去玩,等我布置复习和预习任务。这时候,我觉得以前付出再多都值了。接下来我就说说是如何培养他们的习惯的。</h3><h3><br></h3> <h3>在我第一次接手一年级的时候,当时我虽然没有经验,但是根据自身经历,我知道一年级的时候如果能培养出一个好的习惯要比考出一个好的成绩重要得多,所以我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成绩只要在中等偏上就行,但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习惯。</h3><h3>一个孩子,即使一年级的成绩再不好,但如果能有好的习惯和品德,今后的成绩很快就会补上去,而且会一路飙升;可是一个孩子一年级的成绩再好,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好的习惯和品德,随着时间的推移,成绩就会下滑,而那些不好的习惯和品德,将会一直陪伴着孩子,甚至一辈子都补不上去,这就是“修行先要修德”。</h3><h3><br></h3> <h3>所以我觉得一年级的纪律比学习重要,而且学生都会根据老师的性格来预判他们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比如他们会想我不写作业老师会怎么样惩罚我?我打架了会有什么后果?所以老师应该让学生有一种行为的预判,来预防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明确告诉孩子不写作业的后果,让他们有所忌惮,虽然刚开始是强迫服从,但是慢慢的就会成为依从,直到最后内化成他们的习惯。</h3><h3>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老师的表率作用极为重要。刚开始有很多学生迟到,而我每天是五点半准时起床,之后是洗漱做饭大概到六点。但是在忙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脑筋里会开始计划今天一天的安排,比如:数学课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昨天学生出现了那些不良习惯,今天第一节班会应该以什么为主题,每天早上思考的不一样,但是都是根据昨天学生的表现来安排今天的计划,以便对症下药。</h3><h3></h3><h3><br></h3> <h3>六点开始备课到六点半,六点半到七点去吃饭,这半个小时内处理完自己的私事,到了七点我会准时坐在教室,所以孩子们知道老师会很早到教室,他们也不敢迟到,如果老师天天迟到,那么孩子也会迟到。而且我经常在家长群里发孩子七点多到学校学习、背书或者写字的图片,以此来赢得家长的配合。上课前学生有三项学习任务:改作业、背书、写字或预习。</h3> <h3>(一)改作业。七点多大概会有十来个学生到了,他们会将自己的作业拿给我改,我会当着学生的面改,这样做有很多好处:第一,可以给予他们及时反馈。在改作业的时候,我会对他们说作业相比昨天有没有进步,哪里还需要改正;第二,他们在家写作业的时候知道自己第二天改作业要直面老师,所以写作业会很认真;第三,还可以避免一个人改作业的无聊,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第四,通过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在第一节早读课向全班学生指出改作业中发现的易错知识点。而且作业实行的是积分制,我像校长申请了印章,改完作业还会在本上盖章,章分为四个等级:最好的章是“皇冠”,可以加三分;然后是“你真棒”印章,可以加两分;其他章是一分;最差的是“哭脸”,要扣一分。</h3> <h3>(二)改完作业以后,会给我背书,改作业的是东西走向的排队,背书的是南北走向的排队,所以每天都可以看到有两队学生围着我,但是有些学生一篇课文背的不熟,来背好几遍,特别浪费时间,于是规定如果一篇课文背三遍还背不下,今早就不要再来找我背了,还有是因为很多学生找我背,队伍很长,浪费时间,规定队伍不得超过五个人。我是要求语文书上的所有课文都要背下,背完之后我会给他们在那一课标题上盖皇冠做标记。这样有很多好处:一来背书占用了学生的时间,避免他们早上在校园追逐打闹带来安全隐患;二来背书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来心理学上清早背书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记得牢;四来通过盖章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只要看孩子课本上是否盖章了,就知道课文是否背下了。</h3> <h3><font color="#b04fbb">背过书以后盖章</font></h3> <h3>(三)写字。因为在本上写字,老师无法及时了解孩子到底写没,一个一个检查麻烦,孩子也会觉得无聊。于是让他们拿粉笔在地上写,写的是昨天讲的生字,用彩色的、白色的粉笔都可以,只要他们写,我不觉得他们是边写边玩,觉得他们是边玩边写,写之前我会让他们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这样等他们写到预备铃响后收拾东西回教室,我也差不多改完作业了,就会去看他们写的字,看看谁写的好,这个也会有加分。</h3> <h3>这就是每天早上预备前的学习任务——改作业、背书和写字,一直到预备他们都会收起东西进教室。每天早上第一节都会抽出半节课甚至是一节课强调学习、卫生、安全、纪律、品德等问题,而且一天之中还会不定时、不定期的穿插教育。比如下午预备后讲课前准备、体育课讲安全、音乐美术课会讲一些小故事。接下来,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h3><h3>早上第一节都是早读。不过读生字之前,我会将今天改作业中遇到的错的比较多的字在黑板上强调一下,然后带着孩子们复习生字的拼音、笔顺、笔画、结构、偏旁。比如这几个生字三拼音节有几个?平舌音有几个?“秋”总共几笔?第七笔是什么?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根据学生的状态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如果只有几个学生不注意听,就挑人回答,如果全班士气不高,就用抢答形式来回答,最先回答出来的加分。</h3> <h3>复习完生字开始齐读:拼音三遍、字三遍、组词三遍。为了达到好的效果,不能只告诉孩子让他们读好,还要告诉他们读好的标准——胳膊放好,身子坐正,把腰挺直,深吸一口气。为了让他们大声读,我会讲一些生理记忆的原理。比如告诉他们要想记得牢,可以用好几种方法记,有声音记忆、视觉记忆和肌肉记忆。如果只看不读的话那么你只用了一种视觉记忆方法,所以记得东西不太牢。如果张开嘴大声读,那么就用了声音记忆、视觉记忆和肌肉记忆,我们就会记得特别牢。然后我又拿我们班的几个孩子举例子,说他们不爱读,所以平时挑写容易错。<br></h3><h3>另外在读的时候,他们读的声音小,我们不能粗暴的打断批评他们。我制作了一个能量条贴在了黑板的上边,从左往右依次是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如果读得不太好,我就会指着能量条上的红色区域警戒,他们看到后就会提高声音,声音够大了以后我会指向绿色的区域给予鼓励。如果仍有部分学生不张嘴读,我就会拿着红笔站在积分表旁边加分或者扣分,这时都会大声的读了。最后还有就是我觉得谁的声音小,就会拿着话筒放在他嘴边试音。</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黑板上方的能量条</font></h3><h3>读完生字,如果要学习新课文,还要让他们读课文。我在教客网下载了课文朗读,先让孩子们用手指着听三到五遍不要跟读,我说:可能有些人已经会读了,但是我们听听力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要跟读,因为你会读了,还有一些人不会读,所以我们要保持安静,让其他不会读的也听清,好吗?</h3><h3>听完几遍以后,接下来让他们小声跟读,最后是各种读。比如:不听录音自己读三遍,男女分开读,男女混合读,小组分开读,左右分开读。</h3><h3>但整个过程老师来回监督,看着他们用手指着读。还有刚开始多听几遍就是不让跟读,一来保证安静环境,让一些还不会读的孩子也能听到正确读音,二来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做法,想读不让读,这样一会儿让跟读的时候他们会很认真的去读,以此来释放刚才压抑的跟读欲望。最后的各种男女、小组分开比赛读,就是给孩子一个参考对象,产生对比,展开竞争教育,激起读书的热情。</h3><h3><font color="#ed2308">在上课的时候,我定了三条铁律:</font></h3><h3><font color="#ed2308">1.老师在说话的时候,你们不能说话,不能抢话;</font></h3><h3><font color="#ed2308">2.老师问的问题只能回答一次,回答两次甚至很多次就不叫回答问题了,叫起哄;</font></h3><h3><font color="#ed2308">3.上课两个眼睛只能看着老师,两个耳朵只能听老师的话,你的嘴只能回答老师的问题。</font></h3><h3><font color="#ed2308">这三条铁律每天上课前我说前半句,让他们接出后半句,以此来巩固他们的思想。</font></h3> <h3></h3><h3>当然数学课复习讲卷子看他们不在状态时,我会调节一下气氛:</h3><h3>1.“谁这道题做对了举手我看一下?”然后会有很多人举手,我就数起来:“二四六八……哦!总共有八条做对的。”</h3><h3>“老师老师,我们不是鱼,我们是人!”他们掐着腰反抗。</h3><h3>2.如果复习的时候讲题很容易困,这时我会说:“老师接下来在黑板上讲这一道题,但是有一步是讲错的,一会儿看看谁第一个找出来,给你加分。”这时一听说给老师找错,他们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仔细听,以此来回应平时老师给他们找错。</h3><h3>3.在挑人回答问题我很少称呼他们大名,一般用家长称呼他们的小名或者昵称:比如我们班的博博、小诺诺、瑶瑶、小皓轩、小孟、小迪、小马、小沛、泽泽等。营造一种宽松亲近的氛围。</h3><h3>4.有时如果上课前我感觉自己不在状态,有一些职业倦怠的话,我会先调整自己的心态再去上课,让孩子们逗我开心,我就会说:“我想起了那四个字!”孩子们就会说:“哈哈哈哈……”他们都知道这是我最喜欢说的一句调节课堂气氛的台词。</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中午午休前学生去办公室找我背书</font></h3> <h3>中午11:35放学,做好饭在12:00,吃过饭在12:30左右,这时我会赶紧躺在床上休息半小时,一点起床。然后到教室辅导学生,或者他们给我背课文,或者他们写我布置的作业。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就是一群学生围着我,和他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培养培养感情,中间我会有意无意的套他们的一些话,或者根据他们的聊天判断他们的心理活动状态,以此来因势利导,改变不良习惯,一直聊到一点半就开始看着他们午休。</h3><h3>午休的时候有些人睡不着,我就说睡不着的话就把头放在桌子上闭上眼睛休息一下,这样下午上课不困。从而避免他们无休止的追逐打闹带来伤害,而且中午大量消耗体力容易导致下午犯困。</h3><h3>睡到两点,我会在教室放一些他们喜欢的儿歌叫醒他们,然后让他们先将自己座位上的垃圾捡起来,去上厕所,回来洗脸。这时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玩,提神准备上课。预备铃响,全班人回教室,班长负责发作业本,卫生班长负责检查教室是否还有垃圾,纪律班长负责检查课桌是否对齐,学习班长负责检查孩子们的铅笔、橡皮、卷笔刀和课本等用品是否准备好,然后等老师上课。</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她一定做了一个甜甜的梦</font></h3> <h3>下午第一节讲生字,黑板贴讲完后一起读三遍,第二节上课再读,下课再读,第二天早读还读。</h3><h3>下午前两节是讲生字,我先让他们举起手跟着我在黑板上写笔顺,讲完一个就让孩子们写两遍,但是有的写得快,有的写得慢,为了保持紧凑的教学节奏,我说先写完的可以闭上眼睛,用手在桌子上写一下这个字。如果我看到有人写完两遍就无所事事了,我会让他写三遍以示惩罚,之后,只要我一说:“我看谁写完没事了我给你找点事!”他们就知道什么意思了,就没人闲着了。</h3><h3>前两节讲完生字,第三节是挑写,因为前黑板有这些字的笔顺,为了防止挑写时偷看,我让他们转身脸朝后挑写。</h3><h3>放学后会有很多孩子留到学校在我房间写作业,这样也好,通过个别辅导,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找出教学中的重难点,为第二天的授课做个预期。同时在和他们进一步的接触中,摸索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要和需求,了解班里的人际关系和一些问题,对症下药,俘获孩子们的心,增强班级体的凝聚力。</h3><h3>每天放学以后,我的房间会有三波人。第一波是留下写作业的。他们走后,会来第二波,就是离学校近的,写完作业又没事的来找我玩,等第二波回家吃饭,第三波又出现了,就是离学校近的写完作业又吃过饭的。</h3><h3>等到三波都走了,大概在八点左右,之后才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我打开广播,听着FM106.6《文艺之声》备课,然后看会儿书,写写日记,和朋友或者学生家长聊聊天,或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手工,直到十点半睡觉。</h3><h3>在睡觉之前,我会反思今天遇到的一些教育中的问题,还有我自己处理的方法是否适当,以及今后遇到这些问题该如何更好的处理,并且规划一下明天的教学工作和班会重点,并在备忘录上记下来。</h3><h3>就这样,通过对一年级的教学,我摸索出了很多的方法。一年级的良好习惯为二年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h3><h3><br></h3> <h3>现在二年级了,在这最初一个月的一到二年级过渡时期,我又发现了一些问题,记得很清楚,刚开学的一个月当时每天早上四点多醒后,就开始想如何布置新教室、哪里表现不好、还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家长会如何安排……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顺利解决了各种问题,使孩子们顺利的度过了过渡时期,现在的班级是这样的:</h3><h3>早上自己到学校就开始找我改作业,然后自己读书背书,写字。上课铃响后自己就知道将课本准备好等待老师上课。我一说读黑板上生字,全班立即抬头挺胸,胳膊放好,身子坐直。数学课上,我问的问题他们很干脆利索的回答一遍,不会再因为别人和他意见不一样而起哄。语文课上即使同学回答错问题,其他学生也不会去嘲笑别人。中午放学,全部把凳子放在桌子下边,出校门时跟老师说再见。下午预备铃一响,自己把座位的垃圾捡起来,然后把桌子对齐我画的红线,卫生班长开始检查谁的座位有垃圾,学习班长检查学习用品是否准备好,纪律班长检查谁的桌子没有对齐。放学后卫生班长留下来监督打扫卫生,扫帚和簸箕按我说的方向和位置摆整齐,全部通过以后,就可以回家了,最后卫生班长锁门。</h3><h3>接下来我说一下这一年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纪律</b></font></h1><h3>我的原则就是:树立榜样,多鼓励,少批评。因为刚从幼儿园过来很没上课意识和纪律,于是必须先讲铃声的作用。当然是恩威并施,刚开始我经常批评做的不好的,后来发现效果不太好,无意中我有一次表扬了一个做得好的,忽然好多人开始模仿,我才明白,原来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榜样来做示范。记得有一次校长开校会,我们班有几个手不安稳,我就表扬了一个说:“你看谁谁谁站的真好!”真的好多人都希望表扬,几乎全部一下子都很规矩。</h3><h3>于是我知道了,我不能只告诉他们要坐好,还要告诉他们坐好的标准或者树立一个榜样,每个人都渴望表扬,我们去表扬榜样,孩子就会知道这样做可以得到表扬,也会去坐好。(这些合照是拍出来以后自己搜边框,然后用photoshop合成,调色,加名字,然后生成,打印过塑,不会的也没人教,就在网上搜搜自己揣摩一下)</h3> <h3></h3><h3>还有一个是开展竞争教育。如果只有很少的人做得好,就表扬好的,不批评做的不好的;如果只有几个人做得不好,就批评做的不好的,不表扬做的好的。比如上课各个组比纪律,我们可以表扬一个组,其他组也会期望表扬而努力。如果最后只剩下第三组做得不好,我们就可以点名批评那个组,这个时候我们再火上浇油:看看是谁在给第三组丢人。这时在乱的那个人肯定会受到第三组其他学生的谴责,那么这个人就会因为舆论压力而克制自己。</h3><h3>所以就是班里挑组,组里挑人批评,这样的批评有针对性,才会有效果。老师大而空的说了一句:不要说话!命令性的语气,又没有针对性,所以效果不理想。</h3><h3>还有和以前一样,老师总是命令性额语气不让说话,会让学生反感。我就先顺着他们说,然后再转折:“你想说话的可以说……看看你的话多还是我扣的分多。”</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班级卫生</font></h1><h3>我们学校有沙土,一年级刚开学孩子们特别喜欢去玩沙土,手上和鞋上都是沙,再加上人多,教室每天都是厚厚的沙土,说了好几次禁止他们去踩沙,但是收效甚微,后来决定换一种说法。</h3><h3>“同学们,老师问你,你们每天打扫卫生地上都有什么啊?”</h3><h3>“纸”、“土”、“食品袋”……</h3><h3>“那你觉得打扫卫生容易吗?”</h3><h3>“不容易!”</h3><h3>“那你知道土是怎么进到我们教室里的吗?”</h3><h3>“不知道!”他们一个个看着我,充满了好奇。</h3><h3>“那你现在抬起你的脚看看鞋底上面有什么?”</h3><h3>“土”他们看了看后回答。</h3><h3>“对!你们说的很好。我们平时在土上走一圈,鞋底就会粘上土,就像现在这样,你就把土带进教室了。假如说该你们组值日了,全班人都去踩土,再带到教室里,你高兴吗?”</h3><h3>“不不不……不高兴!”他们摆着小手说。</h3><h3>“那你今天把土带进教室,你说别人打扫起来容易吗?”</h3><h3>“不容易!”</h3><h3>“那你们今后还去踩土吗?”</h3><h3>“不去了!”</h3><h3>之后我又趁热打铁,在网上搜了细菌的照片给他们看,他们看后纷纷表示厌恶细菌。</h3><h3>“土里面有很多的细菌,如果你经常去玩土,这些细菌就会在你身上!”</h3><h3>“好可怕啊!我都起鸡皮疙瘩了,今后再也不去玩土了!”于是从那以后,去踩土玩土的人越来越少了,直到后来就没人去了,现在二年级,还是没有人去踩土。</h3><h3><br></h3> <h3>关于教室卫生,刚开始是我每天检查打扫的是否干净,后来想起来有卫生班长,于是让卫生班长每天负责检查,但是有些学生不听班长话,于是我意识到了,既然给了班长权利,就要让全班人尊重班长,于是在班会上说:“今后我不在教室的时候,班长说的话就是我说的话,你不听他们的话,就是不听我的话!班长说不干净你就重新扫,班长让走你才能走!”当然,不能激化班长和同学的矛盾,于是我又对孩子们说:“你们想想,放学你们都背着书包回家了,但是班长还要为了咱们的卫生留下来,你说他们辛苦吗?”</h3><h3>“辛苦!”</h3><h3>“那我们今后听班长的话,不要再给他们找事了,好么?”</h3><h3>“好!”于是从那以后,卫生班长的工作很好开展,教室每天打扫的干干净净,卫生工具摆放的也很整齐!同时,他们在打扫完卫生以后,要将桌子对齐红线,凳子放在桌子下边。</h3><h3>当然打扫卫生只是一时的干净,最重要的是保养和保持。可是自己天天监督太累,我忽然看到了墙上的一个警示牌“请勿乱扔果皮纸屑”忽然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个牌子在墙上挂着没有针对性!于是我将牌子摘了下来,看谁的座位垃圾最多就放在谁的桌子上,让他天天看着这个牌子,这样有针对性教育。如果他发现别人那里有垃圾,就可以放在别人的桌子上,如果找不到,就一直在他的桌子上,等到下午放学,警示牌在谁桌子上就跟着别人一起值日。于是这个警示牌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谁都不愿接,只有保持好自己的卫生了,也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h3><h3>我们班的卫生区一直很头疼,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教室都还打扫不好了,更何况是一个卫生区,他们并不情愿,积极性也不高,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我没有再用命令性的语气对他们说,而是这样说的:“我们今天是劳动课,要去捡垃圾,老师看到其他班的卫生区很干净,可是咱班的卫生区很脏,咱们去捡一下好吗?”</h3><h3>“好!”</h3><h3>“到时咱班的卫生区从中间分开,东边的女生捡,西边的男生捡,看看哪一组捡的干净!”这种树立明确竞争对象和目标的竞争教育很有效果,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斗志。</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一份烫手的山芋</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那只受伤的鸽子养好之后就放飞了</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个人卫生</font></h1><h3>还有一方面是个人卫生。看到很多孩子经常去买甜食、零食、玩具,再加上每天上课都能看到很多人在玩玩具,吃零食,最多时一节课收十来个玩具,严重影响了老师的上课心情和教学节奏,于是我决定要下狠心整治一下了。</h3><h3>我首先在网上搜了很多健康的牙齿和龋齿类照片打出来,上课以后挂在黑板上,问孩子们喜欢哪个牙齿,他们都选择了健康洁白的牙齿,并且还说:“龋齿看起来好恶心。”我于是趁热打铁:“咱们经常吃糖、喝可乐,尤其是吃这些甜食,牙齿就会变坏!但是也不是不让吃,我们一周最多只能吃一次,才会有健康的牙齿。”后来他们纷纷表示以后会少吃糖,勤刷牙。</h3><h3>然后我又说起来零食和玩具,因为上课吃零食和玩玩具会让孩子分心,这个必须用一点强硬的手段,其实刚开始特别怕家长反对,但是和家长说了我的想法后,家长特别支持, 他们说孩子一要钱就头疼,我要是能让他们改过来就谢天谢地了。有了家长的支持,我做起来也没有顾虑了,也有底气了:</h3><h3>“你没吃饱的在家吃饱了再来学校,没玩够的在家玩够了再来学校,今后不准往教室带玩具和零食,零花钱也不准带,发现什么没收什么!想要的话让你家长来学校要,我倒要问问家长是让你来学校吃了还是玩了,再说了,老师买奖品正好没钱了,有本事只管拿,看看你拿得多还是我收的多!”说是这样说的,有时当着全班学生收了零花钱震慑其他人,放学还得偷偷还给孩子,然后哄他下次不要带了。 后来家长在微信上说平时孩子一要零花钱就特别头疼,而且有时还说别人拿了多少零花钱,和同学比,形成了攀比心理,又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于是针对家长反应的这些问题,我又给家长支了一些招:</h3><h3>对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不知道该如何拒绝,比如孩子玩手机和要零花钱。我觉得孩子向我们提要求是好事,这样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提条件。</h3> <h3>关于玩手机,可以玩,但是玩之前先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br></h3><h3>1.学习三十分钟可以玩十分钟手机。</h3><h3>2.每天玩手机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h3><h3>3.时间一到不管孩子同不同意,都立即收回手机,不要给他讨价还价的余地,让孩子有遵守规则的意识。</h3><h3>关于零花钱,也可以制定规则,比如:</h3><h3>1.制定金额限制,每周最多只给五元零花钱。</h3><h3>2.制定次数和时间限制,每周只给两次,只有周六周日才给零花钱,这样孩子就会对自己的零花钱有一个预期,想要的东西自己计划购买,可以培养孩子理财能力。</h3><h3>3.扫一次地,刷一次碗五角,做一次大扫除一元,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还可以让孩子知道付出才会有收获,避免孩子形成不劳而获的心理。</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数学课体验一米</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实地测量</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小动作</font></h1><h3>小动作是一个大问题,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之前看过一个采访。是高考后采访的一个高考状元,一个女生,其实她成绩本来就不错,但是她说自己的头发很长,所以上课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有一个摸头发或者是梳理头发的小动作,直到后来班主任发现她的这个习惯后,说这样会让自己分心,于是她就下决心改掉了这个习惯,之后她发现,这样自己真的变得比以前更专心了,直到后来考取了状元。</h3><h3>而且针对小动作自己做过一个实验。在以前我教四年级的时候,先是让一个学习特别好的头发很长女生孙某单独到一个房间,给她布置了背中心思想的任务,然后我在旁边架起了摄像机以后就出去了,中间我出来进去了好几次,最后她半个小时背下了七篇中心思想。第二天我换了一个头发很长的女生陈某,可是她半个小时一篇中心思想都没背下。于是后来我反复观看录像终于找到了问题。</h3><h3>孙某单独在房间的时候,背书很专心,没有任何的小动作,而陈某抠抠手、摸摸胳膊、揉揉鼻子、捋捋头发……各种小动作一个接一个。于是为了让一年级的孩子意识到小动作的危害,改掉这个小动作的坏习惯,我带他们观看了这两个视频,并且以后抽空就强调,慢慢地他们的小动作也越来越少了。</h3><h3>当然也要软硬兼施,平时说话也要注重技巧和语气。就像我们说了一句话别人一下子否定了,我们肯定不舒服,而我们一味的命令孩子们不能做小动作,肯定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抵触心理。所以针对孩子的行为我们不能一下子否定,要先顺着他再转折。比如有人乱动,我会顺着他以很平和的语气说:“如果你手痒了可以乱动……”我故作停顿,然后接着说:“一会儿我过去帮你挠挠!”然后我配合着掂起教鞭看了看,自言自语:“也不知道这教鞭能不能挠手。”其中的语气是柔中带刚,绵里藏针。</h3><h3>尤其是我讲新授课和重难点的时候,我对小动作是零容忍的,当然一节课不可能一直不动,所以在讲完的时候或者看到大部分人都有一些想要做小动作的趋势的时候,堵不如疏,疏不如引。刚开始我会给他们一分钟的时间让做小动作,然后慢慢减少到三十秒、二十秒、十秒等,直至基本告别小动作。</h3><h3><br></h3> <h3>“任老师,我的书开了”“任老师,我的文具盒坏了”“任老师,我没有纸了”“任老师,我的鞋带开了”“老师我渴了”……每次校长新买的胶带都被我霍霍完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打架</font></h1><h3>还有的孩子喜欢打架,可能是因为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用暴力解决问题,于是在孩子看来,暴力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他们渐渐的也有了暴力倾向,所谓“大家礼仪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h3><h3>打架也很常见,也是校园安全教育的重点。但是究其原因是孩子们不懂得互相尊重,一味的呵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开始探讨新的方法,想起了小时候家长教育我的方法。</h3><h3>首先是以礼教育,而且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虽然他们是我们学校年龄最小的孩子,但是和幼儿园比起来他们确实长大了,而且咱老师给他们灌输什么样的思想,他们就会有什么样的意识。我对孩子们说:“我们现在已经上小学,是一年级了,不再是幼儿园,所以我们要比以前更懂事。”</h3><h3>后来我想,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只有一个人动手,另外一个不还手,就不会有打架的事情发生,于是我接着说:“你们现在想一下,如果别人打你,你不还手的话,别人只打你一下,如果你还手的话,别人可能打你两下三下,还有可能打的更疼,所以咱今后能不能还手啊!”</h3><h3>小孩子还是蛮好哄的,他们稍微想了一下,老师说的也有道理,然后说:“我们不还手了!”</h3><h3>我看达到了目的,我接着鼓励:“如果别人打你,你就去告诉老师,老师只批评他一个人,扣他一个人的分。如果你还手了,老师就一起批评扣分。”我接着深入说道:“咱们班就是一个大家庭,我就是你们的大家长,你们互相之间就是兄弟姐妹,所以要互相帮助,不能再打架了,好吗?如果你不小心碰到别人要对别人说‘对不起’,如果别人对你说了‘对不起’,我们要互相理解包容,说一个‘没关系’,我们就还是好朋友。”</h3><h3>“好!”他们先是议论起来“兄弟姐妹”这个词好有意思,然后一起回答。</h3><h3>然后我做了一个“我说对不起,你说没关系”的标语贴在了教室的后边,中间是两个小朋友握手的图片,每天早上第一节早读都会让他们将这个标语读三遍。刚开始我如果亲耳听到有孩子说“对不起”“没关系”我会在班会上表扬他懂事,之后说“对不起”“没关系”的人越来越多了,于是打架的现象渐渐杜绝了。</h3><h3>可是到二年级有一次放学在辅导孩子们的时候,我无意中听孩子们说:“我们都不和张某玩了。”</h3><h3>“为什么呢?”我很好奇。</h3><h3>“这你都不用操心了。”她调皮的用大人的口吻对我说。</h3><h3>我其实特别想知道,毕竟他们孤立同学不是一个好现象,尤其是对于被孤立的孩子。但是问的越紧,她反而不会说,于是我欲擒故纵,假装漫不经心地说:“哎,你都不把我当朋友,今后我不跟你玩了。”</h3><h3>“好好好!我把你当朋友,对你说行了吧!因为她上次碰到我没有对我说‘对不起’!”</h3><h3>原来是这样,我于是开导她:“我们现在都已经上二年级了,应该学会理解别人,她不说‘对不起’,可能是因为她不好意思,我们不能斤斤计较!你说是不是?她不说‘对不起’不懂事,难道我们也不懂事吗?”</h3><h3>“好的,那我们明天就和她玩。”</h3><h3>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找到我:“老师,我们已经和她握手了,今后我们一起玩儿。”</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使劲霍霍吧</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嘲笑别人</font></h1><h3>就是我如果挑人回答问题,别人答错了,其他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然后就会去嘲笑别人,因为这样会打击到答错问题孩子的自尊,感到自己被孤立,融入不到班集体,产生厌烦情绪。这个问题我用的方法是心理换位。我对他们说:“咱们想一下,如果是你站起来答错问题了,其他人都在笑你,你开心吗?”</h3><h3>“不开心!”</h3><h3>“那你去嘲笑别人,别人的心里好受吗?”</h3><h3>“不好受!”</h3><h3>“那咱们今后还笑不笑别人了?”</h3><h3>“不笑了”。</h3><h3>“对!这样才显得我们懂事,如果别人回答错问题了,我们应该鼓励一下他!”</h3><h3>其实心理换位思考就是学会理解别人,这种方法特别好用。比如2017年6月2日上体育课,孩子们把操场的小麦撒的到处都是,我随即将他们召回教室,进教室时我听到他们讨论扔小麦的事,而且他们也知道自己刚才做错了,想着我肯定要批评他们,于是全班坐得规规矩矩、鸦雀无声,等待我的批评,但是我并没有批评,我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h3><h3>“如果操场上晒得是你们家的小麦,全班人都去给你扔的到处都是,你愿意吗?”</h3><h3>“不愿意”他们心虚的回答。</h3><h3>“如果你们家的小麦在大街上晒着,每人都去抓一把扔了,你高兴吗?”</h3><h3>“不高兴”</h3><h3>“是的,别人给你扔乱了,你的父母又得辛辛苦苦打扫,那你们刚才给别人扔的乱七八糟,别人打扫起来不辛苦吗?你说咱们刚才做的对吗?”</h3><h3>“不对!”</h3><h3>问完这几句话之后我也没说什么,就又让他们出去玩了,然后就看到他们在操场把自己刚才撒的乱七八糟的小麦一个个捡起来,放了回去,有的去拿扫帚扫了起来。就这样从头到尾,我没有批评、没有呵斥,也没有说让他们将小麦捡回,只是和他们做了个简单的沟通,他们却心甘情愿地做了这一切。</h3><h3>在第二天的班会上,我对他们说:“其实咱们现在都懂事了,都有判断对错明辨是非的能力了。如果咱在做一件事情不知道怎么是对怎么是错的话,咱可以这样想。就想一下如果父母老师在后边站着,咱就知道该不该做了。比如我想往别人的院子里扔鞭炮,我们就想一下如果父母在后边站着的话,我肯定不会去做,那么这件事就是错的。”</h3><h3>今年又有人在我们的后院晒玉米,我看到有孩子在玩玉米,但是我们班没有一个人去玩了。</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周末没事,就去把办公室整理打扫了一下,我是不是太闲了</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作业</font></h1><h3>小孩子天性爱玩,不写作业的刚开始有很多,但是现在没有一个人不写作业了。为此真的是和孩子们斗智斗勇。一年多来,各种严慈相济,各种好话坏话,在孩子身上试验摸索尝试了无数的方法,不过只说最有效的方法。</h3><h3>家长跟我反应孩子不写作业,于是和家长沟通。先是放学留在学校我看着写,然后看一周感觉可以了让自己回家写,但是写完家长会拍个照片微信发给我,如果不好就让重写,如果可以了今后家长就不用发了说明他会自律了。</h3><h3>刚开始是每天早读都会专门抽出时间把昨晚的作业点评一遍,好的和不好的点名,这样显得老师重视作业。一年级后来又做了一个光荣榜,好的可以上榜,渐渐的作业好多了。而且我的家访一般是安排在晚饭后,正好可以检查一下他们的家庭作业。</h3><h3>到了二年级,我想他们应该会懂事了,自己不用操心作业了,可是没了光荣榜,他们有恃无恐了,第一周的作业太差了,于是我想,还是老师重视什么,孩子就重视什么,还得启用光荣榜。但是后来考虑到了一点,就是有些人一想,反正作业上榜了,之后就会大意,于是我得做一个活的光荣榜,为此想了好几天,想出办法了:光荣榜分为男生队和女生队,把每个人名字打在一个卡片上,然后用回形针挂在光荣榜上,每天早上早读都会带着全班人查看光荣榜,如果今天的作业没有昨天写得好,就当着全班人把你的名字从光荣榜上拿下来,如果表现好,就当着全班人把你的名字挂上去。</h3><h3>每天男生队和女生队评比,这种方法效果不错。</h3><h3>但是后来又有了新的办法。每天如果你的作业写得不好,名字不仅要从光荣榜上下来,还要站到讲台上对着全班人说:“今后我一定能把字写工整,请各位同学监督!”然后我会让全班人给他鼓掌以示鼓励。这种效果确实不错,我们班有几个男生学习很好,就是作业不认真,说了一个多学期,字都没能写工整,但是他们爱面子,只上去了一次后,就再也没上去过。</h3><h3>后来我又脑洞大开,今后凡是迟到的,就在第一节的班会站到讲台上,说:“今后我一定不迟到了,请各位同学监督!”这种自我监督和集体监督效果比之前老师监督好多了。</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每次考试后的奖品和奖状,让孩子知道想要的东西必须努力才能得到。</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积分表和调座位</font></h1><h3>有些人会说积分表学生不在乎,我觉得是因为我们不够重视,所以在学生看来积分表就是一个数字,所以我们应该先重视起来积分表。</h3><h3>我每周一的第一节课都是开班会,将上一周的积分表上每个人得了多少分,扣了多少分,总分是多少一个个地念出来,然后对得分最高的或者前几名进行奖励,奖品有生字本、数学本、铅笔、卷笔刀或者小笔记本等,就看学生需要什么我就发什么,都是校长提供,后来他给我们每班一些经费用来买奖品。</h3><h3>当然积分最低的要有一些小惩罚,也试过好几种惩罚措施,比如将积分高的写在红榜上,积分低的写在黑榜上,或者每周一罚积分最低的七个人扫地等。</h3><h3>让他们重视积分表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对他们说积分表要发在家长群里,看谁给家长争光,谁给家长丢人,或者说:“家长来接你时让你们家长看看积分表就知道你在学校的表现了。”</h3><h3>但是我的奖励和惩罚的方法会一直变,:老师可以摸清孩子的心理和想法,但是不能让孩子摸清老师的心理和想法。因为孩子知道老师的想法后就会去钻空子,说不定哪天我会给表现好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说不定哪天会给表现不好的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他们时时处于一种自律的状态。我就对他们说:“你表现好了有进步了,老师就给你想要的,满足你的愿望;表现不好了,老师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老师这里的奖品多的是,有本事只管来拿!”</h3><h3>对于学习,每个老师都是希望孩子得双百分,我也希望,但是说的太多会让孩子有压力、反感甚至是抵触心理,所以我分析了一下学情,并且揣摩了一下学生的心理,以便有的放矢。最容易提分也最容易退步的都是中等生,因此我的原则是优等生继续保持,中等生继续努力,后边的学生努力向中等生进步。我经常说的话是:老师不求你们每个人都考一百分,因为老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一定要让老师看到你在努力!你的每一点进步老师即使没有表扬你,但是老师都能看到。</h3><h3>之后是座位。因为一年级刚开学,说话的特别多,因此我做了一个座次表,把男生标成绿色,女生标成红色,爱说话的标成黄色给予警告。我调座位的原则是男女同桌,女生不和女生同桌,男生不和男生同桌,说话的不能坐在一起。所以每次自己在电脑上排座位时,只要相同颜色的不在一起就行了。</h3><h3>座位是一周一换。每次调座位就是在原座位的基础上,往前移两排,往右移两个。可是他们和周围人熟识以后还会说话,我就再来一次大换血。</h3><h3><br></h3> <h3>后来二年级纪律就好多了,无论怎么坐,基本都没有人说话,所以后来就让他们抽签排座位,可是时间长了,孩子们都说没什么新鲜感了,想换同桌。</h3><h3>这时我想到了积分表,于是我把他们按学号四人一组作为学习小组,每周一统记,哪一个小组四个人的分加起来最高,哪个组最先选座位。每篇课文第一天背下的加两分,第二天背下的加一分,效果还不错。原先有几个人两三天才背下一篇,用了积分表以后,一天能背下两三篇。而且每组组长为了提高自己组的积分,他会去监督组员,也省得我天天看着他们了。</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就是他们教会了我折千纸鹤</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语言的软压制力</font></h1><h3>很多家长对我说孩子听老师的不听家长的,我觉得是因为家长会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而妥协。比如去超市之前,和孩子们说好的只能买一个玩具,但是到了超市,家长经不住孩子的哭闹,又买了很多,说好的只能玩十分钟手机,经不住孩子的哀求,又妥协了。说好的这周不再给零花钱……</h3><h3>慢慢的孩子就意识到家长没有什么规则,或者家长定的规则是可以打破的,于是就不再惧惮家长,家长也就管不住了。而老师,说好的什么规则就是什么规则,不容许打破,打破就面临惩罚,所以孩子会听从老师。</h3><h3>但是到了二年级,应该着重的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而且孩子已经具备了辨别是非、评判对错的能力,我对他们说:“咱们在去做一件的事情的时候,你就想一下老师或者家长就在你的身后,如果老师在的话,你也能去做这件事,说明你是对的,如果老师在你就不敢去做这件事,说明这件事是错的,咱就不要再去做了。”</h3><h3>“我们现在要知道,你现在做的每一件事不仅仅代表的是你自己,还代表了你的老师和家长,代表了咱的班级和学校。如果你做的好了,别人会说这孩子的父母和老师真好,有一个这么乖的孩子!或者别人会说二年级的孩子真懂事,大辛庄小学教的真好!”</h3><h3>“但是你如果你表现不好,别人会说这孩子的家长和老师怎么教出这样的学生?二年级真乱!大辛庄小学教的不好!那你说说,你是希望别人夸你父母和老师还是骂你父母和老师呢?”</h3><h3>“当然希望夸我们了!”</h3><h3>“所以,今后我们好好表现,给父母老师争光,给咱们班和学校争光,好么?”</h3><h3>“好!”这种集体荣誉感是我经常强调的,以便深入人心。</h3><h3>再说回自律方面,通过集体去约束个人行为,通过个人行为来促成集体荣誉,规则在以前很重要,但是现在除了必要时说一些规则:比如晨跑的时候,我会说一下跑的时候不能推人、不能拉人、不能插队,鞋子掉了要先出列,不要蹲在原地穿鞋。其他时候我都不太给他们定很多规则,一来条条框框约束人,二来定了规则学生就会钻空子,就像不定时炸弹比定时炸弹更危险。毕竟他们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我就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比以前懂事了,扣分没有明确的规则,看你表现好了就加分,表现不好就扣分,没逮到算你幸运,逮到了算你倒霉!”</h3><h3>当然,我觉得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语言压制能力。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同龄教师说现在说不过孩子了,孩子不听话。我一方面和孩子们培养感情 ,让他们把我当朋友,另一方面对他们说上课我就是老师,他们就是学生。因为我是包班,有次准备去上语文课,他们看课表说是写字课,非要写字,而且都准备好了字帖,都在起哄不上语文,但我有我的教学计划,而且又不能让孩子以为起哄能够让老师妥协。可我知道强制上语文他们会反感,于是大脑飞速旋转,顺水推舟:</h3><h3>“你们为什么要上写字课?”</h3><h3>“因为我们喜欢写字!”他们理直气壮。</h3><h3>“哦!你们喜欢写字对吗?”我胸有成竹的问。</h3><h3>“对啊!对啊!”他们以为我会让他们写字,很快回话。</h3><h3>“既然你们喜欢写字,那这样吧……”他们很期待看着我,但我故作停顿。“今晚我多给你们布置点生字你们回家写。”</h3><h3>“不了不了……我们不喜欢写字!我们还是上语文吧”他们摆着小手回答。</h3><h3>还有一次让发挥想象用“我画……为了……” 造句,比如“我画绿色的太阳,为了夏天凉爽。”于是有个男生说:“我画会飞的翼龙,为了骑着它飞出课堂”然后有学生开始伸出翅膀来回飞,有点小乱,我当时灵机一动:“我画一个很大的弓箭,为了把你从天上射下来!”然后做了一个射箭的动作,顿时镇住他们了。</h3><h3>还有一次拔河比赛结束后,上课要写字,结果他们嚷嚷着拔河磨的手疼,说拿不住笔,写不了字。这时还是不能强制写字,为了不引起他们反感,我随机应变:</h3><h3>“你们谁手疼,举手!”然后就很多人举手想引起我的同情。我就顺着他们:“举手的可以不写字了。”</h3><h3>“欧欧……”他们很开心。可是他们永远不知道我给他们挖了什么坑。</h3><h3>“你看,你手怕疼写不了字,所以为了不影响你写字,下次我们玩拔河比赛的时候你就别玩了!”我接着说。</h3><h3>“呃……老师,我手不疼了,可以写字了!”哈哈,我就不信了,还收服不了你们。</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培养感情,多多沟通</font></h1><h3>其实我觉得有时候上课学生不听课,我们不能只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不喜欢我。比如我们如果不喜欢一个人的话,他说的话即使再对我们也不一定会去听,但是如果我们很喜欢一个人,即使我们知道他说的是错的,我们可能也会去听。</h3><h3>所以要想让孩子喜欢听课,要先让孩子喜欢咱老师,只有喜欢咱老师了,才会喜欢我们的课堂。就像是一个人向你推销东西,如果你本来就相信这个人,喜欢这个人,你肯定就会天然对他的产品信任几分;如果你不相信这个人,不喜欢这个人,即使他的产品再好,我们也未必会认可。所以我们要先让孩子喜欢我们,信任我们。老师就像是一个推销员,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过程就是推销自己的过程。同时也像一个演员,要把自己演成学生喜欢的样子。</h3><h3>那么该如何让孩子喜欢我们、信任我们呢?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和孩子成为朋友的过程。当别人了解我的爱好、知道我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是我的朋友,所以我们应该了解孩子,和孩子有秘密。比如利用和孩子独处的机会,和他聊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你喜欢吃什么饭?喜欢什么动物?喜欢什么颜色?平时喜欢和谁玩?为什么喜欢和他玩?平时家里都有谁……这些最平常的话题最容易拉近和孩子的关系,等到我们对他了解的足够多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我们是他的朋友了。一旦成为孩子的朋友,接下来就好说了,因为孩子的世界除了家长就是朋友了。就像我们有时遇到了困难,除了去向父母寻求帮助,听父母的话,更多的时候还会去向朋友寻求帮助,听朋友的话。</h3><h3>还有是最好能称呼孩子的小名,我在上课的时候,挑人回答问题大部分都是称呼小名的,这样可以构建一种心里相容的课堂氛围。</h3><h3>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大声呵斥,因为其实心里他肯定知错了,而且在站在我们老师面前的时候,他已经在心里建立起了一道心理防线,做好了抗打击的准备,所以一味的呵斥收效甚微。这时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打他个措手不及,才会有战果。</h3><h3>我们应该先调整情绪,再处理问题。他做好了抗打击的准备,我偏不批评打击他,而是心平气和的称呼他的小名对他说话,动之以情,同时轻轻的抱着孩子,抚摸头部或者轻轻拍打背部以示鼓励,而且说话用“咱”不用“你”,因为用“咱”的话可以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和他在同一战线共同克服不良习惯,但是用“你”的话会无形中将老师和孩子对立起来。</h3><h3>至于上课一些孩子的奇怪行为,无非是为了引起注意,这时如果我们停下讲课制止,不仅打乱了上课节奏,而且正好合了他的意,无形中就是在鼓励孩子的奇怪行为。因此我们可以“热问题冷处理”比如孩子在捣乱,我们呵斥他,但是他早有了准备,所以没有效果。我们不妨继续讲课,同时有意接触孩子的目光,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对他微笑。</h3><h3>最后,很多人会寄希望于孩子长大以后自己就懂事了,但是这时不可能的。就像一头小象从小将它拴在一棵小树上,挣扎几次挣脱不掉就会放弃。等到即使它长大了,有能力去挣脱这种束缚,但是由于它已经习惯被束缚了,也不会再去挣扎。</h3><h3>但是如果将一头放养的大象拴在树上,他肯定会挣扎掉,而不会向我们想象的那样,长大了,懂事了,就不去挣扎了。就像有一个笑话:有个25岁的人问他的朋友:“我现在学钢琴还能学会吗?”</h3><h3>“不能!”朋友说。</h3><h3>“为什么呢?”</h3><h3>“因为你的父母已经打不过你了!”</h3><h3>现在孩子的习惯就像是一张白纸,我们想画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不如抓住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好好培养,让孩子脱胎换骨,蜕变成一个品学兼优的人!</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和家长沟通</font></h1><h3>家长没有听过老师的课,也很少和老师接触,他们唯一了解老师的方法就是通过孩子的表达。因为我们讲的再好,再辛苦,只要孩子对家长说不喜欢老师,一切都是徒劳。可是孩子在家长面前说一句老师的好,胜过老师说十句自己多么辛苦,因此老师俘获孩子的心特别重要。</h3><h3>在和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应该围绕着孩子展开,但最忌讳的是告状。告状一来会引起孩子对老师的反感,二来会让家长排斥老师。因为孩子是什么样子家长比我们了解的多得多,不用我们去细数孩子的缺点,家长希望听到的是我们能够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但是不足还是要和家长沟通的,因此我们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可以先顺着家长说出孩子的优点,然后再用一个“但是”来引出孩子的不足。</h3><h3>还有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其实家长不会太关心班级、学校或者是老师的感受,他们唯一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因此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说“做一个让老师放心的孩子”“不给老师找事”,而应该以家长或者孩子为中心说“做一个让家长放心的孩子”,“希望孩子以后会进步”。</h3><h3>孩子如果有进步,教师尽量别在家长面前说自己多辛苦把孩子培养好了,不要贪功,因为这不仅仅是老师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家校联合的成果,而且着重强调家庭教育的作用,以期家长更大的配合。</h3><h3><br></h3> <h3>一年级时,我午休后进教室他们拉着我的手让我去看,“任老师是一个国王”,看我拿出手机拍照,又写了很多。</h3> <h3>在我最初考上老师的时候,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不当班主任;第二,不教一年级。因为当班主任事多,责任大,至于为何不想教一年级,原因不用解释,相信大家都懂得。结果天不遂人愿,我不仅教上了一年级,还当上了班主任,而且还是46个孩子的班主任。</h3><h3>教惯了高年级之后,刚接触一年级,真是不适应。第一天上课,我把姓名和电话写到黑板上让孩子们记,孩子们在下面吵开了锅:“老师我没有笔” “老师往哪里记啊”“老师那个字念什么”“老师……”仅仅一个电话号码,他们就记了十多分钟,以前教高年级时哪里会有这种情况?</h3><h3>让我头疼的事情还在后面,他们刚从幼儿园过来,上课没有一点纪律性,到处乱跑、扎堆说话,一个女生坐在男生的拉杆书包上,然后男生拉着她在教室后边跑……课堂简直是比菜市场还热闹。以前教高年级时,老师只需要一个眼神,全班就都安静下来了,可现在面对这群小不点,你别说是一个眼神了,就是拿着棍子站到他面前,他抬头看你一眼,然后继续和同学说话,也照样像自由的风一样跑过去,压根不搭理你!</h3><h3>一开始,我每天都忍不住大声地警告、训斥他们,用棍子敲打讲桌以求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震慑住他们,可是效果并不太好,他们依旧还是我行我素,完全藐视我的权威,简直把我整得急火攻心,心力交瘁。所幸的是,学生的家长们都非常体谅、支持我的工作,其中有一位家长还前前后后帮我换了四根教鞭,家长们对我的理解和信任,总算让我劳心之余,多了一丝丝的温暖与安慰。</h3><h3>一直和孩子们磨合了一个多月,情况才终于慢慢有所好转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也在不断地摸索孩子们的心理,和孩子们培养感情,可谓是严慈相济,终于慢慢地征服了他们。</h3><h3>两个月后,因家中有事,我不得不请了一周的假回家。令我惊喜的是,在这一周里,每天晚上放学后都有孩子用家长的微信跟我说想我,问我什么时候回来,那时候心里的感觉别提有多甜了。后来有一次我只是请了半天的假去开会,同事暂时去帮我代课,没想到下午我回到学校学校以后,刚踏进学校,远远地就听到有个孩子大喊了一声:“任老师回来了!”,然后轰的一下,班里所有孩子都从教室里跑了出来,围着我,抱着我,扯我的手和衣角,问我去哪里了,我蹲下来和他们说话,有几个孩子还趁机抱着我飞快地亲了我一口,等到我好不容易进到办公室,代课的孙老师跟我说:“我去你们班上课的时候啊,一到你们班教室门口,孩子们一看不是你,就喊着不让我进,都在喊‘我们的任老师呢?’‘我要我们的任老师!我要我们的任老师!……’”</h3><h3>还有一天中午,我一走进教室,孩子们就拉着我的手让去我看黑板上写的字,我一看,上面写了“任老师是一个国王”这几个字,一瞬间,我的眼睛忍不住湿润了,天知道,那几个稚嫩的、歪歪扭扭的粉笔字,对我这段时间的努力与付出,是多大的安慰与肯定呀。</h3><h3><br></h3> <h3>二年级给他们讲“鼠”字,我说:上面的“臼”学过了,就是装粮食的容器,你看这个老鼠从下边顺着绳子爬上去,掉下去两粒粮食,又爬上去一只,又掉下去两粒。不好!猫来了,老鼠顺着滑梯跑了。(最后一笔斜钩像滑梯,我说着写出了斜钩),这时他们竟忍不住鼓起掌来,下课还很高兴,于是在黑板上写了“任老师是一个王子,是一只老鼠”,挡着不让我看。</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堵不如疏,疏不如引</font></h1><h3>一年级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依赖性,因此小学阶段是孩子的品行、思想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很多老师或者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去骂甚至是打孩子,认为他们怎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啊,简直是恨铁不成钢。刚开始我忍不住大声吵孩子,但是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无非是吓得孩子更迷了。</h3><h3>孩子年龄小,就像是春天刚刚发芽的种子,可是我们却嫌他们结不出我们想要的果实,这怎么说,也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要知道,要想让孩子结出丰硕的果实,首先要了解,我们应该怎样去培养他们。比如刚发芽的种子明明需要的是阳光、水分和施肥,静待成长,可我们却嫌它们长得慢,忍不住去踩它两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它们知道我们的厉害,赶紧听我们的意愿快快长大,可是这样做岂不是恰好事与愿违。</h3><h3>其实,要想让种子长大,堵不如疏,疏不如引。</h3><h3>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时间长了,再听话的孩子都会有抵触心理。就像我给孩子用的积分表,一开始,我的方法是上课说话的孩子就得扣分,想通过扣分的方式去压制他们,但是说话的现象始终没有太大的改善。后来我改变了思路,谁表现得好了就给加分,通过加分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做好来,果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为了加分,都争先恐后的做好,还形成了良性的学习竞争氛围,一下子令我省心多了。</h3><h3>我还发现,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他们经常拿讲桌上的彩色粉笔乱涂乱画,把讲桌弄得乱七八糟,还把粉笔头扔得到处都是,每天收拾的头大。本来我想批评他们告诉他们不能这样做,再对他们列一些禁止条款之类的,后来我想,孩子们天性喜欢画画,堵是堵不住的,而且喜欢画画是好事,我何不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呢?</h3><h3><br></h3> <h3>随后开班会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h3><h3>“老师看很多人喜欢用粉笔画,这是好事,但是大家都到讲桌上乱拿粉笔,还把讲桌弄得很乱,而且大家在黑板上乱图画,老师上课也没法写字了。老师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教室后边的桌子上放了粉笔,以后你们想写想画就去后边拿粉笔画,不要来讲桌上拿粉笔了,好不好呀?”</h3><h3> “好!”他们都高兴地回答。</h3><h3>“你们可以在前后黑板上写写画画,地方不够了,还可以在教室的地上、校园的地上都可以,但是黑板上写的上课前一定要擦掉,因为老师要用它来上课,大家可以做好吗?”</h3><h3>“好!”他们鼓起掌来。</h3><h3>从此,我们的后黑板只有上半部分办板报,下半部分用来给孩子们画画,每当课间时,总能看到孩子们在上面写写画画,甚是热闹,偶尔我也会加入他们,让他们默写一些刚学的生字词,渐渐地,就算我不在教室,他们也会自己自觉地练写新字词,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减少了了课间追逐打闹带来的危险。当然还要给他们限定一些条件,比如每人每次最多可以拿两支粉笔,写完之后粉笔头要捡起来,互相监督等等。</h3><h3>以上举的例子,是把一些令我们头疼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引导变成积极的行为,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批评惩罚,或者制定一些硬性规定来压制他们的天性。</h3> <h3>有一天上午第四节上课铃一响,我还没进教室,就听见宝宝们在教室里大声喊:“要上体育课!体育课!体育课……”</h3><h3>可是今天上午的第四节不是体育课,他们为什么要起哄上体育课呢?我想是他们看错课程表了,因为课程表安排的周四上午第四节体育课,他们看成了周三上午第四节体育课。</h3><h3>他们还在起哄齐声喊“体育课”,我拿着话筒淡定地走进了教室,我一进去,他们的声音更大了,有的站在了凳子上,挥舞着手喊着体育课,这要是放在以前,我肯定会大声批评他们,用教鞭敲桌子让他们安静之后再批评,再上课。可是现在,我心平气和地走上了讲台,把嘴贴近话筒(这样声音会大点),说:</h3><h3>“上课!”</h3><h3> “起立!”班长喊道</h3><h3>“老师好!”</h3><h3>“同学们好!请坐!”但仍有部分学生抗议不坐。</h3><h3>我向他们解释说他们看错课表了,可是这些小家伙根本不服,有几个调皮的还带头起哄,一定要去上体育课,我深知热问题要冷处理的办法,不搭他们的话茬,若无其事地说:“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上节课的生字一起读一遍。”</h3><h3>“不读,不读,不读……”宝宝们站起来噘着嘴说。</h3><h3>看来我要放大招了。我提高声音淡定地说:“不想读的——可以不读,但是我看谁读得好我就给谁加分!开始,zh—en—zhen”边说我边拿着红笔,站在了积分榜的前边,不到三秒钟,这些小家伙全都抬头挺胸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凳子上,一个比一个声音大地读了起来:“zh—en—zhen……”</h3><h3>可以说从他们起哄到坐好规规矩矩读书不到一分钟,这些各施魔法的小妖们全部被我变成了可爱的乖宝宝,要是我继续批评他们打压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的不满情绪要闹到什么时候呢。 </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关于惩罚</font></h1><h3>惩戒,就是通过惩罚来诫勉孩子的不良行为。所以我认为惩戒权是应该合理赋予老师的,但是老师应该知道,惩戒是为了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不是为了让老师发泄心中的怒火,如果教师是为了通过惩罚学生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让自己的心理达到平衡,那就不叫惩罚了,而叫做泄私愤。但是,惩戒的最终归宿是爱和耐心。</h3><h3>(一)惩戒权应该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自觉。我们都知道,玉,只有通过艺术家的雕琢才能变成艺术品,同样的,教育是一门艺术,而教师作为艺术家,要想让每个学生变成精美的艺术品,必须要对一个学生进行雕琢,剔除掉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合理的惩罚就像是雕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着也许会心疼,但这样可以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精美的“艺术品”。</h3><h3>对孩子适当的惩戒是很有必要的,就像是我们要想让一块铁变成钢,必须经过高温淬炼和反复敲打。但是有些家长不支持合理惩罚,就像给了铁匠一块铁,不想让铁受到伤害,就对铁匠说:你不能高温淬炼也不能敲打,但是你把它变成一块利刃,但客观上来说,这真的不可能做到。但是如果淬炼过火了,自然也练不出想要的利刃,所以,我强调要合理,怎么样才算是合理呢?什么又是不合理呢?</h3><h3><br></h3> <h3>就好像我们会听到有人说:某某学生今天又怎么样了,气死我了,他也别想好过。然后就会开始惩罚学生,我觉得这样的超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过度的惩罚、变了目的的惩罚已经不再是惩罚了,而叫做泄私愤。因为愤怒让老师失去了理智,惩罚的目的不再单纯,只是打着惩罚的名义来发泄心中的怒火,从而让自己的心理达到平衡。</h3><h3>惩罚本身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比如孩子不写作业,我今天罚他写两遍如果这个惩罚措施没有让他改掉坏习惯,那我们下次就不能再用这个方法了,毕竟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体验惩罚。以前培训时听老师说过一句话:三流的老师用一种方法教一百个学生,二流的老师用一百种方法教一百个学生,而一流的老师会用一百种方法教一个学生。那时我才恍悟:原来我是一个三流的老师。于是后来我不断反思,才明白我们是在和学生斗智斗勇中共同的成长,遇到问题应该想解决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在孩子身上泄私愤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平衡。</h3><h3><br></h3> <h3>(二)很多人会说,我用了很多的惩罚方法,但都没有让孩子改变,怎么回事呢?我觉得是方法出了问题,要想通过惩罚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分三步:一堵二疏三引。</h3><h3>第一步:堵。就是合理的惩罚,通过惩罚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惩罚的方法有多种,但形式只有两种,呈现给他不喜欢的事物(比如罚他写字)或者拿走他喜欢的事物(比如不许看电视)。让他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承担犯错的责任。这样可以避免今后犯同样的错误,也可以让孩子有责任意识。同时家长惩罚的话注意惩罚的场合和时间,尽量不在公众场合,保护孩子自尊心。不在吃饭时间惩罚孩子,尤其不能惩罚孩子不让吃饭。</h3><h3>第二步:疏。我们惩罚了孩子,在惩罚完之后,还要让他知道为什么惩罚,所以要心平气和的给予心理疏导。告诉他错在了哪里,但最后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说出来错在了哪里,这是个纠正孩子自我认知的过程,只有纠正了认知,缺少了行为的动机,今后才不会有这样的行为。同时,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语气不能太过强硬,带有命令性质的,一定要心平气和,称呼孩子时用小名或者昵称,或者抱着孩子,抚摸孩子的头部或者通过轻轻拍打背部以示鼓励,让孩子感觉到一种心里相容的氛围,避免孩子为了报复惩罚而产生叛逆心理。</h3><h3><br></h3> <h3>第三步:引。如果说将孩子的行为比喻成一条河流。我们堵住了河流错误的流向,但是河流堵是堵不住的,所以还要为他指出一条正确的流向。我们应该通过语言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今后应该怎样做。这个也是,一定要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巩固他的正确认知和意识,并且在今后有正确行为是给予肯定和表扬,强化他的积极行为。</h3><h3>上面的三步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很多人说对孩子惩罚了一遍又一遍,但孩子还是犯了又犯,因为我们的惩罚只停留在了第一步,我们只是暂时的堵住了他的不良行为。</h3><h3>还有的人说惩罚过了以后,孩子反而越来越乱了,因为我们的第二步做得不够好,我们没有及时对孩子心理疏导,尤其是我们经常说的那一句“真是气死我了!”那么在孩子们看来,我们的惩罚只是在他们身上发泄怒火,导致他们产生了报复惩罚的叛逆心理,才会更乱。</h3><h3>如果我们的惩罚只是管用了一段时间,不久孩子又再犯,应该是第三步做的不够到位。就像一条河流,如果新的流向不够通畅,他还是会流向原来的错误方向,所以我们在孩子表现出积极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给予表扬的鼓励,以此来巩固他的正确认知和行为。</h3><h3><br></h3> <h3>班上有一位男生,叫孙某,是留守儿童。平时话很少,说话声音也很小,在我看来是一个听话乖巧懂事的孩子。但是每次课间都会有学生来跟我报告说他打架,我很纳闷,觉得这么乖的孩子怎么会打架呢,可能是大家见他话少逗他,就没太过问。直到有天晚上,孟某(女生)的家长发来孩子腿上被孙某掐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再加上那天上课时,我看到一个男生的腿在过道上平伸着,孙某故意拿脚用力的踩了那个男生的脚踝,我看着都觉得很疼.</h3><h3>这时我想起了学生之前的告状,结合今天上课所看到的,还有家长发的照片,我意识到,孙某作为留守儿童,没有人对他的身心进行合理的疏导,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喜欢通过暴力方式解决。这可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如果我直接去批评孙某,报告家长,他就一定会改吗?万一引起他的反叛与抵触心理,情况更加难办,何不换一种处理方法呢?这时我的脑子忽然冒出一句话:你和他一起做十件好事他未必觉得你是他的朋友,但是如果你和他一起做一件坏事他就会觉得你是他的好朋友。于是我先向女生的家长致歉,并且表示会妥善处理。</h3><h3>在向孙某家长反映了情况之后,我请家长不要去批评孩子,反而告诉孩子老师打电话来表扬了他,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孙某的家长欣然答应了。</h3><h3>再次见到孙某的时候,我问他家长昨天给他打电话了吗。他点了点头。</h3><h3>我又问:“家长怎么说的呀?”</h3><h3>“我妈妈说你表扬我了,她很高兴!”他说。</h3><h3>“可是你欺负女生,他们的家长都反映到到我这里来了,但我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你父母,还夸你在学校表现的很好,因为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打人的,对吗?”我故作严肃地问,孙某点了点头。</h3><h3>“那你错在哪里了呢?”我再问。</h3><h3>“我不应该欺负同学。” 他说。</h3><h3>“说得很好,看来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那你告诉老师,以后你能改正过来吗?”我又问。</h3><h3>“能!”他非常肯定的说。</h3><h3>“那咱们一会儿去向被你欺负的同学道个歉,请他原谅,好不好?”我趁热打铁。</h3><h3>“好!”他扬起了笑脸。</h3><h3> “但是如果你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老师就会把这些事全部告诉你家长。但老师希望这是咱俩的秘密,谁也不说,谁也不知道。好不好呀!”我又问。</h3><h3>孙某用力地点点头。</h3><h3>接下来一段时间,我每隔一周就表扬他一次,连续表扬两三周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和学生发生过矛盾,也没有和别人打过架了。</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爱和耐心</font></h1><h3>最后,有人会问:怎么样才能教好孩子呢?是不是喜欢孩子就教好孩子呢?</h3><h3>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仅仅是喜欢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去爱孩子。那又有人会问,喜欢和爱有什么区别吗?我用一句话就可以说出来他们的区别:爱花之人不摘花,喜欢花的人才摘花。我们都应该思考,我们是去做一个因为喜欢而去亲手摧毁花的人,还是去做那个爱花而去呵护花的人呢。</h3><h3>班里有位学生家长是做门窗生意的,有天我看到他在朋友圈发了上面这几张图,由此联想到学生们。第一幅图中的菜刀,看着满身缺口,大家可能都会嫌弃它。就像大家面对孩子的缺点,也是忍不住嫌这嫌那的。但要知道,玉不琢还不成器呢。每块石头里都藏着一个狮子,每块废铁都能铸成利刃,但需要艺术家的耐心雕琢。看着那么破烂不堪的废经过耐心的雕刻打磨都变成了利刃,更何况我们活泼聪明可塑性强的孩子们呢,所以同样的,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而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艺术家,只要用心雕琢,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但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耐心,更需要我们不吝于付出我们的爱,我们的孩子们,才会在爱的打磨中慢慢成长。</h3><h3>喜欢一个人是因为对方可以让我快乐,而爱则是因为我想要让对方获得快乐。所以喜欢和爱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喜欢,是想要从对方那里索取;而爱,则是心甘情愿去为对方付出。而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的是为孩子付出耐心,而不是只从孩子那里索取到你想要的成绩。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什么时候我们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时,我们才是一个真正拥有爱心和耐心的好老师。</h3><h3>最后我想说,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天使,一个魔鬼,如果我们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对待孩子,就会激活他们心中的魔鬼出来与我们作对,但如果我们肯用爱和耐心去感化孩子,就能唤醒他们心中的那位天使来守护你。</h3><h3>愿你我成为孩子们真正需要的雨露,和花朵们,一起幸福绽放,让孩子变成最美的花朵!</h3><h3> </h3><h3><br></h3> <h3>虽然现在住进了新的教学楼,但是看到以前的照片还是忍不住发了出来,当年的一场大雨攻陷了我们的教室、办公室和宿舍。。。看到我的盆子在床头接水了没有。。。为了防止水花乱溅,盆底放了抹布做缓冲。。。</h3> <h3>变换作息时间,调电铃</h3> <h3>为新生入学籍,白天黑夜中午的,忙了一周,失败了十来次,数据才上传成功</h3> <h3>满地捡钱学认人民币</h3> <h3>一年级近50个人当时发了近两千个作业本,怕他们把本弄散,找了几个高年级的孩子,每天晚上来给他们订本,流水线作业:一个学生给我摆好位置,我负责订,后边的负责用锤子砸钉加固,下一个负责摆整齐,最后一个负责清点。我们几个订了三个晚上才忙完。</h3> <h3>15年4月,自己种的菜很多,吃不完,于是给一个贫困户的孩子陈某带回家一些。</h3> <h3>16年10月,在和四年级打篮球时被学生绊倒,本来没在意,可是后来胳膊无法屈伸,同事程老师带我去检查,软组织挫伤。第二天,五年级的张某伟带了几个男生(之前是我教过他们)来找我:“说吧!老师,谁把你弄成这样了,我去给你报仇!”</h3> <h3>后来的一个月,自己一个人在学校,用左手切菜做饭吃饭穿衣,用左手在黑板上写字讲课。也不能开车了,父母打电话问这么长时间没回家,我怕他们担心,也没告诉他们。因为石膏没拆,一个月也没有能去洗澡,日记就让学生代笔了。在后来痊愈以后,才明白真的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h3> <h3>晚上有时也挺忙的,90本作业,90张卷子。。。</h3> <h3>晚上来找我玩,陪他们玩儿一会就会给他们挑写生字。</h3> <h3>他们最爱的拔河比赛</h3> <h3>这个孩子英语不好,家长饭后把他送来辅导到九点多。</h3> <h3>学校新建的厕所没有男女标识牌,校长买的油漆,趁着周末,我做了个模板,标上去了。</h3> <h3>生活中二到无穷</h3> <h3>晚上,刚做好的卤面,学生来玩了,就给他们吃了</h3> <h3>趁着周末给桌子画线</h3> <h3>就不用我再一个一个对齐桌子了,孩子只要找到线就可以了</h3> <h3>2017年9月10日教师节,那天星期日,正好孩子来找我玩了,就跟孩子一起装扮教室。</h3> <h3>那个大皇冠是我先用ps把皇冠分成六份a4大小的,打在六张A4纸上,然后拼接而成。</h3> <h3>我是处女座,爱干净、整齐。。。</h3> <h3>老师经常留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反抗心理,为了讨学生的欢心,让他们主动留下来辅导,我一个大男生硬是把房间变成了一个不忍直视的闺房。。。</h3> <h3>把家长都吸引来教孩子玩飞镖</h3> <h3>晚上七点正在看书了,忽然闯进来一批学生,他们说玩捉迷藏了,我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这样了。</h3> <h3>想去家访不认识路,正好有学生去学校找我玩,就让他们带路了。</h3> <h3>早上醒来想起家长说最近他孩子晚上不写作业,总是早上赶作业,还迟到。于是心血来潮,天还没亮就去家访了。</h3> <h3>到她家里,孩子果然没有写完作业。她没想到我会去,赶紧补作业了,后来写作业自觉多了。</h3> <h3>熊孩子在我日记本上按手印,说给我留个纪念。</h3> <h3>这个角落总是很多垃圾,还不好清理,于是找了些砖块摆了摆。</h3> <h3>一个庞大的工程,制作班级相册。筛选照片、打印、过塑、排序、分类,每次都要耗费很长时间。</h3> <h3>周末和孩子们培养感情。读书学习玩</h3> <h3>教孩子们整理书包</h3> <h3>原先的讲桌太乱了,于是做了一个收纳盒。</h3> <h3>原先的讲桌脏乱差</h3> <h3>现在的讲桌,粉笔、黑板擦、话筒、磁铁、抹布、红笔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两边对称的,用着方便。可不可以申请专利啊。。。</h3> <h3>2017年5月,有家长在班级群里说要送锦旗,被我婉言推脱了。于是今年他们背着我私下自发联系,在2018年元旦期间,他们聚集在学生代表家里,讨论安排购买鲜花、定制锦旗、又借来锣鼓,联系校长准备摄像机,叮嘱早点到学校。元旦那天,一位年过六旬的家长点着烟,在房间里反复修改书写感谢信,前前后后写了无数张大红纸,反复琢磨才终于写出了一副比较满意的。元月二日,全班学生家长为了不耽误上课,大清早冒着零下,老老少少的顶着寒风,带着口罩,穿着厚厚的衣服,自发的聚集在学校门口,组织学生排好队形,敲锣打鼓,向我和校长授旗和鲜花,并让学生齐喊:“任老师,您辛苦了!我们永远爱你!”虽然一些细节都是我事后从学生口中得知的,但这点点滴滴的恩情,我都记得!</h3> <h3>后来一个知情人对我说,当时本来让他去县城拿锦旗,但是元旦那天因为种种原因他没能带回,可是第二天开学就要用了,于是当晚九点多,家长又专门去县城拿回了锦旗。</h3> <h3>我们班孩子从一年级到现在写过的所有作业都在柜子里保存着了。</h3> <h3>这是我们班最近一次考试的成绩,可能也不是特别的理想,但是相比一年级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而我对幼儿教育及心理也在不断的摸索进步中,希望今后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进步,和花朵一起绽放!</h3> <h3>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面对他们,我也曾抱怨,后来发现,只有庸者才会抱怨,于是我决定去做一个智者。庸者在埋怨,智者在改变。</h3><h3>在从小的家教中,父母教导我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直到参加工作后,读了一些书,经历了一些事,我才学会了化解心中的仇恨,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欲望,有愤懑,但是庸者在发泄,智者在化解。</h3><h3>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片心如水。别人无论如何诋毁我,我也不去辩解,只要他开心;别人无论如何攻击我,我都不还手,让他继续只要他开心。因为我不想让别人身上的戾气感染到我,毕竟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我只要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傻傻的做好我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公道自在人心。</h3><h3>如果我的内心充满虚伪,我看到的一切都是虚伪的;如果我的内心充满纯真,我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这就是境由心生。就像罗曼罗兰所说:但愿我们见过风霜刀剑,也还能永葆风花雪月的心情。风浪很大,可我不是那个兴风作浪的人,而是一个坐在海岸的观潮人。</h3><h3>内心平静了,一切都是美好的!感谢孩子们那么喜欢我,感谢家长们那么信任我,感谢同事们每天给我带来的欢声笑语,感谢校长大力支持我尝试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h3><h3>师者,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希望今后我的心境依旧干净清澈,给孩子带来满满的阳光!</h3>